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初雪揮手之間,姬博就像個麻袋一樣被甩來甩去,摔到地上的時候,姬博多半還會被彈起來一下。

按照力量來估算,姬博本身的重力勢能,再加上路初雪給予的加速度,姬博下墜的動能,約等於從三樓以自由落體運動墜落。

一個一品高手的體質,從四五樓跳下來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整個身體水平跌落,臉著地這種情況,宗師高手估計也吃不消。

好在姬博意誌比較堅定,在這個空間中,意誌的堅定就代表生命力的頑強。雖然被折騰了這麽多下,姬博覺得自己也不著急咽氣了。

生活就像被xxoo,要是反抗不了,那就躺下來享受。這是很多年前,網絡還不是很便捷的時候,流傳的一個段子。

幸好,那時候的姬博有幸上網衝浪,而且這句確實很有意思的段子,也成了姬博信奉的理論之一。

享受固然談不上,但是那種忽然起落的感覺和節奏,姬博稍微有些適應了。

其實在地球上的時候,姬博也沒少飛行,甚至將時間異能發揮到極限,突破客觀時空的限製的時候,那個虛無空間的失重感,遠遠超過現在。

就算是來了玉璽世界,有些強大體質的姬博,一蹦六七米高,拿著繩索過山澗,這些可是地球上那些極限挑戰的人都望而卻步的。

所以,在被摔了第六百四十八下的時候,已經被摔迷糊的姬博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算了,摔就摔了,反正死不了。”

但是,路初雪絲毫不覺得無聊,一隻手揮累了,幹脆用意念操控著姬博周邊的力場,自己在一邊背起了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摔的疼不疼。碳氮氧氟氖,打罵都是愛。鈉鎂鋁矽磷,摔死負心人,硫氯氬鉀鈣,摔死沒人埋……”

這特麽算什麽元素周期表?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下被摔的時候,姬博沒由來的身體抽搐了一下。這下抽搐似乎是路初雪沒有預料到的,姬博那一刹那晃動的身體,好像剛好鑲嵌在了那個力場中。就好像一堆石頭在一個塑料瓶中,搖晃起來,彼此必然有磕磕碰碰,但是一杯水就不會這樣。

雖然隻是短暫的,甚至有很大運氣成分的和力場融為了一體,但是這也讓異能並非念力,而是操控力場的路初雪創造的力場有一瞬間失效。

姬博爽的想要大呼小叫,這次終於是正兒八經的臉著地栽跟頭了,而不是從三樓那麽高地方的臉著地。

後來想了想,為了這個激動又沒出息又丟人,姬博還是放棄了宣泄自己內心的舒爽。

事到如今,姬博終於了解了路初雪的心思。

路初雪說自己是文科生,要教授給姬博的東西,自然也是文科性質的。

有句古詩說得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謂的文科,便是傳統文化中道教“道法自然”的經義。

不要嚐試去掌控天地,而是要和天地融為一體。不要嚐試去掌控道,而是要讓道指引你。

就算文章是天成,就算是妙手偶得,那也是十年寒窗中無數個夜晚,懸梁刺股,囊螢映雪,所留下的積累。

這些積累才是真正的寶庫,所謂的靈感不過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天資聰慧如方仲永,少時未學成便通曉作詩,若是沒了積累的過程,最後也隻能成為王安石筆下一個可憐人。

什麽樣的天才,基因中銘刻著再多的遠古時候留下的狩獵技巧,也不可能第一次挨打的時候就知道如何合理的躲避與反擊。

挨打的多了,習慣了之後,就知道麵對什麽樣的攻擊之後,能夠采取什麽樣的自我保護機製。這對於文科生而言,就等於背了七八百首唐詩,一天讀一遍三百宋詞。真到了考場上,讓你寫一首詩歌,隨便拚湊一番還不能驚到別人眼球麽。

這個空間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姬博就是姬博,維吉爾就是維吉爾,島田源氏就是島田源氏,路初雪就是路初雪。

姬博的所有反應,所有記憶,都理應和現實世界一樣。因為記憶和反應的積累,都來源於姬博內心的化生,而姬博現在就是以精神為體。

姬博又不會死在這裏,就算姬博在一天之內挨上一輩子才能挨完的揍,姬博出去之後,又是一名美男子。

比起來書本上的知識,或者維吉爾的點播,島田的指教,路初雪的做法,相當於為了加固一個機器,硬生生的把鈦合金焊接在了外殼上,又捅進去幾根棒子把機器給架住。

說的文藝點兒,這叫醍醐灌頂。

維吉爾的剛烈,正直,沉默寡言,代表著歐洲騎士最高尚的品格。島田的做法和性格,則是象征著人與秩序的統一,宏觀來看,霓虹國人在國際輿論的看法中,確實將這種類似於日耳曼帝國的精神發揮的很完美。

路初雪與他們都不同,除了信奉最為正統的道法自然之外,路初雪還有著早就消失在了曆史中的魏晉風骨。

馬車走到了盡頭就放聲痛哭,對高官厚祿不屑一顧,世俗的倫理和他人的眼光都沒法成為束縛。

用現在的話來說,姬博是個佛係青年,擅長的是逆來順受。可是,對比之下,反倒是路初雪和姬博最像,或者說路初雪的風格,最適合姬博。

具有騎士精神的維吉爾,因為和姬博的淵源,不可能對姬博下狠手。昭和男兒島田源氏,他們那一代人的晚輩和前輩的關係,就是在耳光和“はい”(讀作嗨一,意思就不用解釋了吧)中培養出來的。可是昭和男兒有昭和男兒的剛烈,昭和男兒像厲鬼而不是像人。

路初雪不是古時候的謙謙君子,也不是儀容和性命更看中前者的大儒。他是個傳統文化與現代上天朝理念結合完全的人。

魏晉的風流,盛唐的浪漫與寬鬆,現代的大局觀,小我與大我的取舍,視吃苦耐勞為必然的精神,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信條。

因為有了這些東西,路初雪才能在揍姬博的時候毫不留情,又能讓姬博有所感悟。路初雪雖然不喜歡姬博,可是內心還是希望姬博有所成長的。

可以說,這種精神中也包含了維吉爾和島田的意誌中的精髓,也難怪維吉爾和島田爭鬥了一輩子,見到那次路初雪驚豔的一劍後,也會自愧不如。

……

路初雪的驚訝隻在一瞬間,也正是姬博無意中打亂了他的力場,也終於讓路初雪再次認真起來。

如果說一開始包裹姬博的力場不過是幾條寬厚的觸手,在折磨姬博的時候,讓姬博無力反抗,操控起來姬博也十分隨心所欲,但總是有縫隙可言的話。

現在包裹了姬博的力場,已經變成一湖弱水,水深百尺,姬博被按在了水底,但是羽毛都無法漂浮的弱水中,姬博也無力掙脫。

第兩千一百五十六下,姬博差點兒失去了意識。

第兩千四百七十三下,姬博的身體再次傳來了異樣的抽搐,這下抽搐就好像水中的蝌蚪突然生出了兩條強有力的後腿,讓即將溺斃的姬博有了一絲生的希望。

第兩千九百六十九下,蝌蚪終於生出了前肢,可以稍微的撥弄水麵。

第四千下被摔到地上,蝌蚪可算是褪掉了尾巴,雖然沒了弄水的能力,但是那些營養融入進了四肢,讓四肢變得更加有力,以期待能夠有一天跳出這湖麵。

最後,姬博有些無奈的發現,這湖實在是太深了,路初雪的力量太過強大,自己周遭的力場開始變得粘稠。青蛙能從水麵跳出來,但是把它扔進水泥裏,還是會死。

第八千二百一十三下的時候,路初雪再次一抬手,姬博的身體在空中詭異的扭動了一下,幾個關節部位急促的抽搐,看上去好像被m久了,激發了某種新的嗜好,順便達到了**一樣。

可是,姬博的身體卻沒有像之前八千二百一十二下一樣,被拋到空中,然後狠狠落下。

姬博大口的呼吸著,路初雪眼睛一亮,手翻轉過來,往下按了一下。

姬博發出一聲痛苦的嚎叫,剛才巨大的壓力讓他感覺自己變成了佛祖五指山下的孫猴子。

可是猴哥是所有上天朝男人的偶像,猴哥當初沒慫,所以此時姬博也不想慫。

姬博的身體開始扭動,雖然已經痛苦不堪,但是姬博還是像個蛆蟲一樣扭動了起來,樣子極其的猥瑣,像是傳說中的“日地板”。

那股重壓不是肉體凡胎能夠承受的,但是這個力場的本身,並不是和念力一樣,無縫的壓迫,真正的大山,而是一個變化的狀態。

山中有裂縫,雖然山體一直在變化,崩裂,坍塌,擠壓。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裂縫,姬博才得以在裂縫中生存。

姬博那看似猥瑣的扭動,就是從一個能夠容納他的縫隙中,扭到另一個能夠容納他的縫隙中。水是無孔不入的壓迫沒錯,可是水也能溶解氧氣,魚也能在裏麵呼吸。

現在的姬博,算是生出了一對兒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