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因為他知道,文官體係改革這件事情任重而道遠,如果改革一旦出現一些差錯,那麽李繼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所以他的出發點,就如同前幾天也反對改革的法正、郭子敬等人一樣,是站在李繼、站在朝廷的立場之上提出觀點的。

但是接下來他看見了李繼這次改革的決心,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高儀並決定不再插手這件事情,並且如果李繼真正遇見什麽難題的話,那麽恐怕他也會挺身而出,替李繼排憂解難。

但是他的這些心思,顯然在朝廷中的那些臣子們沒有人能夠理解,畢竟他都被別人罵上了愛惜自己門上的這個帽子。

但是他無怨無悔,因為他覺得愛惜自己名聲,這件事情如果仔細的思考一下,並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

再加上他知道,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但是身為皇帝的李繼一定會理解他的用意,所以隻要有李繼的理解,那麽無論他蒙受多大的冤屈,他都覺得無所謂。

高儀因為已經九十歲了,他這個年紀經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在曾經他也像楊碩、像張廷芝一樣,但是隨著年紀以及閱曆的增加,他現在仿佛放下了一切。

他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做到了真正的一心為君,一心為民,一心為國。

楊碩從高儀府上出來以後,心中很是不甘,他實在是不想文官改革這件事情能夠順利的進展。

於是他便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然後轉身去了張廷芝府邸所在的方向。

而他之所以一直阻撓這件事情,那是因為身為太傅的他還沒有在這個位置上呆夠。

可是他從李繼改革的新方案上看,明顯已經沒有了太傅的這個職位,而他做不到高儀那樣的灑脫,他很是在乎自己的名聲和榮譽。

等到他到達了張廷芝的府上之後,正發現張廷芝正在喝悶酒。

此時的張廷芝已經酒過三巡,身體有一些醉呼呼的了,當他看見了楊碩到來之後,便立馬招呼他入座。

而楊碩看見了張廷芝的這個狀態,就知道他的心理到底是怎麽想的了。

於是楊碩便沒有再和他過多廢話,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實不相瞞,剛才我去了高儀高柱國的府上,和他探討了一下皇帝這次文官改革的事情。”

聽見了這句話後,張廷芝瞬間來了精神,便立馬回問道:

“高老是如何回答的?他給出了什麽好的計策了嗎?”

高儀聽見了這個消息之後,冷笑了一聲,然後搖了搖頭。

“高老明確的和我表態了,他不會參加這次的事情了。”

原本對這次阻止文文官改革的事情很有信心的張廷芝,聽見了這句話之後,便如同被潑了一桶涼水一樣,瞬間癱坐在了椅子上。

因為他知道高儀在朝廷中的權威和重量,如果他能夠參加反對改革這次事情的話,那麽恐怕就算如今的皇帝李繼也不得不好好的考慮一下。

畢竟就算改革這件事情是百分百正確的,但是得不到大部分官員的支持,皇帝也會處處受限製,沒辦法做一些重大的行動。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高儀在朝廷之中還一直反對改革,但是等回到了府上之後,確立馬表示不再摻和這趟渾水了,這一點令張廷芝怎麽想也想不明白。

“高老如果不參加的話,那麽我們這次的行動恐怕是要以失敗而告終了。”

聽見了張廷芝的這句話之後,楊碩冷哼了一聲,然後和他說道:

“我以為你張尚書是一個硬骨頭,可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你僅僅是遭到了一點打擊,便立馬想要放棄。”

“看來我來這個地方也是來錯了,就當我看錯人了吧,既然你也沒有信心,那麽我告辭便是。”

說完這句話之後,楊碩便起身要走,而就在這個時候,張廷芝急忙的起身將他攔了下來。

“楊太傅息怒,張某剛才並不是有心這樣說的,沒想到卻打擊了你的積極性,我為我剛才的行為表示道歉。”

經過了張廷芝的一係列道歉之後,楊碩那難看的臉才終於緩和了下來,兩人又重新做到了各自的位置。

等到這次重新入座了以後,張廷芝對待楊碩的態度明顯緩和了很多。

這是因為他感覺自己抓到了一個救命的稻草,畢竟自己雖然是如今的戶部尚書,但是他和楊碩來對比的話,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都遠不及楊碩。

剛才他所說的那些話,也隻是對楊碩的一個試探,畢竟如今的這個朝廷之上,可謂是真真假假,魚龍混雜。

所有人都可以交往,但是卻所有人都不能相信,這個原則一直是張廷芝的為官處事之道。

所以等到他剛才看見楊碩是真的生氣了,他在心裏就可以確認,楊碩也是對這次改革有很大意見的人。

他是這樣,但楊碩其實也是如此。

他剛才之所以十分生氣的摔門而出,就是想看看張廷芝阻攔不阻攔,如果張廷芝不阻攔的話,那麽楊碩就知道他也肯定是一個靠不住的隊友,就隻能再另找他人了。

不過令他慶幸的是,張廷芝將他攔了回來,等到兩人重新落座之後,張廷芝便立馬向他詢問起了對策。

“對策?想必今天在朝廷之上,陛下的態度你我也都看見了,他是如此的強硬,就連你說要用命來阻止這件事情,他仍然是表現出如此冷淡的神情。”

“所以可以說,如今的陛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溫柔寡斷,將心比心的陛下。”

“他經過了這麽多年的沉浮之後,如今已經被曆練的成為了一個殺伐果斷,思維清晰的陛下。”

“這種情況之下,想必如果我們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對待的話,這件事情是萬萬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我們在此時也隻能放手一搏,帶領那些是由反對意見的官員進行罷官,用我們的這種不服軟的精神來對抗陛下的鐵血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