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您回來了!”
劉辯在何家仆人的指引下來找到梁夫人,沒想到唐姬與何太後也在此處。
“皇兒……”
見到劉辯回來,何太後與唐姬同時來到劉辯麵前。
而劉辯則是先向著何太後與兩幅微笑道:“見過祖母,母後!”
何太後看著他臉上的風塵,有些疼惜地說道:“皇兒你這幾天去哪遊玩了?怎麽一出去就是三天三夜?”
聞言,劉辯微微一笑道:“兒臣隻是外出遊玩了一番,順便看一下能不能碰上什麽有誌之士能輔佐兒臣!”
說著他向何太後等人柔聲說道:“讓你們擔心了……”
聽到劉辯的解釋,梁夫人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殿下心係漢室,百忙之中都能抽空出來尋訪名士,看來大漢中興有望!”
而何太後與唐姬也是高興地說道:“既然大王沒事,那我們也就放心了……”
就在此時,梁夫人問劉辯:“不知殿下來找老身有何貴幹?”
聞言,劉辯想起正事,連忙小聲地向梁夫人問道:“祖母,您可知能悄悄將那些物資運送出城的方法?”
聽到劉辯的疑問,梁夫人陷入沉思。
就在此時,突然有何家的門童來報:“啟稟殿下,門外有一個自稱諸葛先生的人來找您!”
聽到門童的話,劉辯心中一動,隨之急忙說道:“快!快請!”
但是下一刻,劉辯就連忙向著何家大門走去。
此時,何家大門之外,站著一位服飾樸素,麵容清秀舉止有禮的青年。
劉辯快步從何家之中走出,神情之中有急切也有激動:“快!諸葛先生在何處?”
他人還沒到諸葛瑾就聽到了聲音,這讓諸葛瑾不由得眉頭微皺。
下一刻,劉辯神情急切的樣子就出現在諸葛瑾麵前。
一見到諸葛瑾,劉辯就激動地握住諸葛的手,高興道:“諸葛先生讓你久等了!”
看著劉辯那神情激動樣子,諸葛瑾心中有怔然,但更多的是意外和喜悅。
“拜見弘農王殿下!”
諸葛瑾神情恭敬地向著劉辯拱手一拜。
劉辯連忙阻止他,高興地說道:“諸葛先生不必多禮!還請先生與孤一同進入廳堂共討天下大事!”
說著,劉辯也不管諸葛瑾臉上的受寵若驚,直接拉著他進入何家。
廳堂中,劉辯與諸葛瑾對立而坐。
劉辯親自為諸葛瑾煮茶,諸葛瑾看得是心中激動不已。
“殿下如此對待在下,在下真是受寵若驚!”
說著,諸葛瑾向著劉辯一拜。
而劉辯則是將他扶起,滿臉笑意地說道:“你是怎麽知道我是弘農王?又怎麽會知道我在這裏?”
諸葛瑾當即恭敬回答道:“在下前幾日外出遊曆,回來之際聽聞殿下曾在臥龍莊等了在下三日,在下知曉之後頓時感激殿下的重視,接著在安置好舍弟之後便來找到殿下……”
聞言,劉辯頓時了解,心想自己的身份隻跟那位老者說過,他猜測應該就是那位老者告知眼前這位諸葛亮的。
雖說劉辯曾跟那位老者說過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但是若是能讓諸葛亮親自前來他還是很高興的。
當即,劉辯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向著諸葛瑾一拜,這把後者嚇得不輕。
諸葛瑾神情一怔,隨之手忙腳亂地扶起劉辯:“殿下你這是……”
而劉辯則是誠懇地說道:“還請先生出山助我!助我匡扶漢室!”
諸葛瑾雖然在聽到那位老者說過弘農王殿下曾多次去臥龍崗拜訪他,而且還在臥龍莊等候了三日,那時候諸葛瑾心中就猜測到是弘農王殿下要找招賢,因此在來到南陽城回訪劉辯的時候他心中就已經有了對策。
但是如今見到劉辯如此誠懇地對待自己,諸葛瑾心中還是感到絲絲驚訝,但同時更多的是對劉辯的讚賞和恭敬。
自古以來,想做大事者數不勝數,但是能成事者有如滄海一粟,少之又少。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誌者雖然識得才能之人,卻不知道珍惜,甚至不知禮賢下士,最終也隻會得到一個眾人背心,落敗悲亡的下場。
如今諸葛瑾見到劉辯對自己這麽尊敬這不由得讓他心中感動不已,再想到之前劉辯為了等到自己甘願在臥龍莊停留三日,這頓時讓他有了出山輔助劉辯的想法。
實際上在此之前,盡管諸葛瑾要來回訪劉辯,但那隻是出於劉辯的身份考慮。
與其他人不同,劉辯不僅僅一方諸侯,而且曾經還是天子,身份無比尊貴。
或許諸葛瑾可以不給其他諸侯麵子,也可以不見那些來拜訪自己的州牧和郡守,但是對於劉辯他卻不能這樣,也不敢這樣。
他不回訪那些諸侯,頂多是得到一個淡漠名利的隱士的美名。
但若是敢輕視劉辯,那天下人將會覺得他諸葛瑾是沽名釣譽之輩,自視清高不知禮數。
而且從另一方麵來說,就算諸葛瑾來拜訪劉辯,也並不代表就接受了他的招賢,而隻是禮儀性的回訪。
所以對於諸葛瑾來說,不管出不出山輔佐劉辯,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手上。
此時麵對著劉辯的誠懇邀請,諸葛瑾當即向著劉辯一拜:“瑾蒙殿下器重,瑾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聽到諸葛瑾答應,劉辯心中正高興,但是很快就發覺不對:“瑾?不應該是亮嗎?”
劉辯保持著臉上的欣喜,試探性地問道:“孤聽聞先生不僅精通兵法而且熟知各種作物特點,真乃奇人也!”
聞言,諸葛瑾當即拱手回道:“殿下誤會,臣所教那些農作之法乃是舍弟所言,並不是臣所學……”
劉辯心中頓時有著不好的預感,疑惑道:“敢問令弟是?”
諸葛瑾:“不瞞殿下,舍弟有亮和從弟誕二人,兩人皆是少年天才,且雖未成年卻皆是飽讀詩書,有經世之姿!”
“特別是吾弟諸葛亮,不僅天資聰穎,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今師從水鏡先生,更有經世大才!”
聽到這裏,劉辯心想:“那你不就是諸葛家老大諸葛瑾?”
下一秒,才反應過來:“對啊!我怎麽就給忘了!現在諸葛亮還未成年啊!”
這下,劉辯也終於知道為什麽當初招募到諸葛亮的時候為什麽係統說諸葛亮不會主動來投奔自己了。
都沒成年,怎麽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