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與蔣欽對視了一下,立即高興地拜了下去:“謝主上!”

“叮......”

“完成隨機任務‘收服周泰’即可。”

“任務獎勵:3000霸道積分、護衛(技能)、統帥加3分。”

“叮......”

“完成隨機任務‘收服蔣欽’即可。”

“任務獎勵:2500霸氣點數,水戰(技能)一本,統帥+2。”

護衛:守護君主戰鬥時武力值+20%。

水戰:率領船隻在水麵上戰鬥時戰力為+10%。

這兩種能力倒很適合周泰和蔣欽的需要,蘇澤也就直接分了。

戰事過後,蘇澤班師回朝來到洛陽,何太後令劉辯率百官出城10裏迎接,給予蘇澤足夠的顏麵。

城南太學在這一刻人頭攢動。

很多學子課都沒上過,就跑到這看熱鬧。

看著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劉辯的表情開始慌亂,問左右:“神武侯是什麽時候到來的?”

雖然這裏當上了皇帝,但和哥哥劉協一定是劉辯真的沒有一點人君之相吧,他太膽小了,跟別人說話,經常緊張到說話不利索。

伺候劉辯的兩個小黃門臉上也露出了無助的表情,隻能低聲叮囑:“皇上稍安勿躁神武侯應在即。”

“我不知道。”

劉辯癟嘴坐在鑾駕上總是感覺全身不舒服,眼睛忍不住飄到南邊去,盼望蘇澤趕緊過來。

而圍觀者之中,也有一樣期待蘇澤回歸。

往洛陽方向的大路旁停了輛華麗的馬車,蔡琰素手輕啟簾子,炯炯有神的明眸便開始不停地往遠處看,似乎在找尋什麽。

古怪的黃欣坐在她身邊,不禁揶揄地笑道:“嘻嘻,昭姬姐姐很心急,不知天明哥哥何時才能回來。”

蔡琰因她的一席話而麵紅耳赤、羞答答,連忙反駁道:“我...我是隨意過來看的。”

很少見到蔡琰靦腆的樣子,袁瑩不禁掩嘴一笑:“是的,已經見過兩個時辰,沒有見過。”

自其父為蘇澤所救後,蔡琰便完全傾心於他,一日不相見,如隔三秋之情溢於言表,內心不時懷念掛懷。

“聽說天明的弟弟在梁縣還有個大捷呢,把敵人殺得大敗。”

捷報早在洛陽先聲奪人的消息傳了回來。

相反,袁瑩由於來自袁家,地位有些尷尬,而她又不同於家族裏雄心勃勃的人,更期待戰火能夠停止:“哎呀,但願這個世界能和平而不再戰爭。”

蔡琰出言附和:“是的,我不想在這個世道再發生戰禍。”

蘇澤接連征戰,蔡琰每一次都對他心有餘悸,擔心兵凶戰危,在疆場之上,蘇澤又會有一些不可預知的不測。

正當氣氛趨於寂靜之時,遠處天邊有一旗杆,正迎著烈陽徐徐上升。

“神武侯降臨!”

不知道誰在呼喊,人潮漸漸沸騰。

轟轟轟~的

雷鳴般的腳步聲裏,一支威武的部隊迎頭趕上。

鮮紅的戰衣和深黑色劄甲,眼神堅定,隊形整齊,步履整齊,在飛揚的灰塵裏,映入眼簾的是洛陽百姓。

“這真是王者之師!”

圍觀者,生歎者眾。

而且老百姓們也更與有榮焉,都把豔羨的眼光瞄向了蘇澤手下在洛陽當地招兵買馬的士卒們,其中尤以體形最魁梧、裝備最奢華的鷹揚衛最受人關注。

許多家裏有女兒要出嫁的家庭都已開始選擇女婿。

而有些頗有膽識的姑娘們,則明眸顧盼地在行列裏尋覓著自己心儀已久的郎君。

蘇澤以優厚的糧餉和優厚的待遇成功轉變了將士們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印象,同時手下將士們,因此榮譽感與戰鬥意誌得到極大增強,得以保持昂揚鬥誌。

荀攸見到排在百官前麵的劉辯皇帝,急忙走到蘇澤麵前低聲提醒:“上主,皇上親臨現場。”

蘇澤稍稍一怔,馬上就知道是何太後做的事,勉強歎了一口氣:“那不就是用火堆架著我烤火的嘛?”

他急忙下馬來到劉辯跟前,躬身敬禮:“臣蘇澤請見皇上。”

“神武侯趕緊請纓。”

在蘇澤麵前,劉辯一點架子也沒有擺出來,甚至非常接近他,比君主與臣子之間的關係還要密切得多,使身邊袁隗、楊彪等臣看得眉頭緊皺地擰成“川”。

劉辯顯然不在劉協之列,他們要離間劉辯與蘇澤君臣的感情,恐怕也沒有以前那麽簡單。

當今皇上劉辯視蘇澤為救命恩人,完全是言聽計從之輩,隻要誰敢找劉辯說出蘇澤惡行,就會遭到何太後與劉辯厲聲斥責。

朝中的許多文武重臣即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袁隗、楊彪之類的神情,蘇澤當然看在眼裏,隻是此刻懶得與之在意。

蘇澤起身之後,笑著對劉辯說道:“托君洪福、梁縣之圍既解,又有虎牢關外關東諸侯聯軍。皇上也放心吧,大臣們一定會替皇上掃除這種亂臣賊子的,換得了一個朗朗乾坤的世界。”

“太棒了朕才知道神武侯可是個大忠!”

劉辯為此拍手稱快,因何太後之故,對關東諸侯聯軍亦十分反感,全然把他們視為禍害帝國之惡勢力。

“叮......”

“梁縣保衛戰獲勝獎勵5w霸道積分、豪勇(軍團技能)、頂級統率卡1張、統帥加5。”

“叮......”

“擊殺著名將領孫堅獎勵霸道積分10w、神威(軍團技能)、武力+8。”

“叮......”

“放歸俘虜後,他在荊州,揚州,豫州等地聲望稍有提高。”

豪勇:自從軍隊有了死傷,士氣就高漲起來了。

神威:在敵軍人數較多的情況下,自部隊的戰力+15%。

沒的說這倆強軍團技能自然得交給神武軍了。

領獎後,蘇澤的目光一瞄,餘光從旁邊略過,剛好看到蔡琰她們幾人,立刻微笑上前招呼道:“昭姬。”

袁瑩和黃欣也探出頭來,嬌笑說道:“天明哥哥實在偏心了,他的眼睛裏隻剩下昭姬姐姐一個人,沒有一個人見到過我們。”

“在哪哪哪,這不來不及問候嗎。”

蘇澤滿麵春風,見了好東西,情緒自然也就輕鬆開懷了。

特別是蔡琰有段時間沒有見麵了,長得越來越婀娜多姿,就像是嬌豔的花朵兒在等待注定要被摘走。

四人寒暄幾句,蘇澤有事情隻好先走。

蔡琰看著蘇澤遠去的背影俏臉微微仰了仰,那一雙雙望穿秋水般的星眸更讓她似笑非笑。

黃欣推搡著她的手臂:“昭姬的妹妹,我就去吧,人去樓空。”

蔡琰突然失落地喃喃地說:“是的,人們已經離開。”

…………

洛陽西園蘇澤集結部下共商戰策。

梁縣之圍雖解,東線仍與聯軍交戰,戰不勝戰。

賈詡匯報說道:“連續五日,袁紹、曹操等關東諸侯,率軍猛攻虎牢,徐將軍雖極力堅持,但形勢並不樂觀。”

攻打虎牢關時,袁紹也不斷散布流言於洛陽一帶,引起驚慌,想瓦解駐軍將士軍心士氣。

荀攸也趁機開口:“由於戰事慘烈,從豫州、冀州來的商貿幾乎被切斷,再此下去民間怕是怨聲載道了。”

“軍隊稍事休整,過了三日,進了虎牢關的兵,我會自己一會兒關東諸侯。”

蘇澤霸氣十足的作戰宣言再一次激發了整個軍隊的鬥誌,大家作戰的最後勝利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休養生息時,洛陽也有特殊“客人”光臨。

“老爺,破虜將軍孫堅的兒子孫策拜見。”

“孫策?把他放進去。”

“是。”

蘇澤迎孫策於會客所用之偏廳。

麵前的小霸王今年才十五歲,還是很年輕的,但眉宇間已洋溢著銳氣,眼神果敢勇敢。

作為日後東吳政權奠基之人、吳大帝孫權之弟,孫策自然帶有王者獨有的真龍之氣,其氣息甚至遠超孫堅。

蘇澤忍不住動起殺心來,眼睛冷冷地盯著孫策:“罪臣過後,還敢一人來找我,難道真做我就怕殺了你麽?”

就一個字,蘇澤便讓孫策有種如墜冰窟的感覺。

重壓之下、死亡之危,壓得孫策喘不過氣來,可他的眼神,仍然犀利,內心的戰鬥,仍然熊熊燃燒。

“吾今至,將父屍身討還,運回富春葬之。”

孫策直視著蘇澤,不閃避、視死如歸。

荀攸見蘇澤有殺意,急忙上前說服:“孫策等孝子,殺了人對主上聲譽不利,君子自有成人之美,倒不如許諾是。”

說著也狠狠地給蘇澤遞上一個眼色。

蘇澤當然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麽容易,荀攸自是如此提議,譬如自有其道理,蘇澤相信荀攸,也就自然而然地從善如流地答應孫策,要其帶著孫堅的屍體回老家埋葬。

離開前,荀攸又找到孫策:“你父親孫堅雖然死於我主之手,但是真正殺死他的是袁術。”

孫策聽後十分氣憤地大聲咒罵:“策雖然小,但不會被你們這種挑撥離間的計謀所左右!”

荀攸目光淡然,等孫策發泄心中怒火之後,才冷聲說道:“你們如果不信,大可以找個人去驗驗孫堅的身體。到那時候才知道真正要命的箭傷對於誰下的命令放箭估計不需要再提。”

孫策說得對,荀攸的確挑撥、分化了自己與袁術之間的感情。

荀攸對此也毫不掩飾,絲毫不怕被孫策識破。

不需要其他人,孫策親自對父親遺體略加驗明,隻見那致命一箭正射向他的頸部,根據傷口痕跡可判斷,這箭果然是從背後發出。

“袁術!”

孫策氣得嘶吼起來,自己本來也將蘇澤當成殺父仇人來對待,沒想到真正的殺父仇人——竟是袁術的盟友。

到頭來孫策懷著恨意與憤怒的心情出發。

“公達、孫策勇猛善戰,天資才情絲毫不弱於其父孫堅。你要我放過他不怕縱虎歸山嗎?”

“主上說,過去洛陽太學八俊中劉表劉景升已到荊州,憑其才智與才華,完全荊州是遲早的事。如果沒有約束,江南全境怕是會被他控製。”

孫策果然是猛虎,荀攸早見其非凡。

但是正因如此,荀攸才才建議蘇澤放虎歸山給孫策這隻幼虎,給劉表找麻煩,使他不能成功地統一南方。

蘇澤知道荀攸戰略意圖後,也笑了:“公達無愧於我的子房,這驅虎吞狼之計,堪稱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

荀攸又一次顯示了頂級謀士謀略之能,並向蘇澤獻了這一奇策。

盡管三國演義中對劉表的評價是“虛名無實”,但事實上劉表在三國群雄中的能力絕非一般。

190年後董卓在洛陽一統天下,上疏朝廷指派劉表出任荊州刺史。

接著劉表又趕荊州單馬進入宜城,和蒯良、蒯越、蔡瑁勾結大略。

以一招請君入甕之計,設宴誘殺最大的宗賊五十五人,趁勢吞並他們的部眾。後遣蒯越、龐季說降,占襄陽,張虎、陳生等。荊州郡守縣長聽聞劉表威名後,大都解印綬而逃。

然而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劉表聚就控製了南陽郡以外的荊州七郡,並理兵襄陽以觀察時變。

當時,蘇澤還來不及殺董卓,劉表已虎踞荊州坐看中原了。

城南有潺潺的洛水和一望無際的波濤。

孫策攜父孫堅遺骸,駕舟過河,漆黑的靈柩,在水浪中漂浮。

不多時輕舟抵岸邊。

十幾個頭戴鬥笠、披蓑衣的人靠過來,領頭的一個人麵容堅毅、眼神穩重,並非他人,而是東吳第一名將程普。

而立於程普旁邊的則是韓當。

見孫策平安回來,程普十分吃驚,緊繃的臉有些鬆弛。

但旋即,程普便見孫策背後,停著一付深黑色靈柩,眼神深處禁不住露出哀怨之情。

“這麽大的血海深仇怎麽能不報仇雪恨呢?”

“這不,殺掉蘇澤替主公複仇吧!”

韓當吼道,陪同的侍衛們隨聲附和,他們是孫堅心腹,跟隨他征戰四方十多年,早已把忠義刻在骨頭上、心裏。

今見孫堅遺骸,皆恨當即殺向洛陽,以報主公之仇。

不過現在孫策說話了:“神武侯,非吾輩死敵。”

“伯符你這個意思嗎?”

“你害怕嗎?”

韓當等聽到孫策竟不願複仇的消息後當場急眼。

唯有程普速來沉穩,察覺到了孫策有話想說,這才站出來安撫眾人:“人們稍安勿躁地聽著伯符的故事。”

麵對麵前這些跟隨父親舍生忘死多年的士兵們,孫策滿懷憤怒地說:“我查了一下爸爸的屍體,要命的傷是弓箭所為,多出自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