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璟聽到朱桂的解釋後,臉上露出略有所思的神色,接著點頭說道:“原來如此,王爺相較家父的推演之術,其實已經不相上下了,起碼家父從未向在下說過這麽詳細的事情來。”
朱桂見狀,突然問道:“不知道劉伯溫先生現在人在哪裏?是否方便相見?”
朱桂的話讓在座的兩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不過相比徐膺緒的驚疑不定,劉璟更多的卻是驚慌。
“王爺,您不要開玩笑了,家父在洪武八年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又怎麽可能和王爺相見嗎?”
“就是啊,王爺,末將當時也隨徐國公參加了劉宰相的葬禮。”徐膺緒也出言佐證道。
不過朱桂卻是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可以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本王,當初劉璟你初來大同府的時候,本王還有些疑惑,畢竟以本王當時在南京時的惡名,是絕沒有可能讓劉景先生投奔的。”
“後來再想到此事,本王就猜測此事一定有高人在劉先生身後出謀劃策吧?後來本王也是通過‘推演之術’才了解了事情的一些真相的。”
朱桂說到此處,看見劉璟的神色劇變,一副急不可耐的想要解釋的樣子,不過朱桂卻沒有給他機會,而是繼續說道。
“劉先生不必擔心,本王也能猜到宰相假死的原因,想必他已經算到了皇上會清算那些開國功臣吧?”
朱桂說到這裏,歎了一口氣。
劉璟露出了不置可否的苦笑神色,像是默認了朱桂的說法一樣。
兩人似乎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可這卻把一邊的徐膺緒看傻眼了。
他從最開始的懷疑,到後來變成了震驚。
如果麵前這位小王爺說的要是真的,那這可是足以震動整個朝野的大事了。
要知道當朝皇上之所以能在十幾年內就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且建立大明,那位劉伯溫先生可以說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隻不過徐膺緒也知道這件事實在是幹係太大了,所以縱使心中有千般疑問,他也沒有追問。
一時間,內室陷入了沉默的氣氛中。
半晌之後,劉璟率先開口道:“王爺所料大體不錯,其實在下能來到雲州,也是由於家父的推薦,不然以在下當時的想法,是想去燕地投奔燕王的。”
劉璟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不過很快便釋然了。
朱桂點了點頭,表示可以理解。
不過既然這個話題已經說開了,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就是神相劉伯溫真的沒有死,那以後是否能得到對方的指教,就要看他能否達到對方的預期了。
不過朱桂對此還是很有自信的。
於是他便把話題轉移到了其他方麵。
後麵的事就如同劉璟所料,都是朱桂對雲州內政的一些囑咐。
尤其是在軍務上,朱桂說出了他要招募一批蒙古騎手並配備燧發槍的想法。
而且這次他要讓徐膺緒一起進京,所以這些蒙古人的訓練問題就要進行嚴格安排了。
不過徐膺緒對此的想法卻和朱桂有些差異。
主要是他對這些歸順的蒙古人還不是太信任,並不想把燧發槍這樣的利器交給這些人使用。
所以徐膺緒想要從南京回來以後親自監訓這些蒙古人。
“徐將軍啊,你的想法本王都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一件事,我們的時間並不富裕,也許這次從南京回來之後,局勢便要開始動**了,到那時起,我們再開始訓練騎兵就有些晚了。”
朱桂說道。
“可是……”
徐膺緒還想堅持他的想法,但卻被朱桂打斷了他的話。
“好了,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這次草原上的‘白災’已經讓大部分蒙古人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隻有依靠大明,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對了,還有,徐將軍,不僅是這五千即將選拔出來的蒙古人,護衛軍所缺的人員也要在我們離開之前全部補齊,這次我們去南京,不知道要逗留多久,所以一切都要提前準備好。”
“是。”
徐膺緒見到朱桂的態度如此堅決,也隻能聽命從事。
這次大同府的內部會議就這樣結束了。
徐膺緒和劉璟都各自回去準備了。
朱桂也來到了正廳,然後就看到院子裏的徐妙清正在教朱濟熺騎自行車。
他也沒有去打擾兩人,而是回到書房,在桌子上的地圖上開始分析起來。
朱桂對大明的曆史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但是對這個時代同時期的世界各地其他地區的曆史卻是了解的不多。
他隻記得一些大事件。
比如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是在鄭和下西洋的兩百年後(大概),同時歐洲的工業革命也是起始於1840年左右。
而歐洲的大航海年代距離此時也應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從時間上來判斷,朱桂的全球戰略其實並不是說說而已,就算是沒有他帶來的黑科技,以大明士兵的戰鬥力也完全可以碾壓這個時代的其他地區的土著。
大明缺的不是武力,而是一張地圖和交通工具,就像是一張拚圖缺少了最關鍵的幾個部分而已。
而現在朱桂就成了這最關鍵的部分。
朱桂在地圖上畫下了四條線,分別指向了印度、西伯利亞、歐洲以及太平洋另一邊的美洲大陸。
其中三條線是陸路方向,不過要想打通這三條通道,就要先控製大明以外的這一大片草原,所以蒙古內部的瓦次和韃靼的分裂,他必須解決。
至於太平洋方向,這倒是讓朱桂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鄭和。
雖然現在距離永樂年間的鄭和下西洋還有數年的時間,不過鄭和這個人此時應該還在燕王朱棣手下任職。
在曆史上,鄭和在靖難之役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這才得到了朱棣的重用。
不過朱桂覺得,就算是沒有鄭和,也不會改變靖難之役的結果,所以他現在就在想要如何把鄭和從朱棣手中挖過來,為他所用。
而這次去南京探望太子就是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