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鹽,馬貿易讓晉商,以及比鄰的秦商迅速富裕了起來,並且很快將觸手伸向了江南,開始搶奪江南鹽商的利潤。
開始嶄露頭角。
可秦晉之地科舉落後,江南科舉發達,這就導致了朝廷裏做官的又大部分都是江南人。
江南集團崇尚的是“學而優則仕”,通過發達的科舉牢牢保持著大明朝政,而晉商也是另類。
晉商認為“仕而優則商。”
於是做了大官的晉商子弟便一門心思的撈錢,最終將大名鼎鼎的山西會館,還有票號生意做遍了天下。
自然。
和晉商搞在一起的大人們也不少。
由此。
秦商,晉商與江南集團之間的矛盾便不可避免了。
什麽是票號。
沈烈目光幽幽,票號不就是銀行麽,說起來這個年月整個大明王朝的銀行,貨幣發行,放貸生意都把持在一夥商人手中。
山西票號實際上起到的是大漂亮國聯邦儲備銀行的作用。
這麽搞能不出事麽?
沒有貨幣發行權的大明朝廷財政能不破產麽。
而黨爭。
沈烈目標變得幽幽,自然是江浙集團不敢受製於人,便栽培出了東林黨這樣的打手,與晉商,秦商搶奪利益。
紛紛亂亂。
襲上了心頭。
所以朝廷想不想將財政大權收回來,天子想不想動晉商呐。
想。
可是動不了。
沈烈突然想到了如今的內閣代理首輔張四維,口中便喃喃自語著:“張閣老呀。”
這位即將榮升首輔的張閣老,他爹叫做張允齡,不巧正是一位山西富商,而張四維的親娘,則是嘉靖年間,渲大總督王崇古的二姐。
王崇古主持了著名的隆慶和談,這位總督大人,不巧也是山西蒲州巨富家中的子弟。
盤根錯節呀。
想到了意興闌珊之時。
沈烈便將自己的心思小心翼翼的隱藏了起來,結了賬,便帶著兩個手下起身離去。
翌日。
清晨。
當沈烈推開房門,門外又是霞光萬丈,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住在樓下大通鋪中的十幾個手下早已爬了起來。
將水袋補滿,將馬車套好,鏢車馬隊徐徐從客棧中走了出來。
下一站。
大同府。
可馬隊剛剛走出了客棧。
巧了。
從對麵的客棧中,也有一支馬隊開了出來,兩支馬隊護送的鏢車便在街上卡住了,一時間誰也過不去。
沈烈勒住馬。
抬頭看。
便看到了對麵的鏢車上插著的紅色鏢旗,還有幾個金燦燦的大字。
平遙鏢局。
細看這四個大字,沈烈眼睛眯了起來,心中恍然,敢情這是遇到同行了呀,都說同行是冤家。
果然不假。
這不是巧了麽?
這平遙鏢局似乎是山西一帶最著名的大鏢局,可不要小看了這世上的鏢局,這樣的大鏢局不但押私人的鏢,甚至還押送官方的鏢。
勢力不可小覷。
從這夥人的裝備來看,都騎著健壯的馬匹,穿著清一色的紅色衣衫,背著弓,還有箭壺,還人人都背著一柄短柄大砍刀。
為首之人是一位年紀輕輕的英武青年,生的相貌堂堂,劍眉星目,身旁還跟著一個身段健美的英氣女子。
這二人倒像是一對兄妹,讓沈烈響起了那些年看過的武俠小說,什麽書劍恩仇率,紅花會之類的形象在腦海中浮現而出。
當然了。
這些鏢師和武俠小說中的大俠差別可太大了,這分明是一隊精銳輕騎,人人都精通騎射的馬戰好手。
這架勢。
讓沈烈若有所思,知道這是遇到傳說中的標兵了。
說話時。
對麵平遙鏢局的人,正在打量著沈烈的馬隊,一雙雙眼睛落在了順風行的東廠大旗上。
鏢局的人吃了一驚。
不自覺便有些心虛。
隨著那英武青年揮了揮手,平遙鏢局的鏢車便開始徐徐後退,又退回到了客棧院子裏,將道路嚷了出來。
沈烈微微一笑,朗聲道:“多謝。”
雖說同行是冤家,可出門在外也不可缺了禮數。
那青年忙道:“不敢,大人請。”
幾聲謙讓過後。
沈烈便率領麾下精騎,護衛著三輛馬車重新上路,向著張家口堡的西北城門走去。
此時從身後傳來那青年清朗的聲音:“這位大人且慢!”
聞言。
沈烈便勒住了戰馬。
回過頭。
看著那年輕鏢師頭領,急匆匆的打馬趕了過來。
青年走到了馬隊旁邊,向著沈烈行了一禮,謙卑道:“給大人見禮。”
沈烈狐疑,便試探著問道:“敢問閣下有何貴幹?”
青年笑了笑,善意道:“此去大同,前方道路十分難行,也不安穩,大人若不嫌棄,咱們結伴而行如何?”
沈烈想了想,便笑著道:“好。”
出門在外。
多個朋友多條路。
對於這相貌堂堂的鏢局青年,沈烈自然便生出些好感,隻不過,不遠處那白衣女子卻撇了撇嘴,將視線從沈烈身上移開了。
那眉宇間難掩厭惡之色。
沈烈不理,向著青年微微一笑,兩支騎隊便一前一後出了張家口,向著大同方向緩緩而行。
出了城。
上了官道。
東廠的騎隊在前,平遙鏢局的騎隊落後了一些,在不到百米的距離上遠遠跟隨著,倒是互相照應了起來。
行路難。
馬車吱吱呀呀的走著。
此時隊伍最後方的一個浙軍老卒追了上來,在沈烈身旁低聲道:“大人,這平遙鏢局不簡單呐。”
沈烈點點頭,奇道:“怎麽說?”
老卒便湊了過來,輕聲道:“這平遙鏢局可是有年頭了,其先祖姓李,這李氏自開設鏢局以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時常救助周邊百姓,深得百姓愛戴,大人有所不知,武宗年間……武宗陛下曾嘉獎其先祖忠義雙全坊,牌坊一座。”
沈烈心中驚奇,便有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哦,知道了。”
這樣說來。
這個年月的鏢局還真有點行俠仗義的氣派。
當然。
這和大明九邊之地不太安寧有關,這些標兵平時以押鏢為生,可是一旦到了戰爭時期,這可都是地方上抵抗蒙古人入侵的生力軍。
往周圍看。
道路漸漸變得荒蕪。
沈烈若有所思。
從張家口到大同這一段路,自然是不太安穩的,打從土木堡之後這地方就沒安寧過。
遠的不說。
就在十幾年前的大明隆慶年間,蒙古韃靼部還曾經興兵十萬入寇大明,險些便打到了京城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