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別說看電影,就連看影評也需要技巧。一部電影公映,影評鋪天蓋地而來,如何甄選出比較靠譜的評價作為自己觀影參考,也是身為現代人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

寫影評是個技術活。我認為好的影評無外乎兩種:一種適合看電影之前看,讓人放下文章恨不得立刻跑到電影院去;還有一種是看電影之後看,讓人讀完以後淚流滿麵連連捶桌子說這小子真是我肚子裏的蛔蟲把我想說的全說了。

套用托爾斯泰的一句話:好的電影,各有各的好處;壞的電影,毛病卻都差不多。影評也是如此,每一部好電影的好影評,妙處都是不同的,你沒法把它們總結成一二三四條。

但除了好影評以外的那種影評,就不一樣了——這種影評不一定是壞的文字,正相反,它往往寫得花團錦簇、精彩紛呈,但實際上卻毫無幫助,甚至有可能讓你誤入歧途。製片方在新片公映時都會邀請一些人來寫評論,這類應酬之作既無誠意,也無真意,不好拂人麵子,隻好吹捧一二。如果錯信了他們跑去電影院,那就真是遇人不淑了。

所以我要試著把這類影評一一解剖、歸納總結,寫成教訓,讓後來人多個心眼。如果你在一篇影評裏發現以下幾種現象,那麽就要多加留神了。你遭遇的,很可能就是“好影評以外的那種影評”。

第一個現象是讚“內涵”。

“內涵”這個詞現在已經淪為萬金油。就像你實在不知該怎麽誇獎女人就說她有氣質一樣,很多影評人實在不知該怎麽誇獎電影,就會用到這個詞:這個主角的演技頗有內涵;這一連串鏡頭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內涵……甚至還有懶惰的人,直接以一句“這部電影很內涵”涵蓋了整篇影評。

類似的詞還有“層次”:這部電影拍攝得很有層次;“節奏”:這部電影的節奏非常好;“氛圍”:這部電影營造了很好的氛圍。總之,它們沒帶來任何新東西,但很容易就讓人肅然起敬。最妙的是,你沒法說作者錯——都是務虛的主觀感受嘛。

第二個現象是讚卡司。

卡司是英文CAST的音譯,意譯為演員陣容。西學東漸,中國人也開始卡司卡司地叫了起來。如果一篇影評花了大部分篇幅喋喋不休地列舉這部電影的卡司,然後钜細靡遺地回顧每一位演員昔日的代表作,那麽基本可以判斷,這部電影實在乏善可陳,作者隻能沒話找話。

我有一位朋友參加一檔烹飪節目,我們聽說後都很驚訝,這小子平時信奉君子遠庖廚,連鍋都不碰,參加那類節目豈不是一開口就穿幫?但是他說,不露餡其實很簡單,不要提具體烹飪過程,要專注於講解食材的難得、原料的綠色天然。人家一看你對食材這麽講究,甭問,一定是大師了!真可謂是:天下萬物,俱為一體,烹飪影評,道理相通。

第三個現象,叫做堆術語。

在前兩種現象裏,我們看到的有效信息太少,而在這種現象裏,我們得到的有效信息又太多。這一類影評,言必稱庫布裏克、馬丁·斯科塞斯、伯格曼;動輒引用愛森斯坦、麥茨和巴讚;“解構”出現不會少於五次,“符號”一般會多於三次;“人性”和“心靈”像蹺蹺板的兩頭一樣交替出現,最後以“致敬”作為結尾。至於電影本身到底好不好看?對不起,這個問題太膚淺了,我不想回答。

總之一句話,影評不是病,挑起來真要命。怎麽在電影世界近賢臣、遠小人,可是事關自己荷包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