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辦法,這場豪賭終歸是他賭輸了,此時的他雖然不甘心,但是隻能撤退,因為不撤,他們將成為長沙城內的甕中之鱉。

與他一起陪葬的將是這江東數百萬名子弟。

“撤!”

隨著孫策的一聲令下,長沙城內的江東兵便都迅速的撤退出去。

此刻已經站到力竭的關羽,見到敵方如潮水般的攻勢迅速消散,便知道一定是援軍到了。

“兄弟們,楚王的援軍到了!快隨末將殺出去,給那些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原本這些士兵早已沒有了力氣,但是聽見了援軍二字的時候,便個個都和打了雞血一般。

隻見他們都各自握緊了自己的武器,瘋狂的呐喊著朝著撤退的敵軍殺去。

孫策一路撤退,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失去本來就十分的低落。

再加上有關羽等人一路追殺,路上竟然出現了許多的逃兵。

更有甚者已經麻木了這場戰爭,他們放下武器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等著追軍的到來。

而在長沙城外激戰的許褚,見到城內的孫策撤退後,他便也無心再戰,倉皇而逃去尋找曹操的下落。

此時的距離長沙城北方的十裏外,張遼夏侯敦等人正在此處嚴陣以待,等待著李繼的到來。

但是在這裏等了半刻之後,關著聽見周圍傳來許多號角之聲,但仍沒有見到一個敵人。

此刻夏侯惇愛耐不住性子,便想率領自己的親軍向前查探一番。

張遼剛要阻止,便收到了來自長沙城外部傳令兵的指令。

隻見這名傳令兵渾身是血,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一般,他飛快的跳下馬,和張遼他們說道:

“稟報將軍,突然有一隻敵軍出現在了長沙城外,直奔主公而去。”

“主公無奈,隻能暫且逃脫,此時許褚將軍正和他們激戰!”

此刻的張遼恍然醒悟,他們中了圈套。

李繼率領軍隊來到長沙城外的時候,他知道長沙城在片刻間就會失守。

所以他和曹操孫策等軍隊硬碰硬的話,勝負暫且不說,但是對長沙的支援是毫無意義的。

一個小小的長沙城值守固然無事,但是城內有關羽和他的兩名心腹愛將。

關羽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如果他因為自己的安排而身亡,那麽在劉備這方麵,他怎麽解釋都是說不過去的。

畢竟雖然現在的劉備和他十分的親近,但他的能力儼然在劉備之上。

自古伴君如伴虎,他多在這方麵上點心思,總歸是不會錯的。

畢竟他身為過來人,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對權力表達出多大的渴望。

他隻是想統一這亂世,讓百姓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罷了。

而林鏡,江風兩名從係統中兌換出來的人員,他更是愛的要死。

畢竟誰不想自己的手底下擁有更多的人才呢。

況且以後統一天下的路上也少不了他們的出謀劃策。

所以他突生妙計,安排了許多號角手,在曹操等人的背後吹起號角。

當曹操一眾人聽見號角之後,一定會有所警覺,率領軍隊前來抵擋。

所以他命令這些號角手隻負責在此地吹響號角,如果敵軍前來,他們便更改地方再次吹號,來達到迷惑敵軍的目的。

最後他們更改行軍路線,擒賊先擒王!直接衝沙到長沙城下,打亂敵人的指揮部。

如此一來,敵軍必然大亂。

屆時他在率領部隊展開追殺,那樣的話不僅能保住長沙城,更會殲滅更多的敵人。

張遼不枉為曹操的心腹愛將,他知道此計策後仔細分析了局勢。

他認為在此地空守肯定是不行的,而因為敵人突然出現在長沙城下,長沙城也肯定是無法再被占領。

所以回去支援也是無濟於事的。

所以此刻他最主要的目標,應該是尋求到主公曹操的下落,保護主公撤出這個慘絕人寰的戰場。

而曹操此時的撤退路線,一定是回到豫章,保住自身安全,然後再去製定下一步計劃。

所以他立馬下令:

“全軍聽令,撤出長沙,退到豫章境內。”

聽到張遼的指示以後,夏侯敦等將領雖然貴為宗室,但對張遼的指揮才能都是肯定的。

所以他們迅速服從他的安排,大軍有序的向後撤退。

此刻的長沙城,處於援軍中軍的李繼到了城門下,他抬頭看了看那血跡斑駁的城門。

隨後又看了看一片狼藉的戰場,他並沒有選擇進入城池。

而是繼續揚起了馬鞭,率領的軍隊追趕著逃跑的敵人。

在逃跑的路上,曹操和孫策的人終於再次相遇,他們在快出長沙境界的地方設置了臨時的要塞,想以此抵擋李繼軍隊的衝擊,來收攏更多的殘兵敗將。

此時許褚張遼等部也都陸續趕到了曹操身邊,這讓他們不安的心,稍稍有了一些安全感。

畢竟從這裏再往東走就到了豫章境界,等到了自家的地盤上,就一切都好說了。

畢竟不像在剛才,他們每個人都已經有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此刻稍微安穩的他們,大概性的清點了一下人數。

原本帶來的七百萬大軍,如今隻有剛才張遼的那支部隊,保持的較為完整,其餘的人數加起來也不足五十萬。

也就是說,一百萬大軍,如今隻剩下一百五十萬。

“我們兩個在此次戰爭中又失敗了,能做的隻有先回到各自的領地,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成熟,再一次發起戰爭吧!”

曹操忘向一旁的孫策,無奈的說道。

他們此次勝利的機會很大,大到就在眼前,但戰爭就是這樣,他不給你一絲喘息的機會,也不分善惡好壞,隻憑個人的實力。

曹操明白,在戰場上,隻有抓住了那瞬息萬變的戰機的人才,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他已經帶頭發起了數次的戰爭,但每次戰爭無論他用出多少本領,但結果無一例外,都是慘敗。

“今日之恥,如果不報,孤也無顏麵對江東父老。”

此時的孫策也觸景生情,一字一字惡狠狠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