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眼又有何作用呢?”林竹突然想起這個事情,問道身旁的小姑,紅塵想到林竹並不知情,便與他解釋了一番。
“傳聞佛緣深厚之人,如果某日立地得了大造化,通曉了佛門的些許真諦,成了真正有資格位列諸佛的僧人,那麽他極有可能會得到一次來自於天上諸佛的點化。”
“而這點化,又稱作世間佛門三千造化,造化有大有小,都承天賜,不可多得。”
“而這開天眼,便是三十大造化之一,能看到什麽不為他所控製,但是能看到的東西,必然是能夠影響他一生的事情。”
紅塵輕輕頷首,稍加思索,眼神中多了些期待,“看就看李重霄這一次能夠看到什麽了,如若是能夠為普陀寺解圍,也是極好的結果了。”
覺明與覺石在一旁輕輕點頭,表示同意了紅塵的說法,如果他真的是普陀寺的大機緣,或許蓮心叫他來,便是知道他能夠開天眼,看破時間的疑雲,直接從中找出解鈴繩。
林竹似懂非懂,但是她卻有種預感,那就是李重霄所能看到的絕不會緊緊局限於普陀寺的感覺。
她知道普陀寺身為大漢佛門聖地,近乎是萬佛歸宗的存在,用局限或許稍有不妥,有種看輕了普陀寺的感覺,但是她的想象中,李重霄看到的,應是橫貫天下的大局。
不過都是猜測,誰也沒法在李重霄醒來前得知一二,眾人便耐心的等待下去。
驟然間,風停雲舒,佛光忽而收斂,盡皆被納入了李重陽額上的裂隙之中,像是佛光本就出自天眼一般,天眼將一切盡收其中。
而這佛光散去,佛珠如同幾滴圓潤的水珠,輕輕墜入他身前的泥土之中,隨後便消失不見。
他緩緩地睜眼,一切就如先前無二。
顧飛在一旁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其實與普陀寺中的這些人都沒有什麽交集,他眼中唯一重要的人,便是那陷入一種奇妙境界的蜀王,蜀王隻要安然無恙,他便能夠放下心來。
“王爺,切莫涉險,卑職也算能給天子一個交代。”這算是一句忠告,李重霄本身並沒有什麽妖孽一般的實力,先前的景象如果是按照真正的條例來做,顧飛其實就算是死人了。
驛卒不管是普通的驛卒還是統領級別,一切的行動都是要以任務為主,聽起來十分不人道,但是這才是真正高效與嚴明的體現。
李重霄的出手其實算是以身涉險,救下了他這個因為技不如人而險些喪命的大統領,讓顧飛心裏很是過意不去。
“大統領,你這可就是太過死板了,天高地遠,細枝末節的東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再說了,沒有什麽比人命重要。”李重霄睜開眼,淡淡的笑道,他看著顧飛一臉的僵硬,心中更是覺得好笑。
顧飛還想說些什麽,被李重霄再次打斷。
“大統領,我這算是因禍得福,欠了你一個人情,我救你一命,你也欠我一個,咱們就此扯平,這事休要再提了。”李重霄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這命令的口吻拿捏得恰到好處,顧飛先是一愣,隨後便不再說什麽了。
他隻是在心裏暗暗記下,記下了王爺的好,李重霄的所為真的是足夠讓人驚歎,足夠讓他自愧不如了。
“師侄,可有所得?”覺明終於是耐不住性子了,趕忙問道,有怕被人看出了自己的失態,不敢過於直白。
“師兄,你看你那扭扭捏捏的……重霄,你先前是得了佛門的三千造化之一,因此開了天眼,或許你並無察覺,但是我想你一定是看到了什麽。”覺石直接是大大咧咧的敞開了說話,一下把端著架子的住持大人給噎了個正著,惹得一雙攝人心魄的目光傳來。
“原來是開了天眼,當我意識過來的時候,我已經進入了神識之中了……”李重霄摸著下巴,若有所思,但是話鋒一轉。
“但是要說看到了什麽……恐怕要讓大師失望了,我看到的似乎與這寺中之事無關,並無幫助。”李重霄猜人心思自然是一絕,知道他們在期待什麽,沒有太過說死,之時告知他們,自己看到的並不能幫助普陀脫離目前的險情。
覺石哈哈一笑,根本沒有什麽失落之感,他欣慰的看著李重霄說道:“看來普陀寺這種小地方,是容不下師侄你這金鱗咯。”
李重霄雲裏霧裏的,搞不清覺石大師究竟在說什麽,林竹自然是明白的,麵色上看不出什麽,但是心中卻是有些高興。
李重霄直起身子,望向了覺明大師,肅立輕輕合掌,向著他微微一躬身,眾人的目光皆是集中在他的身上。
隻見李重霄淡淡一笑,清秀的眉目輕輕挑起,“重霄自有一計,可退那西域萬佛。”
——————————————————————————————————————策馬加鞭,這已是路途中的第四匹駿馬,盡管都是上好的良駒,但耐不住這路途的遙遠,七八百裏已是極限,在一匹馬兒不幸的猝死過去之後,君秀不敢再過於激進了。
馬兒盡管是跑在平坦的大道之上,也饒是喘著粗氣,在這微冷的早春,變成一股股明顯的白霧。
但是路已經近了,再前進便是那沒有了官路的山溝土路,蜀地地陷,再加上官府沒有餘力去做那浩大的工程,這裏的交通一直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不知有多少描寫蜀地山險水險的詩句在這裏誕生,但是唯一不變的是此處應運而生的山水絕景。
遙遙望去已是連綿的群山,盡管是早春,山頭卻也添了一抹綠,從上至下煞有一股春秋正盛的模樣。
鮮衣怒馬,不管此去是何等艱難險阻,倒是抵不過年輕人的一股熱血。
隻不過有一瞬,君秀似乎察覺到了一道高遠的目光,隻是驚鴻一瞥,又盡快散去,讓他原本放鬆的身心突然緊張了起來。
山的那邊,似乎就是秦楚交界,君秀勒馬,便是站在了官路的盡頭。
他向著感覺中目光傳來的地方,遙遙望去,卻看到了一副他難以理解的景象。
一方是晶瑩剔透的悲憫大佛,一方是怒發衝關的珈藍寶象,似山一般高的佛像,在連綿青山的映襯下那樣的令人感受到全身心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