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帝,本使的隨從失手殺了人,是本使管教不嚴。若要賠償,請大魏皇帝開個價,本使絕不還價。但是,還請大魏皇帝將此人交給本使,由本使帶回大遼,按照我大遼律法處理。”

“荒唐!”

蕭慶大怒道,“你當朕的子民的命是什麽?街邊的蘿卜白菜嗎?竟然還想拿金錢買賣。”

魏有法上前怒斥耶律胡道,“大魏律法明文規定,殺人償命。既然尊使到了我大魏國土,那就應該遵守我大魏律法。若是觸犯了大魏律法,就應該受到嚴懲!”

之前魏有法也想秉公執法,但生怕影響兩國邦交,這才瞻前顧後,有些猶豫。

但蕭慶後來已經擺明了態度,那他魏有法自然是無所顧忌。

聽他這麽一說,滿朝文武紛紛點頭稱是,極力讚同。

耶律胡怒道,“大魏皇帝,土地城池你不割讓也就罷了,怎麽還能扣押我大遼的人呢?你這樣做,未免太不把我大遼放在眼裏了!”

“真是強詞奪理。”

鍾富氣得臉色鐵青,斥責道,“土地城池,是我朝太祖太宗曆盡艱險才打下來的。陛下早已說過,尺寸不得與人。怎麽到了尊使的嘴裏,反倒成了我們的不是?”

“就是。你一句話,我們就要割讓土地,憑什麽?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道理?”

“不是我們不把遼國放在眼裏,是你們遼國,根本就沒有把我們大魏放在眼裏!”

“以前聽說遼國野蠻無理,我還以為是傳言,沒想到竟是真的。”

……

蕭慶一抬手,製止了文武大臣,冷著臉說道,“耶律胡,割讓土地的事情,你別再提了。至於你的隨從,你也帶不走。識相的,趕緊滾回遼國去。”

“陛下,此人如此無禮,藐視我朝,應該殺之!”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若是殺了他,豈不是讓人笑話我大魏不知禮儀?”

蕭慶一擺手,示意耶律胡滾蛋。

耶律胡也知道,大魏不可能那麽容易就割讓土地,所以便不再多說什麽,隨意行禮後,便轉身離去。

他走了後,朝中大臣紛紛建議備戰。

但也有人說,此時開戰,對大魏不利,應該慎重行事。

兩撥人又開始吵了。

吵得蕭慶腦袋都大了,幹脆起身離開,退朝。

到了軍機處,他坐下來後,表情凝重道,“今日朝上,耶律胡的態度你們也都看到了。說說吧,你們都是什麽看法?”

羅必守第一個站起來,義憤填膺道,“陛下,遼國欺人太甚,我們若是服軟,他們的氣焰必定更加囂張。臣建議,從即日起,整軍備戰。”

魏有法點頭道,“此戰無法避免,臣附議!”

鍾富底氣十足地說道,“陛下若是要開戰,錢糧方麵,可無憂。”

“兵部方麵,臣已經核算過了。若是遼國南侵,朝廷可以增調十萬兵馬,支援燕北城。隻要燕北城在一個月內不失守,我們便有勝算。”

大魏現在國庫充足,銀子和糧食,足夠打一年仗。

但蕭慶不想打。

他並不是怕,是時機不成熟。

如果要打,就必須要贏,和都不行。

但眼下內亂未除,想打贏這場仗,還是很有難度的。

稍作思量後,蕭慶突然站了起來,“傳旨,三天後,朕要檢閱南營和北營的部隊!羅必守,此事就由你來安排。”

“臣遵旨。”

蕭慶一擺手,幾個人全都退下了。

他一個人坐在軍機處考慮這事。

鄭明龍走了進來,小聲說道,“陛下,已經安排妥當了。”

“朕忽然有點舍不得了。”

“陛下不打算動兵部尚書了嗎?”

蕭慶笑道,“朕也沒有想到,把羅必守提拔為軍機大臣後,他竟然表現得這麽好。在麵對遼國的時候,更是堅持主戰,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要不是知道他以前是梁天興一黨的,朕差點就以為他是難能可貴的忠臣。”

“若是臣沒有猜錯,羅必守此舉,隻是在迎合陛下,想得到陛下的信任和器重,保住自己的權位。就像當年梁天興權勢熏天時,他主動向梁天興表忠心一樣。此人是牆頭草,隨風倒。”

“朕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剛才那話,就是開個玩笑而已。該換的人,還是要換。”

接著,蕭慶又問道,“金忠那邊如何?”

鄭明龍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蕭慶聽了,非常震驚,“真的?”

“千真萬確。”

“好,帶他去廣德殿,朕要見他。”

“遵旨。”

廣德殿。

蕭慶剛坐一會兒,金忠就被帶來了。

此人長著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一身正氣。

見了蕭慶後,他立馬跪下,“臣南營主將金忠,見過陛下。”

“平身。”

蕭慶一抬手,問道,“真是好險,朕差點就見不到你了。”

“陛下救命之恩,臣無以為報。”

“朕早就聽說,梁王蕭晃和梁天興之前就招攬你,但都被你拒絕了。所以,朕擔心,他們會懷恨在心,要謀害你。沒想到,果然被朕猜中了。”

金忠點頭道,“陛下聖明。隻是,臣也沒有想到,臣的小妾竟然是梁天興的人,更沒想到她居然會給臣下毒。現在想來,真是讓人不禁毛骨悚然,汗流浹背。”

說著,他在此跪下來磕頭,“這次全靠陛下及時識破小妾的陰謀,臣才撿了一條命。陛下隆恩,臣無以為報!”

“金忠,你不畏強權,不貪錢財,忠心為國,朕很是欣慰。”

蕭慶主動上前攙扶起他來,歎息道,“遼國使臣今日在朝上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回陛下,此事已經傳開了,整個大梁城的人都知道。”

“你怎麽看?”

“遼國人素來狼子野心,覬覦我大魏領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番南下,更是故意找事,尋找開戰的借口。既然避無可避,臣願替陛下一戰!”

蕭慶嗬嗬笑道,“朕聽說,你任南營主將起,南營士兵的訓練就從來沒有落下過。可有此事?”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既然是南營主將,自當每日操練士卒,不敢懈怠。”

“很好。”

蕭慶拍了拍金忠的胳膊,笑著說,“朕沒有看錯你。你先回吧,過幾日,朕要檢閱南營北營的兵馬。到時候,朕要看看,你南營的士兵是否真得訓練有素。”

“臣告退。”

等他走了後,蕭慶才問道,“那個小妾招了嗎?”

“回陛下,她被暗部人贓並獲後,便咬破嘴裏藏著的毒囊,畏罪自盡了。”

“又是死無對證。”

蕭慶感到有些可惜,說道,“也罷,就讓他們再蹦噠幾天吧。等朕把羅必守收拾了,接下來就該輪到他們了。”

隨後,他看向了鄭明龍,問道,“羅必守被抄家後,誰可代替他?”

“這個……”

鄭明龍正不知道怎麽回答呢,小李子忽然走了進來,“陛下,恒陽侯秦國雲、兵部侍郎秦書良求見。”

蕭慶猛地看向了鄭明龍,詫異道,“之前你不是說他臥病在床,藥就沒有斷過嗎?”

他把鄭明龍問得啞口無言。

鄭明龍也是一頭霧水,搞不清楚是什麽狀況。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