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沈浪似乎從夢中醒來,道:“天下諸多武功,均有其存在之道。然天下武功,我最佩服的便是當年武當開山祖師的太極拳法,張宗師乘天地之變,遇六氣之回還,絕雲氣,收陰陽二氣,合五行,剛柔並濟,無極而生太極。

此門太極拳法為數百年武林中的一大絕世奇功,若能練就此等武功,便能以柔克剛,以緩製慢。多年前,我曾進得武當山,和武當掌門談武授意,我二人心性超然,一見如故,武當掌門便將太極拳法傳授給我,這麽些年,我雖窺探其中的些許奧妙,但太極拳法博大精深,我未能盡數領悟,現下便將這太極拳傳授於你……”

唐奇聽罷,心中驚喜,這太極拳是武林中難得一見的武學至寶,當年張三豐張宗師曾憑借著這套拳法打遍天下無敵手,若能習得此中的拳法精要,便能以柔克剛,再強大的敵人在麵前也會不堪一擊。

唐奇心道:“這太極拳法是武當山的獨門絕技,近百年來雖不曾在江湖上顯露,但太極拳法的威力著實驚人,能夠窺探宇宙之道,道法自然,借力打力,實為武林中難得一見的武學奇功。我在歐陽前輩洞府中,曾習得太極心法,不知道這太極心法和張宗師的太極拳法有何相同之處?待會定要好好地領悟沈前輩的太極拳法。”

想罷,靜靜地望著沈浪,等著沈浪將這套驚世駭俗的太極拳娓娓道來……

但見沈浪右手輕抬,將葫蘆中的美酒灌入口中,隻聽得咕嘟聲不絕於耳,沈浪喝酒之後,用近乎尋常的語氣緩緩道:“這門太極拳法乃武林中一門極其厲害的借力打力的武功,當年張三豐將這套拳法普度眾生,傳授當年武當七俠,這武當七俠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為天下百姓做了許多好事。要練就這門絕技,必先去除心中雜念,心無掛礙,澄澈空明,才能洞悉其中的真意。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府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秤準,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製,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麵,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攘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掤、履、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履、擠、按,即幹、坤、坎、離、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盼顧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十三總勢莫輕識,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梢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是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

刻刻留意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休。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遺歎惜。

以心行氣,務令沈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著鬆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麵。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淨,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似車軸。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

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連而不斷。往複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