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看了陰黎呈上來的奏折,越看越心驚。他之前也知道,陰黎絕對不是尋常女子,但是根本想象不到陰黎會有如此優秀。

就算是再符合製式的八股文章,讀起來也會有執筆者的氣概在裏麵。要是說鳳仙寫的草書和做的詩歌,骨子裏靈動如風,偏偏又飄逸不羈,有種巾幗不讓須眉的意味。陰黎所寫的折子,則是帶著一種氣吞萬裏如虎的蠻荒氣質,就絲毫不像女子所做了。

看完以後,就是秦王也不禁苦笑。雖然是一篇戰術及局勢分析,其格局和遣詞造句的氣勢連自己這個親王都嚇了一跳。

要不是陰黎是個女子,女子不可能當皇帝,就憑這奏折裏麵展現的格局和心性,就能讓皇帝不敢再用陰黎。

皇帝手下有無數官吏,翹首等著他施舍飯食,看人自然也準。陰黎這種放到國破到開國那種大世也是一方諸侯的才氣,必是相才帥才,要是不重用,實在是讓皇上有種天予之弗取的罪惡感。

皇帝看著秦王臉上漸漸浮現喜色,默不作聲。

陰黎才氣都這般了,身為陰黎的夫君,已經昏迷的姬博該厲害到什麽程度?

還是封建思想限製了皇帝的想象力,即使坐在大魏最高的位置,皇帝也從來沒想過,一個女子,尤其是一個優秀的女子,會看上一個不如自己的男子。畢竟在皇帝的心中,女子也不過是男子的附屬而已。

秦王心中的喜悅,自然是自己當初選擇了招攬姬博。當初的文武雙試上,姬博就成功的展示了自己的才氣,表現了自己的價值。誰知道造化弄人,居然讓蕭摩訶這麽個半仙搞得姬博半死不活。

秦王一直以來都忽略了陰黎的才能,昔日姬博一番軍事論策讓他大吃一驚,他原本以為,陰黎不過是個附屬。

陰黎這篇折子,自然不能和那日姬博所論述的,堪稱人類曆史重要作品中的偉大思想所比擬,但是也是超越時代的。就像一個天天吃糠的窮人,一日得了一塊上好牛排,卻被野狗吃了,氣急了的窮人把狗打死燉了一大鍋。

雖然野狗肉便器不及牛排高檔,可是比起之前的糟糠也好了太多。

當然,按理說陰黎這種絕世的天仙一般的人物,更容易被關注,更容易被發現才能。除非出現了那種其他方麵太平庸,被美貌所掩蓋的尷尬局麵。

陰黎不是那種胸大無腦的人,首先陰黎胸不大,其次陰黎很有腦子。所以,陰黎之前沒有被發現才能,隻是因為秦王的取向,讓秦王潛意識裏刻意的忽略著陰黎。

因為取向,秦王不怎麽關注陰黎,因為取向,秦王甚至有些嫉妒陰黎,嫉妒陰黎的美貌,嫉妒陰黎被姬博所喜歡……

不過,要是皇帝和秦王知道,其實姬博對軍事和政治一竅不通,比陰黎中間差了二百個趙括,會不會被氣死……

跑偏了!

秦王看完奏折之後,對皇帝說道:“皇兄,不知道北莽這般行事,我大魏可有應對手段?”

皇帝的臉上浮現了一絲陰霾,確實,藏兵於民還有一個天大的壞事,陰黎沒有在折子裏說出來,不過秦王和皇帝是何許人,自然心知肚明。

從王詡能夠憑借自己的政治手腕,如同木偶提線人一般,操控著大小部落之間的摩擦與和平可以看出來,王詡對於北莽實際的掌控力,讓大魏皇帝有些汗顏。

假如,假如王詡真的能做到很多部落誓死不降怎麽辦?

經過王詡這些年,養鬼一般的養國,這兩代的北莽人,應該是最可怕的那種,不惜全國玉碎的那種可怕之人。

征服北莽,就得把北莽人殺光?

這種想法確實經常在前線軍士的嘴裏出現,但是作為政治家的皇上和秦王知道,這種話隻能說說而已,實際上這是條真正的火線,碰不得。

陰黎不說這一點,因為太過滅絕人性,要是說了,說不定會落下個窮凶極惡的印象。

皇帝端起桌子上一碗銀耳粥,喝了一口,清涼的銀耳粥將冰糖微甜的氣息送進了喉嚨裏,讓皇帝體內的煩躁消失了幾分。

皇帝說道:“反正這場戰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種發生在戰爭勝負之後的事情,就留到戰爭以後在考慮吧,畢竟我們未來也不一定是勝利者。”

皇帝此言一出,秦王不禁覺得心累。皇帝在這種私人的場合愛說什麽瞎話就說什麽瞎話,但是作為皇帝臣子的他可不能就這麽隨便聽聽了得。

秦王趕忙說道:“皇兄,我大魏這些年來百姓生活安康,軍士不畏死,才子雲集,百官清廉,恪守其職,攻伐北莽蠻夷,一統天下乃是天命所歸,民心所向的萬世功業,豈有不勝之理?”

皇帝揮了揮手:“行了,這些事情且不說,陰黎與白堤,你的取舍如何?”

秦王沉默了一會兒,似乎是鼓起了勇氣,抬起頭直視著皇帝說道:“白雲劍莊恃寵而驕,冠軍侯姬博怎麽說也為我皇室除去一大禍害,無論如何我皇室也欠冠軍侯一個大大的封賞。而今雖然封侯嘉爵,冠軍侯也昏迷不醒。作為大魏的英雄,白雲劍莊為臣者,自然應該替天家考慮,貢獻出千年人參替冠軍侯醫治。可是白雲劍莊卻一再推辭,即使皇兄親自下令也熟視無睹,讓人不禁懷疑,白雲劍莊是不是有不臣之心。”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皇帝聽著秦王不斷用皇室的顏麵,乃至他自己的威嚴做大旗,還給一整個白雲劍莊扣上了不臣之心的大帽子,一時間有些不悅。

皇帝注視著秦王,秦王挺起僵硬的脖子,也毫不避諱的看著皇帝。一對兄弟就這麽注視著對方很久,皇帝歎道:“這個國家雖然是朕的,但是有的東西有還是沒有,朕說了也不算。”

皇帝這樣說完,秦王的瞳孔也漸漸的開始聚焦,陷入了思考。

皇帝說的沒錯,白雲劍莊死不承認自己有千年人參,皇帝也不能說什麽。

最起碼不能明說什麽。

皇帝可以給白雲劍莊穿小鞋,可以在幾年後隨手找個理由把白雲劍莊連根拔起。

但是皇帝不能讓大內的探子去搜白雲山,也不能憑借自己的猜測,就覺得白雲劍莊私藏千年人參,犯了欺君之罪,然後用軍隊把白雲劍莊剿了。

現在兩國交戰,身為大魏的領導人,他不能允許自己有個昏庸的形象,不能允許自己做出任何昏庸的事情。

尤其不能動搖軍心和民心。

要是皇帝真的派了密探或者軍隊去白雲山,人人都會自危,惶惶不可終日,那這場國戰也沒有進行的必要了。

皇帝和秦王都知道,白雲劍莊的人之所以敢死撐著說自己沒有千年人參,也是通曉皇室這方麵的顧慮。

不知道白雲劍莊哪來的勇氣,若是國戰有朝一日結束,皇帝秋後算賬的第一批人,自然就是敢借著國戰期間,占他便宜的人,到時候白雲劍莊怎麽善終。

偏偏白雲劍莊按住了皇帝的心思,也打賭皇帝不會為了姬博,做出某些下作的事情。比如將白雲劍莊打成北莽的叛徒,然後滅了白雲山。皇室就是皇室,是尊貴的,麵子和裏子,對皇室而言一般重要。

秦王最後對皇帝說道:“陰黎是個識大體的人,想必能夠理解皇室的難處,畢竟現在是非常時刻。”

說到這裏的時候,秦王也沒怎麽有底氣。

之前葉落剛剛來到大魏,兩國關係還比較融洽,那時候皇室就顧及著一些事情,沒有用雷霆手段,讓白雲劍莊老老實實的交出千年人參。

那時候,是皇室不想當土匪。

後來兩國交戰了,皇室突然意識到陰黎和尚未清醒的姬博的價值,有這樣的智囊,大魏勝利的幾率會提高很多,所以又開始用大勢壓白雲山了。

誰成想,白雲山那邊突然做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讓皇帝有些反應不過來。

之前大魏某些權貴的想法,身為皇帝他自然心裏清楚,他給姬博這麽個半死不活的人,安排一個正三品的位子,還封萬戶侯,自然有他的考慮。

姬博所修習的武術,皇帝自然也清楚其中的價值。雖然皇帝不會武功,但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王詡蕭摩訶那種人物,誰不願意把一身武功和眼界賣給帝王家。

白雲劍莊怎麽想的?

交出千年人參,也要等到姬博醒來,國戰結束,姬博所掌握的技法大幅度推廣以後,他們的江湖地位才會被削弱。

沒錯,隻是被削弱。

但是要是因為一棵千年人參,得罪了皇帝,那白雲劍莊在不遠的未來就會徹底毀滅,永世不得翻身。

白雲劍莊那些人,難不成練武練成傻子了?

……

江湖上傳來令人悲痛的一個消息,白雲劍莊的莊主病逝,繼承莊主的不是那些在白雲山掌握大權已久的長老,而是人在京城的白堤。

白堤被放在京城,原來的莊主突然病逝。各個酒館茶館乃至青樓裏,說書先生們編造出來不知道多少令人遐想的故事。

各種陰謀論可是最吸引人的,尤其是故事的主角,是這段時間被神話了的白堤。

小說的主角,要是沒有點悲情經曆什麽的,是沒有賣點的。

所以,一時間,大魏深閨裏,不少大姑娘都開始替白堤公子擔憂。

會不會是白雲劍莊長老害怕如日中天的白堤公子繼承白雲劍莊,為了奪權,聯手害死了莊主。

江湖上類似的討論也不在少數,一時之間,不少人都在擔心身在京城的白堤,會以什麽樣的方式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