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的讓人看見,就認為他們兩個隻是一個普通的同僚。

可是如果真的進行改革了的話,那麽戶部尚書這個職位就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事情了。

他現在實在不敢想象,如果真的自己的這些犯罪記錄被揭發的話,那麽等待他的該是如何的後果。

所以為了自己接下來的時光著想,他才不惜上演了一出如此大義凜然的好戲。

隻不過令人美中不足的是,旁邊看熱鬧的人都信以為真了,但是真正他表演出來想要讓其看見的那個看客,也就是李繼,並沒有買他的賬。

所以此刻的他可謂是惆悵到了極點,他甚至想要期盼邊疆的戰事能夠快點發生。

因為前一段時間李繼一直在外麵打仗,整個朝廷之上的政務,隻有法正來幫忙處理。

那一段時間可謂是這些官員們最幸福快樂的日子,因為法正就算得到了皇帝的授權,但他畢竟不是皇帝,他沒有辦法做到皇帝那樣的決策。

所以很多事情,法正也隻能是得過且過,除非有哪些真正不長眼的撞到了他的槍口之上。

而他進行貪汙的時候,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再接下來李繼便從邊關回來了,等了他回來之後,這一切就變了天。

因為自從李繼安心的處理內政之後,在這短短的一年之內,朝廷之中就有無數官員因為貪汙腐敗的事情而被審判。

那個時候張廷芝每天都是提心吊膽般的生活,隻不過最後令他慶幸的是,這個審判之錘沒有砸到自己的頭上。

他原本以為李繼就是上來的那一股勁,然後才這樣幹的,所以他覺得接下來的時間裏,整個朝廷之上應該不會有大的風波了。

可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馬上都要臨近過年了,李繼竟然突然整了這一出。

但是如今確實如高儀所說的那樣,這件事情目前根本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他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今天的張廷芝,就這樣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獨自的讓下人熱了兩壺酒,然後自己酌飲起來。

而此時的高府,高儀和楊碩兩個人正在一邊喝著茶,一邊討論今天的事情。

“高老啊,我看如今的朝廷是真的要變天咯。”

聽著楊碩所說的話,高儀當然知道說的就是這次李繼提出這個文官改革的事情,所以他在喝了一口茶之後也歎氣說道:

“確實如此啊,我高某人活了將近百年,還是第一次碰見這樣的事情。”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的陛下確實是算的上是龍中之聖,因為他真的太有魄力了。”

“我們可以敘述一下他這麽多年的成就,平馬超,征劉表,戰孫策,滅曹操。”

“再加上後來和那些草原民族作戰,他可謂是在武功這一方麵做到了身為皇帝的極致。”

“並且令人驚訝的是,他所做的這些加在一起的時間,才用了不到十年,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陛下在未來後人們對他的評價之中,一定是在今天之前的第一聖君。”

聽見了高儀的這些回答之後,楊碩臉上的表情十分的怪異。

因為他之所以在下朝之後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了高儀的府上,主要是想和他一起探討一下接下來的政策的。

可是如今高儀就開始吹捧起了李繼,這樣一來就偏離了他的初衷,所以隻見他在此時話鋒一轉,直接向高儀說道:

“高老剛才所說的確實如此,如今的陛下在武功這方麵做到了極致,但是在文治這邊,我覺得有些不妥。”

高儀知道楊碩心中是怎麽想的,但他如今已經九十的高齡了,他實在是沒有心思去摻和這些事情了。

所以他便十分聰明的繼續品著茶,沒有接楊碩的話。

見到這個情況之後,楊碩實在是耐不住性子了,他隻能開門見山的問道:

“高老我就實話和你說了,這次這件事情到底該怎麽辦?”

“該怎麽辦?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想怎麽辦?我們就隻能怎麽辦。”

“可是文官改革的這件事情,您就真的選擇妥協了嗎?”

“並不是我想妥協就妥協,我想反對就反對的,畢竟這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而我們身為人臣,在什麽樣的情況之下,隻能盡心盡力的輔佐陛下罷了。”

聽到了高儀的這個回答之後,楊碩十分的不甘心,於是他便再次說道:

“高老覺得張廷芝張尚書這個人怎麽樣?”

“此人做事表裏不一,心胸狹隘,城府極深,如果按照我的意思,和這樣的人做同事可以,但是切記不可深交。”

聽到了這個評價之後,楊碩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高儀的這些評價,和楊碩自己對張廷芝的評價恰恰相反。

“可是如今文官體係改革的這個事情,他張廷芝可謂是反應最為強烈的,如果我們聯手的話,這件事情會不會有一些改觀呢?”

“這個我高某人就不知道了,不過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那些螳臂擋車的事情。”

“高老的意思就是,這件事情您真的不打算摻和了是嗎?”

高儀點了點頭,沒有繼續再說這件事情。

在那已經是這般的情況之後,楊碩也沒有辦法,他便隻能先行告退了。

等到他真正走出高府之後,他突然覺得高儀在他心裏的形象,沒有以前那麽高大了。

因為他覺得高儀之所以不再摻和這件事情,那是因為高儀老了,沒有心氣了。

也代表著他向強權低頭了,這一點是讓這些儒生出家的臣子們最瞧不起的一點。

這也是為什麽,張廷芝今天做出那個慷慨赴死的舉動之後,會得到如此多大臣們的肯定的原因。

而高儀再送走了楊碩後,便繼續品著他的茶,因為他如今已經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了。

其實這次改革的這個事情,高儀並不是完全反對的,他之所以在朝廷之上沒有同意改革這個事情,原因也並不是如同高宇所說的那樣,他是在乎自己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