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隋縣。武德元年,寄治靈州。貞觀元年省,二年複置興寧龍朔三年置。
豐州下隋文帝置,後廢。貞觀四年,以突厥降附,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唯領蕃戶。十一年廢,地入靈州。二十三年,又改豐州。天寶元年,改為九原郡。
乾元元年,複為豐州。領縣二,戶二千八百一十三,口九千六百四十一。在京師北二千二百六裏,至東都三千四十四裏。
九原永徽四年置永豐隋縣。武德六年省,永徽元年複置。
會州上隋會寧鎮。武德二年,討平李軌,置西會州。天寶元年,改為會寧郡。乾元元年,複為會州。永泰元年,昇為上州,領縣二,戶四千五百九十四,口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二。去京師一千一百裏,至東都二千一百裏。
會寧隋涼川縣。武德二年,改為會寧烏蘭後周縣,置在會寧關東南四裏。天授二年,移於關東北七裏。
宥州調露初,六胡州也。長安四年,並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置蘭池都督府。仍置六縣以隸之。開元十年,複分為魯、麗、契、塞四州。十一年,克定康待賓後,遷其人於河南、江淮之地。十八年,又為匡、長二州。二十六年,自江淮放回胡戶,於此置宥州及延恩、懷德、歸仁三縣。天寶元年,改為寧朔郡。
至德二年,又改為懷德郡都督府。乾元元年,複為宥州。寶應後廢。元和九年,複於經略軍置宥州,郭下置延恩縣。十五年,移治長澤縣,為吐蕃所破。長慶四年,夏州節度使李祐複置。領縣三,戶七千八十三,口三萬二千六百五十二。去京師二千一百裏,去東都三千一百九十裏。
延恩開元二十六年,以廢匡州置,後隨州移徙歸仁舊蘭池州之長泉縣。開元二十六年,置歸仁縣懷德開元二十六年,以廢塞門縣置。
勝州下都督府隋置勝州,大業為榆林郡。武德中,平梁師都,複置勝州。
天寶元年,複為榆林郡。乾元元年,複為勝州。領縣二,戶四千一百八十七,口二萬九百五十二。去京師一千八百三十裏,至東都一千九百五裏。
榆林隋舊河濱隋榆林郡地。貞觀三年,置雲州於河濱,因置河濱縣。四年,改為威州。八年廢,河濱屬勝州。
麟州下天寶元年,王忠嗣奏請割勝州連穀、銀城兩縣置麟州,其年改為新秦郡。乾元元年,複為麟州,領縣三,戶二千四百二十八,口一萬九百三。去京師一千四百四十裏,至東都一千九百五裏。
新秦天寶元年,分連穀、銀城二縣地置連穀舊屬勝州,天寶元年來屬銀城舊屬勝州,天寶元年來屬。
安北大都護府開元十年,分豐、勝二州界置瀚海都護府。總章中,改為安北大都護府。北至陰山七十裏,至回紇界七百裏。舊領縣一,戶二千六,口七千四百九十八。去京師二千七百裏,至東都二千九百裏。在黃河之北。
陰山天寶元年置。
河南道東都周之王城,平王東遷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內東北隅,自赧王已後及東漢、魏文、晉武,皆都於今故洛城。隋大業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裏置新都,今都城是也。北據邙山,南對伊闕,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都城南北十五裏二百八十步,東西十五裏七十步,周圍六十九裏三百二十步。都內縱橫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二市。每坊縱橫三百步,開東西二門。
宮城,在都城之西北隅。城東西四裏一百八十步,南北二裏一十五步。宮城有隔城四重。正門曰應天,正殿曰明堂。明堂之西有武成殿,即正衙聽政之所也。
宮內別殿、台、館三十五所。上陽宮,在宮城之西南隅。南臨洛水,西拒穀水,東即宮城,北連禁苑。宮內正門正殿皆東向,正門曰提象,正殿曰觀風。其內別殿、亭、觀九所。上陽之西,隔穀水有西上陽宮,虹梁跨穀,行幸往來。皆高宗龍朔後置。禁苑,在都城之西。東抵宮城,西臨九曲,北背邙阜,南距飛仙。苑城東麵十七裏,南麵三十九裏,西麵五十裏,北麵二十裏。苑內離宮、亭、觀一十四所。
河南府隋河南郡。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置洛州總管府,領洛、鄭、熊、穀、嵩、管、伊、汝、魯九州。洛州領河南、洛陽、偃師、鞏、陽城、緱氏、嵩陽、陸渾、伊闕等九縣。其年十一月,罷總管府,置陝東道大行台。九年,罷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領洛、懷、鄭、汝等四州,權於府置尚書省。貞觀元年,割穀州之新安來屬。七年,又割穀州之壽安來屬。八年,移治所於河南縣之宣範坊。
十八年,廢都督府,省緱氏、嵩陽二縣。顯慶二年,置東都,官員準雍州。是年,廢穀州,以福昌、長水、永寧、澠池等四縣,懷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之汜水來屬。龍朔二年,又以許州之陽翟,鄭州之密縣,絳州之垣縣來屬。乾封元年,以垣縣隸絳州。鹹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縣。其年,省柏崖縣。上元元年,複置緱氏縣。永淳元年,複置嵩陽縣。光宅元年,改東都為神都。垂拱四年,置永昌縣。載初元年,置武臨縣。天授元年,置武泰縣,尋廢。仍改鄭州之滎陽、武泰來屬。三年,置來廷縣。神龍元年,改神都複為東都;廢永昌、來廷三縣;改武泰、滎陽還鄭州。先天元年,置伊闕縣。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陰縣。天寶元年,改東都為東京也。天寶,領縣二十六,戶十九萬四千七百四十六,口一百一十八萬三千九十三。在西京之東八百五十裏。
河南隋舊。武德四年,權治司隸台。貞觀元年,移治所於大理寺。貞觀二年,徙理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內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陽置永昌縣,治於都內之道德坊。永昌元年,改河南為合宮縣。神龍元年,複為河南縣,廢永昌縣。三年,複為合宮縣。景龍元年,複為河南縣洛陽隋舊。武德四年,權治大理寺。貞觀元年,徙治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內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置永昌縣。天授三年,又分置來廷縣,治於都內之從善坊。龍朔元年,廢來廷縣。神龍二年十一月,改洛陽為永昌縣。唐隆元年七月,複為洛陽偃師隋縣鞏隋縣緱氏隋縣。貞觀十八年省。上元二年七月複置,管孝敬陵,舊縣治西北澗南。上元中,複置治所於通穀北,今治是告成隋陽城縣。武德四年,割陽城、嵩陽、陽翟置康城縣,又置嵩州,治陽城。貞觀元年,割陽翟隸許州。三年,省嵩州及康城縣,以陽城、嵩陽屬洛州。
登封元年,將有事嵩山,改為告成縣登封隋嵩陽縣。貞觀十七年省。永淳元年七月,複置。二年,又廢。光宅元年,又置。登封元年十二月,改為登封縣。神龍元年二月,改為嵩陽。二年十一月,複為登封陸渾隋縣伊闕隋縣伊陽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陸渾縣置壽安隋縣。義寧元年,移治九曲城,屬熊州。貞觀七年,移今治,屬洛州。
長安四年,立興泰宮,分置興泰縣。神龍元年廢,並入壽安新安隋縣。義寧二年,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改為穀州,領新安、澠池、東垣三縣。四年,省東垣入新安。貞觀元年,移穀州治澠池,新安移入廢州城,改屬洛州。顯慶二年十二月,廢穀州,以福昌、新安、澠池、永寧,並懷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氾水,並隸洛州福昌隋宜陽縣。義寧二年,置宜陽郡,領宜陽、澠池、永寧三縣;又於新安縣置新安郡,領新安一縣。武德元年,改宜陽郡為熊州,新安為穀州,割熊州之澠池又置東垣縣屬之,仍改熊州之宜陽為福昌縣。三年,割熊州永寧置函州。四年,省東垣縣。八年,廢函州,複以永寧屬熊州。貞觀元年,省熊州,以永寧屬穀州,壽安屬洛州。顯慶二年,廢穀州,福昌隸洛州也澠池隋舊,治大塢城。貞觀元年,移穀州治所於此,領福昌、澠池、永寧三縣。三年,縣南移於雙橋。其年,穀州又移治雙橋。六年,又移理於福昌。顯慶二年十二月,廢穀州,澠池隸洛州長水隋長澤縣。義寧元年,改為長水。武德元年,屬虢州。貞觀元年,屬穀州。顯慶二年,隸洛州永寧隋熊耳縣所治。義寧二年,置永寧縣,治永固城,屬宜陽郡。武德元年,改屬熊州。三年,移治同軌城,改屬函州。八年,複屬熊州。貞觀元年,改屬穀州。十四年,移於今所。十七年,移治鹿橋。顯慶元年,穀州廢,改隸洛州密隋縣。武德三年,置密州。四年廢,縣屬鄭州。龍朔二年,割屬洛州河清鹹亨四年,分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陽置大基縣。先天元年,改為河清潁陽載初元年,析河南、伊闕、嵩陽三縣置武臨縣。開元十五年,改為潁陽。河陽氾水溫河陰已上縣會昌三年割屬孟州,陽翟還許州,濟源還懷州,王屋還懷州。孟州上本河南府之河陽縣,本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以城臨大河,長橋架水,古稱設險。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陽,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陽。
及雍王平賊,留觀軍容使魚朝恩守河陽,乃以河南府之河陽、河清、濟源、溫四縣租稅入河陽三城使。河南尹但總領其縣額。尋又以氾水軍賦隸之。會昌三年九月,中書門下奏:“河陽五縣,自艱難已來,割屬河陽三城使。其租賦色役,盡歸河陽,河南尹但總管名額而已,使歸一統,便為定製。既是雄鎮,足壯三城,其河陽望昇為孟州,仍為望,河陽等五縣改為望縣。”尋有敕,割河陰隸孟州,河清還河南府。時河陽節度,以懷州為理所。會昌四年,又割澤州隸河陽節度使,仍移治所於孟州,戶口籍帳入河南府。
河陽隋縣。武德四年,於隋河陽宮置盟州,領河陽、集城、溫三縣。八年,廢盟州,省集城入河陽縣,以河陽、溫屬懷州。顯慶二年,以河陽、溫屬洛州氾水隋縣。武德四年,分置成皋縣。貞觀元年,省入氾水,屬鄭州。顯慶二年,割屬洛州,仍移治武牢城。垂拱四年,改為廣武。神龍元年,複為氾水。
開元二十九年,移治所於武牢。成皋府在縣北河陰開元二十年,割氾水、滎澤二縣置,管河陰倉溫舊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洛州濟源隋舊縣。武德二年,置西濟州,又分置飀陽、蒸川、邵原三縣。四年,廢西濟州及邵原、蒸川、頠陽三縣入濟源,改隸懷州。鄭州隋滎陽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鄭州於武牢,領氾水、滎陽、滎澤、成皋、密五縣。其年,又於管城縣置管州,領管城、須水、圃田、清池四縣。
貞觀元年,廢管州及須水、清池二縣,以廢管州之陽武、新鄭四縣屬鄭州。七年,自武牢移鄭州理所於管城。舊領縣八,戶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三,口九萬三千九百三十七。天寶領縣七,戶七萬六千六百九十四,口三十六萬七千八百八十一。至京師一千一百五裏,至東都二百七十裏。
管城郭下,隋舊滎陽隋縣。天授二年,分置武泰縣,隸洛州,又改滎陽為武泰。萬歲通天元年,複為滎陽,尋又為武泰。神龍複滎澤隋舊新鄭隋舊中牟隋圃田縣。武德元年,改為中牟,屬汴州。龍朔二年,改屬鄭州原武隋舊。
陝州大都督府隋河南郡之陝縣。義寧元年,置弘農郡,領陝、崤、桃林、長水四縣。二年,省崤縣。武德元年,改為陝州總管府,管陝、鼎、熊、函、穀五州,仍割長水屬虢州。其年,複立崤縣。二年,複割崤縣屬函州。三年,又置南韓州、嵩州,並屬陝府。四年,東都平,割熊、穀、嵩三州屬洛州總管府。其年,罷洛州總官,複以熊、穀、嵩三州來屬;仍省南韓州入洛州。八年,廢函州,以崤縣來屬。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又以廢芮州芮城、河北二縣來屬。十四年,改崤縣為峽石縣。大足元年,割絳州之夏縣來屬,尋卻還絳州。天寶元年,改為陝郡,置軍。至德二載十月,收兩京。乾元元年,複為陝州,因割蒲州之解、安邑,絳州之夏縣來屬;仍改安邑為虞邑。廣德元年十月,吐蕃犯京師,車駕幸陝州,仍以陝為大都督府。天祐初,昭宗遷都洛陽,駐蹕陝州,改為興德府,縣次畿赤。哀帝即位,省,複為大都督府。舊領縣五,戶二萬一千一百七十一,口八萬一千九百一十九。天寶領縣七,戶三萬九百五十,口十七萬二百三十八。在京師東四百九十裏,東至東都三百三十裏。
陝郭下。隋縣峽石隋崤縣。義寧二年省。武德元年,複置。二年,割屬函州。三年,自石隖移治鴨橋。八年,改屬陝州。十四年,移治峽石隖,因改為峽石縣靈寶隋桃林縣。天寶元年,以掘得寶符,改為靈寶縣芮城隋縣。武德二年,置芮州,領芮城、河北二縣。貞觀元年,罷芮州,以芮城、河北屬陝州平陸隋河北縣。義寧元年,置安邑郡,縣屬焉。天寶三載,太守李齊物開三門,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陸”篆字,因改為平陸縣安邑隋為虞州,郭下置安邑縣,領安邑、解、夏、桐鄉四縣。貞觀十七年,廢虞州及桐鄉縣以安邑、解縣屬蒲川,夏縣屬絳州。乾元元年,割屬陝州,改安邑為虞邑。大曆四年,複為安邑縣夏縣舊屬虞州。貞觀十七年,改隸絳州。乾元元年,改屬陝州。
安邑、夏縣,天寶後,加管戶一萬八千五百。
虢州望漢弘農郡。隋廢郡為弘農縣,屬陝州。隋末複置郡。義寧元年,改為鳳林郡,仍於盧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為虢州,改鳳林為鼎州。貞觀八年,廢鼎州,移虢州於今治,屬河南道。開元初,以巡按所便,屬河東道。天寶元年,改為弘農郡。乾元元年,複為虢州,以弘農為緊縣,盧氏、朱陽、玉城為望縣。
天寶領縣六,戶二萬八千二百四十九,口八萬八千四十五。西至京師四百三十裏,東至東都五百五十三裏。
弘農漢縣,隋廢。大業三年,於今湖城縣西一裏置,尋隨郡移於弘農川。
神龍元年,改“弘”為“恒”。開元十六年,複為弘農,州所治也。
閿鄉隋縣湖城漢湖縣,後加“城”字。乾元元年,改為天平縣。大曆四年,複為湖城。
朱陽隋縣玉城隋縣,分盧氏置。
盧氏隋縣。
汝州望隋襄城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伊州,領承休、梁、郟城三縣。貞觀元年,以廢魯州魯山縣來屬。其年,省梁縣,仍改承休為梁縣。八年,改伊州為汝州,領梁、郟城、魯山三縣。證聖元年,置武興縣。先天元年,置臨汝縣。開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葉縣來屬。天寶元年,以許州之襄城來屬,仍改為臨汝郡。乾元元年,複為汝州也。舊領縣三,戶三千八百八十四,口一萬七千五百三十四。天寶領縣七,戶六萬九千三百七十四,口二十七萬三千七百五十六。
在京師東九百八十二裏,至東都一百八十裏。
梁隋承休縣。貞觀元年,改為梁縣郟城隋舊縣魯山隋舊。武德四年,於縣置魯州,領魯山、滍陽二縣。貞觀元年,州廢,仍置滍陽縣,以魯山縣屬伊州。八年,改伊州為汝州葉隋縣。武德四年,置葉州。五年廢,縣屬許州。開元四年,置仙州,領葉、襄城、方城、西平、舞陽五縣。二十六年,廢仙州,以葉屬汝州,襄城、舞陽屬許州,方城還唐州,西平屬豫州襄城隋舊縣。武德元年,於此置汝州,領襄城、汝墳、期城三縣。貞觀元年,廢汝州及汝墳、期城二縣,以襄城屬許州。開元四年,屬仙州。二十六年,還屬許州。其年,改屬汝州也龍興證聖元年,分郟城、魯山置武興縣。神龍元年,改為中興縣。其年,又改為龍興臨汝先天元年置。貞元八年,以梁縣西界二鄉益之,兼移縣於石壕驛。
許州望隋潁川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繁昌、黃台、氵隱強、臨潁七縣。貞觀元年,廢黃台、繁昌、氵隱強三縣,以洧州之扶溝、鄢陵,汝州之襄城,嵩州之陽翟,北灃之葉縣來屬。十三年,改置都督府,管許、唐、陳、潁四州,而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鄢陵、扶溝、臨潁、襄城、陽翟、葉九縣。十六年,罷都督府。顯慶二年,割陽翟屬洛州。開元四年,割葉、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廢,以葉、襄城、陽翟來屬。其年,又以葉、襄城屬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來屬。是歲,又以葉屬汝州。天寶元年,改為潁川郡。乾元元年,複為許州。長慶三年,廢溵州為郾城縣,屬許州。舊領縣九,戶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五,口七萬二千二百二十九。天寶領縣七,戶七萬三千二百四十七,口四十八萬七千八百六十四。在京師東一千二百裏,至東都四百裏。
長社郭下。隋潁川縣。武德四年,改為長社,取舊名長葛隋分許昌縣置,取舊名許昌舊縣鄢陵隋置洧州,後廢為縣,屬許州扶溝隋縣。武德四年,置北陳州。其年,州廢,縣屬洧州。九年,洧州廢,來屬臨潁隋舊縣。建中二年,隸溵州。貞元元年,州廢來屬舞陽漢縣,治所在古城內,屬仙州。開元二十六年,隸許州。元和十三年,移治於吳城鎮郾城本屬豫州。長慶元年來屬。
汴州上隋滎陽郡之浚儀縣也。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總管府,管汴、洧、杞、陳四州,領浚儀、新裏、小黃、開封、封丘等五縣。七年,改為都督府。
廢開封、小黃、新裏三縣入浚儀,複以廢杞州之雍丘、陳留,管州之中牟,洧州之尉氏來屬。龍朔二年,以中牟隸鄭州。延和元年,複置開封縣。天寶元年,改汴州為陳留郡。乾元元年,複為汴州。建中二年,築其羅城。舊領縣五:浚儀、雍丘、陳留、中牟、尉氏,戶五萬七千七百一,口八萬二千八百七十九。天寶領縣六,戶十萬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萬七千五百七。在京師東一千三百五十裏,東都四百一裏。
浚儀古縣,隋置,在今縣北三十裏,為李密所陷。縣人王要漢率豪族置縣於汴州之內,要漢自為縣令。義寧元年,於縣複置汴州,以要漢為刺史。武德四年,移縣於州北羅城內。貞觀元年,移於州西一裏,延和元年六月,割浚儀十四鄉分置開封縣開封漢縣,在今縣南五十裏。貞觀元年省,並入浚儀。延和元年六年,析浚儀複置,並在郭下尉氏隋縣,屬潁川郡。武德四年,於縣置洧州,領尉氏、扶溝、康陰、新汲、鄢陵、宛陵、歸化七縣。貞觀元年,廢洧州及康陰、宛陵、新汲、歸化四縣,以扶溝、鄢陵屬許州,尉氏屬汴州陳留隋縣,屬汴州。武德四年,屬杞州。貞觀元年,廢杞州,陳留屬汴州封丘隋縣雍丘隋縣。武德四年,於縣置杞州,領雍丘、陳留、圉城、襄邑、外黃、濟陽六縣,權於州內以倉院置。貞觀元年,廢杞州及濟陽、圍城、外黃三縣,以襄邑屬宋州,陳留、雍丘屬汴州,而移縣入廢杞州。
蔡州上隋汝南郡。武德四年四月,平王世充,置豫州總管府,管豫、道、輿、息、舒五州。豫州領安陽、平輿、真陽、吳房、上蔡五縣。七年,改為都督府,廢輿、道、舒、息四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廢平輿、新蔡二縣,複以道州之郾城,息州之新息,朗州之朗山,舒州之褒信、新蔡五縣來屬。天授三年,又置平輿、西平兩縣。開元四年,以西平屬仙州。二十六年,省仙州,複以西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南郡。乾元元年,複為豫州。寶應元年,改為蔡州。舊領縣十,戶一萬二千一百八十二,口六萬四百一十五。天寶領縣十一,戶八萬七百六十一,口四十六萬二百五。去京師一千五百四十裏,至東都六百七十裏。
汝陽隋舊縣。治郭下朗山漢安昌縣,隋改為朗山遂平隋吳房縣。元和十二年,討吳元濟於文城柵,置行吳房縣,權隸溵州。賊平,改為遂平縣,隸唐州。長慶元年,複隸蔡州郾城隋舊。武德四年,於此置道州,領郾城、邵陵北武、西平四縣。貞觀元年,廢道州及北武、邵陵、西平三縣,以郾城屬豫州。本治溵水南。開元一十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元和十二年,於縣置溵州。長慶元年,廢溵州,以郾城隸許州上蔡隋縣新蔡隋舊。武德四年,於此置舒州,領新蔡、褒信二縣。貞觀元年,廢舒州,新蔡屬豫州褒信後漢縣新息隋縣。武德四年,於縣置息州,領新息、淮川、長陵三縣。貞觀元年,廢息州及淮川、長陵二縣,以新息屬豫州平輿隋置。貞觀元年廢,天授二年複置西平漢縣。貞觀元年廢。天授二年複置。元和十二年,隸溵州。州廢,隸蔡州真陽漢慎陽縣,隋為真陽。載初元年,改為淮陽。神龍元年複。
滑州望,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為滑州,以城有古滑台也。二年,陷賊。及平王世充,複置,領白馬、衛南、韋城、匡城、靈昌、長垣七縣。八年,廢長垣縣入匡城,以廢東梁州之酸棗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靈昌郡。乾元元年,複為滑州。舊領縣七,戶一萬三千七百三十八,口六萬四千九百六十。天寶,戶七萬一千九百八十三,口四十二萬二千七百九十。去京師一千四百四十裏,至東都五百三十裏。
白馬郭下。漢縣。衛南隋楚丘縣。後以曹有楚丘,乃改為衛南縣,治古楚丘城。儀鳳元年,移治西北濱河之新城。永昌元年,又移於楚丘之城南韋城隋分白馬縣置於古城韋氏之國城匡城漢長垣縣,隋改為匡城胙城漢南燕縣,隋改為胙城,隸滑州酸棗漢縣靈昌隋分酸棗縣置。靈昌者,河津之名。
陳州上,隋淮陽郡。武德元年,討平房憲伯,改為陳州,領宛丘、箕城、扶樂、太康、新平五縣。貞觀元年,廢扶樂、箕城、新平三縣,複以沈州之項城、溵水二縣來屬。長壽元年,置武城縣。證聖元年,置光武縣。天寶元年,改陳州為淮陽郡。乾元元年,複為陳州。舊領縣四,戶六千三百六十七,口三萬九百六十一。天寶領縣六,戶六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四十萬二千四百八十六。在京師一千五百二十裏,至東都七百一十七裏。
宛丘郭下。隋縣太康漢陽夏縣,隋改太康,以縣東有太康城項城隋舊。武德四年,於此置沈州,領項城、潁東、鮦陽、南頓、溵水五縣。貞觀元年,廢沈州,以縣屬陳州溵水漢汝陽縣。改為溵水。建中二年,隸溵州。興元元年,廢溵州,縣隸陳州南頓隋縣。武德六年,省入項城。證聖元年,割項城置光武縣,以縣有光武廟故也。景雲元年,改為南頓,複古名也西華漢縣。武德元年,改為箕城縣。貞觀元年,省入宛丘。長壽元年,割宛丘置武城縣,以縣本楚武王所築故也。神龍元年,複為箕城。景雲元年,改為西華,複古名也。
亳州望隋譙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亳州,領譙、城父、穀陽、鹿邑、酂五縣。五年,置總管府,管譙、亳、宋、北荊、潁、沈六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廢譙州,以臨渙、永城、山桑三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譙郡。乾元元年,複為亳州也。舊領縣八,戶五千七百九十,口三萬三千一百七十七。天寶,戶八萬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一。至京師一千七百裏,至東都八百九十八裏。
譙郭下。貞觀十七年,自古譙城移入州城置酂漢縣。隋屬沛郡。武德四年,改屬亳州。開元二十六年,移於汴城垣陽驛置城父隋舊鹿邑隋舊真源漢苦縣。隋為穀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複為真源。有老子祠臨渙隋置譙州,領縣四。貞觀十七年省,以臨渙、永城、山桑屬亳州,蘄縣屬徐州。縣本治銍城,十七年移治所於廢譙州。元和九年,割屬宿州永城隋縣,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廢,屬亳州。舊治於馬浦城東北三裏。武德五年,移置於馬浦城蒙城隋山桑縣,屬譙州。州廢,隸亳州。天寶元年,改為蒙城。
潁州中漢汝南郡。隋為汝陰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於汝陰縣西北十裏置信州,領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東等六縣。六年,改為潁州,移於今治,省高唐、永樂、永安三縣。貞觀元年,省清丘縣。八年,又以廢渦州之下蔡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陰郡。乾元元年,複為潁州。長慶二年,以潁州隸滑鄭節度使。舊領縣三,戶二千九百五,口一萬四千一百八十五。天寶領縣四,戶三萬七百七,口二十萬二千八百九十。至京師一千八百二十裏,至東都九百六十裏。汝陰郭下。漢縣潁上隋置治所於古鄭城。武德四年,移於今治下蔡隋舊。武德四年,於縣置渦州,下蔡隸之。八年,州廢,縣屬潁州也沈丘古曰寢丘,至隋不改。神龍二年,改為沈丘。
宋州望隋之梁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宋州,領宋城、寧陵、柘城、穀熟、下邑、碭山、虞城七縣。其年,以虞城屬東虞州。五年,廢東虞州,仍以虞城來屬。貞觀元年,廢杞州,以襄邑縣來屬,仍省柘城縣。十七年,以廢戴州之單父、楚丘來屬。永淳元年,又置柘城縣。天寶元年,改宋州為睢陽郡。乾元元年,複為宋州。舊領縣七,戶一萬一千三百三,口六萬一千七百二十。天寶領縣十,戶一十二萬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萬七千四十一。去京師一千五百四十裏,至東都七百八十裏。
宋城郭下。治古睢陽城。漢睢陽縣,隋改為宋城襄邑隋置。武德二年,屬杞州。貞觀元年,屬宋州寧陵漢縣,久廢。隋特置。貞觀元年,並柘城縣入虞城隋分下邑縣置。武德四年,屬宋州。其年,於縣置東虞州。五年,州廢,縣屬宋州。
碭山舊安陽縣,隋改為碭山,屬宋州下邑漢縣穀熟漢縣。武德二年,於縣置南穀州。四年,州廢,縣屬宋州單父古邑。隋於縣置戴州,大業廢。武德五年,複置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廢,縣屬宋州楚丘治古巳氏城,屬戴州。貞觀十七年,屬宋州柘城秦縣,久廢。隋複置。貞觀初廢。永淳元年,析穀熟、寧陵複置。
曹州上隋濟陰郡。武德四年,改為曹州,領濟陰、定陶、冤句、離狐、乘氏,並置蒙澤、普陽等七縣。其年,省普陽縣。五年,以廢梁州之考城來屬。貞觀元年,省定陶、蒙澤二縣入濟陰。十七年,以廢載州之成武來屬。天寶元年,改曹州為濟陰郡。乾元元年,複為曹州。舊領縣五,戶九千二百四十四,口五萬四千九百八十一。天寶領縣六,戶十萬三百五十二,口七十一萬六千八百四十八。
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五十三裏,至東都東北六百五十七裏。
濟陰郭下。隋縣考城隋舊。武德四年,於縣置梁州,領考城縣。五年,州廢,以縣屬曹州冤句漢縣。武德四年,分縣西界置濟陽縣,屬杞州。貞觀元年,廢濟陽,並入冤句乘氏漢縣,春秋之重丘地也南華漢離狐縣,累代不改。天寶元年,改為南華成武漢縣。隋屬戴州。州廢,屬曹州。
濮州上隋東平郡之鄄城縣也。武德四年,置濮州,領鄄城、廩城、雷澤、臨濮、昆吾、濮陽、永定、安丘、長城九縣。五年,廢安丘、長城二縣。八年,廢昆吾、永定、廩城三縣。貞觀八年,割濟州之範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濮陽郡。乾元元年,複為濮州。舊領縣五,戶八千六百二十八,口四萬四千一百三十五。天寶,戶五萬七千七百八十一,口四十萬六百四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七十裏,至東都七百三十五裏。
鄄城古縣。後漢於縣置兗州。武德四年,分置永定縣。八年,並入鄄城。
濮陽隋舊。武德四年,分置昆吾縣。八年省,並入濮陽範漢縣。武德二年,置範州,治昆吾城。五年,州廢,縣屬濟州。貞觀八年,改屬濮州。
雷澤漢縣。武德四年,分置廩城縣。貞觀八年,省入雷澤臨濮武德四年,分雷澤置。五年,省長城縣並入。
鄆州上隋東平郡之須昌縣。武德四年,平徐圓朗,於鄆城置鄆州,領鄆城、須昌、宿城、钜野、乘丘五縣。又以廢壽州之壽張來屬。其年,置總管府,管鄆、濮、兗、戴、曹五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仍以钜野屬戴州。又廢宿城、乘丘二縣。八年,自鄆城移治須昌。景龍元年,又置宿城縣。天寶元年,改鄆州為東平郡。乾元元年,複為鄆州。舊領縣三:須昌、鄆城、壽張;戶四千一百四十一,口二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天寶領縣五,戶四萬四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萬四千五百三十。天寶十三載,廢濟州,其所管五縣,並入鄆州。濟州舊領縣五,戶六千九百五,口三萬四千五百一十。天寶,領戶三萬八千七百四十九,口二十一萬六千九百七十九,並入鄆州。在京師東北一千六百九十七裏,去東都東北九百七十三裏。今領縣十。
壽張隋縣。武德四年,於縣置壽州,領壽張、壽良二縣。五年,廢壽州,省壽良入壽張,屬鄆州鄆城漢壽良縣。隋改為萬安縣,仍於縣置鄆州,尋改萬安為鄆城。貞觀八年,移鄆州治所於須昌縣钜野漢縣。隋縣升為州。尋廢,屬戴州。貞觀十七年,載州廢,钜野來屬須昌郭下。漢縣,故城在今鄆州東南三十二裏。隋於故城置宿城縣,仍置須昌縣於今所。貞觀八年,州自鄆城移於須昌縣。後廢宿城縣。景雲三年十二月,複分須昌置宿城縣。貞元四年,改宿城為東平縣,移就郭下。大和四年,改為天平縣。六年七月,廢天平縣入須昌縣盧縣漢舊。隋置濟北郡。武德四年,改濟州,領盧、平陰、長清、東阿、陽穀、範六縣。又置昌城、濟北、穀城、孝感、冀丘、美政六縣。六年,廢美政、孝感、穀城、冀丘、昌城五縣。八年,割範縣屬濮州。貞觀元年,又廢濟北縣入長清。天寶元年,改為濟陽郡。乾元元年,複為濟州。十三載六月一日,廢濟州,盧、長清、平陰、東阿、陽穀等五縣並入鄆州平陰漢肥城縣。隋為平陰,屬濟州。天寶十三載,州廢,縣屬鄆州。大和六年,並入東阿縣。開成二年七月,節度使王源中奏置平陰縣東阿漢縣。隋屬濟州。州廢,屬鄆州陽穀隋置,取縣界陽穀台為名,屬濟州。州廢,屬鄆州中都漢平陸縣,本治殷密城,在今治西三十九裏。天寶元年,改為中都,移於今治。
泗州中,隋下邳郡。武德四年,置泗州,領宿預、徐城、淮陽三縣。貞觀元年,省淮陽縣入宿預,以廢邳州之下邳,廢連州之漣水來屬。八年,又以廢仁州之虹縣來屬。總章元年,割海州沐陽來屬。鹹亨五年,沐陽還海州。長安四年,置臨淮縣。開元二十三年,自宿預移治所於臨淮。天寶元年,改為臨淮郡。乾元元年,複為泗州,舊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五十,口二萬六千九百二十。領宿豫、漣水、徐城、虹、下邳。天寶領縣六,戶三萬七千五百二十六,口二十萬五千九百五十九。今領縣三:臨淮、漣水、徐城。其虹縣割隸宿州,宿預、下邳隸徐州。
臨淮、長安四年,割徐城南界兩鄉於沙熟淮口置臨淮縣。開元二十三年,移治郭下漣水隋縣。武德四年,置漣州,仍分置金城縣。貞觀元年,廢漣州,並省金城縣,以縣屬泗州。總章元年,改為楚州。鹹亨五年,還屬泗州徐城漢徐縣。隋為徐城縣,屬泗州,治於大徐城。開元二十五年,移就臨淮縣。海州中隋東海郡。武德四年,置海州總管府,領海、漣、環、東楚四州。
海州領朐山、龍沮、新樂、曲陽、沐陽、厚丘、懷仁、利城、祝其九縣。六年,改新樂為祝其。七年,以東楚州屬揚府,又以沂州來屬。八年,廢環州及龍沮、祝其、曲陽、厚丘、利城六縣,仍以廢環州之東海來屬。九年,廢漣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以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複為海州。舊領縣四:朐山、東海、沐陽、懷仁,戶八千九百九十九,口四萬三千六百九十三。天寶,戶二萬八千五百四十九,口十八萬四千九。在京師東二千五百七十裏,至東都一千七百五十四裏。
朐山郭下。漢朐縣,後加“山”字東海漢贛榆縣。武德四年,置環州,領東海、青山、石城、贛榆四縣。八年,廢環州,仍廢青山等三縣入東海縣,隸海州。縣治鬱州,四麵環海沐陽漢厚丘縣。後魏改沐陽懷仁後魏置。
兗州上都督府隋魯郡。武德五年,平徐圓朗,置兗州,領任城、瑕丘、平陸、龔丘、曲阜、鄒、泗水七縣。貞觀元年,省曲阜縣。其年,又省東泰州,以博城縣來屬。八年,複置曲阜縣。十四年,置都督府,管兗、泰、沂三州。十七年,以廢戴州之金鄉、方輿來屬。長安四年,置萊蕪縣。天寶元年,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複為兗州。舊領縣八,戶九千三百六十六,口一萬五千四百二十八。天寶領縣十一,戶八萬八千九百八十七,口五十八萬六百八。中都割屬鄆州。
在京師東一千八百四十三裏,去東都一千七十裏。
瑕丘郭下。宋置兗州於魯瑕邑故治,隋因置瑕丘縣曲阜隋縣。貞觀元年省,八年複置乾封隋博城縣。武德五年,於縣置東泰州,領博城、梁父、嬴、肥城、岱六縣,貞觀元年,罷東泰州,省梁父、嬴二縣入博城。仍以博城屬兗州,兼省肥城。乾封元年,高宗封泰山,改為乾封縣。總章元年,複為博城。神龍元年,又為乾封泗水漢卞縣。隋分汶陽縣於卞縣古城置泗水縣鄒古邾國,魯穆公改為鄒任城漢縣。北齊於縣置高平郡。隋廢,縣屬兗州龔丘北齊平原縣,隋改為龔丘金鄉後漢縣。武德四年,於縣置金州,領方輿、金鄉二縣。五年,改金州為戴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以金鄉、方輿屬兗州,以單父、楚丘屬宋州,成武屬曹州,钜野屬鄆州魚台漢方輿縣。隋屬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廢,縣入兗州。寶應元年,改為魚台,以城北有魯公觀魚台萊蕪漢縣,晉廢。後魏於古城置嬴縣。貞觀初,廢入博城縣。長安四年,於廢嬴縣置萊蕪縣。元和十五年,並入乾封縣,尋卻置,屬兗州。
徐州上隋彭城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徐州總管府,管徐、邳、泗、鄫、沂、仁六州。徐州領彭城、蕭、沛、豐、滕、符離、諸陽七縣。貞觀元年,廢諸陽縣入符離。二年,省鄫、邳二州,仍以譙州來屬。七年,以沂州屬海州都督。八年,廢仁州入譙州。其徐州都督,管徐、泗、譙三州。十七年,罷都督府。以廢譙州之蘄縣來屬。天寶元年,改徐州為彭城郡。乾元元年,複為徐州。
舊領縣六,戶八千一百六十二,口四萬五千五百三十七。天寶領縣七,戶六萬五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七萬八千六百七十六。在京師東二千六百裏,至東都一千二百五十七裏。
彭城漢彭城郡治也蕭漢縣。隋為龍城縣,尋改為蕭豐漢縣。北齊置永昌郡,尋省為豐縣沛漢縣,隋廢。武德複置滕縣古滕國,隋置縣宿遷晉宿預縣,元魏於縣置徐州。州移彭城縣,隸泗州,寶應元年,以犯代宗諱,改“預”為“遷”,仍隸徐州下邳漢下邳郡。元魏置東徐州,周改邳州,隋廢。武德四年,複邳州,領下邳、郯、良城三縣。貞觀元年,廢邳州,仍省郯、良城二縣,以下邳屬泗州。
元和中,複屬徐州。
宿州上徐州之符離縣也。元和四年正月敕,以徐州之符離置宿州,仍割徐州之蘄、泗州之虹。九年,又割亳州之臨渙等三縣屬宿州。大和三年,徐泗觀察使崔群奏罷宿州,四縣各歸本屬。至七年敕,宜準元和四年正月敕,複置宿州於埇橋,在徐之南界汴水上,當舟車之要。其舊割四縣,仍舊來躭。州新置,元和已來,未計戶口。
符離漢縣。隋治朝解城。貞觀元年,移治竹邑城。元和四年正月,置宿州,仍為上州虹漢縣。隋曰夏丘縣,武德四年,屬仁州。其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屬仁州。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廢仁州,以虹縣屬泗州,移治夏丘故城。元和四年,割屬宿州蘄漢縣。後魏加“城”,曰蘄城縣。隋去“城”字,屬北譙州。貞觀十七年,廢譙州,屬徐州。舊治穀城,顯慶元年,移於今所。元和四年,割屬宿州也臨渙隋舊。屬譙州。州廢,隸亳州。大和元年,割屬宿州。
沂州中漢東海郡之琅邪縣。武德四年,平徐圓朗,置沂州,領費、臨沂、顓臾三縣。又置蘭山、臨沐、昌樂三縣。六年,省蘭山、臨沐、昌樂三縣入臨沂。
貞觀元年,省顓臾入費縣。其年,省鄫州,以承縣來屬。八年,又省莒州,以新泰、沂水二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琅邪郡。乾元元年,複為沂州。舊領縣五,戶四千六百五十二,口二萬三千九百。天寶,戶三萬三千五百一十,口十九萬五千七百三十七。在京師東二千二百五十四裏,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裏。
臨沂漢縣,州所治。後魏置郯郡,又改為北徐州,並在此縣。後周置沂州承漢縣,隋蘭陵縣。武德四年,置鄫州,以蘭陵隸之,仍改為承縣,別置蘭陵、鄫城二縣,屬鄫州。貞觀元年,鄫州與二縣俱廢,以承縣來屬沂州。
費漢縣。春秋時費國。
新泰漢東新泰縣,晉去“東”字。武德五年,屬莒州。貞觀八年,莒州廢,縣屬沂州。
沂水漢東莞縣。隋改為東安縣,尋改為沂水。武德五年,於縣置莒州,領沂水、新泰、莒三縣。貞觀八年,省莒州,縣屬密州,沂水、新泰屬沂州。
密州中隋高密郡。武德五年,改為密州,領諸城、安丘、高密三縣。貞觀八年,省莒州,以莒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高密郡。乾元元年,複為密州。舊領縣四,戶三千五百八十,口二萬八千五百九十三。天寶,戶二萬八千二百九十二,口十四萬六千五百二十四。在京師東南二千五百三十裏,至東都東一千八百六十九裏。
諸城州所治,本漢東武縣城也。隋移入廢高密郡城,因改為諸城輔唐漢安丘縣,屬北海郡。乾元二年,刺史殷仲卿奏請治於故昌安城,因改為輔唐高密、漢縣。隋末大亂,廢之。武德三年,於義城堡置高密縣。六年,並高密、膠西兩縣,移就故夷安城。城,舊高密縣也。仍廢膠西縣莒漢縣,屬東海郡。武德五年,於縣置莒州。州廢,以縣屬密州。
齊州上漢濟南郡,隋為齊郡。武德元年,改為齊州,領曆城、山茌、祝阿、源陽、臨邑五縣。二年,置總管府,管齊、鄒、東泰、譚、淄、濟六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及譚州,省源陽縣。又以廢譚州之平陵、臨濟、亭山、章丘四縣來屬。七年,又置都督府,管齊、青、淄、萊、密五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淄郡。
五載,為濟南郡。乾元元年,複為齊州。舊領縣八,戶一萬一千五百九十三,口六萬一千七百七十一。天寶,戶六萬二千四百八十五,口三十六萬五千九百七十二。在京師東北二千六十九裏,至東都東北一千二百四十四裏。今管縣六,並三縣也。
曆城漢縣,屬濟南郡。舊誌有平陵縣。貞觀十七年,齊王祐起兵,平陵人不從順,遂改為全節。元和十年正月,以戶口凋殘,並全節入曆城縣章丘漢陽丘縣。隋為章丘。武德二年,於平陵縣置譚州,領平陵、亭山、章丘、營城四縣。八年,廢營城入平陵,又以廢鄒州之臨濟來屬。貞觀元年,廢譚州為平陵縣,屬齊州,章丘亦來屬亭山隋縣。元和十五年,以戶口凋殘,並入章丘縣,因廢亭山臨邑漢縣。武德元年,屬譚州。州廢來屬長清隋置,屬濟州。貞觀十七年,屬齊州。舊誌有豐齊縣,古山茌邑也。
天寶元年改為豐齊。元和十五年,以戶口凋殘,並入長清縣禹城漢祝阿縣。天寶元年,以為禹城,以縣西有禹息故城臨濟漢之菅縣。隋為朝陽縣,尋改為臨濟縣。武德元年,於縣置鄒州,領臨濟、蒲台、高苑、長山、鄒平五縣。八年,廢鄒州,縣屬譚州。州廢,屬齊州。
青州上隋北海郡。武德四年,置青州總管府,管青、濰、登、牟、莒、密、萊、乘八州。青州領益都、臨朐、臨淄、般陽、樂安、時水、安平等七縣。八年,省乘、濰、牟、登四州,以廢濰州之北海,廢乘州之千乘、壽光、博昌來屬,省般陽、樂安、時水、安平四縣。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青州為北海郡。乾元元年,複為青州。舊領縣七,戶一萬六百五十八,口五萬六千三百一十七。天寶,戶七萬三千一百四十八,口四十萬二千七百四。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五十裏,至東都一千五百七裏。
益都漢縣。在今壽光縣南十裏故益都城是也。北齊移入青州城北門外為治所。
臨淄漢縣,治古齊國城。久廢,隋複置。
博昌漢縣,治故郡城。樂安,隋縣。武德二年,屬乘州。州廢,屬青州。
總章二年,移治於今所壽光漢縣。隋移治所於博昌縣。初屬乘州,州廢來屬。
千乘漢千乘國,後漢改為樂安郡。宋、齊廢,隋置千乘縣。武德二年,於縣置乘州,領千乘、博昌、壽光、新河五縣。六年,廢新河縣。八年,乘州廢,千乘等縣隸青州。
臨朐漢縣。隋為逢山縣,尋複為臨朐,屬北海郡。
北海漢平壽縣。隋置北海郡。開皇三年罷郡,置下密縣於廢郡城。大業二年,改為北海縣。武德二年,於縣置濰州,領北海、連水、平壽、華池、城都、下密、東陽、寒水、訾亭、濰水、汶陽、膠東、營丘、華宛、昌安、都昌、城平等十七縣。六年,唯留北海、營丘、下密三縣,餘十四縣並廢。八年,廢濰州,仍省營丘、下密二縣,以北海屬青州。
淄州上隋齊郡之淄川縣。武德四年,置淄州,領淄川、長白、萊蕪三縣。
六年,廢長白、萊蕪二縣。八年,又以廢鄒州之長山、高苑、蒲台三縣來屬。天寶元年,複為淄川郡。乾元元年,複為淄州。景龍元年,分高苑置濟陽縣,又並高苑。又割蒲台隸之,後割屬棣州。舊領縣五,戶六千三百二十三,口三萬四千四百二十五。天寶,戶四萬二千七百三十七,口二十萬三千八百二十一。在京師東北二千一百三十三裏,東都東北一千四百二十五裏。今管縣四,並濟陽入高苑。
淄川郭下。漢般陽縣。武德初,屬淄州長山漢於陵縣。武德初,屬鄒州。州廢,屬淄州高苑隋置。初屬鄒州,州廢來屬。景龍元年,分置濟陽縣。元和十五年,並入高苑鄒平漢縣。北齊為平原縣。隋移治漢鄒平故城,因改為鄒平。初屬譚州,州廢來屬。
棣州上後漢樂安郡。隋渤海郡之厭次縣。武德四年,置棣州,領陽信、樂陵、滳河、厭次四縣,治陽信。六年,並入滄州。貞觀十七年,複置棣州於樂陵縣,領厭次、滳河、陽信三縣,又割淄州之蒲台隸焉。而樂陵屬滄州。天寶元年,改為樂安郡。上元元年,複為棣州。領縣五,戶三萬九千一百五十,口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九。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一十裏,東都東北一千三百七十裏。
厭次郭下。漢富平縣。隋屬滄州。武德四年,改屬棣州。六年,省棣州,複隸滄州。貞觀十七年,複置棣州,厭次還屬滳河隋縣陽信漢縣,屬渤海郡。貞觀十七年,改屬棣州蒲台漢漯沃縣。隸淄州。割屬棣州渤海垂拱四年,析蒲台、厭次置。萊州中漢東萊郡,隋因之。武德四年,討平綦順,置萊州,領掖、膠水、即墨、盧鄉、昌陽、曲城、當利、曲台、膠東九縣。六年,廢曲城、當利、曲台、膠東四縣。貞觀元年,廢盧鄉,割登州之文登、廢牟州之黃來屬。麟德元年,置牟平縣。如意元年,割黃縣、文登、牟平置登州。天寶元年,改萊州為東萊郡。
乾元元年,複為萊州。舊領縣六:掖、黃、文登、昌陽、即墨、膠水,戶一萬一千五百六十八,口六萬三千三百九十六。天寶領縣四,戶二萬六千九百九十八,口七萬一千五百。在京師東北二千五百九十九裏,去東都一千八百五十二裏。
掖州治漢東萊郡也。隋置掖縣,屬萊州昌陽漢縣,置於古昌陽城。永徽元年,移古縣西北二十三裏膠水漢膠東國地。隋置縣於古光州,因改名膠水即墨漢不其邑也。隋置即墨縣。
登州漢東萊郡之黃縣。如意元年,分置登州,領文登、牟平、黃三縣,以牟平為治所。神龍三年,改黃縣為蓬萊縣,移州治於蓬萊。天寶元年,以登州為東牟郡。乾元元年,複為登州。天寶領縣四,戶二萬二百九十八,口一十萬八千九百。在京師東三千一百五十裏,至東都二千七十一裏。
蓬萊漢黃縣,屬萊州。如意元年,於縣置登州。神龍三年,改為蓬萊,移於今所牟平麟德二年,分文登置,屬萊州。如意元年,置登州,治牟平。神龍三年,移治所於蓬萊縣文登隋舊縣。武德四年,置登州,領文登、觀陽二縣。六年,以觀陽屬牟州,又置清陽、廓定二縣,屬登州。貞觀元年,登州及清陽、廓定二縣並廢,地入文登縣黃漢舊縣。神龍三年,改為蓬萊縣,屬登州,以為州治。先天元年,又割蓬萊置黃縣。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