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狗的身後,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女音。
一位穿著圍裙的大嬸,目露凶光,看向那四條狗。
大狗哈著氣,看向王先駿停下腳步。
那大嬸連忙放緩了語氣,和和氣氣地朝王先駿說:“有我在,它們不咬人的,你是賣貨的吧,進來坐進來坐。”
可能是以往都沒有賣貨的從那條小路上走進來,這三戶人家在他這裏都買了東西,加起來竟然賣了四十多塊!
有時候走三四十戶人家,都不一定能賣這麽多,不是每戶人家都會買東西的,連連擺手打發他走的情況,王先駿也遇到過。
這三戶人家裏,有兩戶都買了手電筒、豆豉,一家有個女娃娃,買了漂亮的頭繩和鉛筆、橡皮擦。
王先駿挑著擔子走時,一位年紀大些的嬸嬸大聲說道:“你下一次也走那小路進來咯,我們住這裏麵不方便,你進來我們就會買東西的。”
“好嘞,我每個月都會來一趟的。”王先駿笑著高聲回應。
鄉下的小路,不下雨時走起來也方便。
王先駿擦擦頭上的汗,抬眼瞧見前麵有一個男孩背著書包走得飛快。
王先駿邁的步子大,也一直沒追上男孩。
離得近些了,王先駿聽到這男孩在哭著吸鼻子。
他忍不住就問:“怎麽哭啦?是遇上啥事了?你家裏住哪?”
男孩停下腳步,回頭看向王先駿,見王先駿挑著擔子,是他平時在家裏最希望走進他家裏的人。
男孩的目光掃向那貨箱的玻璃,玻璃板下有糖和彈珠,他小聲說道:“我上學就快要遲到了。”
清水村有一所希望小學,附近三個村的小孩都去這上學,家住得遠一些的,要走上將近兩小時才到學校。
男孩住在栗樹壟的另一邊,王先駿正是從栗樹壟走過來的,他在心裏想了下路線,這可真夠遠的,小娃娃去上學不容易啊。
王先駿下意識地看了看手表,說道:“這還沒到八點呢,學校就在前麵了,來得及,趕得上上課。”
“我們七點就算遲到了,要早讀。”男孩邊說邊抬起袖子,抹掉眼角的淚。
“不哭不哭,你家裏離學校遠啊,遲到一會,老師應該也不會說你的。”
“老師說我家裏離得遠,可以七點半到,過了七點半,我還遲到了,還是一樣要被罰站的。”男孩說著話,眼淚又往下掉。
現在已經過了七點半。
王先駿不知怎麽,看著男孩哭那麽凶,心裏有點想笑,這個年紀的小孩有意思。
“你可以跟老師說一下,你今天為什麽會遲到。”比如在路上摔了一跤,摔到田裏去了,又比如早上起來肚子不舒服,在家裏耽擱太久了等等原因。
當然,後麵半句話王先駿沒有說出來,他可不能教壞小孩,雖然這些借口他讀小學遲到的時候就常用。
“我……我今天睡過頭了。”男孩憋紅了臉,憋出來一句話。
是個很誠實的孩子,王先駿在心裏默默道。
王先駿陪著這男孩,一邊走一邊聊天,跟著他走到了校門口。
這會,早讀已經結束,課間活動的時間,學校裏麵傳來學生們嬉笑玩鬧的聲音。
有幾個小孩在校門內的桂花樹下跳繩,一個起步,一躍跳起,輕輕鬆鬆便跳過了比自己還高的繩。
王先駿小時候也能跳這麽高,現在不行了。
他顛了顛扁擔,“叮咚啷當”搖響撥浪鼓,大聲吆喝:“賣肥皂、蠟燭、手電筒嘞。”
一直曬著太陽有點熱,可走到陰涼的地方,又覺得冷颼颼的。
出汗吹冷風容易著涼,王先駿不能脫下外套,便隻好敞開衣服的拉鏈。
可能是他如今已經適應了,挑著擔子走了大半天,感覺肩膀沒有像上一回那般,酸脹疼痛。
中午,王先駿依舊在清水村的二伯家吃飯。
王先駿的爺爺建的老房子就在清水村,在那最裏麵的三角塘中,那是一棟黃泥土房,如今大伯住在裏麵。
王先駿的爺爺當初分家後,二伯和他爸都各自出來建了房,現在隻有祭拜的時候,他們才會回三角塘。
二伯得知王先駿如今又在鎮上賣東西,不禁連連誇讚:“了不起,是當大老板的料。”
這些話,王先駿都笑著應下。
在二伯家歇了一陣,繼續挑著擔子往前走。
從清水村出來,陸陸續續能看到一戶戶分散的人家,這地方叫沙灣村,又叫沙灣莊、王家莊。
叫做“莊”,是因為這裏早期的人家都住在一塊兒,一個莊子,全都姓王,便叫做王家莊。
但現在不一樣了,這兒沒有一條大路,站在高處往下看,都是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人家住得分散,這邊兩家,那邊三家,似乎叫“莊”又不是那麽妥當了。
據說這裏以前是河水中的泥沙衝擊出來的平地,又叫沙灣村。
這裏的戶口上寫的是沙灣村,不過也有人叫王家莊叫習慣了。
總之,附近的人都知道這些地名都指的是這個地方。
上一回,王先駿去過的三爺爺家,就在這裏。
這次路過,三爺爺家的門是關著的。
王先駿正要挑著擔子離開,就聽有人在喊他。
他順著聲音來源看了過去,那呼喊聲來自一片竹林。
“等下,等下。”三奶奶從竹林中匆匆快步走了出來。
王先駿見狀,連忙放下肩上的扁擔:“不急不急,您慢點走。”
三奶奶喘了一口氣,緩了一下說道:“還好看到你了,你爸腳上的傷恢複得怎麽樣了?好點了沒?”
“已經好多了,勞煩奶奶您還一直惦記著。”王先駿留意到三奶奶手上沾滿了泥土,便順勢問道:“奶奶,這是在挖筍子吧?”
“是哩,你先別走,叫你停下來,就是想給你拿幾棵筍子帶回去嚐嚐。”
三奶奶目光有神看著王先駿:“你先在這兒等會兒,不要走哈,我這就去拿給你。”
“還勞煩奶奶去拿。”王先駿挑起擔子,跟在三奶奶身後。
三奶奶挖了六七顆筍,她用袋子把地上的筍子全都裝了起來,都給王先駿帶回去。
王先駿蹲下來,從袋子裏拿出一半:“夠了夠了,這麽多就夠了,拿太多了,我擔著擔子走不動咯。”
“這能有多重。”三奶奶搓掉筍殼上的泥,又想把那些筍子放回袋子裏。
王先駿連連拒絕,三奶奶便將那筍子直接塞進王先駿的籮筐裏。
王先駿哭笑不得:“奶奶這樣,我下次可不敢來了,這怎麽好意思哩。”
“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三奶奶嘴上這麽說,卻也沒再塞東西,“你不要這麽多就不要吧,想要的話跟我不要客氣哩。”
三爺爺在後麵的山上砍柴,這會沒有回來。
王先駿沒有多留,喝了杯茶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