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故事
美國著名的農民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其詩歌獨具一格,他用口語形式作詩,客觀生動地描寫了田園的風情以及村莊的樸實生活。弗羅斯特的詩隨處可見美國的鄉村情結,所以這種類型的詩能夠廣泛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他還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是指他處於傳統詩歌與現代詩歌交替的特殊時期。
羅伯特的詩歌在形式上與傳統詩歌相近,活潑而又充滿意境,沒有一點矯揉造作的元素在裏麵。羅伯特的詩常常從描寫自然景物或者民俗風情入手,隨後進入闡述哲學的意境。他的詩樸實無華,但是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咀嚼。
羅伯特16歲之時就著手寫詩,20歲的時候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他的一生筆耕不輟,共有十幾本詩集出版,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頓以北》《山間組曲》《新罕布什爾》《西流的小溪》《見證樹》《林間空地》等。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羅伯特75歲與85歲壽辰之日,美國的參議院決定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最讓他引以為榮的是,他是第一個被邀請參加總統就職典禮的詩人。
如此耀眼的詩壇巨人,實在是讓人敬佩不已。想要真正了解這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他的父母開始說起。
羅伯特的父親名叫小威廉·派瑞史考·弗羅斯特。小威廉的名字與其父親相同,老弗羅斯特一直都是勞倫斯市的磨坊管理員,他是一個很嚴格而且很有鑽研精神的人,可是卻生活在一個老式的新英格蘭家庭中。第九代的弗羅斯特,都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他們也是新起點的創造者,他們經曆了戰爭洗禮,打敗印第安人,建立了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後來成了美國的一個州——波士頓州北方的沿岸地帶。
有了這種先天優越環境與血統的先決條件,羅伯特的父親注定會被培養成為管理員,前程當然也會是一片光明。他是從哈佛畢業的前程似錦的年輕人,他的外表俊朗,身材魁梧,胸懷天下,但卻有著落拓不羈的性格。他在大學時期,第一年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可是他竟然有一段時間想退學加入南軍,差一點就成功。後來,小威廉為了能夠多賺一些外快,曾經做過家教,但是沒過多久他就會把掙來的錢花掉,有時候是為了自己心儀的女孩子,而有時候是因為賭錢而輸掉。生活雖然如此,可是他還是在1872年畢業了。
小威廉沒有打算在哪裏穩定下來,他一直過著漂泊的生活,在他毅然決然地辭去磨坊工頭的工作後,決定去往西部追尋自己的夢想。按照之前的研習專業,他本可以當一位律師,不過他認為新聞事業對他來說,更適合他的口味。
羅伯特的母親叫伊莎貝樂·弗羅斯特,她有一個蘇格蘭長老會和父母給她取的教名,叫伊莎貝樂·莫蒂,這個“莫蒂”的名詞,代表著珠光般的純情和睿智的思想。當時她在賓州的路易斯堡巴克拿學院任教,而她之後的丈夫剛剛出任這個學校的校長沒多久。一個偶然的機會,校長去西部旅行,兩人邂逅之後結合。
伊莎貝樂·莫蒂是一位相當美麗的蘇格蘭小姐,她比小威廉年長6歲,是船長的女兒,雙親早早地離開了她,還沒到8歲的時候她就成了孤兒。沒過多久,她的奶奶將她帶到了美國,跟著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定居的叔父在一起生活。
就這樣,莫蒂在叔父的家庭中慢慢長大。因為家中嚴守長老會教義,她的願望就是將來能夠從事教師的職業,在她擔任巴克拿學院的教師之前,她曾經在中學教過7年的數學。莫蒂的秉性浪漫,或許她繼承了父親那種喜愛遊山玩水的個性,而這種性格也讓她改變了平日的生活。
當一心想著去西部發展的小威廉邂逅了這個動人而且睿智的女孩子,這更加堅定了他去往西部的決心。雖然小威廉不太懂得浪漫,但是他會背誦兩首小詩,一首是拜倫的作品,而另一首是17世紀的四行詩,迷迷茫茫中,他們竟然就結婚了。他們結完婚,新娘伊莎貝樂再次回到了哥倫布和她的親戚一起住,而她的丈夫一個人去了舊金山,打算尋覓一種適合他的工作。
後來,小威廉在《布裏登》報社找到了一份既緊張又刺激的工作,這種工作方式就是他所一直尋覓的,於是,他很快就把伊莎貝樂接過來一起住。
當伊莎貝樂剛來到舊金山的時候,她覺得一切都變了,跟哥倫布和中西部比起來,舊金山的風俗完全沒有開化。
伊莎貝樂婚後沒多久就發現了自己的丈夫有很多地方讓她覺得很無奈,她的丈夫雖然跟她一樣喜歡冒險,但卻是個很粗俗的男人。他隻要能夠賺到錢,就與他的同事們,喝酒聊天,聚眾賭博。後來,小威廉的賭癮越來越大,伊莎貝樂好言相勸,可是根本不起什麽作用。
因為這地方十分偏遠,人們的精神生活很是匱乏,伊莎貝樂隻好將自己的寄托都放在宗教上麵。現在,伊莎貝樂信仰的不再是長老會,也不再是愛默生的理論,而是史維東堡的神秘論。伊莎貝樂參加了創始人多瑟第牧師的傳教。這個牧師從馬薩諸塞州的教區離開,風塵仆仆地來到這個地方傳教,有好幾回差點被那些紅番敲掉自己的腦袋。
這個史維東堡教派的創始人本是一個瑞典科學家,後來他逐漸接觸宗教之後,慢慢轉變成了研究宗教,不久之後他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神學家。舊金山分會的創始人是伊曼紐·史鹹德勃博士,他之前是個數學家。伊莎貝樂自從信仰這個教派,曾多次向多瑟第牧師聊到關於自己家庭的一些問題,後來她還談到了另一個讓她頭疼的事情,那就是經濟來源的問題。自打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小威廉堅持要給孩子取名為羅伯特·李,因為這個名字和南軍的將軍一樣,現在,這兩個因為不太了解而迅速結婚的人,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淡。
正當羅伯特兩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懷了第二胎,她再也忍受不住丈夫的行徑,堅決地收拾好東西,帶著小羅伯特橫跨美國的大陸,抵達了東部馬薩諸塞州勞倫斯的婆婆家,認為小威廉的父母會給予她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可誰知,到達之後卻遭到公公婆婆的雙雙責備,並將他們兒子現在的惡習的養成歸咎於她。
她的產期就要到了,萬般無奈之下,她隻好在勞倫斯市生下了一個女孩,還替她取名為簡妮·弗羅斯特。
產下簡妮之後,伊莎貝樂就在朋友家中調養了一段時間,等到了秋天,她回到哥倫布看望了叔叔,隨後她返回自己的家中。
伊莎貝樂離家長達6個月,小威廉見到妻子又回來了,還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十分欣喜。他帶著母子三人暫時住到了一家旅館。小威廉在伊莎貝樂離家期間更換了很多工作,現在他擔任的是《郵報》的市政編輯。
現在,伊莎貝樂已經習慣了這種流動式的生活方式,他們一陣子租房子住,一陣子去旅館待上很長時間。
這個時候的伊莎貝樂隻對小說、詩歌以及宗教理論入迷,她還是像從前一樣,那麽睿智。
伊莎貝樂最喜歡的是一些浪漫的詩歌。她常常會在空餘時間教羅伯特和簡妮兩兄妹這種類型的短詩,羅伯特的妹妹簡妮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她經常站在椅子上,有感情地大聲朗誦母親教給她的詩,而羅伯特隻是很喜歡安靜地聽著母親讀詩,很少自己去朗誦。
小時候的羅伯特,與其他的男孩子一樣,很喜歡在屋子外邊不停地玩耍和奔跑。隨著年齡的增長,羅伯特逐漸了解到了父母之間的異樣。但是不管怎麽樣,在羅伯特的心中,父親仿佛跟上帝一樣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