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後的清晨,李明站在醫院的窗前,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帕米爾山脈。
雨季已經完全到來,連日的暴雨讓高原地區的道路中斷了多處。
“第三個孩子的手術很成功。”阿依古麗推門進來,手裏拿著幾份檢查報告,“各項指標都很穩定。”
李明點點頭。
那天從亞普拉克村轉運出來的三個孩子,經過精心治療,現在都已經脫離危險。
第一個被轉運的男孩已經可以下床活動,據護士說,早上還吵著要吃饢。
“對了,剛才統計了這次雨季前篩查的數據。”阿依古麗在電腦前坐下,“你要看看嗎?”
李明在她身邊坐下。
屏幕上顯示著詳細的統計:這次緊急篩查共檢查了167名兒童,發現23例疑似先天性心髒病,其中8例需要及時手術。
“如果不是這次篩查,”阿依古麗說,“可能要等到雨季結束,這些孩子才能被發現。”
正說著,護士小瑪依拉敲門進來:“李醫生,院長找你們。說是有個遠程會診係統要討論。”
會議室裏,除了醫院的主要科室負責人,還有縣醫院的幾位醫生通過視頻連線參會。
阿布都·卡德爾院長開門見山:“這次雨季前的篩查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必須建立一個長效機製,不能每次都靠緊急行動。”
“我們已經在做遠程會診係統的準備了。”馬主任說,“初步計劃在每個鄉衛生院都配備簡單的檢查設備,發現可疑病例可以隨時請示。”
“設備不是問題,”阿曼大夫說,“關鍵是基層醫生的培訓。要讓他們學會早期發現,這樣才能避免耽誤病情。”
討論持續了整整一上午。
最終確定了三個主要方向:建立遠程會診網絡、開展基層醫生培訓、完善轉診綠色通道。
“李明、阿依古麗,”院長說,“你們負責製定具體實施方案。這段時間的經驗,你們最清楚基層的實際需求。”
會後,李明和阿依古麗立即開始工作。
他們先列出培訓課程大綱,又根據這次篩查的經驗,設計了一套簡單易行的早期篩查流程。
“你看這個,”阿依古麗指著電腦屏幕,“我把診療流程做成了圖表,用維語和漢語雙語標注,基層醫生一看就明白。”
正忙著的時候,縣醫院的努爾醫生打來電話:“李醫生,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亞普拉克村的村醫小組已經組建起來了,他們還專門騰出了一間房子,準備改造成會診室。”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在那個雨夜裏,村民們不僅幫助轉運了患者,還表達了想要學習醫療知識的願望。
現在他們主動組建村醫小組,這正是基層醫療網絡的重要一環。
下午查房時,李明和阿依古麗特意去看了那三個從亞普拉克村轉來的孩子。
病房裏,孩子們已經能坐起來玩耍,臉上也有了紅潤的氣色。
“醫生,你們什麽時候再去我們村?”一個孩子怯生生地問,“我表弟也想檢查。”
“等雨季過後,我們一定還去。”阿依古麗蹲下來,輕聲說,“不過以後你們村也會有會診室,可以隨時檢查了。”
走廊裏,他們遇到了阿曼大夫。
老人正在教幾個年輕醫生看心髒聽診。
“這些年輕人都很有熱情,”老人欣慰地說,“他們主動要求學習兒童先心病的診治知識。這樣的隊伍,以後就不愁高原上的孩子得不到及時治療了。”
傍晚,李明整理著這段時間的病例資料。
從第一次發現古麗娜的病情,到雨季前的緊急篩查,短短兩個月時間,他們在高原上走出了一條生命通道。
阿依古麗敲門進來:“在忙什麽?”
“在想,如果把這些病例整理成論文,或許能為今後的高原兒童醫療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我也是這麽想的。”阿依古麗在他對麵坐下,“而且要把這些經驗傳授給基層醫生。對了,縣醫院說下周開始線上培訓,第一批學員已經報名了。”
窗外,暴雨依然在下,但誰都知道,雨季終將過去。
在這場與病魔賽跑的行動中,他們不僅搶救了生命,更在高原上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李明看著窗外若隱若現的山脈,那裏有太多等待治療的孩子。
但現在,一個新的生命網絡正在形成。
從省級醫院到縣醫院,從鄉衛生院到村醫小組,一條守護生命的鏈條正在延伸向高原深處。
“準備新一輪的培訓課件吧。”李明對阿依古麗說,“雨季結束後,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阿依古麗點點頭,打開了電腦。
在醫院的燈光下,兩人開始了新的工作。
遠處的雨聲漸漸變小,高原的夜正在悄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