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司牧黎元,方製天下。列井田而底職貢,分縣道以控華夷。雖《皇墳》、《帝典》之殊塗,《禹貢》、《周官》之異製,其於建侯胙土,頒瑞剖符,外湊百蠻,內親九牧,古之元首,鹹有意焉。然子弟受封,周室竟貽於衰削;郡縣為理,秦人不免於敗亡。蓋德業有淺深,製置無工拙。殷、周未為得,秦、漢未為非。摭實而言,在哲後守成而已。謹詳前代隆平之時,校今日耗登之數,存諸戶籍,以誌休期。
昔秦並天下,裂地為四十九郡,郡置守尉,以禦史監之。其地西臨洮,而北沙漠,東縈南帶,皆際海濱。漢興,以秦郡稍大,析置郡國。武帝斥越攘胡,土宇彌廣。哀、平之季,凡郡國百有三,縣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而諸郡置十三部刺史分統之。謂司隸、並、荊、兗、豫、揚、冀、青、徐、益、交、涼、幽等十三州。漢地東西九千三百二裏,南北一萬二千三百六十八裏。
後漢郡國,百有五,縣道侯國千一百八十六。亦如西京之製,置十三州刺史以充郡守。其地廣袤,亦如前製。
曹魏之時,三分鼎峙,淮、漢之間,鞠為鬥壤。洎太康混一,尋陷胡戎。南北分爭,何暇疆理?三百年間,廢置不一。及隋氏平陳,寰區一統。大業三年,改州為郡,亦如漢製,置司隸、刺史,以糾郡守。大凡隋簿,郡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
其地東西九千三百裏,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裏。東、南皆際大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極盛也。及大業季年,群盜蜂起,郡縣淪陷,戶口減耗。高祖受命之初,改郡為州,太守並稱刺史。其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以統軍戎。至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自隋季喪亂,群盜初附,權置州郡,倍於開皇、大業之間,貞觀元年,悉令並省。始於山河形便,分為十道:一曰關內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東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隴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劍南道,十曰嶺南道。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縣一千五百五十一。至十四年平高昌,又增二州六縣。自北殄突厥頡利,西平高昌,北逾陰山,西抵大漠。其地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裏,南北萬六千九百一十八裏。高宗時,平高麗、百濟,遼海已東,皆為州,俄而複叛,不入提封。景雲二年,分天下郡縣,置二十四都督府以統之。議者以權重不便,尋亦罷之。
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每道置采訪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
京畿采訪使、理京師城內都畿、河東理蒲卅理東都城內關內、以京官遙領河南、理汴州河北、理魏州隴右、理鄯州山南東道、理襄州山南西道、理梁州劍南、理益州淮南、理揚州江南東道、理蘇州江南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嶺南理廣州。
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凡節度使十,經略守捉使三。大凡鎮兵四十九萬人,戎馬八萬餘疋。每歲經費:衣賜則千二十萬疋段,軍食則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一十萬。開元已前,每年邊用不過二百萬,天寶中至於是數。
安西節度使,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馬二千七百疋,衣賜六十二萬疋段。焉耆治所,在安西府東八百裏。於闐,在安西府南二千裏。疏勒,在安西府西二千餘裏。
北庭節度使,防製突騎施、堅昆、斬啜,管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北庭節度使所治,在北庭都護府,管兵二萬人,馬五千疋,衣賜四十八萬疋段。突騎施牙帳,在北庭府西北三千餘裏。堅昆,在北庭府北七千裏。東北去斬啜千七百裏。瀚海軍,在北庭府城內,管兵萬二千人,馬四千二百疋。天山軍,在西州城內,管兵五千人,馬五百疋。伊吾軍,在伊州西北三百裏甘露川,管兵三千人,馬三百疋。)
河西節度使,斷隔羌胡。統赤水、大鬥、建康、寧寇、玉門、墨離、豆盧、新泉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捉。(河西節度使治,在涼州,管兵七萬三千人,馬萬九千四百疋,衣賜歲百八十萬疋段。赤水軍,在涼州城內,管兵三萬三千人,馬萬三千疋。大鬥軍,在涼州西二百餘裏,管兵七千五百人,馬二千四百疋。建康軍,在甘州西二百裏,管兵五千三百人,馬五百疋。寧寇軍,在涼州東北千餘裏。玉門軍,在肅州西二百裏,管兵五千二百人,馬六百疋。墨離軍,在瓜州西北千裏,管兵五千人,馬四百疋。豆盧軍,在沙州城內,管兵四千三百人,馬四百疋。新泉軍,在會州西北二百餘裏,管兵千人。張掖守捉,在涼州南二裏,管兵五百人。交城守捉,在涼州西二百裏,管兵千人。白亭守捉,在涼州西北五百裏,管兵千七百人。)
朔方節度使,捍禦北狄,統經略、豐安、定遠、西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振武等七軍府。朔方節度使,治靈州,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馬四千三百疋,衣賜二百萬疋段。經略軍,理靈州城內,管兵二萬七百人,馬三千疋。豐安軍,在靈州西黃河外百八十裏,管兵八千人,馬千三百疋。安遠城,在靈州東北二百裏黃河外,管兵七千人,馬三千疋。西受降城,在豐州北黃河外八十裏,管兵七千人,馬千七百疋。安北都護府治,在中受降城黃河北岸,管兵六千人,馬二千疋。東受降城,在勝州東北二百裏,管兵七千人,馬千七百疋。振武軍,在單於東都護府城內,管兵九千人,馬千六百疋。
河東節度使,掎角朔方,以禦北狄,統天兵、大同、橫野、岢嵐等四軍,忻、代、嵐三州,雲中守捉。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府,管兵五萬五千人,馬萬四千疋,衣賜歲百二十六萬疋段,軍糧五十萬石。天兵軍,理太原府城內,管兵三萬人,馬五千五百疋。雲中守捉,在單於府西北二百七十裏,管兵七千七百人,馬二千疋。大同軍,在代州北三百裏,管兵九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疋。橫野軍,在蔚州東北一百四十裏,管兵三千人,馬千八百疋。忻州,在太原府北百八十裏,管兵七千八百人。代州,至太原府五百裏,管兵四千人。嵐州,在太原府西北二百五十裏,管兵三千人。岢嵐軍,在嵐州北百裏,管兵一千人。
範陽節度使,臨製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等九軍。範陽節度使,理幽州,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馬六千五百疋,衣賜八十萬疋段,軍糧五十萬石。經略軍,在幽州城內,管軍三萬人,馬五千四百疋。威武軍,在檀州城內,管兵萬人,馬三百疋。清夷軍,在媯州城內,管兵萬人,馬三百疋。靜塞軍,在薊州城內,管兵萬六千人,馬五百疋。恒陽軍,在恒州城東,管兵三千五百人。北平軍,在定州城西,管兵六千人。高陽軍,在易州城內,管兵六千人。唐興軍,在莫州城內,管兵六千人。橫海軍,在滄州城內,管兵六千人。
平盧軍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統平盧、盧龍二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平盧軍節度使治,在營州,管兵萬七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疋。平盧軍,在營州城內,管兵萬六千人,馬四千二百疋。盧龍軍,在平州城內,管兵萬人,馬三百疋。榆關守捉,在營州城西四百八十裏,管兵三百人,馬百疋。安東都護府,在營州東二百七十裏,管兵八千五百人,馬七百疋。
隴右節度使,以備羌戎,統臨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莫門、寧塞、積石、鎮西等十軍,綏和、合川、平夷三守捉。隴右節度使,在鄯州,管兵七萬人,馬六百疋,衣賜二百五十萬疋段。臨洮軍,在鄯州城內,管兵萬五千人,馬八千疋。河源軍,在鄯州西百二十裏,管兵四千人,馬六百五十疋。白水軍,在鄯州西北二百三十裏,管兵四千人,馬五百疋。安人軍,在鄯州界星宿川西,兵萬人,馬三百五十疋。振威軍,在鄯州西三百裏,管兵千人,馬五百疋。威戎軍,在鄯州西北三百五十裏,管兵千人,馬五十疋。綏和守捉,在鄯州西南二百五十裏,管兵千人。合川守捉,在鄯州南百八十裏,管兵千人。莫門軍,在洮州城內,管兵五千五百人,馬二百疋。寧塞軍,在廓州城內,管兵五百人,馬五十疋。積石軍,在廓州西百八十裏,管兵七千人,馬三百疋。鎮西軍,在河州城內,管兵萬一千人,馬三百疋。平夷守捉,在河州西南四十裏,管兵三千人。
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團結營及鬆、維、蓬、恭、雅、黎、姚、悉等八州兵馬,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等六軍鎮。劍南節度使治,在成都府,管兵三萬九百人,馬二千疋,衣賜八十萬疋段,軍糧七十萬石。
團結營,在成都府城內,管兵萬四千人,馬千八百疋。翼州,管兵五百人。茂州,管兵三百人。維州,管兵五百人。天寶軍,在恭州東南九十裏,管兵千人。柘州,管兵五百人。鬆州,管兵二千八百人。平戎城,在恭州南八十裏,管兵千人。雅州,管兵四百人。當州,管兵五百人。黎州,管兵千人。昆明軍,在巂州南,管兵五千一百人,馬二百疋。寧遠城,在管兵二千人。悉州,管兵五千人。南江郡,管兵三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靜夷獠,統經略、清海二軍,桂管、容管、安南、邕管四經略使。五府經略使治,在廣州,管兵萬五千四百人,輕稅本鎮以自給。經略軍,在廣州城內,管兵五千四百人。清海軍,在恩州城內,管兵二千人。桂管經略使,治桂州,管兵千人。容管經略使,治容州,管兵千一百人。安南經略使,治安南都護府,即交州,管兵四千二百人。邕管經略使,管兵七百人。
長樂經略使,福州刺史領之,管兵千五百人。
東萊守捉、萊州刺史領之,管兵千人。東牟守捉。登州刺史領之,管兵千人。
至德之後,中原用兵,刺史皆治軍戎,遂有防禦、團練、製置之名。要衝大郡,皆有節度之額;寇盜稍息,則易以觀察之號。
東都畿汝防禦觀察使。領汝州,東都留守兼之。
河陽三城節度使。治孟州,領孟、懷二州。
宣武軍節度使。治汴州,管汴、宋、亳、潁四州。
義成軍節度使。治滑州,管滑、鄭、濮三州。
忠武軍節度使。治許州,管許、陳、蔡三州。
天平軍節度使。治鄆州,管鄆、齊、曹、棣四州。
兗海節度使。治兗州,管兗、海、沂、密四州。
武寧軍節度使。治徐州,管徐、泗、濠、宿四州。
平盧軍節度使。治青州,管淄、青、登、萊四州。
陝州節度使。治陝州,管陝、虢二州。
潼關防禦鎮國軍使。華州刺史領之。
同州防禦長春宮使。同州刺史領之。
鳳翔隴節度使。治鳳翔府,管鳳翔府、隴州。
邠寧節度使。治邠州,管邠、寧、慶、鄜、坊、丹、延、衍等州。
涇原節度使。治涇州,管涇、原、渭、武四州。
朔方節度使。治靈州,管鹽、夏、綏、銀、宥、豐、會、麟、勝、單於府等州。
河中節度使。治河中府,管蒲、晉、絳、慈、隰等州。
昭義軍節度使。治潞州,領潞、澤、邢、洺、磁五州。
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府,管汾、遼、沁、嵐、石、忻、憲等州。
大同軍防禦使。雲州刺史領之,管雲、蔚、朔三州。
魏博節度使。治魏州,管魏、貝、博、相、澶、衛六州。
義昌軍節度使。治滄州,管滄、景、德三州。
成德軍節度使。治恒州,領恒、趙、冀、深四州。
義武軍節度使。治定州,領易、祁二州。
幽州節度使。治幽州,管幽、涿、瀛、莫、檀、薊、平、營、媯、順等十州。
山南西道節度使。治興元府,管開、通、渠、興、集、鳳、洋、蓬、利、璧、巴、閬、果、金、商等州。
山南東道節度使。治襄州,管襄、複、均、房、鄧、唐、隨、郢等州。元和中,淮、蔡用兵,析鄧、唐二州別立一節度。
荊南節度使。治江陵府,管歸、夔、峽、忠、萬、灃、朗等州,使親王領之。
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成都府,管彭、蜀、漢、眉、嘉、資、簡、維、茂、黎、雅、鬆、扶、文、龍、戎、翼、邛、巂、姚、柘、恭、當、悉、奉、疊、靜等州,使親王領之。
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梓州,管梓、綿、劍、普、榮、遂、合、渝、瀘等州。
武昌軍節度使。治鄂州,管鄂、嶽、蘄、黃、安、申、光等州。
淮南節度使。治揚州,管揚、楚、滁、和、舒、壽、廬等州,使親王領之。
浙江西道節度使。治潤州,管潤、蘇、常、杭、湖等州。或為觀察使。
浙江東道節度使。治越州,管越、衢、婺、溫、台、明等州。或為觀察使。
福建觀察使。治福州,管福、建、泉、汀、漳等州。
宣州觀察使。治宣州,管宣、歙、池等州。
江南西道觀察使。治洪州,管洪、饒、吉、江、袁、信、虔、撫等州。喪亂後,時升為節度使。
湖南觀察使。治潭州,管潭、衡、郴、連、道、永、邵等州。
黔中觀察使。治黔州,管涪、溪、思、費、辰、錦、播、施、珍、夷、業、溱、南、巫等州。
嶺南東道節度使。治廣州,管廣、韶、循、崗、恩、春、賀、潮、端、藤、康、封、瀧、高、義、新、勤、竇等州。
嶺南西道桂管經略觀察使。治桂州,管桂、昭、蒙、富、梧、潯、龔、鬱林、平琴、賓、澄、繡、象、柳、融等州。
邕管經略使。治邕州,管邕、貴、黨、橫、田、嚴、山、巒、羅、潘等州。
容管經略使。治容州,管容、辯、白、牢、欽、岩、禺、湯、瀼、古等州。
安南都護節度使。治安南府,管交、武峨、粵、芝、愛、福祿、長、峰、陸、廉、雷、籠、環、崖、儋、振、瓊、萬安等州。
上元年後,河西、隴右州郡,悉陷吐蕃。大中、鹹通之間,隴右遺黎,始以地圖歸國,又析置節度。
秦州節度使。治秦州,管秦、成、階等州。
涼州節度使。治涼州,管西、洮、鄯、臨、河等州。
瓜沙節度使。治沙州,管沙、瓜、甘、肅、蘭、伊、岷、廓等州。乾符之後,天下亂離。禮樂征伐,不自朝廷。禹跡九州,瓜分臠剖,或並或析,不可備書。
今舉天寶十一載地理。唐土東至安東府,西至安西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單於府。南北如前漢之盛,東則不及,西則過之。漢地東至樂浪、玄菟,今高麗、渤海是也。今在遼東,非唐土也。漢境西至敦煌郡,今沙州,是唐土。又龜茲,是西過漢之盛也。開元二十八年,戶部計帳,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縣千五百七十有三。羈縻州郡,不在此數。戶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應受田一千四百四十萬三千八百六十二頃一十三畝。雖未盈兩漢之數,晉、魏以來,斯為盛矣。永泰之後,河朔、隴西,淪於寇盜。元和掌計之臣,嚐為版簿,二方不進戶口,莫可詳知。今但自武德已來,備書廢置年月。
其前代沿革,略載郡邑之端。俾職方之臣,不殆於顧問耳。
十道郡國
關內道一河南道二
關內道
京師秦之鹹陽,漢之長安也。隋開皇二年,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裏置新都,今京師是也。城東西十八裏一百五十步,南北十五裏一百七十五步。皇城在西北隅,謂之西內。正門曰承天,正殿曰太極。太極之後殿曰兩儀。內別殿、亭、觀三十五所。京師西有大明、興慶二宮,謂之三內。有東西兩市。都內,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之廣長,皆三百餘步。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東五十四坊,萬年縣領之。街西五十四坊,長安縣領之。京兆尹總其事。東內曰大明宮,在西內之東北,高宗龍朔二年置。正門曰丹鳳,正殿曰含元,含元之後曰宣政。宣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弘文史二館。高宗已後,天子常居東內,別殿、亭、觀三十餘所。南內曰興慶宮,在東內之南隆慶坊,本玄宗在藩時宅也。自東內達南內,有夾城複道,經通化門達南內。人主往來兩宮,人莫知之。宮之西南隅,有花萼相輝、勤政務本之樓。禁苑在皇城之北。苑城東西二十七裏,南北三十裏,東至灞水,西連故長安城,南連京城,北枕渭水。苑內離宮、亭、觀二十四所。漢長安故城東西十三裏,亦隸入苑中。苑置西南監及總監,以掌種植。
京兆府隋京兆郡,領大興、長安、新豐、渭南、鄭、華陰、藍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涇陽、雲陽、三原、宜君、同官、華原、富平、萬年、高陵二十二縣。武德元年,改為雍州。改大興為萬年,萬年為櫟陽,分櫟陽置平陵,以渭南縣屬華州,分醴泉置溫秀縣,分雲陽置石門縣。二年,分萬年置芷陽縣,分藍田置白鹿縣,分涇陽、始平置鹹陽縣,分高陵置鹿苑縣,改平陵為粟邑縣,分醴泉置好畤縣,分盩厔置終南縣。三年,改白鹿為寧人縣,分藍田置玉山縣,分始平置醴泉縣。仍分武功、好畤、盩厔、扶風四縣置稷州,分溫秀、石門二縣置泉州。四年,改三原為池陽。五年,複以華州之渭南來屬。六年,改池陽為華池縣。七年,廢芷陽入萬年縣。貞觀元年,廢鹿苑入高陵縣,廢寧人、玉山入藍田縣,改雲陽為池陽縣,改華池為三原縣。廢稷州,以武功、好畤、盩厔三縣來屬。八年,廢粟邑入櫟陽縣,廢終南入盩厔縣,廢雲陽入池陽縣。仍改池陽為雲陽縣。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十七年,罷宜州,以華原、同官二縣來屬。二十年,又置宜君縣。永徽二年,廢宜君縣。乾封元年,置明堂、乾封二縣。
鹹亨元年,置美原縣。文明元年,置奉天縣。天授元年,改雍州為京兆郡,其年複舊。二年,分始平、武功、奉天、盩厔、好畤等縣置稷州;雲陽、涇陽、醴泉、三原、富平、美原等縣置宜州。大足元年罷,以鴻、宜、鼎、稷四州依舊為縣,以始平等十七縣還隸雍州。長安二年,廢乾封、明堂二縣。景龍三年,以邠州之永壽、商州之安業二縣來屬。景雲元年,複以永壽屬邠州,安業隸商州。開元元年,改雍州為京兆府,複隋舊名。四年,改同州蒲城縣為奉先縣,仍隸京兆府。
天寶元年,以京師為西京。七載,置貞符縣。十一年廢。舊領縣十八,戶二十萬七千六百五十,口九十二萬三千三百二十。天寶領縣二十三,戶三十六萬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萬七千一百。八十八府。理京城之光德坊。去東京八百裏。
萬年隋大興縣。武德元年,改為萬年。乾封元年,分置明堂縣,治永樂坊。
長安三年廢,複並萬年。天寶七載,改為鹹寧,乾元複舊也。
長安隋縣。乾封元年,分為乾封縣,治懷直坊。長安三年廢,複並長安藍田隋縣
渭南隋縣。武德元年屬華州,五年複隸雍州。天授二年置鴻州,分渭南置鴻門縣,凡領渭南、慶山、高陵、櫟陽、鴻門五縣。尋廢鴻門縣,還入渭南。大足元年,廢鴻州入雍州也昭應隋新豐縣,治古新豐城北。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神龍元年,複為新豐。天寶二年,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七載,省新豐縣,改會昌為昭應,治溫泉宮之西北三原隋縣。武德四年,移治清穀南故任城,改為池陽縣。六年,又移故所,改為華池縣,仍分置三原縣,屬北泉州。貞觀元年,廢三原縣,仍改華池縣為三原縣,屬雍州。九年,置高祖獻陵於縣之東南。天授元年,改隸鼎州。大足元年,隸京兆府富平隋縣。天授二年,隸宜州。大足元年州廢,還隸雍州。景雲二年,置中宗定陵於縣界櫟陽陳萬年縣。武德元年,改為櫟陽。二年,分置粟邑縣。貞觀八年,廢粟邑並櫟陽。天授三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隸雍州鹹陽隋廢縣。武德二年,複分涇陽置。初治鮑橋,其年,移治杜郵。天授二年,則天以其母順陵在其界,升為赤,神龍初複高陵隋縣。天授二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涇陽隋縣。天授二年,隸鼎州。大足元年,還雍州醴泉隋寧夷縣,後廢。貞觀十年,置昭陵於九嵕山,因析雲陽、鹹陽二縣置醴泉縣。天授元年,改隸鼎州。大足元年,還雍州。寶應二年,又置肅宗建陵,在縣北之憑山雲陽隋縣。武德元年,分置石門縣。三年,於石門縣置泉州,領石門、溫秀二縣。貞觀元年,廢泉州,改石門為雲陽,改雲陽為池陽,並屬雍州。八年,廢雲陽,改池陽複名雲陽興平隋始平縣。天授二年,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景龍四年,中宗送金城公主入蕃,別於此,因改金城縣。至德二年十月,改興平縣鄠隋縣武功隋縣。武德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風四縣置稷州,因後稷封邰為名。其年,割郇州之郿、鳳泉二縣來屬。四年,又割岐州之圍川、鳳泉屬岐州,以盩厔、好畤、武功三縣屬雍州。天授二年,置稷州,領武功、始平、奉天、盩厔、好畤五縣。大足元年,還屬雍州好畤武德二年,分醴泉縣置,因漢舊名,屬雍州。三年,改隸稷州。貞觀元年,複屬雍州。天授二年,複隸稷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盩厔隋縣。武德三年,屬稷州。貞觀三年,還雍州。天授二年,屬稷州。
大足元年,還雍州。天寶元年,改為宜壽縣。至德二年三月十八日,複為盩厔奉先舊蒲城縣,屬同州。開元四年,以管橋陵,改京兆府,仍改為奉先縣。
十七年,製官員同赤縣。寶應二年,又置玄宗泰陵於縣東北奉天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華原舊宜州,領華原、宜君、同官、土門四縣。貞觀十七年,省宜州及土門縣,以華原、同官屬雍州。宜君屬坊州。垂拱二年,改華原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又置宜州,領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縣。大足元年,廢宜州,縣還雍州。
神龍元年,複為華原縣美原舊宜州土門縣,貞觀十七年廢。鹹亨二年,又割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縣置,改為美原縣。天授二年,又屬宜州。大足元年,還雍州同官屬宜州,貞觀十七年,改屬雍州。天授二年,改屬宜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
華州上輔隋京兆郡之鄭縣。義寧元年,割京兆之鄭縣、華陰二縣置華山郡,因後魏郡名。武德元年,改為華州,割雍州之渭南來屬。五年,改渭南還雍州。
垂拱元年,割同州之下邽來屬。二年,改為太州。神龍元年,複舊名。天寶元年,改為華陰郡。乾元元年,複為華州。上元元年十二月,改為太州,華山為太山。
寶應元年,複為華州。舊領縣二,戶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三,口八萬八千八百三十。
天寶領縣三,戶三萬三千一百八十七,口二十一萬三千六百一十三。在京師東一百八十裏,去東都六百七十裏。
鄭隋縣。華陰隋縣。垂拱二年,改為仙掌縣。天授二年,分置同津縣於關口,長安中廢。神龍元年,複為華陰。上元元年,改為太陰縣。寶應元年複舊。
下邽隋縣。舊屬同州,垂拱元年來屬。
同州上輔隋馮翊郡。武德元年,改為同州,領馮翊、下邽、蒲城、朝邑、澄城、白水、郃陽、韓城八縣。三年,分朝邑置河濱縣,分郃陽置河西縣,分澄城置長寧縣。仍割河西、韓城、郃陽三縣,於河西置西韓州。九年,分馮翊置臨沮縣。貞觀元年,省河濱、臨沮二縣。八年,省長寧縣,廢西韓州,以郃陽、河西二縣來屬。垂拱元年,割下邽屬華州。開元四年,割蒲城縣屬京兆府。天寶元年,改同州為馮翊郡。乾元元年,複為同州。乾元三年,以蒲州為河中府;割朝邑縣入河中府,改河西縣為夏陽縣,又屬河中府。舊領縣九,戶五萬三千三百一十五,口二十三萬二千一十六。天寶領縣六,戶六萬九百二十八,口四十萬八千七百五。在京師東北二百五十五裏,至東都六百二裏。
馮翊隋縣郃陽隋縣。武德三年,割屬西韓州。貞觀八年,複屬同州白水隋縣澄城隋縣韓城隋縣。武德七年,割屬西韓州。八年,自河西縣移西韓州理於此,領韓城、郃陽、河西三縣。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韓城等三縣複還屬同州也夏陽武德三年,分郃陽於此置河西縣。乾元三年,為夏陽。坊州上隋上郡之內部縣。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作牧鄜州,於此置馬坊。武德二年,分鄜州置坊州,以馬坊為名。天寶元年,改為中部。乾元元年,複為坊州。舊領縣二,戶七千五百七,口一萬一千六百七十一。天寶領縣四,戶二萬二千四百五十八,口十二萬二百八。在京師東北三百四十七裏,去東都九百四十八裏。
鄜城隋縣。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屬坊州中部隋曰內部。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為中部,屬坊州宜君舊屬宜州。貞觀十七年廢,二十年複置,屬雍州,管玉華宮。永徽二年,複廢。龍朔三年,又割中部、同官兩縣地複置宜君縣,理古礻殳祤城北,屬坊州昇平天寶十二年,分宜君縣置。丹州下隋延安郡之義川縣。義寧元年,於義川置丹陽郡。武德元年,改為丹州,領縣五。二年,於州置總管府,北連、北廣二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
天寶元年,改為鹹寧郡。乾元元年,複為丹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九十四,口一萬七千二十。天寶,戶一萬五千一百五,口八萬七千六百二十五。在京師東北六百一十一裏,去東都九百二十裏。
義川隋縣汾川隋縣,治土壁堡。開元二十二年,移於今所鹹寧隋縣,治白水川。景龍二年,移治長鬆川雲岩隋廢縣,武德元年,複分義川縣置,理回城堡。鹹亨四年,移治今所門山隋廢縣,武德三年,分汾川縣置,治宋斯堡。總章二年,移治庫利川。
鳳翔府隋扶風郡。武德元年,改為岐州,領雍、陳倉、郿、虢、岐山、鳳泉等六縣。又割雍等三縣,置圍川縣。其年,割圍川屬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圍川及鄜州之麟遊、普潤等三縣來屬。七年,又置岐陽縣。八年,改圍川為扶風縣,省虢縣及鳳泉。天授二年,複置虢縣。天寶元年,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肅宗自順化郡幸扶風郡,置天興縣,改雍縣為鳳翔縣,並治郭下。初以陳倉為鳳翔縣,乃改為寶雞縣。其年十月,克複兩京。十二月,置鳳翔府,號為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為五京。寶應元年,並鳳翔縣入天興縣,後罷京名。舊領縣八,戶二萬七千二百八十二,口十萬八千三百二十四。天寶領縣九,戶五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口三十八萬四百六十三。在京師西三百一十五裏,去東都一千一百七十裏。
天興隋雍縣。至德二年分雍縣置天興縣。寶應元年廢雍縣,並入天興扶風武德三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取湋川為名,俗訛改為“圍”。四年,以圍川隸稷州。貞觀元年,為扶風縣,複屬岐州。
寶雞隋陳倉縣。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改為鳳翔縣,其月十八日,改為寶雞。
岐陽貞觀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置,至二十一年廢,永徽五年複置。
岐山隋縣。武德元年,移治張堡。七年,移治龍尾城。貞觀八年,移治豬驛南,即今治所是。仍省虢縣並入。郿隋縣。義寧二年,於縣界置郿城郡,領郿、鳳泉二縣。武德元年,罷郡,置郇州,領郿縣。三年,廢郇州,改屬稷州。
七年,改屬岐州。麟遊義寧元年,於仁壽宮置鳳棲郡及麟遊縣。其郡領麟遊、上宜、普潤三縣。二年,改為麟遊郡及靈台縣,仍割安定郡之鶉觚來屬。武德元年,改麟遊郡為麟州。貞觀元年,省靈台縣入麟遊,又廢麟州,以普潤、麟遊二縣隸岐州,上宜隸雍州,鶉觚隸涇州。太宗改仁壽宮為九成宮。普潤隋縣。本屬麟州,貞觀元年來屬。虢隋縣。貞觀八年,廢入岐山縣。天授二年,複分岐山置虢縣。
邠州上隋北地郡之新平縣。義寧二年,割北地郡之新平、三水二縣置新平郡。武德元年,改為豳州。二年,分新平置永壽縣。貞觀二年,又分新平置宜祿縣。開元十三年,改豳為邠。天寶元年,改為新平郡。乾元元年,複為邠州。舊領縣四,戶一萬五千五百三十四,口六萬四千八百一十九。天寶,戶二萬二千九百七十七,口十三萬五千二百五十。去京師西北四百九十三裏,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二裏。
新平隋縣
三水隋縣
永壽武德二年,分新平置。神龍三年,改屬雍州。景龍元年,複屬邠州。
宜祿貞觀二年,分新平置宜祿縣,後魏廢縣名。
涇州上隋安定郡。武德元年,討平薛仁杲,改名涇州。天寶元年,複為安定郡。乾元元年,複為涇州。舊領縣五,戶八千七百七十三,口三萬五千九百二十一。天寶,戶三萬一千三百六十五,口十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九。在京師西北四百九十三裏,至東都一千三百八十七裏。
安定隋縣。靈台隋鶉觚縣。天寶元年,改為靈台。良原潘原隋陰盤縣。天寶元年,改為潘原,縣界有潘原廢縣。臨涇隋縣。
隴州上隋扶風郡之汧源縣。義寧二年,置隴東郡,領縣五。武德元年,改為隴州,以南由縣屬含州。四年,廢含州,複以南由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汧陽郡。乾元元年,複為隴州。舊領縣五,戶四千五百七十一,口一萬八千六百三。
天寶,戶二萬四千六百五十二,口十萬一百四十八。在京師西四百九十六裏,去東都一千三百二十五裏。
汧源隋縣汧陽隋縣南由隋縣。武德元年,置含州於此,領南由一縣。四年,廢含州,以縣屬隴州。
吳山隋長蛇縣。貞觀元年,改為吳山縣,治槐衙堡。上元元年,移治龍盤城。
華亭隋縣。垂拱二年,改亭州。神龍元年,複舊。
寧州上隋北地郡。義寧元年,領安定、羅川、襄樂、彭原、新平、三水六縣。二年,分定安置歸義縣,以新平、三水屬新平郡。武德元年,改北地郡為寧州。其年,以彭原縣屬彭州。三年,分彭原置豐義縣,躭彭州。又分定安置定平縣。貞觀元年,廢彭州,以彭原、豐義二縣來屬。仍於寧州置都督府。四年,罷都督府。十七年,廢歸義縣。天寶元年,改為彭原郡。乾元元年,複為寧州。舊領縣七,戶一萬五千四百九十一,口六萬六千一百三十五。天寶,領縣六,戶三萬七千一百二十一,口二十二萬四千八百三十七。在京師西北四百四十六裏,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四裏。
定安隋縣
彭原隋縣。武德元年,置彭州,領彭原一縣。二年,分置豐義縣。貞觀元年,廢彭州,以縣來屬寧州真寧隋羅川縣。天寶元年,改為真寧定平武德二年,分定安縣置。貞觀十七年,廢歸義縣,並入定平襄樂隋縣豐義武德二年,分彭原縣置,屬彭州。貞觀元年廢彭州,來屬。
原州中都督府隋平涼郡。武德元年,平薛仁杲,置原州。貞觀五年,置都督府,管原、慶、會、銀、亭、達、要等七州。十年,省亭、達、要三州,唯督四州。天寶元年,改為平涼郡。乾元元年,複為原州。舊領縣三,戶二千四百四十三,口一萬五百一十二。天寶領縣四,戶七千三百四十九,口三萬三千一百四十六。在京師西北八百裏,至東都一千六百四十五裏。
平高隋縣平涼隋縣,治陽晉川。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百泉隋縣蕭關貞觀六年,置緣州,領突厥降戶,寄治於平高縣界他樓城。高宗時,於蕭關置他樓縣。神龍元年,廢他樓縣,置蕭關縣。大中五年,置武州。
慶州中都督府隋弘化郡。武德元年,改為慶州,領合水、樂蟠、三泉、馬嶺、弘化五縣。三年,改三泉為同川縣。六年,置總管府,改合水為合川縣,又置白馬、蟠交二縣。七年,改總管為都督府。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及合川縣,仍割林州之華池縣來屬。二年,置洛源縣。四年,複置都督府及北永州,以洛源屬北永州。五年,又罷都督府,以慶州隸原州都督府。八年,又以廢北永州之洛源縣來屬。開元四年,複置都督府。二十六年,昇為中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改為慶州。舊領縣八,戶七千九百一十七,口三萬五千一十九。天寶領縣十,戶二萬三千九百四十九,口一十二萬四千三百三十六。在京師西北五百七十二裏,至東都一千四百一十裏。
安化隋弘化縣,治弘州故城。武德六年,移治今所,與合水縣俱在州治。
其年,改合水為合川縣。貞觀元年,省合川縣並入。神龍元年,改為安化縣樂蟠義寧元年,分合水縣置合水武德六年,分合水置蟠交縣。天寶元年廢,並入合水。馬嶺隋縣,治天家堡。貞觀八年,移理新城。以縣西有馬嶺阪。方渠景龍元年,分馬嶺置。
同川義寧二年,廢北永州,分寧州彭原置於三泉縣故城。武德三年,複治同川城,改為同川縣洛源隋縣。大業十三年,為胡賊所破,因廢。貞觀二年,複置。又自延州金城縣移北永州治於此。八年,北永州廢,複以洛源縣屬慶州延慶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華池隋舊縣。大業十三年,為胡賊所破,縣廢。武德四年複置,又於此置林州總管府,管永州。其林州領華池一縣。五年,改永州為北永州。七年,罷林州總管府。貞觀元年,廢林州,華池隸慶州懷安開元十年,檢括逃戶置,因名懷安。
芳池州都督府,寄在慶州懷安縣界,管小州十:靜、獯、王、濮、林、尹、位、長、寶、寧,並黨項野利氏種落。
安定州都督府寄在慶州界,管小州七:黨、橋、烏、西戎州、野利州、米州、還州。
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慶州界,管小州七:永利州、威州、旭州、莫州、西滄州、儒州、琮州。
鄜州上隋上郡。武德元年,改為鄜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鄜城六縣。二年,以內部、鄜城隸坊州。三年,置直羅縣。貞觀二年,置都督府。
六年,又改為大都督府。九年,複為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洛交郡。乾元元年,複為鄜州。舊領縣五,戶一千七百三,口五萬一千二百一十六。天寶,戶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三,口十五萬三千七百十四。在京師東北五百裏,至東都九百二十五裏。
洛交隋縣
洛川隋縣三川隋縣。以華池水、黑水、洛水三水會同,因名直羅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於直羅城置,以城枕羅水,其川平直故也甘泉武德元年,分洛交縣置伏陸縣。天寶元年,改為甘泉縣。
延州中都督府隋延安郡。武德元年,改為延州總管府,領膚施、豐林、延川三縣,管南平、北武、東夏三州。四年,又管丹、廣、達三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開元二年,複置都督府,領丹、綏、渾等州。天寶元年,改為延安郡。乾元元年,複為延州。舊領縣九,戶九千三百四,口一萬四千一百七十六。天寶,戶一萬八千九百五十四,口十萬四十。在京師東北六百三十一裏,至東都一千一百五十一裏。
膚施隋縣。分豐林、金明二縣置。延長隋廢縣。武德二年,複於此置北連州,領義鄉、齊明二縣。貞觀二年,廢北連州及義鄉、齊明二縣,並入延安。
廣德二年,改為延長縣
臨真隋縣。武德初,屬東夏州。貞觀二年,州廢來屬敷政隋因城縣。武德二年,移治於金城鎮,改為金城縣。又於界內置永州,領金城、洛盤、新昌、土塠四縣。貞觀四年,移永州於洛源縣。八年,廢洛盤等三縣,並入金城,屬延州。天寶元年,改金城為敷政金明隋廢縣。武德二年,置北武州,領開遠、金義、崇德、永定、安義五縣。複分膚施置金明縣。貞觀二年,廢北武州,以開遠等五縣並入金明縣豐林隋舊縣。武德四年,於此僑置雲州及雲中、榆林、龍泉三縣。八年,廢雲州及三縣,以龍泉並入臨真,以雲中、榆林並入豐林延水武德二年,分延川縣置西和州,領安人、修文、桑原三縣。貞觀二年,廢西和州,以修文、桑原並入安人,屬北基州。八年,廢北基州入延川。二十三年,改為弘風縣。神龍元年,改為延水延川隋舊縣。武德二年,置南平州,領義門縣。四年,廢南平州及縣,並入延川延昌武德二年,置北平州。貞觀三年廢,十年於廢州置罷交縣。天寶元年,改名為延昌縣渾州寄治延安郡界,隸延州節度使。
綏州下隋雕陰郡。武德三年,於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府,領西和、南平、北基、銀、雲、貞、上、殄、北吉、匡、龍等十一州。其綏州領上、大斌、城平、綏德、延福五縣。六年,移治所於延州延川縣界。七年,又移治城平縣界魏平廢城。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罷都督府,移州治上縣。天寶元年,改為上郡。乾元元年,複為綏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六十三,口一萬六千一百二十九。天寶,戶一萬八百六十七,口八萬九千一百一十一。在京師東北一千裏,至東都一千八百一十九裏。
龍泉隋曰上縣。天寶元年,改為龍泉延福隋縣。武德六年,置北吉州,領歸義、洛陽二縣,羅州領石羅、開善、萬福三縣;匡州領安定、源泉二縣。貞觀二年,三州及縣並廢,地並入延福綏德隋廢縣。武德二年,複置。六年,又分置雲州,領信義、淳義二縣;龍州領風鄉、義良二縣。貞觀二年,二州及縣俱廢,地並入綏德城平隋舊縣。武德三年,又置魏平縣,屬南平州。又置魏州,領安故、安泉二縣。七年,又於魏平城中置綏州總管府並大斌縣。貞觀二年,廢南平州、魏州及魏平、安故、安泉三縣,移綏州治於上縣,大斌治於今所大斌武德七年置,治魏平。貞觀二年,移治今所。
銀州下隋雕陰郡之儒林縣。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置銀州,隋舊名。天寶元年,改為銀川郡。乾元元年,複為銀州。舊領縣四,戶一千四百九十五,口七千七百二。天寶,戶七千六百二,口四萬五千五百二十七。在京師東北一千一百三十裏,至東都一千五百七十九裏。
儒林隋舊縣撫寧隋縣。貞觀二年,屬綏州。八年,改屬銀州,治龍泉川。開元二年,移於今所真鄉隋縣開光隋縣。貞觀二年,屬綏州。八年,改屬柘州。十三年,柘州廢,來屬銀州靜邊州都督府舊治銀川郡界內,管小州十八歸德州寄治銀州界,處降黨項羌。
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改為夏州都督府,領夏、綏、銀三州。其夏州,領德靜、岩綠、寧朔、長澤四縣。其年,改岩綠為朔方縣。
七年,於德靜縣置長州都督府。八年,改北開州為化州。十三年,廢化州及長州,以德靜、長澤二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朔方郡。乾元元年,複為夏州。舊領縣四,戶二千三百二十三,口一萬二百八十六。天寶,戶九千二百一十三,口五萬三千一百四。在京師東北一千一百一十裏,至東都一千六百八十裏。
朔方隋岩綠縣。貞觀二年,改為朔方縣。永徽五年,分置寧朔縣,長安二年廢。開元四年又置,九年又廢,還並入朔方德靜隋縣。貞觀七年,屬北開州。八年,改北開州為化州。十三年,廢化州,以縣屬夏州寧朔隋縣。武德六年,於此置南夏州。貞觀二年廢長澤隋縣。貞觀七年,置長州都督府。十三年,廢長州,縣還夏州雲中都督府黨項部落,寄在朔方縣界,管小州五:舍利、思璧州、阿史那州、綽部州、白登州。戶一千四百三十,口五千六百八十一呼延州都督府黨項部落,寄在朔方縣界,管小州三:賀魯州、那吉州、夾跌州。戶一百五十五,口六百五桑乾都督府寄朔方縣界,管小州四:鬱射州、藝失州、畢失州、叱略州。
戶二百七十四,口一千三百二十三定襄都督府寄治寧朔縣界,管小州四:阿德州、執失州、蘇農州、拔延州。
戶四百六十,口一千四百六十三達渾都督府延陀部落,寄在寧朔縣界,管小州五:姑衍州、步訖若州、嵠彈州、鶻州、低粟州。戶一百二十四,口四百九十五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朔方縣界。戶四百八十三,口二千五十三寧朔州都督府寄在朔方縣界。戶三百七十四,口二千二十七仆固州都督府寄在朔方縣界。戶一百二十二,口六百七十三。
靈州大都督府隋靈武郡。武德元年,改為靈州總管府,領回樂、弘靜、懷遠、靈武、鳴沙五縣。二年,以鳴沙縣屬西會州。貞觀四年,於回樂縣置回、環二州,並屬靈武都督府。十三年,廢回、環二州,靈州都督入靈、填二州。二十年,鐵勒歸附,於州界置皋蘭、高麗、祁連三州,並屬靈州都督府。永徽元年,廢皋蘭等三州。調露元年,又置魯、麗、塞、含、依、契等六州,總為六胡州。
開元初廢,複置東皋蘭、燕然、燕山、雞田、雞鹿、燭龍等六州,並寄靈州界,屬靈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靈州為靈武郡。至德元年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升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複為靈州。舊領縣五,戶四千六百四十,口二萬一千四百六十二。天寶領縣六,戶一萬一千四百五十六,口五萬三千一百六十三。在京師西北一千二百五十裏,至東都二千裏。
回樂隋縣,在郭下。武德四年,分置豐安縣,屬回州。十三年,州廢,並入回東鳴沙隋縣。武德二年,置西會州,以縣屬焉。貞觀六年,廢西會州,置環州。九年,廢環州,縣屬靈州。神龍二年,移治廢豐安城靈武隋縣懷元隋縣。界有隋五原郡。武德元年,改為豐州,領九原縣。六年,州縣俱省入懷遠縣。儀鳳中,再築新城。縣有鹽池三所保靜隋弘靜縣。神龍元年,改為安靜。至德元年,改為保靜溫池神龍元年置燕然州寄在回樂縣界,突厥九姓部落所處。戶一百九十,口九百七十八雞鹿州寄在回樂縣界,突厥九姓部落所處。戶一百三十二,口五百五十六雞田州寄在回樂縣界,突厥九姓部落所處。戶一百四,口四百六十九東皋蘭州寄在鳴沙界,九姓所處。戶一千三百四十二,口五千一百八十二燕山州在溫池縣界,亦九姓所處。戶四百三十,口二千一百七十六燭龍州在溫池界,亦九姓所處。戶一百一十七,口三百五十三。
鹽州下隋鹽川郡。武德元年,改為鹽州,領五原、興寧二縣。其年,移州及縣寄治靈州。四年,省興寧入五原縣。貞觀元年,廢鹽州五原縣入靈州。二年,平梁師都,複於舊城置鹽州及五原、興寧二縣,隸夏州都督府。其年,改為靈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五原郡。乾元元年,改為鹽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為都督府。元和八年,隸夏州。舊領縣二,戶九百三十二,口三千九百六十九。天寶,戶二千九百二十九,口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五。在京師西北一千一百裏,至東都二千一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