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

府衙。

“大人,這幾日那劉臨一直在王府建立的工坊遊**,根本就沒有做任何一件解決百姓過冬的事情,下官懷疑他根本就不能解決百姓過冬問題。”許清向知府許澤匯報劉臨的行蹤。

許澤端起剛泡好的熱茶輕輕抿了一口,眼中露出一抹輕蔑:“你覺得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真有能力解決整個朝廷數年來都無法解決的難題?不用懷疑,他就是想當官想瘋了。”

前幾日他已經收到了朝中官員來信,這劉臨根本沒什麽關係,就是揭了皇榜,說了一大堆好聽的話迷惑了陛下,陛下才給他天子劍的。

而且劉臨還下了軍令狀,解決不了百姓過冬問題,是要被砍頭的。

對此,他對劉臨的敬畏早就沒了。

“不過那小子手中有天子劍,不可觸犯他,他想幹什麽都全權配合他就是了。”

許澤眼中冷笑,三個月後還沒有任何成效,皇帝肯定就會對他失去了信心,到時候就是他的死期。

不過想到皇帝對他們北方百姓過冬問題竟然如此兒戲,他心裏還是很失望的。

作為大同府最高父母官,說實話,他還是希望朝廷真能派一個有能力的欽差來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是,大人。”

許清點頭應允,想到什麽,又道:“對了大人,郡主殿下這些天也購買了很多土地,那些土地除了建設工坊外,還有好幾處是不能耕種的荒山。”

“哦,你是說他們買那些有黑石的荒山啊,這事本官知曉,他們要多少都賣給他們。”

許澤點了點頭,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想到什麽,又道:“對了,王府這麽在意那些黑石,你讓人盯著點,看他們想要做什麽?”

“是。”許清又點頭。

“你先下去吧。”許澤下了逐客令。

“下官告退。”許清行了一禮,恭敬地退出了府衙。

許澤一邊喝茶,一邊似乎在思索著什麽,很快,他放下茶杯,走到書案前,研墨,寫了一封奏折,讓人快馬加鞭送去了汴京。

五日後,奏折送到了汴京朝廷,隨即便引起了軒然大波。

朝會上。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戶部侍郎崔木第一個出列。

虞佶看向崔木,點了點頭。

他心裏大概知道崔木要說什麽。

“陛下,昨日在同府知府許澤上了奏折,監察禦史劉臨到了大同府後,整日吃喝玩樂,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視察榮親王府在大同建立的酒坊和織布坊,甚至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王府的工坊裏,根本沒有做任何一件與百姓過問題有關的事情。臣以為,劉臨這是欺君,當嚴懲!”崔木一副憤憤的表情,聲情並茂。

後麵的劉維聞言,臉色為之一變,心裏隱隱升起一股擔憂。

此時的劉臨,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唯唯喏喏的廢物,是他劉家的希望,他對劉臨的看法早已改變,是真替劉臨擔心。

當然,他也害怕被牽連進去,那整個劉府都要毀之一旦。

後麵的狀元郎譚榮眼中閃過一抹期待。

而前排的幾個一品大員們卻是神色淡然,就像這場朝會與他們沒有關係一般。

龍椅上的虞佶則微微眯了眯眼,但沒有說話。

這封奏折他昨日也看了,還找左相李銓商量過,兩人心裏雖然都極為失望,但李銓最後卻覺得劉臨讓榮親王府在大同府大肆建立工坊,怕是有深意在。

而且,他們也知道王府運送了五十萬石糧去大同府的消息,這批糧食也能緩解一下大同府缺糧的危機。

所以,不管是左相李銓,還是皇帝虞佶,他們都覺得劉臨應該還有後手,所以準備再給劉臨一段時間。

因為他們覺得劉臨不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

“陛下,聽聞那劉臨在給王爺治腿,他和王府的關係肯定不簡單,他這次讓王府去大同府建工坊,怕是要以職務之便,做些不合法的生意。還請陛下明察!”

便在這時,一個年輕官員站了出來。

官員叫徐明,是一名禦史官員,官職為侍禦史。

聞言,虞佶臉色頓時一沉。

榮親王虞戰不但是他一母同胞親兄弟,更是因為救他而癱瘓了十多年,導致榮親王現在都隻有一個郡主。

他雖然無情,但榮親王這份情他一直記在心裏,不容別人褻瀆。

徐明這話,這就是在挑撥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

虞佶沒有搭理徐明,而是看向都察院最高長官左都禦史範丞,冷聲道:“範大人,朕不想再聽到那些捕風捉影的事,以後沒有證據的事,朕不希望再出現在朝會上!”

他這話極為嚴厲,顯然徐明的暗示已經讓他動怒了。

大臣們可以彈劾劉臨,但借此汙蔑榮親王的事,是他不能接受的。

範丞臉色一變,急忙出列,躬身道:“陛下,是臣失職,一定管理好都察院,以後決不會再有此等事出現在朝會上!”

此時的範丞想殺徐明的心都有了。

這徐明雖然是個年輕官員,但進入都察院也有數年了,他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不長腦子,為了彈劾劉臨,竟然敢拿榮親王來做文章。

他已經決定了,今日散朝後,便讓徐明滾蛋!

隨即他想到什麽,心裏頓時有些明悟起來。

“這事後麵,怕沒有那麽簡單,怕是有人看不慣王府太富有,想要借機搬倒榮親王?”

想到這裏,範丞心神一震,他突然想到了最近王府的高度白酒傷害了很多人利益,那些人怕是坐不住了。

想到這裏,範丞覺得接下來,怕是會有不少人頭要滾滾落地了。

而此時的徐明,卻已經臉色煞白。

他也不傻,從虞佶和範丞的話語中,他已經知道自己完了。

但他收了別人的好處,此時也隻有獨自承擔風險了。

虞佶冷哼一聲,目光看向戶部侍郎崔木,沉聲道:“對於許知府的奏章,朕昨日也已知曉,劉臨讓王府在大同建立工坊,自然是有他用意的,要一勞永逸解決北方百姓過冬問題,自然不能用常規手段,大家等著瞧便是了。

好了,朕乏了,退朝!”

因為徐明的話,讓他極為不悅,此時也不給百官繼續彈劾劉臨的機會,直接閃人。

百官無奈,也隻有紛紛退去。

隻有譚榮一臉的不爽。

“兩個月之期很快就要到,到時候我看陛下還保不保你!”

沒有搬倒劉臨,心裏雖然有些不爽,但想到兩個月後如果還沒有任何成效,皇帝肯定不會再相信劉臨,到時候劉臨就是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譚榮心情一下又好了起來。

弄死劉臨後,他的下一步自然就是繼續坑劉維,劉家那兩千畝良田,他盯上了,自然就不會放棄。

……

大同府。

“劉臨這幾天都在幹什麽?”許澤看著許清,他有好些天沒有關注劉臨了,反正他不相信劉臨真能改變現狀,正好劉臨沒有來煩他,他也懶得管劉臨在做什麽,屬於是互不相幹。

“大人,王府最近又連續建了多個工坊,那劉臨還是一如既往的去王府工坊轉悠,或者就是天天陪著郡主殿下吃喝玩樂。”許清回道。

“哼,那小子與郡主走的倒是挺近的,如果他真有點本事,能在我大同府做出點政績來,怕還真有機會做王府女婿。

可惜他不學無術,隻知溜須拍馬,到時候完不成皇上交待的任務,怕是王府也保不了他項上人頭。”許澤嗤笑道。

“那是,下官也覺得那小子天天幫王府工坊出力,怕是知道根本解決不了百姓過冬的問題,但他是立了軍令狀的,想巴結上王府,希望王府能保他一命。”許清也諷刺道。

“算了,他不找你,你也別去浪費時間了,隨他去吧。”

許澤覺得劉臨也活不了幾個月了,沒必要讓個官員一直陪在他身邊浪費時間。

“是,大人。那下官告退了。”許清應了聲,躬身退出去。

許澤搖了搖頭,又拿起筆墨寫了封奏折發往汴京。

劉臨來大同府已經二十多天了,還什麽動靜都沒做出來,他也該向汴京匯報一下情況了。

奏折中他還特意提了下劉臨每天就在王府工坊晃悠的事。

同時也說了大同府流民已經破十萬,大同糧倉快沒糧食了,請求朝廷能發點糧贈災雲雲。

……

而此時,西山煤炭坊。

“劉神醫,真的需要招募一萬流民來挖煤嗎?一萬流民每天挖出來的煤炭不計其數,根本賣不完啊。”虞茂姬有些擔憂的看著劉臨。

“沒事,過了麵前這幾天,後麵一萬人挖的煤也遠遠不夠賣。”

劉臨很是自信的搖了搖頭,又道:“到時候大同的商人們看到商機,自然會主動來尋求合作,大同賣不走後,他們自會將煤炭運往外地銷售,那個時候,估計再招一萬流民挖炭,也能完全售出去。”

“好,那就按劉神醫說的做。”

虞茂姬點了點頭,便安排下人們開始大量招募流民挖煤,招募過程中,他們也嚴格遵守劉臨的要求,每戶人家隻能一人務工,隻要男工。

也招募一百多名寡婦,這些寡婦主要是負責煮飯。

工人每天包一頓中餐,一個月二兩銀子的工錢。

在大虞朝,一戶三口人家,一個月最低消費在一點五銀子到二兩銀子之間,每戶隻要有一人務工,就差不多能養活一家人。

等後麵一切順利起來,建造的工坊多起來,一戶人有兩人以上務工的話,基本上就能有餘錢了。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西城區的流民們都沸騰了,紛紛湧躍報名登記。

與此同時,劉臨也讓人在整個大同府大發傳單,宣傳火爐和煤炭的事情,王府的下人們也在城中多地展示燃燒火爐給城中百姓觀看,而且強調了晚上隻要燒一爐煤炭,屋裏都是暖和的。

同時也強調了不要將房間密封起來,否則會將人悶死等等。

當百姓們明白了煤爐的多處優點後,都紛紛問起價來。

劉臨給火爐的定價為一百文一個,煤炭則為八百文一千斤,正常使用的話,差不多能用半年。

得知價格後,很多百姓當場就要買。

第一天,火爐就售出三千多個,煤也售出五十萬斤。

這還是第一天挖出來的煤不夠,所以後麵好多百姓都隻買到幾百斤煤。

接下來幾日,大同府差不多每一戶人家至少都買上了一個火爐,有的大戶人家更是買了十幾個,幾十個,煤的銷售也是與日俱增。

不過劉臨也知道這種情況很快就會停下來,畢竟大同縣就這幾十萬人口,很快就能飽和。

不過也正如劉臨說的那樣,這幾日大同府各大豪族富商們都紛紛找到了虞茂姬,找他談合作的事情。

虞茂姬對劉臨的話再無懷疑,就按劉臨之前與她說的,王府成立了一個商會,加入商會的人才有資格販賣王府的煤,入會費十萬兩銀子起步,每一個縣城指定一個經銷商負責。

當虞茂姬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很多大族都覺得虞茂姬吃相太難看,都拒絕了,他們也到處尋找煤山,要自己開采煤來賣。

可惜大同府以及其他六個縣周邊的露天煤山全都被王府買下了,找不到露天煤山,他們自然挖不到煤,最後隻得乖乖交了入會費,加入商會,成為王府旗下的經銷商。

其實整個大同府還有無數處煤山,隻是那些煤山都在地底下,以古人的技術,自然是發現不了的。

劉臨倒是能尋出不少來,但現在的露天煤山就足夠王府開采,沒必要再去尋地下煤礦。

不過這些富商最終選擇加入王府商會,主要的目的是,他們不但能賣煤,還能賣王府旗下的高度白酒,火爐和高品質布料等等。

經過劉臨的改良後,王府的織布技術和染色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織出來的布料質量比皇家織布司織出來的都還要好上許多,也是高利潤的買賣。

就在無數大族富商們紛紛加入王府商會時,虞茂姬又按劉臨的指示,以賒賬的形式,賣糧食、煤以及火爐給工人家庭,隻要有人在王府工坊務工的,不管是在火爐坊,煤炭坊以及酒坊等務工的工人,其家庭都可以申請這項福利。

王府則每個月扣五百文薪酬的方式從工人薪酬上扣除。

就在王府全部布局鋪開的時候,多日沒有關注劉臨的許清終於意識到了不對,急匆匆跑去向知府許澤匯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