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蕭慶便氣憤道,“兵部尚書羅必守竟然將兵部大印給弄丟了。枉朕將其提拔到軍機處,商議軍機。”

他這話一出,其他大臣紛紛開始彈劾和咒罵羅必守。

這一幕,蕭慶已經見慣不怪了。

唯獨梁天興一黨,個個暗自高興。

他們都恨死羅必守了,這就是個小人。

現在羅必守落得這個下場,簡直是罪有應得。

“魏有法,羅必守該定何罪?”

魏有法站了出來,“回陛下,依律,應該將其革職抄家,發回原籍,永不敘用。”

“準奏!”

接著,蕭慶便看向了另外一邊,“工部尚書,立刻鑄造一方兵部大印。”

“臣遵旨。”

“兵部,乃六部之重要部門,不可一日無尚書。朕意,讓兵部侍郎秦書良接替羅必守,出任兵部尚書!”

蕭慶隨後便問道,“卿等有何意見?”

鍾富第一個站出來說道,“陛下,秦書良任兵部侍郎多年,對兵部事宜,了如指掌。且此人做事勤勉,對陛下的旨意從來不打折扣。所以,臣覺得此人可以勝任。”

“臣讚同鍾尚書的意見。”

“臣也是這個意思。”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蕭慶當即拍板,“好,傳旨,命秦書良為兵部尚書。”

“臣遵旨。”

“羅必守身為兵部尚書,竟然玩忽職守,難保他不會犯下其他罪行。因此,為了慎重起見,朕決定不考慮他之前推薦的常勝軍統領人選。”

聽到這話,梁天盛心裏咯噔一下,心說這下又涼了。

他能猜到羅必守早晚肯定完蛋。

卻沒有想到,羅必守竟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完蛋,還連累了他之前的一番安排。

蕭慶繼續下令,“秦書良,你即刻重新擬出一份名單報朕!若是再有差池,朕絕不輕饒。”

“臣遵旨。”

這時,鍾富站了出來,啟奏道,“陛下,既然常勝軍的統領暫時還沒有選出來。但是,軍中又不可一日無統領。臣建議,可讓人暫時代為掌管。等新統領選出來了,再讓新統領就職也可以。”

“此言有理。那卿可有人選?”

“臣舉薦恒陽侯。”

這話一出,滿朝嘩然。

他們不是質疑恒陽侯的能力,是誰都知道,恒陽侯的身體不行。

鍾富解釋說,“恒陽侯不論資曆、威望還是軍功,完全勝任常勝軍統領一職。”

“話雖如此。但他畢竟年事已高,且病痛纏身,朕豈能忍心讓他再堪重負?”

“陛下,隻是讓恒陽侯做名義上的統領而已。有他在,其他人便不敢覬覦常勝軍統領一職。但實際軍務,可暫時讓副統領執行。”

蕭慶點頭道,“此話有理。那你可有副統領的人選?”

“恒陽侯曾率兵征戰多年,其麾下猛將如雲,人才輩出。臣以為,此事可問恒陽侯。”

“有理。”

蕭慶看向了秦書良,“卿回去後,便詢問一下恒陽侯,能否為國舉賢?”

說完後,他腦子裏就浮現出一個人影。

這人和他三四年沒見了,也不知道這次秦國雲會不會推薦這個人。

“臣遵旨。”

“至於常勝軍的各級校尉、將軍,就由兵部安排。退朝!”

回到尚書府,梁天興抓起一個瓶子就扔地上了,大罵道,“羅必守這個窩囊廢!這次不但害了自己,還連累了本相,他怎麽不去死呢?”

“大哥,出什麽事了?你發這麽大的火。”

“羅必守被陛下革職抄家,發回原籍了。”

梁天盛坐了下來,詫異道,“這不是很正常嗎?他把兵部大印給弄丟了。”

“問題是,我之前用他的把柄,威脅他幫我把將領推舉上去,掌控常勝軍。現在好了,他完蛋,蕭慶趁機推翻羅必守的推舉,我之前的全部努力,都付諸流水了。”

“大哥,我感覺局勢越來越艱難了。”

梁天盛憂心忡忡地說道,“你看,金忠非但沒有被你的人毒死,還被蕭慶召入宮中。我估摸著,他已經投靠到蕭慶那邊了,那他的南營自然也落入了蕭慶的手裏。”

“現在,蕭慶親自掌握的兵馬就有五萬五千人。要是再算是新招募的常勝軍,總共就有八萬五千兵馬。如果再這樣拖延下去,即便將來咱們找到借口起兵,三萬對八萬五千,也難有勝算。”

梁天興怒道,“蕭百順那身經百戰的八萬精兵你都不放在眼裏。這八萬五千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兵馬,你卻對付不了?”

“不能這樣比。蕭百順那八萬兵馬雖然身經百戰,但他們要是南下,畢竟是勞師以遠,我們以逸待勞。並且,我們還有天雄關這座要塞,我當然有信心對付他們。”

梁天盛耐心解釋道,“可蕭慶這八萬五千人不一樣。常勝軍在西側,金忠的南營在南側,大梁城內還有兩萬禦林左軍。一旦打起來,我的北營必定陷入三麵包圍。這怎麽打得過?”

“既然打不過,那你還要造反?這不是找死嗎?”

“現在蕭慶還沒有準備好。如果我們發動突然襲擊,還有一定的勝算。”

梁天興皺眉道,“你有計劃了?”

“是。但這事需要梁王殿下的配合!”

“怎麽說?”

梁天盛解釋道,“大梁城東城門的守將,是梁王殿下側妃的親弟弟。若是能請殿下裏應外合,此事勝算很高。”

梁天興暗暗捏緊了拳頭,在認真考慮這事。

想了片刻,他突然站了起來,大喊道,“來人,速速去請梁王殿下,就說本相有要事相商。”

很快,梁王蕭晃來了。

他進了書房後,梁天興便親自把門關上,衝管家說道,“你親自守在外麵,任何人不許靠近。”

蕭晃見梁天興這麽謹慎,好奇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殿下,我和大哥商議了,決定近期起兵造反!”

“你說什麽?”

蕭晃頓時嚇得臉色大變,騰地站了起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等緩過勁來後,他才表情凝重道,“此事,你們可考慮清楚了?”

“殿下,蕭慶的勢力越來越大。如果我們再不動手,早晚會喪命在他手裏。”

“這個本王也知道。但是,此事起兵,難有勝算。”

梁天盛趕緊把自己的裏應外合計劃說了出來。

聽完這話,蕭晃頓時心驚肉跳,手腳冰涼。

遲疑了片刻後,他才慢慢吐出一句話來,“此事,是否要從長計議?最起碼也要找個合適的借口,合適的機會。”

“殿下,本相考慮過了。等遼國南下,和平北王拚個你死我活的時候,蕭慶必定會派兵北上增援。他現在能控製的兵馬,也就金忠的南營最有戰鬥力。所以,隻要他把金忠的三萬人調走,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蕭晃陰沉著臉沒說話。

他在考慮這事到底行不行。

這時,梁天盛趕忙勸道,“殿下,這事我們唯一的機會,不能再等了。否則,蕭慶的屠刀就會落下,叫我們死無葬身之地!”

“那好吧。隻要遼國鐵騎南下,我們就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