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是楚國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平定若敖氏叛亂之後,楚莊王十分高興,於是大宴群臣以示慶賀。席間,楚莊王舉起酒杯對群臣說:“寡人即位以來,日夜為國事而擔心,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飲酒了。如今叛賊伏誅,寡人多年的憂愁一掃而空,這都全靠眾位愛卿的同心協力啊!寡人今晚就破例和眾位愛卿共謀一醉。”大臣們也很高興,頻頻舉杯向楚莊王敬酒,君臣開懷暢飲。

酒酣耳熱之際,楚莊王一時興起,便命自己的寵姬許氏出來為群臣斟酒助興。許姬長得貌美如花,群臣一見之下,都不禁嘖嘖稱羨。就在這時候,忽然刮起一陣狂風,吹滅了大堂上的所有蠟燭,霎時,大堂一片漆黑。

忽然,許姬感覺一個高大的男人趁機湊到自己身邊,伸出一隻有力的大手強行捏住自己的纖纖玉手,還極不規矩地撫摩著。許姬羞怒交加,拚命掙脫這個男人的糾纏,並順手揪下了他的帽纓,疾步走到楚莊王麵前悄聲說:“大王,剛才臣妾奉令斟酒,蠟燭熄滅的時候,群臣中竟然有人趁著大堂一片漆黑拉住臣妾的手加以調戲,臣妾已經揪掉了他的帽纓作為憑證。懇請大王趕緊下令點燃蠟燭,抓住那個帽子上沒有帽纓的渾蛋。”

楚莊王一聽許姬的話,勃然大怒,心想,有人竟敢調戲自己的愛姬,這還了得,便想下令馬上點燃蠟燭,查出到底是誰幹的醜事,將他五馬分屍,方解心頭之恨。剛想下令轉念又一想,酒後亂性乃人之常情,誰沒有飲酒失態的時候呢?醇酒、美人集於眼前,是個男人都難以抵擋。再說,不就是摸了下手嘛,還是不要小題大做的好,以免傷了君臣的和氣。

想到這兒,楚莊王高聲叫道:“先別忙著點蠟燭。今晚大家喝得都很痛快,就不必穿戴整齊了,都把帽纓摘下來吧!”

聽了楚莊王的話,群臣都感到莫名其妙,但既然楚莊王有令,隻好稀裏糊塗地摘下了自己的帽纓。

事後,楚莊王安慰許姬說:“群臣飲酒過量,一時發了酒興,又見了你這樣的大美人,誰能不動心?好在沒有發生什麽太出格的事,我們還是裝糊塗為好。”

三年過後,楚國和晉國為了爭奪中原霸權而展開決戰。楚軍五次與晉軍交戰,楚將唐狡都身先士卒地衝向敵人,晉軍竟然無人能夠抵擋。在唐狡的帶動下,楚軍將士個個士氣高昂,奮勇殺敵,打得晉軍狼狽而逃。

楚莊王大為高興,要重賞唐狡。誰知唐狡卻紅著臉說:“大王切莫重賞,你隻要不治我的罪,末將就已感激不盡了!”

楚莊王奇怪地問:“將軍何出此言,寡人怎麽聽不明白呀?”

唐狡低下頭說:“大王是否還記得三年前的那次慶功宴,末將酒後失德,竟然趁著黑暗去拉大王愛姬的手。蒙大王昔日不殺之恩,末將今日才舍命相報啊!”

楚莊王大喜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將軍是國家的棟梁,昔日不過是醉後失禮而已,寡人豈能為顯示婦人的貞節而羞辱勇士呢?”言畢,楚莊王仍命人重賞唐狡。

楚莊王容人小過,最終得到了唐狡的拚死回報。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容下屬小的缺點和不足,原諒下屬小的過失,給予下屬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下屬感恩戴德,領導者才能因此而收到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