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明就接到王野的電話:“李明,你們那邊遠程會診係統能連上我們醫院嗎?有個急診病例需要會診。”

李明一邊往值班室走一邊說:“係統還在調試,不過可以試試。什麽情況?”

“一個先天性心髒病合並肺炎的患兒,才兩歲,現在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不穩定。”王野語速很快,“本來準備轉院,但病情不太適合長途轉運。”

“好,我馬上聯係技術部。你先把病曆準備好。”

掛了電話,阿依古麗也到了值班室:“出什麽事了?”

“和田那邊有個危重病例需要會診。”李明簡單說明情況,“正好測試一下跨院會診。”

阿依古麗立即行動起來:“我去叫主任,讓技術科盡快調試設備。”

半小時後,會診室裏已經聚集了幾位專家。

屏幕上顯示著和田醫院傳來的檢查影像,但圖像時斷時續。

“信號不太穩定,”技術科小李皺眉說,“兩院係統接口不太兼容。”

“先這樣吧,”李明說,“耽誤不起。”

終於,在技術人員的調試下,視頻和圖像質量勉強達到了診斷標準。

王野出現在屏幕上,身後是患兒的病床。

“患兒叫艾爾肯,兩歲零三個月。”王野開始匯報病情,“先天性心髒病術後,這次因為感冒引發肺炎,入院時已經出現呼吸困難……”

正說著,畫麵突然卡住了。

“信號又斷了!”技術科小李手忙腳亂地調試設備。

幾分鍾後,視頻恢複,但音頻質量很差,斷斷續續。

“這樣下去不行,”馬主任說,“關鍵數據都傳輸不了,怎麽會診?”

李明想了想:“先用手機視頻通話看看病人情況,詳細數據用郵件發過來。”

這個臨時方案雖然不夠理想,但總算完成了初步會診。

專家們給出了治療建議,並決定派一名醫生去和田指導治療。

會診結束後,李明和阿依古麗都沉默了。

這次遠程會診暴露出的問題,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嚴重。

“必須盡快解決設備兼容問題,”阿依古麗說,“不然真要緊急的時候……”

她的話沒說完,但李明明白她的擔憂。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很多危重病人經不起耽擱。

晚上,他們加班整理這次會診的問題清單。

阿依古麗的電腦上打開著一份長長的表格。

“首先是網絡帶寬問題,”李明說,“高清醫學影像傳輸需要更大的帶寬。”

“還有設備標準不統一,”阿依古麗補充,“和田用的是去年的係統,和我們的新設備不兼容。”

正討論著,張國華打來視頻電話。

“聽說今天試了跨院會診?”老教授開門見山,“效果怎麽樣?”

李明如實匯報了遇到的問題。

“這正是我擔心的,”張教授說,“現在各地都在建設遠程醫療係統,但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標準。這次病例正好給了我們推動改革的契機。”

他停頓了一下:“下周自治區衛健委要開會討論遠程醫療建設標準,我建議你們也來參加,把實際問題反映上去。”

掛斷電話,阿依古麗若有所思:“其實不隻是技術問題,還需要建立統一的轉診和會診流程。”

“對,”李明打開電腦,“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理想的流程。”

兩人開始在白板上畫流程圖。

從基層發現病例,到遠程初篩,再到分級轉診,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到。

正忙著,王野又來電話:“艾爾肯的病情穩定了一些。對了,我們院長也重視起這個問題,準備專門成立遠程醫療中心。”

“那太好了,”李明說,“正好我們也在規劃新的係統,可以一起設計。”

“確實,要統一規劃。”王野說,“今天這情況如果發生在更偏遠的地方,後果就嚴重了。”

掛了電話,阿依古麗指著白板:“你看這裏,如果能把鄉村醫療點都接入係統,基層醫生發現問題就能直接在線谘詢。”

“可是鄉村的網絡條件……”

“可以用移動設備,”阿依古麗說,“我們不是一直教他們用手機拍攝病人體征嗎?把這個標準化,做成簡單的操作流程。”

李明眼睛一亮:“對!關鍵是讓基層醫生會用、敢用、想用。”

兩人越說越興奮,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午夜。

值班護士小瑪依拉送來熱茶,看著滿屋的圖表,笑著說:“你們又在創新了。”

第二天一早,醫院召開緊急會議。

阿布都·卡德爾院長聽完李明的匯報後,立即決定:加快遠程醫療中心建設,並以此為契機,推動跨地區醫療協作。

“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院長說,“更是一個體係化建設問題。李明,阿依古麗,你們負責製定詳細方案,下周向自治區匯報。”

會後,阿曼大夫把李明叫到辦公室:“聽說你們要改進遠程會診係統?”

“是的,阿曼大叔。”

“好啊,”老人笑著說,“我這裏有些維醫遠程會診的經驗,可以參考。以前我們用電話會診,雖然簡單,但也總結出一套問診規範。”

李明恍然大悟:“對啊,我們可以把維醫的問診方法融入到係統設計中!”

接下來的幾天,李明和阿依古麗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多個科室,收集意見。

同時,他們還遠程連線了和田、克州等地的醫院,了解各地的需求。

周五下午,方案的初稿終於完成了。

“你看這個界麵設計,”阿依古麗指著電腦屏幕,“我們特意做得簡單直觀,基層醫生一學就會。”

“嗯,關鍵是把專家資源整合起來。”李明說,“以後像艾爾肯這樣的病例,就能得到更及時的救治了。”

“說到艾爾肯,”阿依古麗看著手機,“王野發消息說他恢複得不錯,準備明天出院。”

李明鬆了口氣。

盡管這次會診過程不夠順暢,但結果是好的。

這也更堅定了他們改進係統的決心。

傍晚,兩人整理完材料,準備下班。

“晚上一起吃飯嗎?”阿依古麗問,“聽說新開了家拌麵館,據說很好吃。”

“好啊,”李明笑道,“正好放鬆一下。這幾天太累了。”

夜色中,兩人走在喀什古城的街巷裏。

遠處傳來悠揚的音樂聲,夾雜著烤羊肉的香氣。

“其實我一直在想,”阿依古麗突然說,“如果當初在醫學院就有這樣的遠程教學係統,可能會幫助更多人留在基層工作。”

李明若有所思:“是啊,有了這個平台,距離就不再是問題。專家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醫療資源能不能及時送到需要的地方。”

“就像這次的艾爾肯,”阿依古麗說,“雖然過程有波折,但至少證明這是可行的。”

李明點點頭,若有所思的看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