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北方匈奴貴族占據了整個中國北方的版圖,讓西晉王朝不得不陷入隨時崩潰的局麵之中。當時一些有誌於北定中原的將領們,依然在堅持向北方宣戰,希望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這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劉琨,生於官宦世家的他,不僅文才出眾、相貌俊朗,而且還是與陸機、陸雲齊名的“二十四友”。
永嘉二年(308),因為感受到了劉琨等人的決心,晉懷帝派遣劉琨北上收複河山,同時還任命他擔任了並州刺史、振威將軍以及匈奴中郎將等職務。
並州當時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區域,其中包括了西河國、太遠國、樂平國、雁門郡、新興郡、上黨郡。因為西晉朝廷勢力的喪失,讓這裏大部分地區的控製權失落了。在北部,拓跋鮮卑占據著雁門郡、新興郡;在西部,匈奴貴族盤踞在西河國。上一任並州刺史是司馬騰,他放棄了晉陽,早已逃亡到冀州去了。所以並州的局勢好像一盤散沙一樣,眼看著就要四分五裂。
麵對這樣的局麵,劉琨並沒有任何遲疑,他招募了千餘名壯士,率領他們朝著晉陽出發了。在多年戰亂的洗禮之下,前往晉陽的道路早就已經被摧毀了,而且沿途盜賊橫行,道路坎坷。劉琨帶著自己的部屬一路勇往直前,不斷和盜賊、敵軍戰鬥,終於來到了晉陽。
戰火帶來的摧毀力量是不可預計的,晉陽已經變得滿目瘡痍,全城的人加起來也不超過兩萬戶,而且大多數的房屋都已經倒塌毀壞,走在大街上,隨處都可以看到屍體。眼看著這一片焦土,劉琨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悲涼來,他製訂了計劃,首先幫助城中的百姓將親人的屍骨掩埋,修複房屋,讓大家不至於流離失所。然後,劉琨又組織大家將城池再次加固,在他的協調之下,晉陽的城防體係也逐漸恢複了,那些原本逃難的流民也開始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投奔劉琨的人也越來越多。
當時,匈奴貴族劉淵已經建立了新的王朝,取國號為漢,並自立為漢王。這位漢王的老巢距離晉陽隻有三百多裏,匈奴的鐵騎如果想要攻打晉陽,隻需要一天就可以來到城下。這個處境非常危難,但劉琨卻毫不畏懼,當劉淵的大兒子劉聰和大將軍石勒率兵前來攻打晉陽的時候,他帶著全城的百姓出來應戰。
有一次,匈奴人又發動了幾十萬人的軍隊將小小的晉陽城圍得水泄不通。劉琨查看了自己手下的將士和供給,發現士兵不足,糧草也非常匱乏。城中的百姓也看到了這一局麵,都認為這一次是真的守不住晉陽了。可是劉琨卻泰然自若地站在城頭,觀察著匈奴人的大營。他發現匈奴大軍雖然浩浩****,但是士氣並不高昂,推測這些士兵不過是臨時征召而來的,戰鬥力也不強,反而有著強烈的思鄉情緒。
當天晚上,寒風吹拂著晉陽城,而劉琨穿著一襲白衣來到了城樓之上。他站立風中,遠望著月色下的匈奴大營。過了半晌,劉琨忽然發出一聲長嘯,仿佛胸中有無限的惆悵和悲傷。這一聲傳到了匈奴的大營之後,並沒有引發騎兵的攻擊,反而讓眾人也都感到了無限的悲涼之意,那些原本就士氣不高的士兵也都開始歎息。
到了半夜時分,劉琨又一次走上城樓,這一次他手中多了一個胡笳。在寒風之中,劉琨吹奏起了這種匈奴人特有的樂器,用他們最熟知的音樂來向匈奴大軍致意。這是一首哀婉且感人的匈奴思鄉曲,那些厭戰的士兵聽到了家鄉的曲子,一個個抱頭痛哭,思鄉情緒更加濃烈。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士兵們都還沒有睡去,而劉琨又一次登上城樓,再一次吹奏著哀婉的曲調。這一次,匈奴士兵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他們不顧頭領的嗬斥,一個個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脫掉身上的盔甲,隻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團聚。看到那些自行撤退的士兵,劉琨知道:晉陽的危機已經解除了。
掌握了敵人的心理,巧妙地發動了心理戰,通過多種手段來刺激和影響敵人,讓他們隨著音樂陷入到哀傷情緒之中,從而引爆了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的思鄉、厭戰情緒,徹底瓦解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