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斜斜照進辦公室,李明正在電腦前整理高原兒童先心病篩查的數據。
忽然,一封來自自治區衛健委的郵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全疆援疆醫生經驗交流會?”他輕聲念出郵件標題。
“李醫生,”護士小瑪依拉敲門進來,“張教授來電話。”
電話那頭,張國華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沉穩:“看到郵件了嗎?這次交流會很重要,上海、北京、廣州等多地援疆團隊都會參加。你們這次高原兒童篩查的經驗很有價值,要好好準備。”
“明白。”李明答應著,心裏卻有些忐忑。
說起來,他已經半年沒見過這位導師了。
放下電話,阿依古麗正好推門進來:“我剛收到努爾醫生的消息,亞普拉克村的遠程會診室已經建好了,設備也安裝完畢,準備下周試運行。”
“太好了。”李明眼睛一亮,“正好可以把這個也寫進交流會的材料裏。”
“交流會?”
李明把郵件轉給她看。
阿依古麗快速瀏覽後說:“其實我們可以分享的不隻是高原篩查,還有這半年來中維醫結合的一些嚐試。”
“對,還有遠程會診網絡的建設經驗。”李明若有所思,“不過材料準備起來工作量不小。”
“我來幫你。”阿依古麗在他對麵坐下,“反正這些工作都是我們一起做的。”
兩人開始整理材料。
從最初的病例發現,到緊急轉運,再到長效機製的建立,點點滴滴都浮現在眼前。
“對了,”阿依古麗突然說,“你還記得王野嗎?”
“王野?”李明一愣,“我們醫學院的王野?”
“對,他現在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昨天他給我發消息,說他們那邊也在做類似的工作,希望能交流經驗。”
李明記得這位性格爽朗的同學,當年實習時還一起值過很多次夜班。
沒想到他也來援疆了。
正說著,阿布都·卡德爾院長走了進來:“在準備交流會材料?”
“是的,院長。”李明站起來。
“好好準備,”院長說,“這次機會難得。你知道嗎?和田那邊的王醫生前幾天還特意打電話來,說想和我們合作,建立跨地區的兒科急救網絡。”
李明和阿依古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興奮。
如果能把經驗推廣到更大範圍,幫助更多的孩子,那該多好。
“對了,”院長又說,“張國華主任讓我轉告你,讓你準備一下,交流會期間他要帶你去看個病人。”
送走院長後,李明陷入沉思。
張主任這麽說,肯定是遇到了棘手的病例。
看來這次交流會不隻是簡單的經驗分享。
“在想什麽?”阿依古麗問。
“在想很多事。”李明輕聲說,“剛來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來幫助別人的。現在才發現,其實是在互相成就。”
阿依古麗露出溫暖的笑容:“這就是‘援疆’的意義吧。不是簡單的幫扶,而是共同成長。”
傍晚,兩人整理完初步材料。
走出醫院時,天邊的晚霞格外絢爛。
“晚上一起去吃抓飯?”阿依古麗提議,“聽說老城區新開了一家,據說很正宗。”
“好啊,”李明笑道,“不過這次我請。之前你教我的那些維語醫療術語幫了大忙。”
夜幕下的老城區燈火通明。
兩人走在古老的街巷裏,空氣中飄著烤羊肉和孜然的香氣。
“其實我一直想問,”李明忽然說,“你為什麽會選擇留在喀什?以你的成績,完全可以去大城市。”
阿依古麗沉默了一會兒:“可能和你選擇來援疆是一樣的原因吧。覺得這裏更需要我們。”
李明點點頭。
遠處傳來悠揚的都塔爾聲,讓他想起那個雨夜裏的山路。
正是有無數像阿依古麗這樣紮根本土的醫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援疆醫生,共同編織起了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守護網。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收到了王野的視頻通話請求。
屏幕裏的老同學曬黑了不少,但笑容依然爽朗。
“聽說你們搞出了不得了的成績啊!”王野一開口就很興奮,“高原兒童先心病篩查,這創意太棒了。我們這邊也想學習經驗。”
李明謙虛地說明情況,卻被王野打斷:“別太謙虛。這次交流會上,我們得好好聊聊。對了,你知道張教授這次要帶什麽病人來看嗎?”
“不知道,他沒說具體情況。”
“我聽說是個很特殊的病例,可能需要多地會診。”王野說,“所以這次交流會可能不隻是簡單交流,說不定能催生出更大的合作項目。”
掛斷視頻,李明望向窗外。
陽光下,帕米爾高原的雪峰若隱若現。
他突然意識到,這片土地上的醫療事業,正如這連綿的山脈,需要更多的人攜手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