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曹魏,統一全國,是諸葛亮早就定下的奮鬥目標。與東吳恢複聯盟關係,平定南方的叛亂,內部也較為安定的局麵給諸葛亮的北伐計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建興四年(226年)五月,曹丕病死,太子曹睿繼位,諡父丕為文皇帝,其餘的文武官僚,都有封贈。當時雍州、涼州兩地缺乏人守,司馬懿上奏自請到西涼等處防守,曹睿允許了他的請求,便封司馬懿督導提督雍州、涼州等地的兵馬。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大軍離開成都,向北進軍,伺機而動。之前,諸葛亮任命郭攸之、董允、費褘等為侍中,負責宮中的事,並且又派將軍向寵總督禦林軍馬。他自己則率領了趙雲、鄧芝、魏延、吳壹、向朗、楊儀、馬謖等大將和近十萬大軍北伐。臨行之際,他上表後主。這就是享譽古今的《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諸葛亮在表中坦率地指出了在魏、蜀、吳三國相爭中,蜀國所處的不利局麵,希望劉禪能積極進取,奮發圖強,完成統一大業。
由於北伐的緣故,蜀國的軍政中心也移往漢中,有半數以上的官員和將士都駐守在此。從這時候起,諸葛亮在此指揮作戰,直到他死時為止,恰好在此地駐守了八年。在這八年之中,他先後帶著大軍向魏軍攻擊六次。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為穩妥起見,沒有采納大將魏延從近處偷襲長安的作戰方案,而是用聲東擊西的策略。他揚言要由斜穀出兵攻打郿城(陝西郿縣),並派趙雲、鄧芝兩將率一軍故布疑陣,實施障眼法。然後他卻率領主力大軍前往攻擊祁山。祁山是攻取長安的軍事要點,諸葛亮抱著誌在必得的決心。不久,祁山就被這支軍紀嚴明的部隊輕鬆地攻取了。祁山附近的三郡:天水(甘肅渭川)、安定(鎮原)、南安(隴西東北)也都相繼歸順諸葛亮。
劉備逝世後,蜀國一直在整頓內部,接著又平定南方,很久沒有與魏國相爭了。魏國漸漸對蜀國疏於防備。諸葛亮占領祁山後,漢明帝曹睿慌了,他親自到長安,命令張郃率領大軍前往攻擊諸葛亮,同時又派曹真率兵前往支援郿城對抗趙雲、鄧芝。
諸葛亮在祁山聽到魏軍大舉反攻時,算到魏軍將領張郃一定會前去進攻街亭。因為街亭是蜀軍運送糧草的必經之路,如果街亭被占,無疑是斷了蜀軍的咽喉之路。
諸葛亮決定派參軍馬謖守街亭。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的地勢非常重要,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給他指出作戰方法,讓他在靠山近水的地方安營紮寨,千萬謹慎小心,不得有誤。馬謖非常自信,他得意揚揚地說:“我自幼熟讀兵書,深知兵法,哪有不能防守這個小地方的道理?”這時,有許多部將都反對讓馬謖去防守街亭,因為他平時過於自負。諸葛亮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決定讓馬謖作為先鋒,前往街亭防守。
馬謖來到街亭後,巡視了一番,對諸葛亮讓他防守這裏不屑一顧。他暗想,丞相實在是過於多慮了,這麽偏僻的地方,魏軍不可能來攻擊。部下王平看到馬謖並沒有做任何部署,就勸他趕快到山下布陣。
馬謖不以為然地說:“哪用得著去山下布陣?你沒看到前麵有一座孤山嗎,這正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屏障,我們隻要在那山上駐紮就萬無一失了。兵法說:‘憑高視下,勢如破竹’。”
王平說:“參軍如此想就錯了,那座山前無進路,後無退路,萬一魏軍在山下團團包圍,斷了我們的水源,我們就無力反抗了。請您按照丞相吩咐,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不僅不聽勸阻,反而嘲笑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還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布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王平再次勸阻,馬謖不再理會他,徑自將大軍布於山上。
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隊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饑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馬謖乘著混亂,迅速逃走。
此時,據守在箕穀的趙雲、鄧芝也被曹真攻打得有點招架不住,但是趙雲及時把軍用倉庫所在地,赤崖以北的棧道全部燒毀,使魏軍無法繼續追擊。同時他極力保護軍備,沒有造成太重大的損失。
諸葛亮非常懊悔當初沒有聽從劉備不可重用馬謖的勸告,後又不顧眾將的反對執意命馬謖守街亭,才導致這樣不可彌補的損失。現在按照軍法,也不得不處死馬謖。
臨刑前,諸葛亮流著眼淚對他說:“我屢次囑咐你,街亭是我們勝敗的關鍵,要全力防守,你卻自以為精通兵法,不聽勸阻。如今軍敗將亡,這全是你一人之過。今天我如果不殺你,又怎麽能平服眾人的怒氣?”
說完,便命左右侍衛將他拖出斬首,馬謖嚎啕大哭道:“丞相待我如子,我也視丞相為父,如今我是死有餘辜,但願丞相能像寬厚待我一樣,多照顧我家中的婦孺。”
諸葛亮對馬謖說:“我和你情同手足,你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你不必再多說了。”
左右侍衛將馬謖推出轅門,正準備要落刀時,參軍蔣琬恰從成都趕到,看到這種情形,忙命刀下留人,馬上晉見諸葛亮說:“春秋晉楚相爭的時候,楚國殺了兵敗的大將得臣,正中晉文公的下懷。如今天下還未平定,就殺掉馬謖這種人才,不是很可惜嗎?”
諸葛亮流著淚回答說:“從前孫武所以能夠製勝於天下,是因為軍律嚴明的緣故。現在四海紛爭,正要開始作戰,如果不嚴申軍令,如何能夠服眾呢?”
這時,侍從稟告已將馬謖斬首,諸葛亮聽後大哭不已,蔣琬問道:“馬謖既然罪有應得,丞相又為何如此傷心呢?”
諸葛亮說:“我並不是為馬謖而傷心,我隻是想起先帝在白帝城病危時曾提醒我,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今日果然應驗了先帝的看法,我追思先帝的聖明,懊悔不已!”
諸葛亮斬了馬謖後,同時擢升王平為參軍,統領南夷五部“飛軍”之兵。
趙雲、鄧芝的部隊也在箕穀戰敗,因為趙雲退兵時仍有部隊在後麵堅守,所以損失不大,但也因此被貶為鎮軍將軍。諸葛亮問鄧芝道:“街亭失利,大軍敗退,兵將不可收拾,但是箕穀戰敗部隊撤退,兵將依然齊整如初,是什麽原因呢?”鄧芝說:“趙雲親自在部隊後麵拒敵,軍需物資一點都沒有拋棄,兵將沒有緣由散亂。”
趙雲有軍資和剩餘的絹帛,諸葛亮想將其用來分給將士,趙雲說:“軍事上沒有勝利,為什麽要有賞賜,這些物資請全部存入赤岸庫,等到十月用作冬季犒勞品。”諸葛亮很讚同這個意見。
司馬懿一直是諸葛亮北伐的大患,由於之前魏國連連戰敗,曹睿命司馬懿帶兵與蜀軍相抗。諸葛亮聽聞這個消息後,又加上街亭失守,命大軍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不得不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