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連夜收拾東西,在臨走的時候才起了一方奏折托人送進宮中,當朱元璋拿到奏折的時候朱桂已經出了南京城幾百裏了。

“這小子,朕不就是管他多要了一點錢嗎?竟然就這麽著急忙慌的逃回到雲州去了,唉,朕還想著修繕一下皇宮呢。”

朱元璋摸著下巴上的白胡子悠悠的說道,這讓一旁的總管太監聽得直流冷汗,不過他可不敢說什麽,隻能在心中為那位已經出走的代王感到慶幸。

坐在汗血寶馬上的朱桂此時感覺非常的愜意,這種難得的悠閑時光才是他最想得到的。

“王爺,我們還有多遠才能回到雲州呀?”才離開南京城兩百多裏的距離,徐妙清就迫不及待地向朱桂問道。

“要是以現在的速度一路行進的話,差不多還需要四天左右的時間吧。”朱桂想了一下回答道。

“皇上發現我們離開以後不會派兵來找我們回去吧?”徐妙清歪著腦袋說道。

“本王又沒犯法,為什麽要抓本王回去?你的小腦袋裏都在想什麽呢?”朱桂無可奈何的問道。

“我在想雲州的好吃的,出來這麽久了,不知道家裏現在鬧騰成什麽樣子了。”徐妙清笑著說道。

朱桂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接下來的路程,他們這一行人也沒有著急趕路,每遇到一座城鎮,朱桂便帶著需要清會在當地逗留半日,一來是為了考察這裏的民風和特產,二來也是為了給徐妙清散心。

這可把徐妙青高興壞了,兩人的關係進一步升溫。

終於在六天以後,朱桂回到了大同府。

他已經提前派人去通知了當地的官員,於是當朱桂這一行人剛到達大同府地界的時候,便已經有大同府的官員在此等候了。

朱桂在南京的一係列行動早已通過大同商會的關係網迅速的傳回了大同府,這也讓大同府當地的官紳對這位小王爺更加的欽佩了。

他們儼然已經把代王當成了朱元璋麵前的紅人了。

朱桂也早已習慣了這種場合,並沒有覺得多反感,不過他也沒有做過多的表示,把應酬的工作交給了手下的親衛,然後迅速的帶著徐妙清回到了代王府。

熟悉的院落和場景讓朱桂頗為感慨,雖然隻離開了差不多兩個月而已,但卻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終於回家了。”徐妙清率先衝進了院子裏,她先找到了立在院子走了一棵樹下的自行車便開始騎了起來。

代王府的下人靜候在兩側恭敬地等待著朱桂的吩咐。

“王管家,你去準備一下吧,今天晚上怕不是要有很多貴客臨門。”朱桂吩咐到,這些都是免不了的應酬。

“是,王爺,老夫這就去準備。”王管家在下人攙扶下離開了。

因為下人的經常打掃,所以王府並沒有和朱桂離開的時候有太大的區別。

朱桂來到了書房,這裏算是他的半個工作區,同時他還吩咐親衛不要讓任何人打擾他,當然除了王妃徐妙清以外。

然後朱桂便開始整理體驗這兩個月時間內的收獲。

最大的自然就是係統的經驗值了,他現在已經解鎖了係統的高級商店,可以兌換很多價值更高的物品了,其中甚至不乏後事都難得一見的高級貨,比如轎車,當然也有飛機和坦克。

不過這些東西不僅性價比不高,而且還需要朱桂解鎖係統的核心科技技能,而朱桂現在連這一核心科技技能的前置技能蒸汽機都還沒有解鎖。

這讓他有些苦惱,好在他還有時間,所以並不急於一時,而且以他現在手上的東西完全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危機。

不過他還是兌換了一些不需要前置核心科技的物品。

朱桂正忙著,就聽到外麵傳來徐妙清和親衛的對話聲。

“王爺在裏麵嗎?”

“回王妃,王爺在裏麵。”

“那好,你們在這邊守著吧。”

徐妙清說完便推門而入,“王爺,宴席已經準備好了,客人也都到的差不多了,現在該您出場致辭了。”

朱桂這才發現他已經忙過了超過兩個時辰了。

“好,本王換一下衣服,這就出去。”朱桂答應到。

徐妙清聞言不僅沒有轉身離開而是走到了朱桂身邊說道:“妾身來幫王爺換衣服吧。”

妾身?朱桂聽到這個詞明顯愣了一下,再去看徐妙清她已經雙靨緋紅。

看來她已經習慣了作為王妃的身份,想到這裏朱桂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終於,在徐妙青的幫助下,朱桂花了比平時多了一倍的時間才換好了衣服,然後兩人攜手出現在了王府的大廳之中。

“各位久等了。”朱桂向客廳內的眾人說道。

這些賓客無不是大同府內的官僚和豪族,他們都或多或少和朱桂的大同商會有些聯係,所以他們的利益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朱桂簡單的說了一下他這兩個月在南京以及和蒙古人的戰爭的事情,但其他人聽的卻是一臉的震驚。

他們能想象到在朱桂這雲淡風輕的話語下包含了多麽大的凶險,而就算如此眼前這位小王爺依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功成名就,可見對方的手段之強。

客套話說完,賓主紛紛落座,宴會終於開始了。

客人們紛紛送上禮物為朱桂助興,音樂和舞女也開始了表演。

宴會一直持續到了晚上,朱桂和徐妙清離席回到了後院,不過宴會並沒有結束,而是由王府內的其他人開始主持宴會。

第二天,宴會依舊沒有結束,而且在王府還在大同府內的三條街道擺上了流水席宴請全城的百姓。

這也算是大同府內難得一見的盛況,甚至連遠在草原的蒙古人都得到了消息,各部落都派來了使者向朱桂表達了祝賀之意並送上了禮物。

這場宴會一直持續了三天,朱桂也終於完全放鬆下來,開始著手準備繼續加強大同府的商業帝國的構建工作。

回到大同府的第四天,朱桂就召集了大通商會的十幾個主要代表,讓他們詳細陳述了這兩個月期間大同商會的運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