禮部尚書府。

梁天興將自己一黨的朝臣全都召集了起來。

他今天心情特別好,臉上一直掛著笑。

等所有人都落座之後,他才說道,“諸位,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機會到了。”

朝臣們紛紛點頭,都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梁天興繼續說,“之前本相還盼著曹王起兵的消息傳到大梁城,蕭慶派兵南下鎮壓。如此,我們便可以趁機舉事。沒成想,曹王的消息還沒有傳來,北邊的平北王蕭百順卻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他都被貶了一兩個月,還本相本相的,真是厚顏無恥。

梁天興越說越高興,“蕭百順真是會抓時機。遼國內部發生叛亂,遼軍連戰連敗,此時正是我大魏收複燕山的好機會。本相敢斷定,蕭慶一定會下詔出兵的!隻要他出兵,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眾人紛紛點頭說是。

但也有人擔憂道,“可陛下昨天在朝堂上,並沒有立馬表態。這事會不會出現岔子?”

“不會!”

梁天興自信滿滿地擺了擺手,“現在滿朝文武基本上都讚同出兵,很快這個消息還會傳遍大梁城,甚至傳遍天下。蕭慶如果不出兵,那就是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黎民百姓。他還如何君臨天下?如何統馭萬方?”

梁天盛拍案而起,興奮道,“我大哥說得對。現在大魏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想收複燕山。如果蕭慶那小子堅決不出兵,那他就是和整個大魏對著幹。你們想想,他的日子還能長久嗎?”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梁天興笑道,“等蕭慶派兵北上的時候,曹王起兵造反的消息估計也會傳到大梁城,他隻能繼續派兵南下平叛。如此,大梁城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空虛。到那時,他手裏恐怕就隻剩下五千禦林右軍。彈指間,大事可定。”

說著,他突然站起身。

其他人都跟著站了起來。

梁天興表情嚴厲道,“從今天開始,咱們要不斷上疏,叫蕭慶派兵北上,收複燕山。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哪怕是集體跪在宮門口,也要逼他出兵。”

他一揮手,朝臣們立馬散了,回去寫奏疏。

但就在這時,管家急急忙忙跑了進來,“老爺,剛剛得到消息,有幾十位大臣拉幫結派一起前往皇宮門口。”

“又出什麽事了?”

“沒出事。他們是要跪請陛下,出兵收複燕山。”

梁天興聽了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你們趕緊回去寫奏疏,然後一起去宮門口跪著。”

“是。”

眾人退下了。

他們走了之後,梁天盛也是壓抑不住內心的狂喜,“大哥,咱們這次肯定能成。”

“你回去立即整頓兵馬,隨時聽候我的消息。”

“明白。”

梁天興輕輕點頭,快步離開了尚書府。

他走了後,梁天興又把管家叫到了麵前,吩咐道,“找些人,煽動百姓去秦國雲的府門前鬧事,讓秦家父子出不了門。”

“小的知道該怎麽做,小的這就去辦。”

此時,廣德殿內。

蕭慶聽說有幾十位大臣跪在宮門口,頓時頭都大了。

他能猜到那些大臣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會繼續要求他出兵。

沒成想,竟然都跑到宮門口跪著。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大梁城的人都會知道。

到那時,所有人都會罵他。

更重要的是,蕭慶還沒辦法反駁。

收複失地,是他作為大魏天子必須要做的事。

做不到是能力不夠,不去做是態度、立場的問題。

無論如何,態度和立場不能變。

“陛下,鍾尚書等軍機大臣,說有急事想求見陛下。”

聽到小李子的匯報,蕭慶無奈地笑了。

他不用猜都知道,這幫人來找自己幹什麽。

他還不能不見。

“宣。”

“陛下有旨,宣諸位軍機大臣覲見。”

鍾富等人魚貫而入。

到了蕭慶麵前,紛紛下跪行禮。

蕭慶一抬手,“都平身吧。”

幾個人站起身來。

他明知故問道,“卿等急著見朕,所為何事?”

“臣聽說有數十位大臣跪在宮門口,求見陛下。不知可有此事?”

“有這回事。”

鍾富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可曾召見他們?”

“正準備召見呢,沒想到你們卻先來了。”

他們幾個人麵麵相覷,互相交換眼神。

蕭慶問道,“有什麽事就說,幹什麽吞吞吐吐的?”

幾個人不約而同地跪了下來,“臣等懇求陛下出兵,收複燕山。”

蕭慶掃了一眼,發現秦書良不在,問道,“秦愛卿呢?”

“回陛下,臣聽說今天有不少百姓齊聚恒陽侯府,圍堵在門口,不讓秦尚書出門。”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

蕭慶聽了大吃一驚,怒道,“他們怎麽敢阻攔當朝一品大員的府門?給嚴儒傳旨,讓他立刻去處理此事。”

“陛下,不可。”

“有何不可?”

鍾富耐心解釋說,“陛下,百姓憤怒,都是因為秦尚書反對出兵,所以百姓紛紛罵他是魏奸,說他是遼國人的奸細。如果此時派人強行鎮壓,恐怕會激起百姓更大的怒火,局麵反而不容易控製。”

“難道就任由他們胡來嗎?”

“臣不是這個意思。臣有個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蕭慶氣憤道,“有話就直說。”

“陛下可以降旨,叫秦尚書閉門思過。如此,可以避免秦尚書和百姓發生衝突。同時,也可以緩解朝廷和百姓之間的矛盾,一舉兩得。”

鍾富說完,魏有法也點頭,“臣讚同鍾尚書的意見。”

元王蕭勉小心翼翼地附和道,“臣也讚同。”

太傅曹子陽也是如此。

這兩位剛入軍機處,言行舉止都格外謹慎。

蕭慶很不滿道,“兵者,國之重器,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人提出不同意見,這是很正常的。何錯之有?朕要是派人訓斥了秦愛卿,今後誰還敢說不同意見?”

鍾富等人都不說話了。

蕭慶已經擺明了態度,誰還敢反對?

長歎一口氣,他站起身來,走向了鍾富幾個人。

他給鍾富使了個眼色。

鍾富疑惑,搖搖頭,沒懂。

蕭慶很無奈,繼續給他使眼色,然後衝小李子下令道,“把跪在宮門口的大臣們都叫到勤政殿吧。”

“是。”

“你們也去勤政殿吧。”

“臣等遵旨。”

蕭慶拉了拉鍾富的袖子。

其他人退出去了,隻剩下他一個。

鍾富好奇道,“陛下有何旨意?”

“難道你也不懂朕的心思?”

“請陛下恕臣愚昧。”

蕭慶翻了個白眼,無奈道,“罷了。這件事情太複雜,一兩句說不清楚。一會兒到了勤政殿,你跟朕演一出戲,大概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