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上至奉高,遣侍禦史與蘭台令史,將工先上山刻石。文曰:

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班於群神,遂覲東後。從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進高密侯禹等。漢賓二王之後在位。孔子之後褒成侯,序在東後,蕃王十二,鹹來助祭。《河圖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河圖會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祇瑞興。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奸偽不萌。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岱皆當。天地扶九,崇經之常。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封於泰山,刻石著紀,禪於梁父,退省考五。”《河圖合古篇》曰:“帝劉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河圖提劉予》曰:“九世之帝,方明聖,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會修符,合帝際,勉刻封。”《孝經鉤命決》曰:“予誰行,赤劉用帝,三建孝,九會修,專茲竭行封岱青。”《河》、《雒》命後,經讖所傳。昔在帝堯,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後裔握機。王莽以舅後之家、三司鼎足塚宰之權勢,依托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僣號自立。宗廟墮壞,社稷喪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楊、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橫行,延及荊州,豪傑並兼,百裏屯聚,往往僣號。北夷作寇,千裏無煙,無雞鳴狗吠之聲。皇天瞔顧皇帝,以匹庶受命中興,年二十八載興兵,以次誅討,十有餘年,罪人斯得。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舟輿所通,人跡所至,靡不貢職。建明堂,立辟雍,起靈台,設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吏各修職,複於舊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曰矢},不敢荒寧,涉危曆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聰允明恕。皇帝唯慎《河圖》、《雒書》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甲午,禪於梁陰。以承靈瑞,以為兆民,永茲一宇,垂於後昆。百僚從臣,郡守師尹,鹹蒙祉福,永永無極。秦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典不具,不能明經文,以章句細微相況八十一卷,明者為驗,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受其禮。”後有聖人,正失誤,刻石記。

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於泰山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諸王、王者後二公、孔子後褒成君,皆助祭位事也。事畢,將升封。或曰:“泰山雖已從食於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於是使謁者以一特牲於常祠泰山處,告祠泰山,如親耕、貙劉、先祠、先農、先虞故事。至食時,禦輦升山,日中後到山上更衣,早晡時即位於壇,北麵。群臣以次陳後,西上,畢位升壇。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複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皇帝再拜,群臣稱萬歲。命人立所刻石碑,乃複道下。

二十五日甲午,禪,祭地於梁陰,以高後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建武中元元年,複博、奉高、贏勿出元年租、芻稿。以吉日刻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廟。太尉奉匱以告高廟,藏於廟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

誌第八 祭祀中

北郊 明堂、辟雍 靈台 迎氣 增祀 六宗 老子

是年初營北郊,明堂、辟雍、靈台未用事。遷呂太後於園。上簿太後尊號曰高皇後,當配地,郊高廟。語在《光武紀》。

北效在雒陽城北四裏,為方壇四陛。三十三年正月辛未,郊。別祀地祇、位南麵西上,高皇後配,西麵北上,皆在壇上,地理群神從食,皆在壇下,如元始中故事。中嶽在未,四嶽各在其方孟辰之地,中營內。海在東;西瀆河西,濟北,淮來,江南;他山川各如其方,皆在外營內。四陛醊及中外營門封神如南郊。地祇、高後用犢各一頭,五嶽共牛一頭,海、四瀆共牛一頭,群神共二頭。奏樂亦如南郊。既送神,瘞俎實於壇北。

明帝即位,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於明堂,光武帝配。五帝坐位堂上,各處其方。黃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帝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麵。牲各一犢,奏樂如南郊。卒事,遂升靈台,以望雲物。

迎時氣,五郊之兆。自永平中,以《禮讖》及《月令》有五郊迎氣服色,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於雒陽四方。中兆在未,壇皆三尺,階無等。

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芒。車旗服飾皆青。歌《青陽》,八佾舞《雲翹》之舞。及因賜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縑各有差。

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八佾舞《雲翹》之舞。

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北,祭黃帝後土。車旗服飾皆黃。歌《朱明》,八佾舞《雲翹》、《育命》之舞。

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謁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於壇,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廟,名曰貙劉。語在《禮儀誌》。

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祭黑帝玄冥。車旗服飾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章帝即位,元和二年正月,詔曰:“山川百神,應祀者未盡。其議增修群祀宜享祀者。”

二月,上東巡狩,將至泰山,道使使者奉一太牢祠帝堯於濟陰成陽靈台。上至泰山,修光武山南壇兆。辛未,柴祭天地群神如故事。壬申,宗祀五帝於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帝配,如雒陽明堂禮。癸酉,更告祀高祖、太宗、世宗、中宗、世祖、顯宗於明堂,各一太牢。卒事,遂覲東後,饗賜王侯群臣。因行郡國,幸魯,祠東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子。四月,還京都。庚申,告至,祠高廟、世祖,各一特牛。又為靈台十二門作詩,各以其月祀而奏之。和帝無所增改。

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說,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月、雷公、風伯、山、澤者為非是。三月庚辰,初更立六宗,祀於雒陽西北戍亥之地,禮比太社也。

延光三年,上東巡狩,至泰山,柴祭,及祠汶上明堂,如元和二年故事。順帝即位,修奉常祀。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陳國苦縣祠老子。九年,親祠老子於濯龍。文羪為壇,飾淳金釦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也。

誌第九 祭祀下

宗廟 社稷 靈星 先農 迎春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於雒陽。四時祫祀,高帝為太祖,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如舊。餘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三年正月,立親廟雒陽,祀父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侯。時寇賊未夷,方務征伐,祀儀未設。至十九年,盜賊討除,戎事差息,於是五官中郎將張純與太仆朱浮奏議:“禮,為人子事大宗,降其私親。禮之設施,不授之與自得之異意。當除今親廟四。孝宣皇以孫後祖,為父立廟於奉明,曰皇考廟,獨群臣侍祠。願下有司議先帝四廟當代親廟者及皇考廟事。”下公卿、博士、議郎。大司徒涉等議:“宜奉所代,立平帝、哀帝、成帝、元帝廟,代今親廟。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為南頓君立皇考廟,祭上至舂陵節侯,群臣奉祠。”時議有異,不著。上可涉等議,詔曰:“以宗廟處所未定,且合祭高廟。其成、哀、平且祠祭長安故高廟。其南陽舂陵歲時各且因故園廟祭祀。園廟去太守治所遠者,在所令長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於是雒陽高廟四時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廟成、哀、平三帝主,四時祭於故高廟。東廟,京兆尹侍祠,冠衣車服如太常祠陵廟之禮。南頓君以上至節侯,皆就園廟。南頓君稱皇考廟,钜鹿都尉稱皇祖考廟,鬱林太守稱皇曾祖考廟,節侯稱皇高祖考廟,在所郡縣侍祠。

二十六年,有詔問張純,秂合之禮不施行幾年。純奏:“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秂。毀廟之主,陳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太祖;五年再殷察。舊製,三年三祫,毀廟主合食高廟,存廟主未嚐合。元始五年,始行秂禮。父為昭,南向;子為穆,北向。父子不並坐,而孫從王父。秂之為言諦,秂諟昭穆,尊卑之義。以夏四月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合以冬十月,五穀成熟,故骨肉合飲食。祖宗廟未定,且合祭。今宜以時定。”語在《純傳》。上難複立廟,遂以合祭高廟為常。後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秂之時,但就陳祭毀廟主而已,謂之殷。太祖東麵,惠、文、武、元帝為昭,景、宣帝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時不祭。光武皇帝崩,明帝即位,以光武帝撥亂中興,更為起廟,尊號曰世祖廟。以元帝於光武為穆,故雖非宗,不毀也。後遂為常。

明帝臨終遺詔,遵儉無起寢廟,藏主於世祖廟更衣。孝章即位,不敢違,以更衣有小別,上尊號曰顯宗廟,間祠於更衣,四時合祭於世祖廟。語在《章紀》。章帝臨崩,遺詔無起寢廟,廟如先帝故事。和帝即位不敢違,上尊號曰肅宗。後帝承尊,皆藏主於世祖廟,積多無別,是後顯宗但為陵寢之號。永元中,和帝追尊其母梁貴人曰恭懷皇後,陵曰西陵。以竇後配食章帝,恭懷後別就陵寢祭之。和帝崩,上尊號曰穆宗。殤帝生三百餘日而崩,鄧太後攝政,以尚嬰孩,故不列於廟,就陵寢祭之而已。安帝以清河孝王子即位,建光元年,追尊其祖母宋貴人曰敬隱後,陵曰敬北陵。亦就陵寢祭,太常領如西陵。追尊父清河孝王曰孝德皇,母曰孝德後,清河嗣王奉祭而已。安帝以讒害大臣,廢太子,及崩,無上宗之奏。後以自建武以來無毀者,故遂常祭,因以其陵號稱恭宗。順帝即位,追尊其母曰恭湣後,陵曰恭北陵,就陵寢祭,如敬北陵。順帝崩,上尊號曰敬宗。衝質帝皆小崩,梁太後攝政,以殤帝故事,就陵寢祭。凡祠廟訖,三公分祭之。桓帝以河間孝王孫蠡吾侯即位,亦追尊祖考,王國奉祀。語在《章和八王傳》。桓帝崩,上尊號曰威宗,無嗣。靈帝以河間孝王曾孫解犢侯即位,亦追尊祖考。語在《章和八王傳》。靈帝時,京都四時所祭高廟五主,世祖廟七主,少帝三陵,追尊後三陵,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廟三主親毀之後,亦但殷祭之歲奉祠。靈帝崩,獻帝即位。初平中,相國董卓、左中郎將蔡邕等以和帝以下,功德無殊,而有過差,不應為宗,及餘非宗者追尊三後,皆奏毀之。四時所祭,高廟一祖二宗,及近帝四,凡七帝。

古不墓祭,漢諸陵皆有園寢,承秦所為也。說者以為古宗廟前製廟,後製寢,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後有寢也。《月令》有“先薦寢廟”,《詩》稱“寢廟弈弈”,言相通也。廟以藏主,以四時祭。寢有衣冠幾杖象生之具,以薦新物。秦始出寢,起於墓側,漢因而弗改,故陵上稱寢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寢之意也。建武以來,關西諸陵以轉久遠,但四時特牲祠;帝每幸長安謁諸陵,乃太牢祠。自雒陽諸陵至靈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伏臘及四時祠。廟日上飯,太官送用物,園令、食監典省,其親陵所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嚴具。

建武二年,立太社稷於雒陽,在宗廟之右,方壇,無屋,有牆門而已。二月、八月及臘,一歲三祠,皆太牢具,使有司祠。《孝經援神契》曰:“社者,土地之主也。稷者,五穀之長也。”《禮記》及《國語》皆謂共工氏之子曰句龍,為後土官,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能植百穀疏,自夏以上祀以為稷,至殷以柱久遠,而堯時棄為後稷,亦植百穀,故廢柱,祀棄為稷。大司農鄭玄說,古者官有大功,則配食其神。故句龍配食於社,棄配食於稷。郡縣置社稷,太守、令、長侍祠,牲用羊豕。唯州所治有社無稷,以其使官。古者師行平有載社主,不載稷也。國家亦有五祀之祭,有司掌之,其禮簡於社稷雲。

漢興八年,有言周興而邑立後稷之祀,於是高帝令天下立靈星祠。言祠後稷而謂之靈星者,以後稷又配食星也。舊說,星謂天田星也。一曰,龍左角為天田官,主穀。祀用壬辰位祠之。壬為水,辰為龍,就其類也。牲用太牢,縣邑令長侍祠。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芸耨、驅爵及獲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

縣邑常以乙未日祠先農於乙地,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以己醜日祠雨師於醜地,用羊豕。

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三時不迎。

論曰:“臧文仲祀爰居,而孔子以為不知。《漢書·郊祀誌》著自秦以來迄於王莽,典祀或有未修,而爰居之類眾焉。世祖中興,蠲除非常,修複舊祀,方之前事邈殊矣。嚐聞儒言,三皇無文,結繩以治,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然猶未有金玉銀銅之器也。自上皇以來封泰山者,至周七十二代。封者,謂封土為壇,柴祭告天,代興成功也。《禮記》所謂“因名山升中於天”者也。易姓則改封者,著一代之始,明不相襲也。繼世之王巡狩,則修封以祭而已。自秦始皇、孝武帝封泰山,本由好仙、信方士之言,造為石檢印封之事也。所聞如此。雖誠天道難可度知,然其大較猶有本要。天道質誠,約而不費者也。故牲有犢,器用陶匏,殆將無事於檢封之間,而樂難攻之石也。且唯封為改代,故曰岱宗。夏康、周宣,由廢複興,不聞改封。世祖欲因孝武故封,實繼祖宗之道也。而梁鬆固爭,以為必改。乃當夫既封之後,未有福,而鬆卒被誅死。雖罪由身,蓋亦誣神之咎也。且帝王所以能大顯於後者,實在其德加於民,不聞其在封矣。言天地者莫大於《易》,《易》無六宗在中之象。若信為天地四方所宗,是至大也。而比太社,又為失所,難以為誠矣!

讚曰:天地禋郊,宗廟享祀,鹹秩無文,山川具止。**乃國紊,典惟皇紀。肇自盛敬,孰崖厥始?

誌第十 天文上

王莽三 光武十二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象於天,謂日月星辰。觀法於地,謂水土州分。形成於下,象見於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運機授度張百精。三階九列,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鬥、衡、太微、攝提之屬百二十官,二十八宿各布列,下應十二子。天地設位,星辰之象備矣。

三皇邁化,協神醇樸,謂五星如連珠,日月若合璧。化由自然,民不犯慝。至於書契之興,五帝是作。軒轅始受《河圖鬥苞授》,規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書自黃帝始。至高陽氏,使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唐、虞之時,羲仲、和仲,夏有昆吾,湯則巫鹹,周之史佚、萇弘,宋之子韋,楚之唐蔑,魯之梓慎,鄭之裨灶,魏石申夫,齊國甘公,皆掌天文之官。仰占俯視,以佐時政;步變擿微,通洞密至;采禍福之原,睹成敗之勢。秦燔《詩》、《書》,以愚百姓,六經典籍,殘為灰炭,星官之書,全而不毀。故《秦史》書始皇之時,彗孛大角,大角以亡,有大星與小星鬥於宮中,是其廢亡之征。至漢興,景、武之際,司馬談,談子遷,以世黎氏之後,為太史令,遷著《史記》,作《天官書》。成帝時,中壘校尉劉向,廣《洪範》災條作五紀皇極之論,以參往行之事。孝明帝使班固敘《漢書》,而馬續述《天文誌》。今紹《漢書》作《天文誌》,起王莽居攝元年,迄孝獻帝建安二十五年,二百一十五載。言其時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於張,東南行五日不見。孛星者,惡氣所生,為亂兵,其所以孛德。孛德者,亂之象,不明之表。又參然孛焉,兵之類也,故名之曰孛。孛之為言,猶有所傷害,有所妨蔽。或謂之彗星,所以除穢而布新也。張為周地。星孛於張,東南行即翼、軫之分。翼、軫為楚,是周、楚地將有兵亂。後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會下江、新市賊張卬、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陽,斬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等,殺其士眾數萬人。更始為天子,都雒陽,西入長安,敗死。光武興於河北,複都雒陽,居周地,除穢布新之象。

四年六月,漢兵起南陽,至昆陽。莽使司徒王尋、司空王邑將諸郡兵,號曰百萬眾,已至者四十二萬人;能通兵法者六十三家,皆為將帥,持其圖書器械。軍出關東,牽從群象虎狼猛獸,放之道路,以示富強,用怖山東。至昆陽山,作營百餘,圍城數重,或為衝車以撞城,為雲車高十丈以瞰城中,弩矢雨集,城中負戶而汲。求降不聽,請出不得。二公之兵自以必克,不恤軍事,不協計慮。莽有覆敗之變見焉。晝有雲氣如壞山,墮軍上,軍人皆厭,所謂營頭之星也。占曰:“營頭之所墮,其下覆軍,流血三千裏。”是時,光武將兵數千人赴救昆陽,奔擊二公兵,並力獃發,號呼聲動天地,虎豹驚怖敗振。會天大風,飛屋瓦,雨如注水。二公兵亂敗,自相賊,就死者數萬人。競赴滍水,死者委積,滍水為之不流。殺司徒王尋。軍皆散走歸本郡。王邑還長安,莽敗,俱誅死。營頭之變,覆軍流血之應也。

四年秋,太白在太微中,燭地如月光。太白為兵,太微為天廷。太白贏而北入太微,是大兵將入天子廷也。是時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陽,已為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為將軍,皆以虎為號。九虎將軍至華陰,皆為漢將鄧曄、李鬆所破。進攻京師,倉將軍韓臣至長門。十月戊申,漢兵自宣平城門入。二日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數千人起兵攻莽,燒作室門,斧敬法闥。商人杜吳殺莽漸台之上,校尉公賓就斬莽首。大兵蹈藉宮廷之中。仍以更始入長安,赤眉賊立劉盆子為天子,皆以大兵入宮廷,是其應也。

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醜,金犯軒轅大星。十一月乙醜,金又犯軒轅。軒轅者,後宮之官,大星為皇後,金犯之為失勢。是時郭後已失勢見疏,後廢為中山太後,陰貴人立為皇後。

十年三月癸卯,流星如月,從太微出,入北鬥魏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餘枚,滅則有聲如雷,食頃止。流星為貴使,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太微天子廷,北鬥魁主殺。星從太微出,抵北鬥魁,是天子大使將出,有所伐殺。十二月己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軫。且滅時,分為十餘,如遺火狀。須臾有聲,隱隱如雷。柳為周,軫為秦、蜀。大流星出柳入軫者,是大使從周入蜀。是時光武帝使大司馬吳漢發南陽卒三萬人,乘船溯江而上,擊蜀白帝公孫述。又命將軍馬武、劉尚、郭霸、岑彭、馮駿平武都、巴郡。十二年十月,漢進兵擊述從弟衛尉永,遂至廣都,殺述女婿史興。威虜將軍馮駿拔江州,斬述將田戎。吳漢又擊述大司馬謝豐,斬首五千餘級。臧宮破涪,殺述弟大司空恢。十一月丁醜,漢護軍將軍高午刺述洞胸,其夜死。明日,漢入屠蜀城,誅述大將公孫晃、延岑等,所殺數萬人,夷滅述妻宗族萬餘人以上。是大將出伐殺之應也。其小星射者,及如遺火分為十餘,皆小將隨從之象。有聲如雷隱隱者,兵將怒之征也。

十二年正月己未,小星流百枚以上,或西北,或正北,或東北,二夜止。六月戊戌辰,小流星百枚以上,四麵行。小星者,庶民之類。流行者,移徙之象也。或西北,或東北,或四麵行,皆小民流移之征。是時西北討公孫述,北征盧芳。匈奴助芳侵邊,漢遣將軍馬武、騎都尉劉納、閻興軍下曲陽、臨平、呼沱,以備胡。匈奴入河東,中國未安,米穀荒貴,民或流散。後三年,吳漢、馬武又徙雁門、代郡、上穀、關西縣吏民六萬餘口,置常山關、居庸關以東,以避胡寇。是小民流移之應。

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見昴,稍西北行,入營室,犯離宮,三月乙未,至東壁滅,見四十九日。彗星為兵入除穢,昴為邊兵,彗星出之為有兵至。十一月,定襄都尉陰承反,太守隨誅之。盧芳從匈奴入居高柳,至十六年十月降,上璽綬。一曰,昴星為獄事。是時,大司徒歐陽歙以事係獄,逾歲死。營室,天子之常宮;離宮,妃後之所居。彗星入營室,犯離宮,是除宮室也。是時郭皇後已疏,至十七年十月,遂廢為中山太後,立陰貴人為皇後,除宮之象也。

三十年閏月甲午,水在東井二十度,生白氣,東南指,炎長五尺,為彗,東北行,至紫宮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見,凡見三十一日。水常以夏至放於東井,閏月在四月,尚未當見而見,是贏而進也。東井為水衡,水出之為大水。是歲五月及明年,郡國大水,壞城郭,傷禾稼,殺人民。白氣為喪,有炎作彗,彗所以除穢。紫宮,天子之宮,彗加其藩,除宮之象。後三年,光武帝崩。

三十一年七月戊午,火在輿鬼一度,入鬼中,出屍星南半度,十月己亥,犯軒轅大星。又七星間有客星,炎二尺所,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輿鬼東北六尺所滅,凡見百一十三日。熒惑為凶衰,輿鬼屍星主死亡,熒惑入之為大喪。軒轅為後宮。七星,周地。客星居之為死喪。其後二年,光武崩。

中元二年八月丁巳,火犯太微西南角星,相去二寸。十月戊子,大流星從西南東北行,聲如雷。火犯太微西南角星,為將相。後太尉趙憙、司徒李坐事免官。大流星為使。中郎將竇固、揚虛侯馬武、揚鄉侯王賞將兵征西也。

誌第十一 天文中

明十二 章五 和三十三 殤一 安四十六 順二十三 質三

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鬥,起天市樓,西南行,光照地。流星為外兵,西南行為西南夷。是時,益州發兵擊姑複蠻夷大牟替滅陵,斬首傳詣雒陽。

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長二尺所,稍北行至亢南。見三十五日去。天船為水,彗出之為大水。是歲伊、雒水溢,到津城門,壞伊橋;郡七、縣三十二皆大水。

四年八月辛酉,客星出梗河西北,指貫索,七十日去。梗河為胡兵。至五年十一月,北匈奴七千騎入五原塞,十二月又入雲中,至原陽。貫索,貴人之牢。其十二月,陵鄉侯梁鬆坐怨望懸飛書誹謗朝廷下獄死,妻子家屬徙九真。

七年正月戊子,流星大如杯,從織女西行,光照地。織女,天之真女,流星出之,女主憂。其月癸卯,光烈皇後崩。

八年六月壬午,長星出柳、張三十七度,犯軒轅,刺天船,陵太微,氣至上階,凡見五十六日去。柳,周地。是歲,多雨水,郡十四傷稼。

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牽牛,長八尺,曆建星至房南滅,見至五十日。牽牛主吳、越,房、心為宋。後廣陵王荊與沈涼、楚王英與顏忠各謀逆,事覺,皆自殺。廣陵屬吳,彭城古宋地。

十三年閏月丁亥,火犯輿鬼,為大喪,質星為大臣誅戮。其十二月,楚王英與顏忠等造作妖書謀反,事覺,英自殺,忠等皆伏誅。

十四年正月戊子,客星出昴,六十日,在軒轅右角稍滅。昴主邊兵。後一年,漢遣奉車都尉顯親侯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耿忠、開陽城門候秦彭、太仆祭肜,將兵擊匈奴。一曰,軒轅右角為貴相,昴為獄事,客星守之為大獄。是時,考楚事未訖,司徒虞延與楚王英黨與黃初、公孫弘等交通,皆自殺。或下獄伏誅。

十五年十一月乙醜,太白入月中,為大將戮,人主亡,不出三年。後三年,孝明帝崩。

十六年正月丁醜,歲星犯房右驂,北第一星不見,辛巳乃見。房右驂為貴臣,歲星犯之為見誅。是後司徒邢穆,坐與阜陵王延交通知逆謀,自殺。

四月癸未,太白犯畢。畢為邊兵。後北匈奴寇邊,入雲中,至漁陽。使者高弘發三郡兵追討,無所得。太仆祭肜坐不進下獄。

十八年六月己未,彗星出張,長三尺,轉在郎將,南入太微,皆屬張。張,周地,為東都。太微,天子廷。彗星犯之為兵喪。其八月壬子,孝明帝崩。

孝章建初元年,正月丁巳,太白在昴西一尺。八月庚寅,彗星出天市,長二尺所,稍行入牽牛三度,積四十日稍滅。太白在昴為邊兵,彗星出天市為外軍,牽牛為吳、越。是時,蠻夷陳縱等及哀牢王類牢反,攻巂唐城。永昌太守王尋走奔榞榆,安夷長宋延為羌所殺。以武威太守傅育領護羌校尉,馬防行車騎將軍,征西羌。又,阜陵王延與子男魴謀反,大逆無道,得不誅,廢為侯。

二年九月甲寅,流星過紫宮中,長數丈,散為三,滅。十二月戊寅,彗星出婁三度,長八九尺,稍入紫宮中,百六日稍滅。流星過,入紫宮,皆大人忌。後四年六月癸醜,明德皇後崩。

元和二年四月丁巳,客星晨出東方,在胃八度,長三尺,曆閣道入紫宮,留四十日滅。閣道、紫宮,天子之宮也。客星犯入留久為大喪。後四年,孝章帝崩。

孝和永元元年正月辛卯,有流星起參,長四丈,有光,色黃白。二月,流星起天棓,東北行三丈所,滅,色青白。壬申夜,有流星起太微東蕃,長三丈。三月丙辰,流星起天津。壬戌,有流星起天將軍,東北行。參為邊兵,天棓為兵,太微天廷,天津為水,天將軍為兵,流星起之皆為兵。其六月,漢遣車騎將軍竇憲、執金吾耿秉與度遼將軍鄧鴻出朔方,並進兵臨私渠北韑海,斬虜首萬餘級,獲生口牛、馬、羊百萬頭。日逐王等八十一部降,凡三十餘萬人。追單於至西海。是歲七月,又雨水漂人民,是其應。

二年正月乙卯,金、木俱在奎;丙寅,水又在奎。奎主武庫兵,三星會又為兵喪。辛未,水、金、木在婁,亦為兵,又為匿謀。二月丁酉,有流星大如桃,起紫宮東蕃,西北行五丈稍滅。四月丙辰,有流星大如瓜,起文昌東北,西南行至少微西滅。有頃,音如雷聲,已而金在軒轅大星東北二尺所。八月丁未,有流星如雞子,起太微西,東南行四丈所滅。十月癸未,有流星大如桃,起天津,西行六丈所消。十一月辛酉,有流星大如拳,起紫宮,西行到胃消。

三年九月丁卯,有流星大如雞子,起紫宮,西南至北鬥柄間消。紫宮天子宮,文昌、少微為貴臣,天津為水,北鬥主殺。流星起,曆紫宮、文昌、少微、天津,文昌為天子使,出有兵誅也。竇憲為大將軍,憲弟篤、景等皆卿、校尉,憲女弟婿郭舉為侍中、射聲校尉,與衛尉鄧疊母元俱出入宮中,謀為不軌。至四年六月丙辰發覺,和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勒兵屯南、北宮,閉城門,捕舉。舉父長樂少府璜及疊,疊弟步兵校尉磊、母元,皆下獄誅。憲弟篤、景等皆自殺。金犯軒轅,女主失勢。竇氏被誅,太後失勢。

五年四月癸巳,太白、熒惑、辰星俱在東井。七月壬午,歲星犯軒轅大星。九月,金在南鬥魁中。火犯房北第一星。東井,秦地,為法。三星合,內外有兵,又為法令及水。金入鬥口中,為大將將死。火犯房北第一星,為將相。其六年正月,司徒丁鴻薨。七月水,大漂殺人民,傷五穀。許侯馬光有罪自殺。九月,行車騎將軍事鄧鴻、越騎校尉馮柱發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八郡跡射、烏桓、鮮卑,合四萬騎,與度遼將軍朱徵、護烏桓校尉任尚、中郎將杜崇征叛胡。十二月,車騎將軍鴻坐追虜失利,下獄死;度遼將軍徵、中郎將崇皆抵罪。

七年正月丁未,有流星起天津,入紫宮中滅。色青黃,有光。二月癸酉,金、火俱在參。戊寅,金、火俱在東井。八月甲寅,水、土、金俱在軫。十一月甲戌,金、火俱在心。十二月己卯,有流星起文昌,入紫宮消。丙辰,火、金、水俱在鬥。流星入紫宮,金、火在心,皆為大喪。三星合軫,為白衣之會,金、火俱在參、東井,皆為外兵,有死將。三星俱在鬥,有戮將,若有死相。八年四月樂成王黨,七月樂成王宗皆薨。將兵長史吳棽坐事征下獄誅。十月,北海王威自殺。十二月,陳王羨薨。其九年閏月,皇太後竇氏崩。遼東鮮卑反,太守祭參不追虜,征下獄誅。九月,司徒劉方坐事免官,自殺。隴西羌反,遣執金吾劉尚行征西將軍事,越騎校尉節鄉侯趙世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及邊胡兵三萬騎,征西羌。

十一年五月丙午,流星大如瓜,起氐,西南行,稍有光,白色。占曰:“流星白,為有使客,大為大使,小亦小使。疾期疾,遲亦遲。大如瓜為近,小行稍有光為遲也。又正王日,邊方有受王命者也。”明年二月,蜀郡旄牛徼外夷白狼樓薄種王唐繒等率種人口十七萬歸義內屬,賜金印紫綬錢帛。

十二年十一月癸酉夜,有蒼白氣,長三丈,起天園,東北指軍市,見積十日。占曰:“兵起,十日期歲。”明年十一月,遼東鮮卑二千餘騎寇右北平。

十三年十一月乙醜,軒轅第四星間有小客星,色青黃。軒轅為後宮,星出之,為失勢。其十四年六月辛卯,陰皇後廢。

十六年四月丁未,紫宮中生白氣,如粉絮。戊午,客星出紫宮西行至昴,五月壬申滅。七月庚午,水在輿鬼中。十月辛亥,流星起鉤陳,北行三丈,有光,色黃。白氣生紫宮中為喪。客星從紫宮西行至昴為趙。輿鬼為死喪。鉤陳為皇後,流星出之為中使。後一年,元興元年十二月,和帝崩,殤帝即位一年又崩,無嗣,鄧太後遣使者迎清河孝王子即位,是為孝安皇帝,是其應也。清河,趙地也。

元興元年二月庚辰,有流星起角、亢五丈所。四月辛亥,有流星起鬥,東北行到須女。七月己巳,有流星起天市五丈所,光色赤。閏月辛亥,水、金俱在氐。流星起鬥,東北行至須女。須女,燕地。天市為外軍。水、金會為兵誅。其年,遼東貊人反,抄六縣,發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烏桓討之。

孝殤帝延平元年正月丁酉,金、火在婁。金、火合為爍,為大人憂。是歲八月辛亥,孝殤帝崩。

孝安永初元年五月戊寅,熒惑逆行,守心前星。八月戊申,客星在東井、弧星西南。心為天子明堂,熒惑逆行守之,為反臣。客星在東井,為大水。是時,安帝未臨朝,鄧太後攝政,鄧騭為車騎將軍,弟弘、悝、閶皆以校尉封侯,秉國勢。司空周章意不平,與王尊、叔元茂等謀,欲閉宮門,輔將軍兄弟,誅常侍鄭眾、蔡倫,劫刺尚書,廢皇太後,封皇帝為遠國王。事覺,章自殺。東井、弧皆秦地。是時羌反,斷隴道,漢遣騭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及諸郡兵征之。是歲郡國四十一、縣三百一十五雨水。四瀆溢,傷秋稼,壞城郭,殺人民,是其應也。

二年正月戊子,太白晝見。

三年正月庚戌,月犯心後星。己亥,太白入鬥中。十二月,彗星起天菀南,東北指,長六七尺,色蒼白。太白晝見,為強臣。是時,鄧氏方盛,月犯心後星,不利子。心為宋。五月丁酉,沛王正薨。太白入鬥中,為貴相凶。天菀為外軍,彗星出其南為外兵。是後使羌、氐討賊李貴,又使烏桓擊鮮卑,又使中郎將任尚、護羌校尉馬賢擊羌,皆降。

四年六月甲子,客星大如李,蒼白,芒氣長二尺,西南指上階星。癸酉,太白入輿鬼。指上階,為三公。後太尉張禹、司空張敏皆免官。太白入輿鬼,為將凶。後中郎將任尚坐贓千萬,檻車征,棄市。

五年六月辛醜,太白晝見,經天。元初元年三月癸酉,熒惑入輿鬼。二年九月辛酉,熒惑入輿鬼中。三年三月,熒惑入輿鬼中。五月丙寅,太白入畢口。七月甲寅,歲星入輿鬼。閏月己未,太白犯太微左執法。十一月甲午,客星見西方,己亥在虛、危,南至胃、昴。四年正月丙戌,歲星留輿鬼中。乙未,太白晝見丙上。四月壬戌,太白入輿鬼中。己巳,辰星入輿鬼中。五月己卯,辰星犯歲星。六月丙申,熒惑人輿鬼中,戊戌,犯輿鬼大星。九月辛巳,太白人南鬥口中。五年三月丙申,鎮星犯東井鉞星。五月庚午,辰星犯輿鬼質星。丙戌,太白犯鉞星。六年四月癸醜,太白入輿鬼。六月丙戌,熒惑在輿鬼中。丁卯,鎮星在輿鬼中。辛巳,太白犯左執法。自永初五年到永寧,十年之中,太白一晝見經天,再入輿鬼,一守畢,再犯左執法,入南鬥,犯鉞星。熒惑五入輿鬼。鎮星一犯東井鉞星,一入輿鬼。歲星、辰星再入輿鬼。凡五星入輿鬼中,皆為死喪。熒惑、太白甚犯鉞、質星為誅戮。鬥為貴將。執法為近臣。客星在虛、危為喪,為哭泣。昂、畢為邊兵,又為獄事。至建光元年三月癸巳,鄧太後崩;五月庚辰,太後兄車騎將軍騭等七侯皆免官,自殺,是其應也。

延光二年八月己亥,熒惑出太微端門。三年二月辛未,太白犯昂。五月癸醜,太白入畢。九月壬寅,鎮星犯左執法。四年,太白入輿鬼中。六月壬辰,太白出太微。九月甲子,太白入鬥口中。十一月,客星見天市。熒惑出太微,為亂臣。太白犯昂、畢,為邊兵,一曰大人當之。鎮星犯左執法,有誅臣。太白入輿鬼中,為大喪。太白出太微,為中宮有兵;入鬥口,為貴將相有誅者。客星見天市中,為貴喪。是時,大將軍耿寶、中常侍江京、樊豐、小黃門劉安與阿母王聖、聖子女永等並構譖太子保,並惡太子乳母男、廚監邴吉。三年九月丁酉,廢太子為濟陰王,以北鄉侯懿代。殺男、吉,徙其父母妻子日南。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從南陽還,道寢疾,至葉,崩。閻後與兄衛尉顯、中常侍江京等共隱匿,不令群臣知上崩,遣司徒劉喜等分詣郊廟,告天請命,載入北宮。庚午夕發喪,尊閻氏為太後。北鄉侯懿病薨,京等又不欲立保,白太後,更征諸王子擇所立。中黃門孫程、王國、王康等十九人,共合謀誅顯、京等,立保為天子,是為孝順皇帝。皆奸人強臣狂亂王室,其於死亡誅戮,兵起宮中,是其應。

孝順永建二年二月癸未,太白晝見三十九日。閏月乙酉,太白晝見東南維四十一日。八月乙巳,熒惑入輿鬼。太白晝見,為強臣。熒惑為凶,輿鬼為死喪。質星為誅戮。是時,中常侍高梵、張防、將作大匠翟醫、尚書令高堂芝、仆射張敦、尚書尹就、郎薑述、楊鳳等,及兗州刺史鮑就、使匈奴中郎將張國、金城太守張篤、敦煌太守張郎相與交通,漏泄,就、述棄市,梵、防、醫、芝、敦、鳳、就、國皆抵罪。又定遠侯班始尚陰城公主堅得,鬥爭殺堅得,坐要斬馬市,同產皆棄市。

六年四月,熒惑入太微中,犯左、右執法西北方六寸所。十月乙卯,太白晝見。十二月壬申,客星芒氣長二尺餘,西南指,色蒼白,在牽牛六度。客星芒氣白為兵。牽牛為吳、越。後一年,會稽海賊曾於等千餘人燒句章,殺長吏,又殺鄞、鄮長,取官兵,拘殺吏民,攻東部都尉;揚州六郡逆賊章何等稱將軍,犯四十九縣,大攻略吏民。

陽嘉元年閏月戊子,客星氣白,廣二尺,長五丈,起天菀西南。主馬牛,為外軍,色白為兵。是時,敦煌太守徐白使疏勒王盤等兵二萬人入於竗界,虜掠斬首三百餘級。烏桓校尉耿曄使烏桓親漢都尉戎末瘣等出塞,抄鮮卑,斬首,獲生口、財物;鮮卑怨恨,抄遼東、代郡,殺傷吏民。是後,西戎、北狄為寇害,以馬、牛起兵,馬、牛亦死傷於兵中,至十餘年乃息。

永和二年五月戊申,太白晝見。八月庚子,熒惑犯南鬥。鬥為吳。明年五月,吳郡太守行丞事羊珍與越兵弟葉、吏民吳銅等二百餘人起兵反,殺吏民,燒官亭民舍,攻太守府。太守王衡距守,吏兵格殺珍等。又九江賊蔡伯流等數百人攻廣陵、九江,燒城郭,殺江都長。

三年二月辛巳,太白晝見,戊子,在熒惑西南,光芒相犯。辛醜,有流星大如鬥,從西北東行,長八九尺,色赤黃,有聲隆隆如雷。三月壬子,太白晝見。六月丙午,太白晝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閏月甲寅,辰星入輿鬼。己酉,熒惑入太微。乙卯,太白晝見。太白者,將軍之官,又為西州。晝見,陰盛,與君爭明。熒惑與太白相犯,為兵喪。流星為使,聲隆隆,怒之象也。辰星入輿鬼,為大臣有死者。熒惑入太微,亂臣在廷中。是時,大將軍梁商父子秉勢,故太白常晝見也。其四年正月,祀南郊,夕牲,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內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等與中常侍曹騰、孟賁爭權,白帝言騰、賁與商謀反,矯詔命收騰、賁,賁自解說,順帝寤,解騰、賁縛。逵等自知事不從,各奔走,或自刺,解貂蟬投草中逃亡,皆得免。其六年,征西將軍馬賢擊西羌於北地射姑山下,父子為羌所沒殺,是其應也。

四年七月壬午,熒惑入南鬥犯第三星。五年四月戊午,太白晝見。八月己酉,熒惑入太微。鬥為貴相,為揚州,熒惑犯入之為兵喪。其六年,大將軍商薨。九江、丹陽賊周生、馬勉等起兵攻沒郡縣。梁氏又專權於天廷中。

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見東方,長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營室及墳墓裏。丁醜,彗星在奎一度,長六尺;癸未,昏見,西北曆昂、畢;甲申,在東井,遂曆輿鬼、柳、七星、張,光炎及三台,至軒轅中滅。營室者,天子常宮。墳墓主死。彗星起而在營室、墳墓,不出五年,天下有大喪。後四年,孝順帝崩。昂為邊兵,又為趙。羌周馬父子後遂為寇。又劉文劫清河相射暠,欲立王蒜為天子,暠不聽,殺暠,王閉門距文,官兵捕誅文,蒜以惡人所劫,廢為尉氏侯,又徙為犍陽都鄉侯,薨,國絕。曆東井、輿鬼為秦,皆羌所攻抄。炎及三台,為三公。是時,太尉杜喬及故太尉李固為梁冀所陷入,坐文書死。及至注、張為周,滅於軒轅中為後宮。其後懿獻後以憂死,梁氏被誅,是其應也。

漢安二年正月己亥,太白晝見。五月丁亥,辰星犯輿鬼。六月乙醜,熒惑光芒犯鎮星。七月甲申,太白晝見。辰星犯輿鬼為大喪。熒惑犯鎮星為大人忌。明年八月,孝順帝崩,孝衝明年正月又崩。

孝質本初元年三月癸醜,熒惑入輿鬼;四月辛巳,太白入輿鬼,皆為大喪。五月庚戌,太白犯熒惑,為逆謀。閏月一日,孝質帝為梁冀所鴆,崩。

誌第十二 天文下

桓三十八 靈二十 獻九 隕石

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熒惑犯輿鬼質星。二年二月辛卯,熒惑行在輿鬼中。三年五月己醜,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門,留十五日,出端門。丙申,熒惑入東井。八月己亥,鎮星犯輿鬼中南星。乙醜,彗星芒長五尺,見天市中,東南指,色黃白,九月戊辰不見。熒惑犯輿鬼為死喪,質星為戮臣,入太微為亂臣。鎮星犯輿鬼為喪。彗星見天市中為貴人。至和平元年二月甲寅,梁太後崩,梁冀益驕亂矣。

元嘉元年二月戊子,太白晝見。永興二年閏月丁酉,太白晝見。時,上幸後宮采女鄧猛,明年,封猛兄演為南頓侯。後四歲,梁皇後崩,梁冀被誅,猛立為皇後,恩寵甚盛。

永壽元年三月丙申,鎮星逆行入太微中,七十四日去左掖門。七月己未,辰星入太微中,八十日去左掖門。八月己巳,熒惑入太微,二十一日出端門。太微,天子廷也。鎮星為貴臣妃後,逆行為匿謀。辰星入太微為大水,一曰後宮有憂。是歲雒水溢至津門,南陽大水。熒惑留入太微中,又為亂臣。是時梁氏專政。九月己酉,晝有流星長二尺所,色黃白。癸巳,熒惑犯歲星,為奸臣謀,大將戮。

二年六月甲寅,辰星入太微,遂伏不見。辰星為水,為兵,為妃後。八月戊午,太白犯軒轅大星,為皇後。其三年四月戊寅,熒惑入東井口中,為大臣有誅者。其七月丁醜,太白犯心前星,為大臣。後二年七月,懿獻皇後以憂死。大將軍梁冀使太倉令秦宮刺殺議郎邴尊,又欲殺鄧後母宣。事覺,桓帝收冀及妻壽襄城君印綬,皆自殺。誅諸梁及孫氏宗族,或徙邊。是其應也。

延熹四年三月甲寅,熒惑犯輿鬼質星。五月辛酉,客星在營室,稍順行,生芒長五尺所,至心一度,轉為彗。熒惑犯輿鬼質星,大臣有戮死者。五年十月,南郡太守李肅坐蠻夷賊攻盜郡縣,取財物一億以上,入府取銅虎符,肅背敵走,不救城郭;又臨黎陽竭者燕喬坐贓,重泉令彭良殺無辜,皆棄市。京兆虎牙都尉宋謙坐贓,下獄死。客星在營室至心作彗,為大喪。後四年,鄧後以憂死。

六年十一月丁亥,太白晝見。是時,鄧後家貴盛。

七年七月戊辰,辰星犯歲星。八月庚戌,熒惑犯輿鬼質星。庚申,歲星犯軒轅大星。十月丙辰,太白犯房北星。丁卯,辰星犯太白。十二月乙醜,熒惑犯軒轅第二星。辰星犯歲星為兵。熒惑犯質星有戮臣。歲星犯軒轅為女主憂。太白犯房北星為後宮。其八年二月,太仆南鄉侯左勝以罪賜死,勝弟中常侍上蔡侯悺、北鄉侯黨皆自殺。癸亥,皇後鄧氏坐執左道廢,遷於桐宮死,宗親侍中沘陽侯鄧康、河南尹鄧萬、越騎校尉鄧弼、虎賁中郎將安陽侯鄧會、侍中監羽林左騎鄧德、右騎鄧壽、昆陽侯鄧統、渦陽侯鄧秉、議郎鄧循皆係暴室,萬、會死,康等免官。又荊州刺史芝、交阯刺史葛祗皆為賊所拘略,桂陽太守任胤背敵走,皆棄市,熒惑犯輿鬼質星之應也。

八年五月癸酉,太白犯輿鬼質星。壬午,熒惑入太微右執法。閏月己未,太白犯心前星。十月癸酉,歲星犯左執法。十一月戊午,歲星入太微,犯左執法。九年正月壬辰,歲星入太微中,五十八日出端門。六月壬戌,太白行人輿鬼。七月乙未,熒惑行輿鬼中,犯質星。九月辛亥,熒惑入太微西門,積五十八日。永康元年正月庚寅,熒惑逆行入太微東門,留太微中百一日出端門。七月丙戌,太白晝見經天。太白犯心前星,太白犯輿鬼質星有戮臣。熒惑入太微為賊臣。太白犯心前星為兵喪。歲星入太微犯左執法,將相有誅者。歲星入守太微五十日,占為人主。太白、熒惑入輿鬼,皆為死喪,又犯質星為戮臣。熒惑留太微中百一日,占為人主。太白晝見經天為兵,憂在大人。其九年十一月,太原太守劉瓆、南陽太守成瑨皆坐殺無辜,荊州刺史李隗為賊所拘,尚書郎孟璫坐受金漏言,皆棄市。永康元年十二月丁醜,桓帝崩,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尚書令尹勳、黃門令山冰等皆枉死,太白犯心,熒惑留守太微之應也。

孝靈帝建寧元年六月,太白在西方,入太微,犯西蕃南頭星。太微,天廷也。太白行其中,宮門當閉,大將被甲兵,大臣伏誅。其八月,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謀欲盡誅諸宦者;其九月辛亥,中常侍曹節、長樂五官史朱瑀覺之,矯製殺蕃、武等,家屬徙日南比景。

熹平元年十月,熒惑入南鬥中。占曰:“熒惑所守為兵亂。”鬥為吳,其十一月,會稽賊許昭聚眾自稱大將軍,昭父生為越王,攻破郡縣。

二年四月,有星出文昌,入紫宮,蛇行,有首尾無身,赤色,有光、召垣牆。八月丙寅,太白犯心前星。辛未,白氣如一匹練,衝北鬥第四星。占曰:“文昌為上將貴相。太白犯心前星,為大臣。”後六年,司徒劉郺為中常侍曹節所譖,下獄死。白氣衝北鬥為大戰,明年冬,揚州刺史臧昮、丹陽太守陳寅,攻盜賊苴康,斬首數千級。

光和元年四月癸醜,流星犯軒轅第二星,東北行入北鬥魁中。八月,彗星出亢北,入天市中,長數尺,稍長至五六丈,赤色,經曆十餘宿,八十餘日,乃消於天菀中。流星為貴使,軒轅為內宮,北鬥魁主殺。流星從軒轅出抵北鬥魁,是天子大使將出,有伐殺也。至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上遣中郎將皇甫嵩、朱俊等征之,斬首十萬餘級。彗除天市,天帝將徙,帝將易都。至初平元年,獻帝遷都長安。

三年冬,彗星出狼、弧,東行至於張乃去。張為周地,彗星犯之為兵亂。後四年,京都大發兵擊黃巾賊。

五年四月,熒惑在太微中,守屏。七月,彗星出三台下,東行入太微,至太子、幸臣,二十餘日而消。十月,歲星、熒惑、太白三合於虛,相去各五六寸,如連珠。占曰:“熒惑在太微為亂臣。”是時,中常侍趙忠、張讓、郭勝、孫璋等,並為奸亂。彗星入太微,天下易主。至中平六年,宮車晏駕。歲星、熒惑、太白三合於虛為喪。虛,齊地。明年,琅邪王據薨。

光和中,國皇星東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狀,十餘日不見。占曰:“國皇星為內亂,外內有兵喪。”其後黃巾賊張角燒州郡,朝廷遣將討平,斬首十餘萬級。中平六年,官車晏駕,大將軍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餘人,陰踤雒陽城外,竊呼並州牧董卓使將兵至京都,共誅中官,對戰南、北宮闕下,死者數千人,燔燒宮室,遷都西京。及司徒王允與將軍呂布誅卓,卓部曲將郭汜、李傕旋兵攻長安,公卿百官吏民戰死者且萬人。天下之亂,皆自內發。

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占曰:“為兵。”至六年,司隸校尉袁紹誅滅中官,大將軍部曲將吳匡攻殺車騎將軍何苗,死者數千人。

三年四月,熒惑逆行守心後星,十月戊午,月食心後星。占曰:“為大喪。”後三年而靈帝崩。

五年二月,彗星出奎,逆行入紫宮,後三出,六十餘日乃消。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貫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占曰:“彗除紫宮,天下易主。客星入天市,為貴人喪。”明年四月,宮車晏駕。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長三丈,起河鼓,入天市,抵觸宦者星,色白,長二三丈,後尾再屈,食頃乃滅,狀似枉矢。占曰:“枉矢流發,其宮射,所謂矢當直而枉者,操矢者邪枉人也。”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謀盡誅中官,中官覺,於省中殺進:俱兩破滅,天下由此遂大壞亂。

六年八月丙寅,太白犯心前星,戊辰犯心中大星。其日未冥四刻,大將軍何進於省中為諸黃門所殺。己巳,車騎將軍何苗為進部曲將吳匡所殺。

孝獻初平二年九月,蚩尤旗見,長十餘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占曰:“蚩尤旗見,則王征伐四方。”其後丞相曹公征討天下且三十年。

四年十月,孛星出兩角間,東北行入天市中而滅。占曰:“彗除天市,天帝將徙,帝將易都。”是時上在長安,後二年東遷,明年七月,至雒陽,其八月,曹公迎上都許。

建安五年十月辛亥,有星孛於大梁,冀州分也。時袁紹在冀州。其年十一月,紹軍為曹公所破。七年夏,紹死,後曹公遂取冀州。

九年十一月,有星孛於東井輿鬼,入軒轅太微。十一年正月,星孛於北鬥,首在鬥中,尾貫紫宮,及北辰。占曰:“彗星掃太微宮,人主易位。”其後魏文帝受禪。

十二年十月辛卯,有星孛於鶉尾。荊州分也,時荊州牧劉表據荊州,益州從事周群以為荊州牧將死而失土。明年秋,表卒,以小子琮自代。曹公將伐荊州,琮懼,舉軍詣公降。

十七年十二月,有星孛於五諸侯。周群以為西方專據土地者,皆將失土。是時益州牧劉璋據益州,漢中太守張魯別據漢中,韓遂據涼州,宗建別據枹罕。明年冬,曹公遣偏將擊涼州。十九年,獲宗建,韓遂逃於羌中,病死。其年秋,璋失益州。二十年秋,曹公攻漢中,魯降。

十八年秋,歲星、鎮星、熒惑俱入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餘日。占曰:“歲星入太微,人主改。”

二十三年三月,孛星晨見東方二十餘日,夕出西方,犯曆五車、東井、五諸侯、文昌、軒轅、後妃、太微,鋒炎指帝坐。占曰:“除舊布新之象也。”

殤帝延平元年九月乙亥,隕石陳留四。《春秋》僖公十六年,隕石於宋五,傳曰隕星也。董仲舒以為從高反下之象。或以為庶人惟星,隕,民困之象也。

桓帝延熹七年三月癸亥,隕石右扶風一,鄠又隕石二,皆有聲如雷。

誌第十三 五行一

貌不恭 **雨 服妖 雞禍 青眚 屋自壞 訛言 旱 謠 狼食人

《五行傳》說及其占應,《漢書·五行誌》錄之詳矣。故泰山太守應劭、給事中董巴、散騎常侍譙周並撰建武以來災異。今合而論之,以續《前誌》雲。

《五行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奸謀,則木不曲直。”謂木失其性而為災也。又曰:“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恒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時則有龜孽,時則有雞禍,時則有下體生上之屙,時則有青眚、青祥,惟金沴木。”說雲:氣之相傷謂之沴。

建武元年,赤眉賊率樊崇、逢安等共立劉盆子為天子。然崇等視之如小兒,百事自由,初不恤錄也。後正旦至,君臣欲共饗,既坐,酒食未下,群臣更起,亂不可整。時,大司農楊音案劍怒曰:“小兒戲尚不如此!”其後遂破壞,崇、安等皆誅死。唯音為關內侯,以壽終。

光武崩,山陽王荊哭不哀,作飛書與東海王,勸使作亂。明帝以荊同母弟,太後在,故隱之。後徙王廣陵,荊遂坐複謀反自殺也。

章帝時,竇皇後兄憲以皇後甚幸於上,故人人莫不畏憲。憲於是強請奪沁水長公主田,公主畏憲,與之,憲乃賤顧之。後上幸公主田,覺之,問憲,憲又上言借之。上以後故,但譴敕之,不治其罪。後章帝崩,竇太後攝政,憲秉機密,忠直之臣與憲忤者,憲多害之,其後憲兄弟遂皆被誅。

桓帝時,梁冀秉政,兄弟貴盛自恣,好驅馳過度,至於歸家,猶馳驅入門,百姓號之曰“梁氏滅門驅馳”。後遂誅滅。

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雨傷稼。

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國十**雨傷稼。

永寧元年,郡國三十三**雨傷稼。

建光元年,京都及郡國二十九**雨傷稼。是時羌反久未平,百姓屯戍,不解愁苦。

延光元年,郡國二十七**雨傷稼。

二年,郡國五連雨傷稼。

順帝永建四年,司隸、荊、豫、兗、冀部**雨傷稼。

六年,冀州**雨傷稼。

桓帝延熹二年夏,霖雨五十餘日。是時,大將軍梁冀秉政,謀害上所幸鄧貴人母宣,冀又擅殺議郎邴尊。上欲誅冀,懼其持權日久,威勢強盛,恐有逆命,害及吏民,密與近臣中常侍單超等圖其方略。其年八月,冀卒伏罪誅滅。

靈帝建寧元年夏,霖雨六十餘日。是時,大將軍竇武謀變廢中官。其年九月,長樂五官史朱瑀等共與中常侍曹節起兵,先誅武,交兵闕下,敗走,追斬武兄弟,死者數百人。

熹平元年夏,霖雨七十餘日。是時,中常侍曹節等,共誣白勃海王悝謀反,其十月誅悝。

中平六年夏,霖雨八十餘日。是時,靈帝新棄群臣,大行尚在梓宮,大將軍何進與佐軍校尉袁紹等共謀欲誅廢中官。下文陵畢,中常侍張讓等共殺進,兵戰京都,死者數千。

更始諸將軍過雒陽者數十輩,皆幘而衣婦人衣繡擁{髟屈}。時,智者見之,以為服之不中,身之災也,乃奔入邊郡避之。是服妖也。其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

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要步、齲齒笑。所謂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作一邊。折要步者,足不在體下。齲齒笑者,若齒痛,樂不欣欣。始自大將軍梁冀家所為,京都歙然,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梁冀二世上將,婚媾王室,大作威福,將危社稷。天誡若曰: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泣,吏卒掣頓,折其要脊,令髻傾邪,雖強語笑,無複氣味也。到延熹二年,舉宗誅夷。

延熹中,梁冀誅後,京都幘顏短耳長,短上長下。時中常侍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縱其奸慝。海內慍曰:一將軍死,五將軍出。家有數侯,子弟列布州郡,賓客雜襲騰翥,上短下長,與梁冀同占。到其八年,桓帝因日蝕之變,乃拜故司徒韓寅為司隸校尉,以次誅鉯,京都正清。

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采為係。此服妖也。到九年,黨事始發,傳黃門北寺,臨時惶惑,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走不就考者,九族拘係,及所過曆,長少婦女皆被桎梏,應木屐之象也。

靈帝建寧中,京都長者皆以葦方笥為妝具,下士盡然。時有識者竊言:葦方笥,郡國讞篋也;今珍用之,此天下人皆當有罪讞於理官也。到光和三年癸醜赦令詔書,吏民依黨禁錮者赦除之,有不見文,他以類比疑者讞。於是諸有黨郡皆讞廷尉,人名悉入方笥中。

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此服妖也。其後董卓多擁胡兵,填塞街衢,虜掠宮掖,發掘園陵。

靈帝於宮中西園駕四白驢,躬自操轡,驅馳周旋,以為大樂。於是公卿貴戚轉相放效,至乘輜輟以為騎從,互相侵奪,賈與馬齊。案《易》曰:“時乘六龍以禦天。”行天者莫若龍,行地者莫若馬。《詩》雲:“四牡髖々,載是常服。”“檀車煌煌,四牡彭彭。”夫驢乃服重致遠,上下山穀,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驂服之乎!遲鈍之畜,而今貴之。天意若曰:國且大亂,賢愚倒植,凡執政者皆如驢也。其後董卓陵虐王室,多援邊人以充本朝,胡夷異種,跨蹈中國。

熹平中,省內冠狗帶綬,以為笑樂。有一狗突出,走入司徒府門,或見之者,莫不驚怪。京房《易傳》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後靈帝寵用便嬖子弟,永樂賓客、鴻都群小,傳相汲引,公卿牧守,比肩是也。又遣禦史於西邸賣官,關內侯顧五百萬者,賜與金紫;詣闕上書占令長,隨縣好醜,豐約有賈。強者貪如豺虎,弱者略不類物,實狗而冠者也。司徒,古之丞相,壹統國政。天戒若曰:宰相多非其人,屍祿素餐,莫能據正持重,阿意曲從。今在位者皆如狗也,故狗走入其門。

靈帝數遊戲於西園中,令後宮采女為客舍主人,身為商賈服。行至舍,采女下酒食,因共飲食以為戲樂。此服妖也。其後天下大亂。

獻帝建安中,男子之衣,好為長躬而下甚短,女子好為長裙而上甚短。時益州從事莫嗣以為服妖,是陽無下而陰無上也,天下未欲平也。後還,遂大亂。

靈帝光和元年,南宮侍中寺雌雞欲化雄,一身毛皆似雄,但頭冠尚未變。詔以問議郎蔡邕。邕對曰:“貌之不恭,則有雞禍。宣帝黃龍元年,未央宮雌雞化為雄,不鳴無距。是歲元帝初即位,立王皇後。至初元元年,丞相史家雌雞化為雄,冠距鳴將。是歲後父禁為陽平侯,女立為皇後。至哀帝晏駕,後攝政,王莽以後兄子為大司馬,由是為亂。臣竊推之:頭,元首,人君之象。今雞一身已變,未至於頭,而上知之,是將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若應之不精,政無所改,頭冠或成,為患茲大。”是後張角作亂稱黃巾,遂破壞。四方疲於賦役,多叛者。上不改政,遂至天下大亂。

桓帝永興二年四月丙午,光祿勳吏舍壁下夜有青氣,視之,得玉鉤、玦各一。鉤長七寸二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皆雕鏤。此青祥也,玉,金類也。七寸二分,商數也。五寸四分,徵數也。商為臣,徵為事,蓋為人臣引決事者不肅,將有禍也。是時梁冀秉政專恣,後四歲,梁氏誅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