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國,有一個雄辯的演說家田巴。他生就一張鐵嘴,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在徂丘、稷下一帶發表演說,和他人辯論,竟然無人是他的對手。他能夠將曆史上的春秋五霸統統貶斥得一錢不值,把完全不同的東西說成一模一樣,真可謂巧舌如簧。

徐劫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有個能言善辯的學生魯連,當時隻有12歲。魯連聽說田巴的赫赫聲名,心裏非常不服氣。一天,他對自己的老師徐劫說:“老師,我想去同田巴辯論一番,好讓他不要再搖唇鼓舌,信口開河,好不好?”

徐劫看了看魯連,搖了搖頭說:“田巴口才非常厲害,你小小年紀,能戰勝他嗎?”

魯連昂起頭,自信地拍拍胸脯說:“肯定沒問題。”

徐劫見到田巴,便說:“我有個學生,才12歲,卻是一匹千裏駒,後生可畏,能不能向您請教一番啊?”

田巴一看對方還是個小孩子,就微微撇了一下嘴巴,嘲諷地說:“可以。”

魯連見了田巴,毫不畏懼,上來就單刀直入地說道:“我曾經聽人說過,廳堂上的垃圾沒有清除,怎麽還顧得上鏟除郊野的雜草呢?在短兵相接進行搏鬥的時候,如何能夠防備遠處射來的冷箭呢?這些都是什麽道理?這叫事情有個輕重緩急,假如麵前有急事不辦,卻去做次要的事情,豈不是亂了套了嗎?現在,我國形勢非常危急,南陽地方有楚國大軍屯駐;高唐一帶正在遭受趙國軍隊攻打;聊城被十萬燕軍團團圍困。請問田先生,您可有什麽救急的妙計嗎?”

田巴沒有想到對方小小的年紀,卻如此了解國家大事,一開口所談論的問題就十分棘手,一時之間張口結舌,滿麵通紅,羞愧地說:“沒有辦法。”

魯連笑道:“國家緊急的時候想不出拯救的辦法;老百姓陷於危亡之際不能提出安撫的計策;隻會喋喋不休地談論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這怎麽能算得上是擅長演說的學者呢?現在,我倒可以用計趕走南陽的楚兵,擊退高唐的趙軍,解除聊城的包圍。要知道,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是真正的辯才啊!可您的滔滔演說隻像貓頭鷹喋喋不休的空叫聲,真是讓人感到十分討厭。希望您從今往後還是少和人喋喋不休地爭辯吧!”

聽到這個小孩子這麽說,田巴越發無地自容,羞慚地說:“你說得對,說得對。”

第二天,田巴專程前去拜訪徐劫,讚不絕口地說:“您教出來的那個學生魯連真厲害,真是後生可畏啊!我以後還是專心治學吧!”

從此,田巴就不再誇誇其談了。

在這個故事中,魯連之所以能夠在論辯中戰勝田巴,關鍵就在於他找到了辯論的關鍵點,抓住了對方的死穴。如此一來,輕而易舉就能戰敗對方。因此,我們如果想要批駁對方的觀點,就要瞅準目標,找出對方論點論據的關鍵漏洞,一擊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