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哪個大?

這是2012年複旦大學首屆“望道計劃”自主招生考試中的一道題,在全社會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校方解釋這是一道開放式題目,沒有標準答案,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臨場應變能力。這也說明當今社會普遍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見《西遊記》帶給中國人民的誤導還是挺深的,這也是我最初決定撰寫本書的動機之一。

我認為要真正看懂《西遊記》,核心問題就是弄清書中角色的定位,尤其是他們隱喻了什麽對象。很多人覺得《西遊記》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其實根源隻在於定位不清。實不相瞞,我小時候也曾很自然地認為佛祖比玉帝更大,因為玉帝被孫悟空打得鑽桌子,佛祖卻可以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再讓他千辛萬苦來取經。所以,佛祖(佛教)孫悟空玉帝(道教),這個邏輯似乎很清晰。但這樣又無法解釋,為何在取經路上,孫悟空連那些道教神仙的童子、坐騎都奈何不了。不僅是這一個問題,在每個寒暑假多個省級衛視反複看好幾遍的高強度複習下,我越來越無法忍受不斷發現的bug。所幸的是,我找到了答案——曆史,尤其是具體到明中後期的真實曆史。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到現實的宗教,而是到現實的曆史中去尋找答案。

如果能同時熟悉《西遊記》和《明史》,或許再加上一點點行政管理方麵的知識,我認為將《西遊記》中的神魔角色在明中後期官場甚至具體的曆史事件上——找到對應原型也不算很難,真正難的是麵對現實,尤其是要撕裂很多伴隨我們童年成長的美好情愫。比如我說孫悟空的原型是成化年間的禦馬監太監汪直,理性地講,拋開感情因素,這不算很難發現的一個隱喻,甚至都算不上隱喻,明朝人一看到“禦馬監”三字立即知道是啥,再結合汪直和孫悟空的身高,這聯係不起來才怪。但人並不是那麽理性的動物。86版電視劇上映以來,孫悟空這個形象己經定格為一個充滿各種美德的超級英雄。《大話西遊》《悟空傳》《齊天傳》……更是一層又一層地豐富和深化著這個美好的角色,我現在突然來一句:孫悟空其實是玉帝私人寵幸的一個小太監。換誰也不好接受。即便是我自己也很難完全直麵這個現實,我甚至牽強地說孫悟空的原型也不止是汪直,還有海瑞、李春芳等等。沒錯,我現在就是在大方地承認邏輯牽強,我這樣寫隻是企圖用鍵盤的劈啪掩飾心被撕裂的聲音。

其實隻要能和我一樣,撥開這層心障,無數所謂的“矛盾”無不迎刃而解。玉帝是明朝皇帝,佛教是後宮私臣,道教是進士文官,如來是玉帝私寵的內臣之首司禮監掌印太監,太上老君是進士出身的外朝宰相,觀音是萬貴妃,妖怪是地方惡霸,龍族是海商(倭寇),唐太宗(世民)是世間生民。具體細看,玉帝多數行為暗喻嘉靖帝,尤其西天取經顯然諷喻他獨創的西苑取經,但有些又暗喻萬曆帝、成化帝;如來時而表現為馮保,時而表現為劉瑾;太上老君更是疊加了徐階、高拱、張居正甚至李春芳自己的多重影像。作者構築的西遊世界宏大隱秘,但隻要掌握了這個方法,對著《明史》讀《西遊》,也不難——理順。所以這個方法本不難,隻是能否破除這層心障的問題。

不過,比起這些淺顯的小問題,我認為更需要理性看待一個更宏大的問題,那就是作者借官場頂層的故事,勾畫出人類社會發展至明的形態。

其實明中後期是中華帝國甚至中華民族走向一個低穀的腐朽時代,但如果隻顧居高臨下地批判藐視,也容易錯失《西遊記》中的重要信息。這畢竟是明代文官寫的官場小說,充滿著封建文人的局限性,李春芳對明朝的很多社會機製、政治製度絕不是持否認態度。相反,他對科舉考試、清濁分流等機製是充滿感激的,書中也不乏處處吹捧,更有不少對這些機製受到侵蝕而表現出來的憂慮。僅僅從理解《西遊記》的角度,我們需要試著代入他的封建文人視角,或許這是一個更難撥開的心障。尤其是在從小背著《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這

條文學常識的背景下站在李春芳的角度來看《西遊記》,這多少有點玄幻。

開誠布公地講,我本人也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受益者,家境普通的我從未接受過良好的素質教育,寒窗苦讀十餘年,無非牢牢記住了“《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這個知識點,但我就憑這個在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的競技場上一路過關斬將。而不少同齡人從小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考前也拿到了許多教授、總裁甚至參議員的推薦信,可惜一上考場就左右拿不穩《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羅貫中還是施耐庵,所以每一次小學、中學、大學都錄取了我而不是他們。現在我卻寫了整整一本書來推翻這個一步步成就了我人生的知識點,既然我都能做到,相信您可以做得更好。

最後,本書要對許多人致以謝意。首先感謝您的閱讀,也許我的觀點您不一定完全接受,甚至有些會被認為是無稽之談,不過文學欣賞本就是一家之言,權當博君一笑耳。特別感謝沈承慶先生,他在古稀之年考證出《西遊記》作者並非吳承恩而是李春芳,這從大方向上扭轉了我的思路,明確了立足明史,客觀解讀《西遊記》的方法,使許多看似渺無頭緒的問題迎刃而解。也不忘感謝楊潔女士、章金萊先生(六小齡童),還有三位同樣英俊所以我不是很分得清的唐僧扮演者以及整個1986版《西遊記》劇組,他們創作了永恒的熒屏經典,是我們無數人童年共同的美好記憶。盡管我現在指出了一些與他們不盡相同的解讀,但正如先師牛頓三藏教授所言:“我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本書一切成果都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取得的。更要感謝以吳閑雲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西學家”,他們冒著世俗的偏見,開創了以現實主義解讀《西遊記》的道路。本書凡涉及引用他們的論點,均己在參考文獻中列出並在此一並致謝。我們之間也有很多不同觀點,歡迎讀者朋友比較研判。最後,感謝雷霞女士、楊靜先生、孟曦先生幫助提供了插圖設計,感謝中國發展出版社的鍾紫君編輯團隊為本書出版發行所做的工作。

非常有緣,今天是2018年3月31日(戊戌年乙卯月壬戌日),偉大的哲學家老子2589周年誕辰,也被道教視為太上道祖聖誕。我在青城山老君閣丹爐房寫下這篇後記,真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緣分啊!

禮讚玉皇大帝!福生無量天尊!南無阿彌陀佛!

黃如一

2018年3月31日

於青城山老君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