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作者雖然已被一般道學家肯定為王世貞(他們以為這樣一來,會使讀者饒恕它的“猥褻”描寫),但是他為什麽要寫這書?書中的對象是誰?卻眾說紛紜,把它歸納起來不外是:
甲、複仇說 對象(1)嚴世蕃
(2)唐順之
乙、諷刺說 對象——嚴氏父子
為什麽《金瓶梅》會和唐順之發生關係呢?這裏麵又包含著另外一個故事——《清明上河圖》的故事。
(一)《清明上河圖》和唐荊川
《寒花盦隨筆》:
“世傳《金瓶梅》一書為王弇州(世貞)先生手筆,用以譏嚴世蕃者。書中西門慶即世蕃之化身,世蕃亦名慶,西門亦名慶,世蕃號東樓,此書即以西門對之。”“或謂此書為一孝子所作,所以複其父仇者。蓋孝子所識一巨公實殺孝子父,圖報累累皆不濟。後忽偵知巨公觀書時必以指染沫,翻其書頁。孝子乃以三年之力,經營此書。書成黏毒藥於紙角,覬巨公外出時,使人持書叫賣於市,曰天下第一奇書,巨公於車中聞之,即索觀,車行及其第,書已觀訖,嘖嘖歎賞,呼賣者問其值,賣者竟不見,巨公頓悟為所算,急自營救已不及,毒發遂死。”今按二說皆是,孝子即鳳洲(世貞號)也,巨公為唐荊川(順之),鳳洲之父忬死於嚴氏,實荊川讚之也。姚平仲《綱鑒絜要》載殺巡撫王忬事,注謂“忬有古畫,嚴嵩索之,忬不與,易以摹本。有識畫者為辨其贗。嵩怒,誣以失誤軍機殺之”。但未記識畫人姓名,有知其事者謂識畫人即荊川,古畫者《清明上河圖》也。
鳳洲既抱終天之恨,誓有以報荊川,數遣人往刺之,荊川防護甚備。一夜,讀書靜室,有客自後握其發將加刃,荊川曰:“餘不逃死,然須留遺書囑家人。”其人立以俟,荊川書數行,筆頭脫落,以管就燭,佯為治筆,管即毒弩,火熱機發,鏃貫刺客喉而斃。鳳洲大失望!
後遇於朝房,荊川曰:“不見鳳洲久,必有所著。”答以《金瓶梅》,實鳳洲無所撰,姑以誑語應耳。荊川索之急,鳳洲歸,廣召梓工,旋撰旋刊,以毒水濡墨刷印,奉之荊川。荊川閱書甚急,墨濃紙黏,卒不可揭,乃屢以紙潤口津揭書,書盡毒發而死。
或傳此書為毒死東樓者。不知東樓自正法,毒死者實荊川也。彼謂以三年之力成書,及巨公索觀於車中雲雲,又傳聞異詞耳。
這是說王忬進贗畫於嚴嵩,為唐順之識破,致陷忬於法。世貞圖報仇,進《金瓶梅》毒死順之。劉廷璣的《在園雜誌》也提到此事,不過把《清明上河圖》換成《輞川真跡》,把識畫人換成湯裱褙,並且說明順之先和王忬有宿怨。他說:
明太倉王思質(忬)家藏右丞所寫《輞川真跡》,嚴世蕃聞而索之。思質愛惜世寶,予以撫本。世蕃之裱工湯姓者,向在思質門下,曾識此圖,因於世蕃前陳其真贗,世蕃銜之而未發也。會思質總督薊遼軍務,武進唐應德、順之以兵部郎官奉命巡邊,嚴嵩觴之內閣,微有不滿思質之言,應德頷之。至思質軍,欲行軍中馳道,思質以己兼兵部堂銜難之,應德怫然,遂參思質軍政廢弛,虛縻國帑,累累數千言。先以稿呈世蕃,世蕃從中主持之,逮思質至京棄市。
到了清人的《缺名筆記》,又把這故事變動一下:
《金瓶梅》為舊說部中四大奇書之一,相傳出王世貞手,為報複嚴氏之《督亢圖》。或謂係唐荊川事。荊川任江右巡撫時有所周納,獄成,罹大辟以死。其子百計求報,而不得間。會荊川解職歸,遍閱奇書,漸歎觀止。乃急草此書,漬砒於紙以進,蓋審知荊川讀書時必逐頁用紙黏舌,以次披覽也。荊川得書後,覽一夜而畢,驀覺舌木強澀,鏡之黑矣。心知被毒,呼其子曰:“人將謀我,我死,非至親不得入吾室。”逾時遂卒。
旋有白衣冠者呼天搶地以至,蒲伏於其子之前,謂曾受大恩於荊川,願及未蓋棺前一親其顏色。鑒其誠許之入,伏屍而哭,哭已再拜而出。及殮則一臂不知所往,始悟來者即著書之人,因其父受繯首之辱,進鴆不足,更殘其支體以為報也。
(二)湯裱褙
識畫人在另一傳說中,又變成非大儒名臣的當時著名裝潢家湯裱褙。這一說最早的要算沈德符的《野獲編》,他和世貞同一時代,他的祖、父又都和王家世交,所以後人都偏重這一說。《野獲編補遺》卷二《偽畫致禍》:
嚴分宜(嵩)勢熾時,以諸珍寶盈溢,遂及書畫骨董雅事。時鄢懋卿以總鹺使江淮,胡宗憲、趙文華以督兵使吳越,各承奉意旨,搜取古玩,不遺餘力。時傳聞有《清明上河圖》手卷,宋張擇端畫,在故相王文恪(鏊)胄君家,其家钜萬,難以阿堵動。乃托蘇人湯臣者往圖之,湯以善裝潢知名,客嚴門下,亦與婁江王思質中丞往還,乃說王購之。王時鎮薊門,即命湯善價求市,既不可得,遂囑蘇人黃彪摹真本應命,黃亦畫家高手也。
嚴氏既得此卷,珍為異寶,用以為諸畫壓卷,置酒會諸貴人賞玩之。有妒王中丞者知其事,直發為贗本。嚴世蕃大慚怒,頓恨中丞,謂有意紿之,禍本自此成。或雲即湯姓怨弇州伯仲自露始末,不知然否?
這一說是《清明上河圖》本非王忬家物,由湯裱褙托王忬想法不成功,才用摹本代替,末了還是湯裱褙自發其覆。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作《金瓶梅緣起王鳳洲報父仇》一則,即根據此說加詳,不過又把王鏊家藏一節改成王忬家藏,把嚴氏致敗之由,附會為世蕃病足,把《金瓶梅》的著作目的改為譏刺嚴氏了:
太倉王忬家藏《清明上河圖》,化工之筆也。嚴世蕃強索之,忬不忍舍,乃覓名手摹贗者以獻。先是忬巡撫兩浙,遇裱工湯姓流落不偶,攜之歸,裝潢書畫,旋薦之世蕃。當獻畫時,湯在側謂世蕃曰:“此圖某所目視,是卷非真者,試觀麻雀小腳而踏二瓦角,即此便知其偽矣。”世蕃恚甚,而亦鄙湯之為人,不複重用。
會俺答入寇大同,忬方總督薊、遼,鄢懋卿嗾禦史方輅劾忬禦邊無術,遂見殺。後範長白公允臨作《一捧雪》傳奇,改名為《莫懷古》,蓋戒人勿懷古董也。
忬子鳳洲(世貞)痛父冤死,圖報無由。一日偶謁世蕃,世蕃問坊間有好看小說否?答曰有,又問何名,倉卒之間,鳳洲見金瓶中供梅,遂以《金瓶梅》答之,但字跡漫滅,容鈔正送覽。退而構思數日,借《水滸傳》西門慶故事為藍本,緣世蕃居西門,乳名慶,暗譏其閨門**放,而世蕃不知,觀之大悅。把玩不置。
相傳世蕃最喜修腳,鳳洲重賂修工,乘世蕃專心閱書,故意微傷腳跡,陰擦爛藥,後漸潰腐,不能入直,獨其父嵩在閣,年衰遲鈍,票本批擬,不稱上旨,寵日以衰。禦史鄒應龍等乘機劾奏,以至於敗。
徐樹丕的《識小錄》又以為湯裱褙之證畫為偽,係受賄不及之故,把張擇端的時代由宋升至唐代,畫的內容也改為汴人擲骰:
湯裱褙善鑒古,人以古玩賂嚴世蕃必先賄之,世蕃令辨其真偽,其得賄者必曰真也。吳中一都禦史偶得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臨本饋世蕃而賄不及湯。湯直言其偽,世蕃大怒,後禦史竟陷大辟。而湯則先以誆諞遺戍矣。
餘聞之先人曰《清明上河圖》皆寸馬豆人,中有四人樗蒲,五子皆六而一猶旋轉,其人張口呼六,湯裱褙曰:“汴人呼六當撮口,而今張口是采閩音也。”以是識其偽。此與東坡所說略同,疑好事者偽為之。近有《一捧雪》傳奇亦此類也,特甚世蕃之惡耳。
(三)況叔祺及其他
梁章钜《浪跡叢談》記此事引王襄《廣匯》之說,即本《識小錄》所載,所異的是不把識畫人的名字標出,他又以為王忬之致禍是由於一詩一畫:
王襄《廣匯》:“嚴世蕃常索古畫於王忬,雲值千金,忬有臨幅絕類真者以獻。乃有精於識畫者往來忬家有所求,世貞斥之。其人知忬所獻畫非真跡也,密以語世蕃。會大同有虜警,巡按方輅劾忬失機,世蕃遂告嵩票本論死。”
又孫之
《二申野錄注》:“後世蕃受刑,弇州兄弟贖得其一體,熟而薦之父靈,大慟,兩人對食,畢而後已。詩畫貽禍,一至於此,又有小人交構其間,釀成尤烈也。”
按所雲詩者謂楊椒山(繼盛)死,弇州以詩吊之,刑部員外郎況叔祺錄以示嵩,所雲畫者即《清明上河圖》也。
綜合以上諸說,歸納起來是:
(1)《金瓶梅》為王世貞作,用意:(甲)譏刺嚴氏;(乙)作對嚴氏複仇的《督亢圖》;(丙)對荊川複仇。
(2)唐荊川譖殺王忬,忬子世貞作《金瓶梅》,荊川於車中閱之中毒卒。
(3)世貞先行刺荊川不遂,後荊川向其索書,遂撰《金瓶梅》以毒之。
(4)唐、王結怨之由是荊川識《清明上河圖》為偽,以致王忬被刑。
(5)《金瓶梅》為某孝子報父仇作,荊川因以被毒。
(6)湯裱褙識王忬所獻輞川真跡為偽,唐順之行邊與王忬忤,兩事交攻,王忬以死。
(7)《清明上河圖》為王鏊家物,世蕃門客湯臣求之不遂,托王忬想法也不成功,王忬隻得拿摹本應命,湯裱褙又自發其覆,遂肇大禍。
(8)嚴世蕃強索《清明上河圖》於王忬,忬以贗本獻,為舊所提攜湯姓者識破。
(9)世蕃向世貞索小說,世貞撰《金瓶梅》以譏其閨門**放,而世蕃不知。
(10)世貞賂修工爛世蕃腳,不能入直,嚴氏因敗。
(11)王忬獻畫於世蕃,而賄不及湯裱褙,因被指為偽,致陷大辟。
(12)王忬致禍之由為《清明上河圖》及世貞吊楊繼盛詩觸怒嚴氏。
以上一些五花八門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多,其實包含著兩個有聯係的故事——《清明上河圖》和《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