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李春芳確定為《西遊記》作者最大“嫌疑人”後,我們不妨來詳細了解一下李春芳其人,他是如何在《西遊記》的創作中巧妙融入自己的心路曆程和對官場社會的感悟。
15.1李春芳何許人也
李春芳,字子實,號石鹿,揚州興化人,生於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狀元,卒於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享年74歲。《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也是興化人,吳承恩是淮安府山陽縣人。後世大多認為《西遊記》的前傳《封神演義》
作者是應天府(南京)人士許仲琳,但也有觀點認為是興化人陸西星,均屬南直隸,江南果真是人文薈萃。
唐宋以來官製實施職、差分離,一個官員的級別待遇和實際差遣並不掛鉤,一般同時有職銜、本官、差遣三類職務。職銜表征級別,本官代表占用的編製,差遣才是實際崗位。這套官製將虛銜級別和實際差遣分離,不相互限製,比較靈活。比如孫悟空,虛銜是齊天大聖,但並無實掌,而差遣可以是禦馬監正堂管事,也可以是主管蟠桃園。明朝宰相慣例以尚書或都禦史為本官,加從一品或正二品虛銜,差遣則是某某大學士入直文淵閣。李春芳最終的成就是“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我們不妨就以他為例來說明。
1)光祿大夫:從一品階官。階官是根據年限自然晉升的品階,作為官員俸祿、待遇的主要依據,又稱“寄祿官”。唐宋官製最重階官,讓士人有一個自然晉升的機製,避免他們為了升官去阿附權貴或相互傾乳。明代階官最高是正一品特進光祿大夫,李春芳差一點到頂。
2)柱國:從一品勳官。勳官用於記錄一個人累積的功勳,相當於勳章,隻是標上品級更直接明了。明代勳官最高是正一品左柱國,李春芳又差一點到頂。
3)少師兼太子太師:從一品加銜。明朝的榮譽加銜有十二: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稱三公或三師;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稱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稱太子三師;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太子三孤。《明史》稱整個明朝文官隻有開國丞相李善長、徐達、常遇春分別授太師、太傅、太保(但事實上這三位是開國元勳,並非文官),實施內閣製後隻有張居正授太傅並晉升太師,其餘再無得授三公之例,李春芳當到少師也算是正常人的官居極品了。
4)吏部尚書:本官,不是差遣,表示占用了吏部尚書這個編製,但如果不加“管吏部事”,就無權真正執掌吏部。明代宰相普遍以尚書或都禦史為本官,但正常情況下不兼管部事,這是明製非常容易誤導人的一個小bug。
5)中極殿大學士:首相實職。明朝宰相正式說法是“入直文淵閣”即在文淵閣處理奏章詔旨,閣員加掛內閣大學士頭銜,並有四殿二閣的次序: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其中,華蓋殿大學士即為首相,謹身殿大學士即為次相。若此二銜空缺,則排名相對最靠前者即為事實上的首相。嘉靖三十六年(1557)火災,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被燒毀,重建後更名為皇極、中極、建極三大殿,對應學士銜也因之更名。大奸臣嚴嵩是更名前最後一位華蓋殿大學士,李春芳則是更名後第一位中極殿大學士。當然,這兩個銜名並無實質區別。
根據明製,進士登科後到各部委觀政,實習期滿外放任職。一甲進士(成績最高的三人,亦稱“三鼎甲”待遇特殊,狀元直接授從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編修。另外,二、三甲進士半年實習期滿後若發表了足夠論文,也有資格再參加一個“館選考試”,考選十餘名優秀者為庶吉士,在翰林院以學士、尚書為導師,帶薪學習三年後“散館考試”合格者亦可留為翰林編修或翰林檢討(從七品),是現代博士後製度的萌芽。明朝形成了“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的規矩,所以翰林官被稱作“儲相”,進了翰林院就是坐上宰相直通車。明朝163名內閣大學士中,41名是一甲進士,87名是庶吉士,加起來占了近八成。再加上李春芳擅長青詞,“大被帝眷”,所以盡管起步略晚,37歲(唐僧踏上取經路的年齡)才中進士,但走得快,用了14年(唐僧取經的年數)位列公卿,再5年登閣拜相,再4年首相。
作為一個政治家,李春芳算不上突出。他前幾任首相是楊廷和、張璁、夏言、嚴嵩、徐階,後麵是高拱、張居正,都在曆史上聲名顯赫,他夾在中間算名氣最小的一個。文學上,李春芳更獨特。隋唐以來是文官政治,文人和文官沒有明確界線,極少有專職作家,一般都是文官的業餘愛好。但王家屏為李春芳所寫傳記卻稱:“公生平慎默不泄,草亦隨焚。居常閉閣而思,仰屋而歎,深沉蘊藉,即諸子有不得與知者。先生生平謹慎沉默不泄露思想,打完草稿也隨即燒掉。在家常閉門思考,對著屋頂感歎,內涵深沉,即便兒子們也不知道在幹啥。)這其實有可能是在用功撰寫《西遊記》。李春芳生前沒有任何公開發表的著作,這在唐宋明高官中恐怕是獨一份。他的詩集《貽安堂集》其實是他死後,兒子李茂材整理他的遺物出版,嚴格說並未取得他本人同意,《西遊記》更是在他死後八年才出版。作為一位狀元宰相,這一點的確很另類。
需要說明的是,明代有不少叫李春芳的人,僅進士就有五位,三位與小說界有密切關係。尤其明末有一部影響很大的小說《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俗稱“海公案”講大清官海瑞的故事。其實本書接下來會講到,海瑞也是孫悟空的一個重要原型,可惜海公案的作者李春芳是一位山西人,並非我們所說這位。還有一部《嶽武穆精忠傳》,是嶽飛故事的集大成,卷首明確署名“中極殿大學士李春芳撰”但現己考證係偽托。可以確信,李春芳生前確實沒有發表過任何文學著作。
不過從現代觀點來看,李春芳某方麵的政績可能被忽略了,他長期擔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分管禮部的內閣大學士等職,在文化建設方麵可謂成效卓著,甚至彪炳史冊。現代很多研究就算不認可他是《西遊記》作者,也認為他在明代小說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當時江南密集出現了施耐庵、李春芳、許仲琳、陸西星(或許還可以算上吳承恩)等多位小說界巨頭,其實並非偶然,而是李相一直重視江南文化建設取得的碩果。這些小說家大多得到過李春芳的項目資助,16世紀的李春芳就在運用一些現代科研項目的方式進行文化建設。當然,他的項目也有一些不太成功,比如被譽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長),就曾進入李春芳的“一人計劃”並獲得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但最終沒有什麽特別出色的成果,倒是混成了奸臣胡宗憲的筆杆子。
盡管李春芳在曆史上的名聲遠不如前後幾任宰相,更不如同時代的海瑞、戚繼光這些明星,但他或許是一位人生贏家。因為這些人大多深陷明末政治鬥爭的漩渦,下場普遍不好。李春芳呢?一路混到首相,位極人臣,卻又急流勇退。朝廷否決了他六次退休請示,第七次沒辦法,準了,61歲退休,回家安享13年退休生活。最大的奇跡是他退休時,父母居然雙雙健在!須知當時人類壽命遠不如現代,60歲己經是高壽,61歲父母均健在完全是奇跡。子欲孝而親不待是人生一大悲劇,一旦貨與帝王家,多半就隻能獻身於宮廷,哪裏還有機會再抽身奉養父母?李春芳退休回家,奉養父母十餘年,數年後自己也過世,“鄉裏豔之。”普通百姓都豔羨,嚴嵩、高拱、張居正泉下有知,更是會嫉妒得死去活來。連奎木狼都要嫉妒。
15.2狀元宰相、青詞宰相、閹黨宰相
李春芳有兩個別號。一是狀元宰相,有明276年88位狀元郎,其中17位官至內閣大學士,約1/5的比例,李春芳也是這個光榮隊伍中的一員。但另一個就是貶義了:青詞宰相。嘉靖帝崇信道術,尤好青詞。青詞是道教齋醮時上奏天帝所用的表章,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體裁為駢偭體,需帶有強烈而華麗的道教色彩,還要巧妙地拍皇帝馬屁,比如最著名的就是袁煒這首:
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
岐山丹鳳雙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有些文官投其所好,也寫青詞邀寵,但此等行徑為文人所不齒,至少有張璁、夏言、顧鼎臣、嚴嵩、徐階、李春芳、郭樸、嚴訥、袁煒等9人被蔑稱為“青詞宰相”。進了這個行列
還要和明代最大的奸臣嚴嵩為伍,恥辱啊!宋明以來,文官都是儒家士子出身,講究以才華和正直取得大家(主要指文官)的認可而晉身,趨炎附勢就會被人所蔑視。這幾位公然阿附皇帝,當然就會受到大多數文官鄙視,所以給了這麽諷刺的一個名號。
不過還有一種更令人不齒的稱號一閹黨宰相。意即投靠閹人,這比投靠皇帝更令人不齒。請注意,閹黨是指一群投靠太監的文官,而不是閹人太監本身。明朝的閹黨行情有兩波**,一是正德朝的劉瑾閹黨,二是天啟朝的魏忠賢閹黨,分別在嘉靖朝前後不久。閹賊臭不可聞,隻要跟他們稍微沾一點邊,甚至隻要在大家一起表達對閹賊極度厭惡時,你表達得不那麽起勁兒,就會被其他文官蔑稱為閹黨。有些宰相做了一些協調文官和閹黨關係的工作,或者在跟閹黨的鬥爭中相對溫和,就會被激進派蔑稱為閹黨。這個稱號指向並不特別明確,但越不明確越可怕,你有點傾向我就可以這麽指你啊!像李春芳這種對待太監非常友好的宰相,其實是符合這個特征的,所幸嘉靖朝是閹賊勢力的低穀,若早五十年或者晚五十年,妥妥是閹黨宰相。
綜合李春芳的幾個別稱來看,他在官場上可謂左右逢源,其實這也是孫悟空的特點。
15.3官場上左右逢源的孫悟空
李春芳能在如此險惡的權力大鬥爭時代善始善終,可見其油滑於官場的能力,這種感悟可不是長興縣丞能具有的。孫悟空,其實正是這樣一種體現。
1)狀元郎融入文官主流
孫悟空自己修煉成仙,本領高強,這可以為眾多道家神仙接受。《西遊記》第五回寫他初授齊天大聖虛銜,尚未領受蟠桃園實職時,“隻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孫悟空在太上老君麵前很隨便,跟很多道家大佬沒大沒小,這當然不是他們怕他,確實是關係融洽。《明史》稱“春芳恭慎,不以勢淩人。”又稱高拱、張居正“倨見九卿”(傲慢地接見尚書等九卿),而徐階、李春芳“折節禮士”,形成鮮明對比。李春芳自登科到出為太常少卿,在翰林院呆了十年。翰林院相當於中央政策研究室,層次很高,但工作相對務虛,並不繁忙,很利於結交。
2)深得皇帝青睞
玉帝很不喜歡主動提出某個動議,總是仙卿提出動議(票擬),他“依卿所奏”(批紅),唯獨讓孫悟空主管蟠桃園是他主動提出並直接任命(特簡)。李春芳深受嘉靖帝寵信,“大被帝眷”。《明史》稱“凡遷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學士至柄政,凡六遷,未嚐一由廷推。”意即春芳從翰林學士到入閣為相,六次升遷都用的特旨,無一次由廷推。明代文官晉升的正當程序是相關文官開會推舉,人選報給皇帝象征性批準,稱會推、廷推,偶爾也有皇帝直接任命的,稱特簡、特旨。但特旨很容易被文官封還,既沒用又丟臉,所以很罕見。而嘉靖帝對李春芳這樣大用特旨,這不是恩寵,完全是玉帝和悟空那樣的鐵哥們兒呐!
3)與私臣關係密切
孫悟空最終投靠了佛家,由此路成佛,好比李春芳最終投向了嘉靖帝的私臣集團。當然,這層關係不太好意思大肆宣揚,正史亦無詳載。朝廷那邊文官是強勢主流,但擠進西苑的那幾個文官在私臣集團中卻是非主流人。然而,你既然選擇了進這個圈子,“聰明”的文官就必須放下儒家士子的尊嚴,傾心巴結太監、宮妃、錦衣衛才行。不過恰如須菩提嚴禁孫悟空透露師承,太監們也不會公開和李春芳的關係,您更無可能從正史上查到太監們幕後幫助李春芳上位的證據。
4)能協調武將、番邦的關係
取經路上,孫悟空多次借助天庭神將來降妖。諸如讓二十八宿召回奎木狼(黃袍怪)、請昴日星官降伏蠍子精、請哪吒用皂雕旗“裝天”。被黃眉老祖的金鐃裝了,亢金龍甚至舍得讓他在角上鑽個洞救他出來。獨角兕大王的金剛鐲見寶貝就收,可神仙們就能為了幫他,前仆後繼地送寶,可見他和武將們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明朝文武分途,武官亦屬濁流,一般攀不上清流,但李狀元就能和他們也打成一片。
李春芳最大的政績恐怕就屬羈縻俺答汗一事。嘉靖年間,察哈爾部衰落,土默特部開始稱霸蒙古右翼,一度兵臨北京城下耀示武力,摩擦不斷數十年,嚴嵩、徐階為首輔時始終不能解決。李春芳為首輔後提出羈縻,終於在隆慶四年(1570)談成。朝廷封俺答汗為順義王,承認其為蒙古右翼領袖,土默特部則向朝廷進貢並開放貿易。千萬不要認為這個羈縻多容易,這其中利益關係很複雜。蒙古人不斷襲擾邊境,可以劫掠物資。武將們與之作戰,就有機會不斷立功,而且使朝廷愈發依賴武將。所以邊將既不願和談,更不願一戰滅之。嚴嵩、徐階並非不知利害,隻是不敢或不願和武將這個利益集團撕破臉。李春芳憑與武將的良好關係,私下做了不知多少工作,才促使他們同意羈縻。
說到此,不禁聯想到明末,以李成梁、袁崇煥等等為首的遼東將門集團與建州女真部的天命汗(清太祖努爾哈赤)、天聰汗(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也形成了類似局勢。但世間再無李春芳,隻能任由邊將肆意出賣國家利益,養虎為患,最終亡國亡天下。
5)深諳為妖之道
花果山當那麽多年山大王可不是白鍛煉的,使孫悟空深諳為妖之道。孫悟空經常變成飛蟲甚至小妖潛入妖怪洞府,輕車熟路。關鍵時刻,孫悟空還能急妖怪之所急,想妖怪之所想。白骨精第一次變作俊俏女孩兒來騙唐僧,孫悟空便笑道:“師父,你那裏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裏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癡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裏,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幹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真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呀!
《韓非子.顯學篇》曰:“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論高官須有基層工作經驗。但韓非子畢竟是古老的經驗,唐宋以來這種觀念有所轉變,認為宰相應綜合學者和基層兩方麵素質。明朝的內閣製似乎走到了另一極端,宰相八成是三鼎甲、庶吉士出身,登科後直接入翰林,翰林院供職幾年直接出為部、院長官,而後為侍郎、尚書,直至入閣,普遍缺乏基層經曆[51]。李春芳本也是這種情況,但他以37歲近不惑之年才中進士,早己熟悉了基層的人情世故,所以經常體現出明朝高官普遍不具備的靈活性。
6)和龍族關係融洽
《西遊記》中有一個隱藏的社會階層一龍族,暗喻明代商人。商人(也叫資本家)在古代地位微妙,他們掌握著實際上最強大的一項資源一錢,但政治地位始終被壓製。正史沒有詳述李春芳和這個階層的關係,但有一個重大曆史事件我相信不是巧合一隆慶開海。
大明自永樂、宣德朝鄭和下西洋以來,建立了牢固的全球海上霸主地位。但嘉靖以來海盜猖獗,朝廷一度實施海禁,使旺盛的生產力突然失去海外傾銷地,異常不滿。隆慶元年(1567),朝廷下詔解除海禁,史稱“隆慶開海”。一時間中國人的貨輪遍布四海,很快占據了全球2/3的國際貿易份額。當時正值美洲、日本兩個大銀礦開發之際,白銀潮水般湧入,使中國從一個貴金屬匱乏國突然變成最大的金主。德國經濟學家貢德?弗蘭克不禁驚呼中國是一台巨大的“銀泵”!
隆慶、萬曆年間是中國商人最幸福的一個時代,關鍵是海商賺了大錢,李春芳內閣卻並未大幅提高關稅!十年後張居正內閣使國庫收入陡然翻了一倍,這錢從哪兒來?還不是商人腰包裏掏出來的。這一對比,商人們就更加懷念李相了啊!所以,無需史書詳載,我們完全可以想見商人階層對李相的由衷熱愛。所以,孫悟空對龍王表麵上很不尊重,但龍族卻始終傾力相助,甚至到了隨叫隨到的地步。真的不要認為是怕了他,這個階層不是靠嚇,而是靠利益驅動,這麽簡單的原理,學了初中政治都能懂,千萬不要認為李春芳不懂。
7)心懷人民的好宰相
李春芳在曆史上美譽度不高,主要是因為他不太符合儒家的審美觀,缺了點硬氣和骨氣,有鄉願之嫌。《明史李春芳傳》評價“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潔過之。”徐階為首相時他為次相,合作非常愉快。但徐階退休後他補為首相,他手下的少壯派宰相張居正、趙貞吉、高拱每天給他蹬鼻子上臉。尤其是張居正“恃才淩物,視春芳蔑如也。”首相大人也隻能“歎曰:‘徐公尚爾,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徐階大人尚且壓不住張居正,我在這個位置上還能長久?容我過兩天就退休吧!)誰知張居正竟然答道:“如此,庶保令名。”(你這樣自覺,還能保個好名聲)“春芳愕然。高拱入閣後更是多次發生正麵衝突,李春芳“度拱輩終不容己”,連上五道奏疏堅決請辭,隆慶帝無奈批準。
這確實與曆史上的忠臣直士形象相去甚遠,連李春芳自己都忍不住要問:“我好歹是一介首輔,難道在曆史上就這樣一個糯米老頭兒形象?”張廷玉(《明史》總編)果斷回答:“是,首相!”但客觀地說,李春芳在心懷人民方麵其實還算不錯。隆慶元年(1567)春,隆慶帝下詔建翔鳳樓,剛剛入閣的武英殿大學士李春芳立即上奏勸阻:“上新即位,而遽興土木,可乎?”他也因此受到群臣稱讚,被廷推為建極殿大學士(次相)。而他革除皇店、皇莊,甚至巧派海瑞鏟除前任首相徐階在民間霸占的田產,深得人民稱頌。《西遊記》中的凡人暗喻了普通人民這個階層,孫悟空一路上也遇到很多凡人求助,他還是很熱心地予以幫助,比如鳳仙郡求雨、金平府免燈油、扇滅火焰山等。做這些事其實會觸犯某些神仙在凡間的利益,他既注重策略,也不畏權貴。總之,李春芳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鄉願,更不是有些人所說的軟骨頭,盡管沒有嶽飛、於謙這樣驚天動地的浩然正氣,但他的心裏還是有人民,有正義的。
總之,李春芳在嘉靖朝這個皇帝和文官嚴重對抗的撕裂時代,是一個奇葩,是那個鬥爭漩渦中的一根定海神針。皇帝、文官、太監甚至人民都對李相能協調好各方關係寄以厚望,生怕哪天他不在了,幾大派別就會撕破臉鬥起來。難怪他要辭職時,連急著接首相位置的高拱(其實還有張居正)都有點舍不得。
曆數李春芳前後曆任首相:
楊廷和:跟年輕的嘉靖帝鬥“大禮議”,下台,兒子楊慎被流放。
張璁:被罵成明代最大的奸臣。
夏言:被嚴嵩搞死,絕後。
嚴嵩:被徐階搞垮,被罵成明代第一貪,兒子被殺,絕後。
徐階:被彈劾免官,財產被收繳,兒子充軍。
李春芳:平安著陸,回家奉養父母十餘年,駕鶴西去,鄉裏豔之。
高拱:被張居正鬥倒,若非王大臣翻案,差點也被弄死。
張居正:最慘!死後還差點被開棺戮屍,兒子自殺的自殺,充軍的充軍。
唯獨李春芳,善始善終。這在弘治朝或許隻能算平庸,但在大撕裂、大鬥爭的嘉隆萬三朝就堪稱大贏家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