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翰林學士陳堯谘十分喜歡養馬,他的家中也養了很多馬匹。後來,陳堯谘買了一匹烈馬。這匹烈馬的脾氣火暴,難以駕馭,甚至很多人都被它踢傷、咬傷了。

有一天早上,陳堯谘的父親走到馬廄,四處看了看,卻沒有看到那匹烈馬,便問馬夫道:“那匹烈馬跑哪兒去了?”

馬夫答道:“翰林已經將那匹馬賣給一個商人了。”

陳父問:“那個商人買那匹馬又是做什麽呢?”

馬夫說:“聽說是買去運貨。”

陳父接著又問道:“翰林告訴那個商人那匹馬乃是一匹烈馬了嗎?”

馬夫說:“哎,老爺,如果告訴那個商人那匹馬是匹烈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又怎麽會買呢?”聽了他的這番話,陳父十分生氣地說:“真是太不像話了,這小子竟然還敢騙人!”說完就氣呼呼地轉身走了。之後,陳父找到兒子陳堯谘就問:“你把那匹烈馬賣了?”

聽父親這麽問,陳堯谘十分得意地說:“是啊,還賣了個好價錢呢!”

父親生氣地說:“真是個混賬東西,你身為朝廷重臣,竟然敢去騙人!”

陳堯谘說:“父親,我又沒有強迫他買,馬是他自己看中的,他願意買,我就賣了。這又怎麽會是騙他呢?”

父親又問:“那你為什麽不告訴他這是匹烈馬,又咬人又踢人呢?”

陳堯谘嘟嘟囔囔地說:“馬擺在那裏讓他隨便看,他自己看不出這馬性子烈,這又怎麽能怪我沒告訴他呢?”

聽到陳堯谘這麽說,他的父親就愈加生氣了,罵道:“你這麽多年的書都讀到哪裏去了,難道你沒聽說過‘不欺買主’的故事嗎?”

陳堯谘搖搖頭。父親說:“都是我的過錯,你小的時候,我隻顧著教你讀書誦經,卻沒怎麽教育你要怎麽做人。如今我就來給你上一課,教你如何做人。唐朝在武則天執政的時候,有一位宰相叫陸元方,他想把東京洛陽城裏的一所房子給賣掉,當時一切手續都辦好了,隻等著買房子的人來交錢。買房的人前來交錢的時候,陸元方卻說,這房子哪裏都好,就是沒有出水的地方。聽到他這麽說,那個人立刻說這房子自己不買了。陸元方的兒子和侄子們聽說這件事之後都埋怨他,而陸元方卻說,你們也太奇怪了,難道可以為了錢而欺騙別人嗎?”

陳堯谘聽了父親的這番話,感到十分慚愧。接著,父親又說道:“你手下那麽多馴馬的高手都管不好那匹馬,一個到處奔走的商人又如何能養得了它?你不告訴他這件事,這不明擺著是在欺騙人家嗎?”

陳堯谘聽後羞愧地說:“父親,您別再生氣了,我知道這件事是我做錯了,我現在就去把買馬的商人給找回來。”

於是陳堯谘即刻去找到了那個買馬的商人,並向他說明了原因,將錢退給了那個商人,自己又將馬牽了回來,一直把那匹馬養到老死。

以誠待人,以信取人,誠信無欺,講求信用,乃是為人處世的根本道德標準。那些踐踏誠信的人或許能夠得到一時之利,但終將作繭自縛、自食其果。無論何時,誠信都是做人、立業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