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臣所述之水路運糧之計隻是第一步!”

諸葛瑾神態自若,舉止有禮,話語之中帶著絲絲自信。

這讓劉辯不由得在心中暗道:“這就是謀略家在出謀劃策的場景嗎?果然是事事周到,無微不至!將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掌握在手中!”

接著,諸葛瑾繼續說道:“先前大王也說過,太守劉磐曾與您定下約定,會借給大王一萬五千兵馬,並且如今時間也差不多是大王您去接管兵權的日子了,大王您可以在劉磐將那一萬五千兵馬交付於您的時候暗中令運送物資的船隻出城。”

“這樣一來,大王您就能借助接管那些兵馬掩人耳目,畢竟相對於那些船隻,南陽城的守備更多的會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兵馬上!”

聽著諸葛瑾侃侃而談,談笑間運籌帷幄的樣子,劉辯心中高興不已。

但是諸葛瑾的話還沒說完:“此外,大王您也在太守劉磐那裏借到了五萬糧草,為了使計劃更加完備,大王亦可以運糧為由將五萬糧草運送出城,進一步地吸引南陽城守備軍的注意力……”

聽著諸葛瑾那環環相扣的計劃,劉辯不由得由衷地對他讚歎一聲:“孤得子瑜,真是天降神之左膀右臂!”

聞言,諸葛瑾連忙謙虛道:“大王繆滿,天下之中才能勝過子瑜者不勝其數,大王之言子瑜不敢當……”

劉辯微微一笑:“那些大才華者,縱然有天縱之姿,但卻不能為孤所用,在孤看來,他們又怎麽能比得上子瑜呢?”

聽到劉辯的稱讚,諸葛瑾心中無比感動,他既感激劉辯能屈尊前去請他出山,又感激劉辯對他才能的肯定。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諸葛瑾當即對劉辯道:“臣諸葛瑾必當全力輔佐大王光複漢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說著,諸葛瑾當即向劉辯叩首。

而劉辯在將其扶起之後,嚴肅地對他說道:“子瑜,孤將任命你為孤的行軍軍師兼任左路將軍統五千兵馬!”

聽到劉辯的任命,諸葛瑾連忙恭敬地對著劉辯一拜,接著堅定而嚴肅地回道:“臣蒙大王器重,臣諸葛瑾必定不負大王重托!”

劉辯神情嚴肅地點點頭,隨之便召來廖化一行人,將自己拜諸葛瑾為軍師的事情告訴他們。

“廖化見過軍師!”

廖化恭敬地向著諸葛瑾行禮。

對於廖化的行禮,諸葛瑾沒有自恃,快速扶起他:“廖將軍請起!瑾幸得大王拔擢,實乃三生有幸,怎敢在廖將軍麵前自恃!”

接著諸葛瑾笑著對廖化讚歎道:“瑾先前在來拜見大王之前,就聽聞大王身旁有一位威武不凡的護衛,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瑾佩服!”

麵對諸葛瑾的恭維,廖化心中聽得無比舒服,隻是諸葛瑾這文縐縐的話語讓他一時半刻不知怎麽回答,隻能拱手恭敬道:“嘿嘿嘿……多謝軍師誇獎!”

一旁的劉辯看著諸葛瑾那滴水不漏的做法,心中暗暗驚道:“不愧是東吳重臣,這手段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

接著劉辯又向諸葛瑾說出自己在南陽城外還有近千護衛。

諸葛瑾聞言,當即表示劉辯當下要做的是去接管那一萬五千兵馬。

“隻要大王將這一萬五千兵馬帶走,也就不用顧忌那南陽太守的戒備了。”

諸葛瑾沉穩仔細地為劉辯分析著當下的形勢,在劉辯看來此時若是諸葛瑾拿著一把鵝毛扇,已經有了影視劇上諸葛亮的形象了。

而很快,劉辯就按照諸葛瑾所說開始去接管劉磐所承諾的一萬五千兵馬。

但是在此之前,他要先讓廖化派人傳信出去,讓城外的何先與嶽山做好接應的準備。

接著,劉辯又對廖化道:“元儉,你安排人將那些物資轉移到船上,待孤去接管兵馬,吸引了城中眾人的注意你再將物資運送出城。”

廖化得令:“諾!”

隨之劉辯神情嚴肅地對著諸葛瑾吩咐道:“子瑜,你先去著手那一萬五千兵馬的交接事務!”

諸葛瑾恭敬行禮:“諾!”

下一刻,劉辯來到何太後與唐姬房屋之中。

“母後,愛姬,我們要起程了。”

聽到劉辯的話,何太後神情之中有些不舍,畢竟在何家她消除了大半的驚心擔憂之感。

但是劉辯知道,那隻是暫時的,待他們落腳南陽的消息被天下人知道,到那時,不止是董卓,就連其他勢力也會向他而來。

至於是好心還是別有用心,劉辯就不敢確定了。

何太後或許覺得躲在何家才是最安全的,但是為了跟隨劉辯,她也隻好離開何家。

一旁的唐姬倒是沒什麽想法:“是……”

對唐姬來說,劉辯去哪,她就去哪,不會有絲毫怨言。

接著,劉辯一行人便去跟梁夫人道別。

“母親,女兒要隨皇兒走了,您多保重……”

在依依不舍的淚眼分別之中,何太後登上馬車與劉辯向著城外而去。

與此同時,廖化在將那些物資裝上船隻之後,令那些船隻駛離南陽城。

接著廖化按照劉辯的吩咐前去運送南陽城糧倉之中的五萬糧草。

而諸葛瑾此時已經拿著劉辯的印信來到了南陽太守府。

“弘農王麾下諸葛瑾奉弘農王殿下之命前來接管與太守大人定下的那一萬五千兵馬。”

一見到劉磐,諸葛瑾就表現得不卑不亢,舉止有禮。

劉磐見到不是劉辯親自前來,而是一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當即心中一動。

他本來就十分後悔將那一萬五千兵馬借給劉辯,雖說劉辯的承諾十分優厚,但是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一借,多半是有去無回了。

因此為了不讓自己這些年苦心經營的兵力就這麽被劉辯得去,劉磐當即想著怎麽讓諸葛瑾吃虧。

畢竟隻要諸葛瑾將自己交過去的兵力帶走,那他劉磐的承諾也就實現了。

想到劉辯如今的實力,他料想盡管劉辯最後知道自己借給他的兵馬少了,但也不會來找自己問罪。

到那時,責任可就在眼前這諸葛瑾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