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慶開發較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有天府之國美譽,文明素養、社會發展程度都比較高。鄒容的家族來源不太可考了,現在能夠知道的,隻是他的父親鄒子璠行商隴蜀之間,擁有相當資產,鄒容也就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

像許多經商致富的中國人一樣,略知詩書稍有文化的鄒子璠在事業上獲取成功後,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讓子女好好讀書,鯉魚跳龍門,金榜題名,博取科舉功名,然後學而優則仕,踏入仕途,平步青雲,光宗耀祖。

或許正是有了比較好的家庭背景,據說少年鄒容格外聰明,6歲時隨著大哥蘊丹入私塾讀書,到了十一二歲時,大致掌握了傳統讀書人應知應懂的儒家經典,諸如九經、《史記》、《漢書》等。

傳統的儒家經典對於年幼的鄒容來說實在是有些枯燥無味,而且,鄒容十一二歲的年月上,正是儒家學術地位在急劇下降的時候,中國在甲午戰敗後的一個重要選擇,就是準備廢除以八股取士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或許正是這種時代風氣的影響,聰穎好學的少年鄒容對儒家經典、科舉考試漸漸失去興趣,漸漸迷上了不被正統士大夫看上眼的雕刻藝術。

對於鄒容的藝術追求,具有正統甚至可以說陳舊思想的鄒子璠當然無法理解。因為在他的心目和生活經驗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隻有科舉考試這樣一條正路,其餘的都是旁門左道。憤怒的鄒子璠將少年鄒容狠狠地揍了一頓,鞭子抽,棍子打,直至打的小鄒容血人一個,小鄒容都沒有求饒,沒有讓步。

鄒容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終於使鄒子璠心軟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畢竟鄒容也不是不愛學習,所以鄒子璠對這個兒子不再強製要求如何,而是以相對寬鬆的姿態讓鄒容獲得一些自由的空間。

相對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培養了鄒容愛學習、愛思考的習慣,年齡稍長,就前往成都師從當地名師呂翼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鄒容取得了很大進步,與人言,指天畫地,非堯舜,薄周孔,無所避。大膽言辭嚇壞了乃師呂翼文,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或許在政治理念上根本無法認同鄒容這些離經叛道的言論,呂翼文隻好敬謝不敏,讓鄒容另請高就。

曆史到了19世紀初,隨著中國在義和團戰爭中的失敗,清政府在列強的要求和約束下,接續1898年的政治變革,開始了新政,中國年輕一代讀書人因此有了更多的選擇。科舉考試已經成為強弩之末,朝廷和大臣們不斷透露出要終結這一人才選拔製度的意思,所以更多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對科舉考試產生興趣,他們中的許多人希望能夠前往東西洋各國留學,學習域外新知識。

在20世紀初的留學大潮中,家境不錯的鄒容當然不甘落後,而且獲得乃父鄒子璠的大力支持。鄒子璠的想法是,聽朝廷的肯定沒有錯,朝廷號召年輕一代出國留學,自然有出國留學的道理,將來學成回國,依然可以有機會獲取朝廷頒發的同進士、同舉人身份,依然有機會進入官場,這是用另一種更時尚的辦法鯉魚跳龍門,步入天子堂。

按照鄒容父子的設想,鄒容希望通過公費去留學。1901年7月,鄒容冒著酷暑趕到成都,參加留學生考試。據說鄒容考試成績不錯,甚至由考試監督引見於四川總督。總督勉勵有加,希望再接再厲,功成名就。

鄒容家書,1901年赴日留學前夕寫給父母的信。

然而天下事總有出人意料者。正當鄒容興衝衝地向家裏報喜,準備前往日本官費留學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他的官費留學生資格被取消了。理由是鄒容的思想不夠“端謹”,不夠正統。大清國出錢培養的不是革命家,而是技術人才,一個思想上表現出異端傾向的年輕人不能不吃這樣的虧。不過,威權政治體製下的人才選拔不僅扼殺了人才,往往將一個並非有心反體製的人最終推到政治反對派的一邊。假如四川當局當年不是這樣過多地從政治上進行考量,而是在成績麵前人人平等,那麽官費留學的鄒容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定會成長為專業人才,政治上的異端乃至興趣大約會逐步減少。

官費留學資格被取消並沒有中斷鄒容留學的夢想,相反,乃父鄒子璠由此看到他這個兒子還真的很有出息,值得培養。既然官費留學這條路走不通了,那麽咱就自費吧,反正鄒家也不少這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