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廣德殿,獨孤明月便氣憤道,“這個色皮,本宮早晚要把他抽筋剝皮,看他還怎麽胡說八道,調戲本宮!”

“姐,他又占你便宜了?”

“現在我們還用得著他,不和他一般見識。等他幫我們除掉了梁天興和蕭百順,他的利用價值就沒有了。”

獨孤明玉點頭道,“姐,你放心好了,這口氣,我早晚會替你出的。”

“嗯。”

雖然獨孤明月點了頭,但心裏卻不想讓蕭慶死。

一直以來,她都是高高在上的大魏皇後,誰見了她,那都畢恭畢敬的,言行舉止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就蕭慶敢跟她說一些葷話,和她產生肌膚之親,讓枯燥乏味的宮中生活多了一些趣味。而且,和蕭慶鬥嘴了那麽多次,她逐漸有點喜歡上這種感覺了。

如果再回到以前那樣,她肯定會很悶很悶的。

再說,如果蕭慶真死了,那獨孤明月這輩子就要守活寡。

她才二十多歲,還不知道做女人是什麽滋味,無兒無女無愛人,這日子,想想都可怕。

冷宮那邊,不乏一些沒有享受過夫妻恩愛,沒有生育過孩子的嬪妃。

她們整天待在冷宮的一畝三分地,不能出去。

冷宮裏,沒人陪她們說話,沒人關心她們。雖然不愁吃喝,但那日子,跟坐牢毫無區別。

不少嬪妃因此變得瘋瘋癲癲,精神恍惚,下場極其淒慘。

獨孤明月雖然不用去冷宮,但心理上的孤獨和那些嬪妃是一樣的。

她受不了那種日子。

她會瘋的。

蕭慶雖然是個山野村夫,油嘴滑舌,滿腦子都是齷齪思想。但整體來看,還是很不錯的。

這個人長得也還行,且很有智謀,才能出眾,能文能武。說起話來,雖然有時候挺氣人的,但也有滑稽搞笑的時候。

獨孤明月覺得,真要和這樣的人白頭到老,似乎也挺不錯的,至少比孤單一輩子強。

此時,蕭慶也動了心思,他衝小李子吩咐道,“去給朕找個太醫來。”

“陛下龍體有恙?”

“不該問的別問。”

小李子嚇得趕忙低下頭去,“是,奴才這就去傳命。”

太醫院很快派人來了。

“臣張中景見過陛下。”

“起來吧。”

蕭慶衝張中景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等這人到了自己麵前,他才有點難為情地小聲問道,“朕問你,有沒有迷藥?”

“陛下要此物何用?”

“不該問的別問。”

這幫人都嫌命長了嗎?敢打聽朕的事情。

張中景嚇了一跳,“臣多嘴。”

“有沒有?”

“有。不知道陛下是什麽樣的?”

蕭慶好奇道,“有很多種類嗎?”

“有熏香類的,粉劑的,還有水劑的。”

“那,都給朕來一點,朕看著用。”

蕭慶對這個還真是一點都不了解。

張中景點頭道,“請陛下稍等,臣這就回去取。”

這人走了後,蕭慶就在犯嘀咕,“皇後身邊有高手,用熏香的,恐怕不合適。那就用粉劑的,給她下酒裏?不,萬一沒有溶解完,漂浮在酒裏,那不露餡了嗎?還是用水劑的吧。”

嘿嘿一笑,蕭慶搓了搓手道,“皇後啊皇後,等你落在朕的手裏,嘿嘿……”

蕭慶這邊正做著自己的美夢呢,刑部那邊已經派人去驛館抓人了。

遼國使臣耶律胡隻是象征性怒斥了幾句,便讓刑部的人把自己的隨從抓走了。

接著,他便寫了一封書信,交給親信,囑咐道,“你立即連夜北上,將此信交給陛下。並且告訴陛下,計劃已經成功,可以發兵南下了!”

“是。”

親信拿了書信,轉身便離去了。

這人騎馬迅速出城,被梁天興安排的人給發現了。

很快,梁天興便得知了此事,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笑道,“好,真是太好了!蕭慶這個蠢貨,他居然真得派人去抓耶律胡的隨從。這一次,本相定要他一敗塗地!”

緊接著,他也寫了一封信,交給手下,囑咐道,“馬上將此信送到天雄關守將馮召遠那裏,並告訴他,依計行事!”

“是,相爺。”

翌日早朝,叫大起。

滿朝文武都來了,按照次序站班。

耶律胡昂首闊步走上殿,右手放在左胸上,卻不躬腰,喊道,“遼國使臣耶律胡,見過大魏皇帝。”

態度很是傲慢。

鍾富勃然大怒道,“大膽遼國使臣,見了我皇,竟然不跪下參拜。”

耶律胡仰起脖子道,“上國使臣,不拜下邦之主!”

“混賬!”

“小小使臣,竟敢如此無禮。陛下,臣請將耶律胡拉下殿去,重杖四十,讓他學學規矩。”

“豈止要打他四十,還應該將他押入大牢,聽候處置。”

“就該這麽辦。不然的話,他們還不小瞧了我大魏?”

……

看到滿朝文武一個個義憤填膺,蕭慶也跟著怒道,“大膽!來人,將耶律胡拉下去,重打四十。”

禦林軍迅速衝了進來。

耶律胡大喊道,“慢著!”

“怎麽,害怕了?”

鍾富冷笑道,“尊下剛才的口氣不是挺硬的嗎?”

“區區一頓板子,還嚇不到本使。隻不過,今天本使到這兒,不是來挨打的,是奉了我大遼皇帝的旨意,詔令魏國割讓燕北城及周圍二十個縣!”

這話一出,滿朝嘩然。

鍾富勃然大怒道,“遼國胡虜,你們簡直是癡心妄想。還二十個縣?哼,一寸土地你們也別想拿走!”

“遼國欺人太甚。陛下,請速發大兵,剿滅遼國!”

“末將願為先鋒。縱然戰死沙場,也絕不後悔。”

“臣建議,陛下禦駕親征,將遼國一舉**平。”

“陛下若是親征,臣願隨駕。不破遼國,誓不還朝!”

……

蕭慶聽了忍不住想罵人。

建議他禦駕親征的,基本上都是梁天興一黨的官員。

他心裏很清楚。

這種時候禦駕親征,無異於找死。

所以,他根本沒有理會那些大臣。

小李子將國書呈給了蕭慶。

蕭慶拒絕看,冷笑道,“你們當朕的國土是什麽?大街上的蘿卜白菜嗎,說要就要,想拿就拿?告訴你,朕雖然不是什麽明君聖主,但朕也知道,祖宗之地,寸土不得與人。”

“大魏皇帝難道不想要太平嗎?”

“想。但是跪地求來的太平,不是真正的太平。”

鍾富激動得熱淚盈眶,“陛下聖明!”

其他忠於蕭慶的大臣紛紛齊聲喊道,“陛下聖明!”

“大魏皇帝,難道你真不怕昔日燕山之戰,他日再度上演?據我所知,你們大魏近些年很不太平。遠的不說,前些日子連大梁城都爆發了糧食危機。一旦開戰,你們魏國必將伏屍百萬,流血千裏。所以,本使還是奉勸你,乖乖把燕北城及周圍二十個縣交給我大遼。”

“領土就在那裏,如果遼國想要,派兵來拿便是。隻不過,到時候死的恐怕就不隻是我大魏的子民了。”

“好氣魄。希望大魏皇帝將來不要為今日的衝動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