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煩惱。

不論賈詡、李儒皆藐視權威。他們認為亂世中隻有武力是關鍵。

強如董卓的他,豈不是還夜宿龍床、玩弄嬪妃、弄弄公主、出入宮中如入無人之境?

而且蘇澤比董卓還厲害,那就睡太後吧,又有何不可?

於是兩人根本沒有想說服蘇澤重視這一方麵,而是張口便談將要發生的戰事。

先開口的是賈詡,他選了一些重要的情報呈遞給蘇澤:“主、暗衛發密報說董承已經出兵強控太倉,切斷虎牢關、梁縣二路軍隊物資。同時,皇上也親自下旨召徐將軍、荀大人回京城述職。”

隨後便是李儒負責傳播謠言,現在正是匯報結果的時刻:“主上、洛陽城內,已是流言一片,民間皆稱劉協弑母殺兄、不仁兄、不孝兄、枉作天子。”

劉協之帝位本是董卓強推而來,法理不能成立。

現在再出現這個檔子事兒,自然危在旦夕,帝位也會坐不穩。

李儒之計十分毒辣,有意將劉協捆綁董卓,把洛陽人民對董卓的仇視、反感,轉嫁給劉協。

“主人,現在洛陽城內百姓怨聲載道,再加上董承的流竄橫征,恐怕小皇帝會完全坐不住。”

李儒為此頗有得意之意,因全計,全靠自己的謀劃與實施,此功已十拿九穩了。

而蘇澤卻是萬分感慨:“朱儁亦為當世著名將領,這次未能堂而皇之地與其決戰,畢竟有點可惜。這個人年輕的時候,用五千郡兵,大破梁龍手下幾萬叛軍,然後跟盧植、皇甫嵩一起平定黃巾之亂,采取圍三缺一策略,在宛城消滅了十萬敵人,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真是當世名將。”

這樣一位名將統帥卻無法與其大師過招使蘇澤情緒稍顯憂鬱。

…………

新安縣,西門城樓。

朱儁正糾集部將共商軍情,今二萬軍,分屯澠池、華陰、安邑等地,又在地方招集鄉勇鎮守城池,相互成犄角之勢。

一個地方被攻擊了,剩下的地方就可以協同作戰防禦了,整條防線論起來是固若金湯的,決非神武軍可以攻下的。

朱儁不愧為當世第一統兵大將,他在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條件下,仍然把手中這支弱旅用得如此之好,是罕見的。

但正當人們感到形勢喜人之時,從洛陽傳來聖旨——抵達現場。

一位剛剛走出皇宮的青年小黃門手持聖旨讀了半晌,眾人都用他那犀利的聲音聽得清清楚楚,原來劉協正在催他們發兵呢!

一下子所有人都驚呆了,一個個都是一臉的問號。

防守不到位?

為什麽要出城野戰?

這是哪一個羔羔子的餿主意呢?

朱儁非常氣憤,手下的一幫老兵,更多的是滿腔怒火無處宣泄:“隻要保住了就贏了,何必貿然上陣呢?皇上到底是幹什麽的呢!”

蘇澤及其手下神武軍有多強大,我們沒有親眼所見,也很難說清楚。

而蘇澤在幾天內,跑了三百裏路,強行奪取函穀關、潼關兩大天下雄關卻為世人所熟知。

和這麽大的部隊打到城外,有誰敢輕說必勝呢?拿腦袋打架麽!

“爸爸,這就是亂命!”

“是的,大將軍,所謂會外君令有不受的,皇上一定會被小人迷惑的,貴為九卿的你,該上疏進諫就上諫吧!”

眾皆上書,非其膽略過小,真乃人之名樹之影蹤、蘇澤之武威赫赫、屍山血海之殺威,孰敢輕奪鋒芒?

嫌命長麽!

但朱儁所有奏章來不及呈上,劉協第二、三詔相繼殺了過來。

一日三命嚴發兵!

如果敢反抗性命就抄家滅族!

劉協真是急中生智,洛陽城裏,種種流言蜚語越說越烈,有關皇權正統之問,經有心人一推,再次浮上台麵。

作為帝王,劉協是否能忍受他的身份與權利被懷疑?

所以他隻有命令朱儁積極上陣,首先消滅蘇澤、神武軍,才有可能帶著這種大勝之威去壓製內部反對之聲。

…………

平陰縣,蘇澤正在耐心等待。

賈詡收到暗衛飛鴿傳書後,馬上過來向他報告:“主上朱儁發兵!”

“哦!”

聽到這喜訊,蘇澤的嘴角也露出了微笑:“看來,這位小皇帝畢竟沉不住氣了。”

賈詡附和說道:“朱儁被逼著跟我軍列隊作戰,現在他已經盡了兩萬軍隊,從新安,華陰,安邑等地四個方向澠池進發,新安縣這條路最強大,足足有萬人。”

蘇澤笑著看向賈詡:“人數雖多,但土雞瓦狗我很容易滅。甚至此戰,我可兵不血刃,就滅其全軍,文和你信是不信?”

賈詡看到蘇澤那麽自信,盡管心裏不這麽想,還是拱手稱讚道:“主上既成竹,則詡觀望之善。”

他認為神武軍雖身無分文但戰力非凡。

縱使計策有失,也無大礙,當劉協忍不住強令朱儁出戰的那一刻起,勝利就已經站在了神武軍這一邊。

如果不是夜墜流星和黃河潰決,是永遠不會有失敗的機會的。

澠池外,軍隊展示,旌旗蔽日。

可是坐鎮中軍右車騎將軍朱儁心中隱隱不寧,一直不能平靜。

作為政治繼續存在的戰爭。

但是政治上,在許多情況下都會擾亂戰爭決定,把本來唾手可得之勝,逆轉為不可彌補之敗。

朱儁雖然兵力優勢明顯,但他心裏很清楚,他在謀略上已落伍,失去了最主要的主動權。

呼呼~了

長長的、氣勢磅礴的號角聲來自西邊地平線。

一支三千大軍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線。

他們披鐵甲、持長槍勁弩、步履矯健、從容不迫地踏著山高路遠。

人雖不多,但戰意衝霄,自是昂然發奮。

“蘇澤在這裏!”

“三千武卒竟然有這樣震天撼地之勢!”

朱儁軍之中,很多將領在開戰之前,都已倒吸了涼氣,心生膽怯。

209任務獎勵:花生

蘇澤膽大包天,單騎出陣,單騎敢於直奔兩軍陣前。

一身龍影戰甲散發著無盡霸氣、強大威勢,壓得2萬軍隊喘不過氣來。

一人之威,竟為斯人。

在朱儁手下,之前聽聞蘇澤威名、卻一直緣鏗一方的他,現在終於看到當世第一將至高無上的風範。

“他是蘇澤!”

“這是神武侯!”

不僅帶兵的世家勳貴子弟、甚至很多新兵都懾服於蘇澤的魄力與威嚴,內心既崇敬又害怕。

站在朱儁身邊的朱皓,也忍不住出聲歎息:“以前感到‘神武’二字有僭越之嫌,大不敬皇上,現在親眼見過了,才知道這個號是名副其實、名副其實的。神武侯蘇澤當真天下無敵。”

雖是敵人,朱皓卻也敬佩蘇澤所立下的不世功業。

誅烏桓、滅匈奴、幽州平叛亂、洛陽殺盜賊,這種功業戰績即使親父都難以達到。身經百戰不遇敗績,更被天下人津津樂道,英雄豪傑恨不跟從,與其共赴國難、保境安民,

蘇澤一人到了陣前,三軍也都噤聲。

“這就是蘇澤!”

氣震蒼穹,呼嘯而來,響徹蒼穹。

無邊的人潮也因蘇澤的話開始心態搖**。

“神武侯降臨!”

隊伍裏,很多人拿著木矛,在這一刻明白了他們今天的敵手,其實就是誅殺董卓、神武侯蘇澤的偉大英雄和豪傑。

其中相當一部分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他們自然非常崇拜來自西涼軍麾下救過自己、救過親人的蘇澤,就連很多人也把蘇澤當成救世主、甚至結束亂世的拯救者。

在知道敵人竟是蘇澤後,最底層的戰士炸了鍋。

“我等能不和神武侯作對?”

“但皇上他.”

“皇上算屁用!”

有恃無恐,開直罵娘。

畢竟近段時間以來,劉協複用董承等,盤剝洛陽及其附近郡縣,早已經引起不少不滿。

蘇澤掌權時沒有那麽苛捐雜稅!

人,就是害怕比較,一旦比較出優劣來,騙局便無法繼續。

老百姓哪在乎你和皇帝呢,最直觀地感覺,就是各自的生活好與壞了。董卓掌權的時候,老百姓豬狗不如,現在陛下想執政,我們都一樣。

但蘇澤製霸了洛陽,人人都過上了能做人、能做事的生活,又有誰肯為你們劉協做豬做狗呢?

蘇澤很自然地察覺到朱儁手下部隊鬥誌的轉變,立刻得知機會來臨,立刻替換鬼神之勇的封號。

再組裝仁者無敵。

兩大頭銜交叉使用是蘇澤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底牌!

鬼神之勇(稱號):武力+15%,破陣+10%,每衝陣一次,減少敵人5點士氣。

仁者無敵(稱號):忠誠+15、聲望+20、民心+30、領地繁榮+20。

用鬼神的勇氣,威懾敵人的軍隊,沉重地打擊他們的軍心士氣。

接著又用仁者無敵之封號,配上天命帝星這命格。

天命帝星(命格):魅力+10、忠誠+15、民心+20、領地繁榮+25。

直接加50洛陽地區的人心,再加上蘇澤本來支持率非常高,瞬間人心直接破百,順利引發隱藏事件!

“叮......”

“觸發隱藏事件‘陣前倒戈’洛陽守軍普通百姓正被你們鼓舞。”

“叮......”

“任務:萬眾矚目之下。”

“任務說明:橫征暴斂的新帝使洛陽人民痛苦困頓,他們正在渴望著一個能結束混亂的天命之人的到來。自古以來得到民心者就得到了世界,勸其加入到你們的行列。”

“任務獎勵:5W霸道積分、良種花生、魅力加5分。”

果然能引發任務!

接到係統的暗示後,蘇澤內心激動不已,也明白現在的戰爭,即將大勝。

劉協與董承匆忙間成立的新軍不僅無法阻止他返回洛陽,還前來送頭。

隻見蘇澤舉起鴻鳴刀向守軍振臂一呼:“你們是想跟著我一起,挺起胸脯做人呢,還是跪下來為別人牛馬呢!”

大漢帝國,現在已被世家、豪族侵吞到千瘡百孔的地步,州縣之間的土地兼並也越演越烈,就連素有首善之地之稱的京師洛陽也不能幸免,同為貧者沒有立錐之地的人民飽受擠壓。

而蘇澤的話更是完全燃起了兩人蓄存已久的憤怒。

怒火燃起的那一刻,有一種足以翻雲覆雨的力量在老百姓心中,正式發芽了。

“我們必須為人!”

“咱們別做牛馬了!”

“跟隨神武侯!”

無數民夫、鄉勇們,發著不甘寂寞的吼聲,竟臨陣脫逃,擁抱著蘇澤,帶著熱情的眼神,充滿期待地望著蘇澤,把蘇澤當成救世主。

“你在幹什麽?要不要造反?”

世家與勳貴背景下的軍官也試圖以武力彈壓他們,卻立即犯下眾怒:“老子差點活不過,反過來說怎麽辦!”

有的身先士卒,旋即都一呼百應地展開了對“友軍”的反殺行動。

受招安的洛陽人平日沒少受這些勳貴欺淩,這一刻自然是怒火中燒,有仇必報、有仇必報。

“殺無赦,我等跟隨神武侯、正直做人一次吧!”

“我們沒有豬狗牛羊我們隻有人類!鮮活的生命!”

一人拚命百夫莫擋何況二萬新軍?

他們雖兵器簡陋、訓練不足,卻在這一刻已經受到蘇澤的啟發,燃起了內心的憤怒,立刻生死與共看得很淡,不從幹戈。

朱儁指揮的四千禁軍主力部隊完全無法抵擋,簡直觸手可及。

還有一些出自世家豪族、親兵、家丁之類,亦或是死亡或是逃亡,無力歸降。

李儒隨軍出征時,見到了眼前發生的事情,他露出了不可思議的震驚神情:“這樣會勝利嗎?”

就連一向鎮定自若的賈詡,此刻也被這一幕深深震撼,露出苦笑:“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是至理名言啊。往日武王伐紂、攻朝歌、帝辛陳野兵,但豈料前徒倒戈、攻後北、一戰而家破人亡,被世人笑掉大牙。”

在賈詡眼裏,蘇澤此戰簡直就是對過去朝歌之戰的完美複刻。

甚至位置也非常接近!

本來賈詡對任何天命所歸尚不以為然,以為所有功業都需要憑借謀略與才智,可如今為蘇澤所上,才懂得“民心”之重要。

朱儁、朱皓二人,兵敗被擒,不久押解蘇澤。

“不能無理取鬧,趕緊為兩位解套。”

蘇澤對於朱儁還頗有些好感,這個人不但具有統帥三軍之才,而且還忠於帝國,是一位德才兼備、可親可敬的著名將領。

朱儁鬆了綁後,動了動自己的手腳,眼神複雜地望著蘇澤,不客氣地問:“神武侯你這樣想謀反?”

“將軍何出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