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非常注重治水工程建設,這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治理水患,二是興修水利。漢初六十餘年中,黃河比較穩定,僅在漢文帝時期決過一次口,旋即堵塞。元光三年(前132 年)三月,黃河自頓丘改道東南流入渤海;五月,在濮陽瓠子決口;然後移道東南注钜野澤通淮河、泗水,泛濫成災。瓠子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它自今河南濮陽分黃河水東出,經山東鄄城、鄆城、梁山、陽穀,至阿城、茌平,東入濟水。

這年,黃河水格外狂暴不馴,激流衝破了瓠子附近的大堤,經東南注入兗州的钜野澤,再通往淮河、泗水後入海。遭受水災的有16 個郡,無數的良田被淹,莊稼被毀,人或為魚鱉。

漢武帝得到消息後,立即下旨讓汲黯前往河南郡抗汛。汲黯奔赴河南郡,隻見滔滔河水已經淹沒了不少良田,到處是難民逃難,屍橫遍野。可是雨還在不停地下,河南郡守束手無策,又不敢開倉賑災。汲黯派士卒築堤防洪,他汗涔涔地來到郡府,要郡守開倉賑災。

郡守不敢,說道:“這是國庫,沒有皇上旨令,誰敢開倉,這是要殺頭的啊!”

汲黯正色道:“看這麽多饑民,再不開倉全餓死了怎麽辦?”

可這郡守還是不肯開倉救人。汲黯萬分焦急,於是急中生智,想了個辦法,隨即朝國倉門口對郡守高呼:“聖旨到,河南郡守接旨。”

河南郡守聽到“聖旨”兩個字立馬肅穆勤恭敬。汲黯道:“皇上口諭,因黃河水泛濫,致使下遊各郡生靈塗炭,百姓朝不保夕,著令河南郡守即刻開倉放糧。欽此。”郡守聽到有皇上口諭,隻得開倉放糧,災民們忙排隊領取粟米。

汲黯高聲說:“災民們,皇上體恤百姓,特開倉放賑。”

災民們都異口同聲地感謝皇上。被施救的災民們為了感謝皇上的體恤,都參與到了河岸築堤防洪的隊伍當中。然而,大雨愈下愈大,沒過多久,好不容易才堵住的河堤再次被洶湧的浪濤衝毀。眼看河水就要進城,汲黯忙派人連夜進京向皇帝告急。

漢武帝得知後,親率十萬將士來到瓠子決口。漢武帝命令官自將軍以下全部參加堵塞決口的工程。他注意到東郡地區的百姓燒柴草做飯,修築堤壩必需的樹木槁草不足取用,令全軍砍衛地淇園之竹,作為塞河工程減緩水流速度的“楗”,以連接竹編的“石”、草包實土,逐次增加密實程度,終於堵塞住決口。

在漢武帝的親自指揮下,奔騰咆哮的黃河水終於被製服。經受了二十多年水淹之苦的廣大地區,消除了水災。漢武帝顯得非常興奮,眼望東流而去的黃河水,認為是自己的虔誠感動了河神。於是下令,在瓠子合壟處的大堤上建造一座宮殿,賜名為“宣防”。這殿名來自《瓠子歌》中的一句“宣防塞兮萬福來”,含有防範洪水、祈求萬福之意。漢武帝想用這個水利工程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確實完成了“複禹舊跡”的使命。

黃河終於恢複故道。漢武帝又命由瓠子引黃河水北開二渠。這以後,梁、楚之地再不受河災了。漢武帝還治理陝西的褒水、斜水,在兩水之間造長五百餘裏的褒斜道。漢武帝親臨瓠子治河,有很大的象征意義和號召性,水利灌溉事業因此普遍展開,迅速發展。

漢武帝興修水利有明顯的經濟目的。一是要便利漕運,損漕省卒。

二是灌溉民田,增加土地肥力,改善生產條件。三是備旱消災防災。

漢武帝之所以很重視治水,除了出於順行天意的傳統觀念,更重要的是他對水利關乎國計民生的認識。經過這次治理,此後八十多年黃河未發生大水災。這種由政府組織、皇帝親臨工地直接指揮的治理黃河工程,是曆史上的第一次,它是漢武帝一生中的豐功偉績之一。

漢武帝在關中地區還開鑿了許多水渠,運送漕糧,灌溉農田。元光六年(前129 年),漢武帝批準大司農鄭當時的建議,沿秦嶺北麓開鑿人工運河漕渠,並令水工徐伯主持修建,漕渠與渭河平行,使潼關到長安的水路運輸的時間大量縮短。

漢代漕渠的起點是從昆明池經昆明渠流經西安北郊河止西、溝上村,穿過灞河,經新築鎮、新豐鎮、渭南、華縣到華陰市北進入渭河,全長300 裏。不僅減少了漕運的時間,還可以灌田一萬餘頃。

在開鑿漕渠的同時,有個叫嚴熊的人,他上書漢武帝,建議修渠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萬餘頃旱地。漢武帝采用了他的建議,征發民工萬餘人,修鑿龍首渠,自引洛水經商顏山南行至臨晉。因商顏山一帶土質疏鬆,渠岸易崩,水工便在地麵每隔一段距離鑿一井,深者四十餘丈,使井下渠道相通、形成一條長達十餘裏的井渠,使井下相通行水。因為這條渠在開鑿時曾挖出了龍骨化石,因此,把它稱作為龍首渠。工程曆時十餘年才完成。

龍首渠的以井通渠,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項創舉。龍首渠引洛水灌溉重泉以東的田地,改變了因缺水而低產的狀況,據估計每畝大約可產穀10 石。

元鼎四年(前113 年),兒寬升為“左內史”。負責治理京城長安所在關中地區的民政。兒寬在任期間,以儒家道德教化民眾,采取了一係列獎勵農業的措施並且緩解了刑罰,重新清理了獄訟案件,選用了一些仁厚的人,體察民情,做事講究實事求是,不務虛名。因此,深得關中地區民眾擁戴。

關中地區,在秦時修建了鄭國渠,兩岸農民深得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田賦是第一等的,是漢朝賦稅的重要來源之一。兒寬了解到,鄭國渠上遊南岸高卯之田仍然十年九旱。漢朝初年,這裏“百畝之收,不過百石”,仍有一部分人民衣食不足。兒寬首倡開鑿六輔渠。

得到漢武帝的同意後,兒寬征發民工,在鄭國渠上修築了六條渠道,史稱“六輔渠”,使兩岸高卯之地得到灌溉,原來的鄭國渠發揮了更大的效益。為了做到避免糾紛、合理用水、上下遊兼顧,兒寬還製定、頒布了“水令”,使人民按令用水,上下相安。

這些措施很快使關中地區出現農業豐收、經濟繁榮的局麵。兒寬十分關心民間疾苦,收繳租稅的時候,對一些豐歉不同的地區和農戶進行適當調整,對一些貧弱戶和因故不能及時繳納的可以延緩和減免,因而賦稅征收速度較慢。後來,因軍務用糧緊急,朝廷令左內史征收賦稅。

於是,大戶趕牛套車,小戶擔挑背負,交糧路上人車連綿不絕。結果,賦稅任務不但沒有落後,反而成為完成最快最好的。漢武帝愈加驚奇兒寬的才能。

漢武帝為了督促各地官員都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特意下詔表彰兒寬。這表明了漢武帝對農業的重視,也道出了他興修水利工程的目的是在於發展農業生產。

太始二年(前95 年),時鄭國渠竣工已逾百年,多年失修,效益大減,長安糧荒嚴重。於是,趙中大夫白公複奏請穿渠引水。該工程首起穀口,尾入櫟陽,長200 裏,溉田4 萬餘頃。為紀念白公功績,該渠被命名為“白公渠”,後稱“鄭白渠”,涇陽縣百姓習稱“白渠”。白公渠使用壽命從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 年)到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 年),是引涇諸渠中使用最久的一條。班固曾經在《西都賦》中說:“鄭白之沃,衣食之源。”

除此之外,在關中地區的水利工程還有靈軹渠、成國渠,等等。水渠縱橫交錯,形成一個廣大的灌溉網,對關中地區的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漢武帝時期的水利工程並不僅限於關中和關東地區,還推廣到新疆、寧夏、內蒙古、雲南等最邊遠的地區,當時的人均占有溉田麵積約0.4 畝。漢武帝一朝開發並受益的大中型農業灌溉水利工程,大約占秦至兩漢400 年間全部水利工程總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