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酷愛麵子,視尊嚴為珍寶,有“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的說法,這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而在中國官場上,上司則尤其愛麵子,很在乎下屬的態度,往往以此作為考驗下屬對自己尊重不尊重、會不會來事的一個重要“指標”。

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善於納諫著稱的賢君,但也常常對魏征當麵指責他的過錯感到生氣。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時酒後吐真言,對長孫無忌說:“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做事,盡心盡力,當時確實可惡。我不計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說無愧於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勸諫我,當不讚成我的意見時,我說話他就默然不應。他這樣做未免太沒禮貌了吧?”

長孫無忌勸道:“臣子認為事不可行,才進行勸諫;如果不讚成而附和,恐怕給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為然地說:“他可以當時隨聲附和一下,然後再找機會陳說勸諫,這樣做,君臣雙方不就都有麵子了嗎?”唐太宗的這番話流露出他對尊嚴、麵子和虛榮的關注,反映了上司們的共同心理。

有的下屬就抱定了直來直去的進諫方式,比如這個赫赫有名的魏征真是讓他的上司太難受了。有一段時間皇帝還把他貶到鄉下去,不時地罵他為“鄉巴佬”!與魏征相反,長孫皇後在進諫上就講究了方式,搞了點“彎彎繞”,救下了魏征。

唐太宗受不了魏征的直言進諫,退朝回宮,餘怒未息,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聽到要殺忠臣魏征,焦急萬分,她想出一個委婉、易讓人接受的方法進諫皇帝。她穿上朝服,給皇上跪拜道賀說:“我聽說主明臣直。魏征如此忠直,正因為陛下是明主,這正是應該慶賀的事啊!”長孫皇後這一婉轉的進諫,使皇帝不得不愉快地接受了。一句讚揚的話,保住了魏征的腦袋。

看來從語言藝術上講,長孫皇後的“彎彎繞”比魏征的“直來直去”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