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將,他從小就練得一身好武藝,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深受孫權的賞識和器重。

魯肅病死後,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率軍駐紮在陸口,為孫權擔當北禦曹魏、西抗蜀漢的大任。

當時,關羽正在攻打曹魏駐防的樊城。呂蒙看到,如果關羽攻下樊城,那麽勢力一定會大增,這必然會給東吳帶來極大的威脅。於是,呂蒙就上書孫權,要求出兵攻打關羽。

孫權和呂蒙想的一樣,他也覺得關羽是東吳之大患,一直想找個時機將其除掉。無巧不成書,就在這時候,曹操派使者來聯絡孫權,希望孫權能夠幫自己一把,襲擊關羽的後方,以解樊城之危。這樣的好機會孫權當然不會放過,立馬和曹操一拍即合,共同對付關羽。

眾所周知,關羽絕不是等閑之輩,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雖然親自率大軍進攻樊城,但對身後的呂蒙也心生防備。

呂蒙看到關羽對自己防備很嚴,沒有下手的機會,就想了一個對策。

呂蒙身體一直不好,經常生病,於是,他就裝作舊病發作,一病不起。為了騙到關羽,孫權還正式發布命令,讓呂蒙回家養病,同時,還派了一個叫陸遜的年輕書生去接替呂蒙。

關羽聽說呂蒙病重,接替他的是一個年輕書生,心裏很高興。關羽心想,呂蒙病了,自己的後方就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了,於是就放鬆了警惕。

陸遜一上任,就派人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去拜見關羽,信中說:“關將軍戰功顯赫,沒有人不佩服將軍神威,我今後還得仰仗將軍多多照顧。”

關羽看到陸遜謙遜、老實,就更放心了,於是,就把原來防備東吳的人馬陸續調去攻打樊城了。

孫權看到關羽中計,心中大喜,馬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迅速襲擊關羽後方。呂蒙大軍開到潯陽的時候,為了掩藏大軍的行蹤,呂蒙就讓人把所有的戰船都改裝成了商船,把精銳的士兵藏在船艙裏,讓搖櫓的士兵扮成商人,穿上商人穿的白色衣服。

準備完畢後,“商船”向長江北岸進發了。到了長江北岸,守防的蜀軍看到都是穿白衣的商人,也沒有太在意,就讓他們停靠在自己的港口。一到晚上,躲在船艙裏的東吳士兵一齊出來,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蜀軍將士全部抓住。這樣一來,呂蒙大軍就輕易地占領了長江北岸,進而搶占了公安。

占領公安之後,呂蒙命令入城的東吳將士要嚴守紀律,不許侵犯百姓,違令者斬首示眾。還優待俘虜,慰問投降的蜀軍家屬。很快,呂蒙就贏得了民心。

在呂蒙襲擊關羽後方的同時,曹操也派徐晃抵達樊城前線,這樣,關羽受到徐晃和呂蒙前後夾擊。

關羽並不死心,企圖聯絡公安的蜀軍舊將反戈,裏應外合給呂蒙以重創。結果發現那裏的士兵沒有人再願意跟東吳開仗,全都真心歸順了東吳。到這個時候,關羽領教了呂蒙的厲害,但是已經晚了,隻得撤軍樊城,敗走麥城。

瞞天過海的關鍵在於一個“瞞”字。瞞得過則大功告成,瞞不過則弄巧成拙。但是,“瞞”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過海”的必要手段。這一招中的“天”指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對象。要善於抓住“天”的弱點施謀設計,使“天”變成聾子和瞎子。用“瞞”解除了“天”的威脅,“過海”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