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商會這兩個月的運行情況怎麽樣?”朱桂向劉璟問道。

劉璟站起身向朱桂行了一個禮然後說道:“商會的具體運作情況在下已經以寫了一封書麵形式交給了王管家,下麵就由在下具體說說商會的情況吧。”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時辰都是劉璟的表演時間,朱桂都聽傻了,沒想到他走之前給劉璟寫了一本經濟學方麵的書籍,對方現在能領悟到如此地步,可見古人的智慧並不比朱桂所在的後世的人少。

要是劉璟生活在朱桂以前所處的年代,恐怕最少也是導師級別的存在,而現在他卻正在為朱桂服務,這讓朱桂心中生出很多感慨。

不過他也算聽明白了,大同商會目前正以非常恐怖的形勢擴張著,目前除了在南京有分會以外,在周圍幾個鄰省也開設了分會。

而且已經形成了非常複雜的關聯網絡,這個網絡中傳遞的不僅有大同府生產的商品以及其他各地的特產,還有情報。

現在就連朱桂手下的情報頭子忽視刀也已經派人入駐到了大同商會之中,這可以說是一種趨勢了。

不過伴隨著這種快速的擴張很多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其中之一就是出了大同府的地界後,相對經常會遇到強盜和劫匪。

而且在這兩個月期間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從最開始的每周一題到現在有三分之一的商隊都會遭到劫持,隻不過有些商隊雇傭了鏢師,劫匪也並不是總會得手。

這對大同商會的發展已經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不解決的話恐怕會讓大同商會的發展產生非常消極的作用,那自此以後大同府生產的商品隻能在雲州境內銷售了。

對於這個問題,大頭商會的其他代表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總結起來就是想要成立鏢局護送商隊進行商品運輸。

隻不過目前的情況是大同府已經成立了好幾家鏢局,但是相較劫匪的力量來說還是太過弱小了。

他們的意思是由大同府的衛所駐軍來對鏢局的標識進行訓練,甚至想要像代王府進行購買火器以加強商隊的自保力量。

“劉先生你對於購買火器這件事是怎麽看呢?”朱桂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劉璟。

剛才劉璟所訴說的都是關於大頭商會發展的一些客觀的描述,並沒有摻雜個人意見,所以朱桂才有此一問。

“回王爺,在下覺得火器的事還應該謹慎行事,因為火器一旦外流就可能對王爺產生非常嚴重的威脅,這一點我們應該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沒想到劉璟竟然站在朱桂的角度進行考慮,這一點倒是和朱元璋的態度非常相似。

他們都害怕火器的威脅對於皇室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朱桂還沒有發表意見,旁邊立刻就有人站了出來說道:“劉先生是不是多慮了?火器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商隊購買火器也隻是順勢而為,又何必牽扯其他問題呢?”

“就是啊,就算是火器外流也不一定是從我們商隊這裏流出去的,又何必抓住這一點不放呢?”

“沒錯,現在隻有火器才能教訓那些囂張的劫匪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不過主流意見還是想要向戴王府購買火器從而針對劫匪的威脅。

麵對眾人的反對意見,流井不動聲色地說道:“各位隻想到了火器的好處,那麽有沒有想過一旦劫匪掌握了火器我們又該用什麽呢?”

劉璟的這個問題讓眾人麵麵相覷起來,他們沒有考慮過劫匪擁有了火器該如何應對。

場麵一度變得有些尷尬。

“好了。”麵對這種情況,朱桂終於開口了。

“大家的意見本王都已經聽到了,不過本王覺得劉先生的想法確實值得考慮,火器絕不能輕易的外流,而且從今天起雲州境內開始實行火器管製,所有個人不得私藏和使用火器,一經發現,務必嚴懲。”

朱桂表達了他的態度。

屋內的眾人的臉色都有些複雜,不過朱桂身為王爺和本地藩王,他確實有權利頒布政令,隻不過有些人對於這條政令有些想法而已。

朱桂也能理解這些人的想法,畢竟就算是在後世關於禁槍還是持槍的做法在許多國家也都存在著分歧。

更不要說此時的大同府周邊環境算不上安全,這對商會和商隊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所以如果朱桂不能解決這個威脅的話那就會讓一部分人懷疑他的威信。

針對這個問題朱桂繼續說道:“至於強盜和劫匪的問題本王已經想到了辦法。”

眾人一聽朱桂的話立刻就來了精神,這可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皇上已經允許本王組建三護衛,本文可以抽調出兩千人的護衛組成一隻專門用於剿匪的隊伍,大家覺得如何?”

朱桂非常自信的說道。

眾人一聽臉上紛紛露出喜色。

“好,我相信王爺的話,至今為止王爺還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大家說對不對啊?”

“沒錯,我也認可王爺的做法,隻是不知道這隻剿匪隊什麽時候才能開始工作呢?”

麵對眾人期待的眼神,朱桂隻好說道:“組建三護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不過本王可以先讓雲州軍進行剿匪工作,這樣吧,從明天開始,大同府的衛所守軍和雲州軍開始輪流進行剿匪工作。”

有了朱桂的這番保證,眾人紛紛點頭,這個問題算是有了解決方案,不過效果如何還要看將來的成果。

“劉先生,大同商會的發展還有其他問題嗎?”朱桂看向劉璟繼續問道。

劉璟點了點頭說道:“商會的發展規模實在是太快了,很多商品種類都有重複的情況,有些地區已經發展成了惡性競爭,如果不進行管理,很可能會限製商會的發展。”

朱桂點了點頭,但是承認了對方的說法。

雖然他對商會的事情不太擅長,但那也是相較後世的那些專家而言,相比這個時代的這些商人來說,他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碾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