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半,手術室的走廊裏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李明站在手術室門口,目光落在手中的兩份手術同意書上:一份屬於車禍中受傷的旅遊團領隊,開放性骨折合並多發性內髒損傷;另一份屬於那位懷孕的維吾爾族女士,肝髒撕裂傷合並胎盤早剝。
每一份同意書背後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而現在,他必須決定先救治誰。
“血庫準備情況怎麽樣?”李明轉頭問護士長古麗娜爾。
“獻血的人越來越多了,但血液還需要時間檢驗和處理。”古麗娜爾說,“現在能立即使用的隻有4個單位紅細胞和6個單位血漿。”
“把急診外科骨科最好的助手都叫來。”阿布都·卡德爾院長走過來,“兩台手術必須同時進行。李明,你先做產科那台,讓穆塔爾醫生主刀骨科手術。”
李明點點頭。
穆塔爾是醫院骨科的老專家,雖然平時話不多,但手術技術極其精湛。
“我已經通知了阿曼大夫,”阿依古麗匆匆走來,手裏拿著幾份化驗單,“他的止血方現在重新配好了,劑量更適合產婦使用。對了,產婦的凝血功能報告出來了,纖維蛋白原開始下降。”
“來不及等了,馬上手術!”李明當機立斷。
大出血病人的凝血功能下降是個危險信號,再拖延情況會更糟。
手術室裏,一切已經準備就緒。
產科艾孜古麗主任和她的團隊已經在待命,麻醉科的設備也調試完畢。
“李醫生,我給她做了脊麻。”麻醉師努爾蘭說,“考慮到出血量大,全麻風險太高。”
李明認可地點點頭。
努爾蘭雖然年輕,但判斷很準確。
在這種情況下,脊麻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阿依古麗,你來監測胎心。”李明一邊係手術衣一邊說,“有任何異常立即告訴我。”
“明白。”阿依古麗已經站在了B超機旁。
手術剛一開始,問題就出現了。
腹腔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肝髒右葉有一條長約8厘米的裂口,血液正源源不斷地湧出。
更糟的是,破裂處緊鄰下腔靜脈。
“紗布壓迫,吸引器準備!”李明沉聲說,“艾孜古麗主任,請幫我評估一下胎盤情況。”
產科主任快速檢查後,臉色凝重:“胎盤24%的麵積已經剝離,情況不太好。”
這是一個極其棘手的情況:如果先處理肝髒破裂,胎兒可能會因為缺氧而危險;如果先剖宮取出胎兒,母親又可能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
就在這時,阿依古麗突然喊道:“胎心開始降低了,已經降到110次每分!”
千鈞一發之際,手術室的門被推開,阿曼大夫拄著拐杖走了進來。
老人雖然沒有穿無菌手術衣,但他的出現仿佛帶來了一線希望。
“用這個。”他遞給護士一個小瓶子,“是我特製的新止血方,加入了三七粉和血竭,專門調整過藥性。”
李明沒有絲毫猶豫:“立即使用!同時準備剖宮產,我們必須同時救治母嬰!”
手術室裏的氣氛異常緊張,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
阿曼大夫的藥方發揮了奇效,肝髒破裂處的出血開始減緩。
李明抓住這個機會,用精湛的技術將破裂處快速縫合。
“胎心已經降到100了!”阿依古麗的聲音透著焦急。
“準備取嬰!”李明和艾孜古麗主任默契地配合著。
手術室裏的時間仿佛靜止了,隻有監護儀的滴滴聲在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終於,一聲清脆的啼哭打破了沉寂。
“是個男孩,體重2.8公斤!”護士欣喜地說。
但情況還沒有完全穩定,產婦的血壓開始波動。
李明知道,接下來的止血和縫合才是最考驗技術的時候。
“再給一次阿曼大夫的藥!”他一邊縫合一邊說,“注意觀察凝血功能。”
手術持續了三個小時。當最後一針縫合完成時,天已經蒙蒙亮了。
李明摘下手術帽,額頭上的汗水早已浸透了手術服。
“母子都平安。”他走出手術室,對焦急等待的家屬說。
這時,隔壁手術室的穆塔爾醫生也完成了手術:“骨折已經固定,內髒損傷也處理好了。”
走廊裏響起了歡欣的掌聲。
兩台危急手術的成功,給這個漫長的夜晚帶來了一線曙光。
阿依古麗遞給李明一杯熱氣騰騰的紅棗茶:“你已經連續工作快24小時了。”
李明接過茶,突然想起來:“其他傷員情況怎麽樣?”
“都穩定了。”阿依古麗說,“最先送來的那位氣胸病人,胸腔引流效果很好。阿曼大夫的方子也幫了很大忙,幾個合並內科問題的病人都平穩度過了危險期。”
“李醫生!”產房的護士匆匆跑來,“那位產婦醒了,想見見你。”
病房裏,年輕的產婦虛弱地躺在**,她的丈夫正小心翼翼地抱著剛出生的嬰兒。
看到李明進來,產婦用虛弱的聲音說了聲“謝謝”。
“這是我們的職責。”李明說著,檢查了一下各項生命體征,一切正常。
“李醫生,”產婦的丈夫突然說,“我們想給孩子取名叫‘艾米爾’,在維語裏是‘希望’的意思。因為他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夜晚,帶著所有人的希望來到這個世界的。”
李明心頭一暖,轉頭看向窗外。
晨曦初露,新的一天正在來臨。
在這座守護著天山南路的醫院裏,每一個生命都是一份希望,而他們要做的,就是用醫術和愛心守護這份希望。
“李醫生,急診室還在等你。”阿依古麗站在門口說。
李明點點頭,整理了一下白大褂。
他知道,新的挑戰還在繼續,但隻要有信念在,再難的時刻也能度過。
走廊裏,晨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將牆上的影子拉得很長。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後的黎明,也是無數生命重獲新生的時刻。
在喀什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的醫者們用專業和大愛,譜寫著一曲守護生命的讚歌。
這是他們的選擇,也是他們永遠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