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鬧大了之後,在附近圍觀的人已越來越多,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然而誰都不敢上前勸架,更不敢上去多事。

 甄公子也沒有想到,眼前兩人這麽難對付,但是他又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他以後也不用在宛城混了,誰都不會買他的賬。他絕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必須死撐到底。

 劉秀也是騎虎難下,事情到了這份上,他不能先服軟,否則倒顯得自己心虛。

 他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是被逼的,哪怕後麵到了公堂上,自己得把理占住。

 他十分清楚,跟這種惡霸打交道,你越是表現得懦弱,人家踩你踩得越狠。

 那些圍觀的人當中,有一名打扮儒雅之人,正瞧著劉秀出神。

 他不是別人,正是宛城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李通。

 在李通的左右,還有兩名同伴,都是他的堂弟,打扮得像個俠士的那人叫李軼,富家公子模樣的叫李鬆。這兩個人的性情恰恰相反,一個多言好動,一個沉默冷靜。

 李軼和李鬆湊在一起,可以互補,所以李通經常將他們兩人帶在自己身邊。

 李軼常與江湖上的人打交道,可謂見多識廣,一些事情,李通也要請教他。

 李通忽道:“可認得那名使劍的年輕人?我瞧他外貌氣度,超絕非凡啊。”

 李軼笑道:“怎麽不認得,那是蔡陽劉伯升的三弟,名叫劉秀,字文叔。”

 李通歎道:“那難怪了,原來是劉伯升的兄弟。”

 他忽又加了一句:“我看啊,劉伯升這個三弟將來的成就,不在他之下。”

 李軼有些驚訝:“堂兄竟然這麽看得起這名年輕人?”

 李通笑而不語。

 李軼忽然想起一事,接著和李通閑聊。

 “他們兄弟二人曾一起到過宛城蔡少公家裏,劉秀當時還鬧過一個笑話。”

 “哦?”

 “蔡少公得到一幅圖讖,讖曰:‘劉秀當為天子。’在場的賓客中有人說:‘當今國師公叫劉秀,難道說的是他?’在場的劉秀張口便道:‘怎麽知道不是我?’”

 李通聽得笑了起來:“這個讖語我也聽說過。”

 “哦?”李軼忽然興致盎然,笑問道,“那堂兄怎麽看?”

 “打一開始,我就覺得這個讖語是國師公自己編出來的。”

 “啊?”

 “國師公本來叫劉歆,後來改名劉秀,不就是為了應驗那句讖語嘛。”

 “這麽說,讖語是假的?”

 李通搖頭微笑,道:“那倒未必。劉歆對古文經學極有研究,那句讖語很可能是他根據一些古文經學推算出來的,要不然為何那麽多字不用,偏用一個‘秀’字?”

 頓了頓,他又道:“不過我覺得改名的不算,眼前這個倒有可能。”

 “啊?可眼前這個劉秀無權無勢,如何應驗那句讖語?”

 “誒……”李通擺手,“在如今這種亂世,切莫小看任何一個人。”

 李軼忽然笑了,道:“那倒也是。堂兄不也經常跟我說起一個讖語嗎?”

 “漢運中衰,當再受命,劉氏複起,李氏為輔。”

 “對,就是這幾句話。我跟你說啊,要是這個讖語能應驗的話,一定應驗在劉伯升他們兩兄弟的身上,放眼整個南陽的劉氏,隻有劉伯升兩兄弟算得上一號人物。”

 “我也這麽認為。”

 二人相視而笑。

 他們聊了這一陣,那邊的打鬥已快結束了,劉秀兄妹竟把對方打得潰散而去。

 甄公子指著劉秀吼道:“小子誒,你等著,有種別跑。”

 他眼見自己那許多人都占不到便宜,已心驚膽戰,領著幾名手下人匆匆跑了。

 李通驚道:“不好,這兄妹二人怕是有殺身之禍。”

 他趕緊向兩名堂弟招手,二人把頭湊了過去。

 李通附耳低語了一陣,便獨自往一條巷子裏去了。

 終於趕跑了那些地痞,劉伯姬一臉高興,提著劍往自己的馬車走去。

 她笑道:“三哥,打得好過癮啊,這一趟真是沒白來。”

 劉秀卻有些擔憂:“咱們趕緊離開這裏,稻穀不賣了。”

 “為何這麽怕他們?大不了再打一架。”

 “如果剛才那名甄公子真是前隊大夫甄阜的侄子,我們的處境就危險了。”

 王莽改南陽郡為前隊郡,置大夫一人,職如太守,是郡裏的最高軍政長官。

 但是百姓們記不住那些亂七八糟的新名稱,相互聊天時,多用舊名稱。

 所以當劉伯姬聽到前隊大夫的名稱,還不知道那是個什麽官銜。

 她不以為意地道:“要是逼急了我,非宰了他不可,連同那個甄阜一同宰掉。”

 劉秀沒心思聽她囉嗦,催促道:“別廢話了,快點出城。”

 他正要去牽自己的牛車,肩膀上搭過來一隻手,轉頭一瞧,見到了李軼。

 李軼麵帶笑容:“劉秀,你來不及出城了,眼下隻有一個辦法。”

 劉秀見對方能叫出自己的姓名,而自己卻不認識對方,當真有些詫異。

 “兄台何人?”

 “在下李軼,是宛城李氏家族的人,我並無惡意,而是想救你脫險。”

 劉秀稍一沉吟,笑道:“事情沒你說的那麽嚴重罷?”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

 李軼道:“你聽,官兵就快到了。”

 話一落音,街上的行人自覺地往兩邊讓開,一大隊衣甲鮮亮的官兵排眾而出。

 劉秀臉色一變,急道:“李兄有何高見?”

 李軼將李鬆拉了過來,道:“這也是我族裏的兄弟,你把兩車糧食交給我們,遇到官兵時我就說已經從你的手裏把糧食買下,諒他們不敢亂來。”

 劉秀想了想,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便沒有出言反對。

 對於宛城李氏家族,他有所耳聞,雖然之前沒有接觸過,但對方的名聲不差。

 眼下危難當頭,他也顧不得那許多了,唯有選擇相信人家。

 他終於下定決心,問道:“那我怎麽辦?”

 李軼指著一處地方,道:“沿著巷子直走,到時候會有人叫你。”

 劉秀明白了,道一聲:“多謝。”趕緊拉著小妹往那邊奔了過去。

 官兵很快衝了上來,將兩車糧食團團圍住。

 甄公子伸頭一瞧,卻沒有見到劉秀兄妹,一時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