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宣旨太監向朱桂一番感恩戴德後離開了。
很快議事廳內就剩下朱桂、徐國公以及徐妙清了。
徐國公率先問道:“代王啊,皇上不是隻要一百萬兩嗎?你為何要送上一百五十萬兩?這不會招致猜忌嗎?”
朱桂搖頭說道:“本王已經用書信言明,那五十萬兩是最近這段時間在南京經商所賺取的,這樣一來,皇上也不會再因為此事來找本王的麻煩。”
徐國公想了一下,雖然還是不太懂朱桂的用意,但他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就沒有一件是他能看懂的,所幸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出什麽亂子,他也不好亂提意見了。
倒是徐妙清看著聖旨說道:“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就把你樂成這樣,還有啊,有了這個,我們何時才能回雲州啊?”
這才是徐妙清關係的問題,雖然徐妙清是在南京長大的,但是她現在已經把雲州大同府當成了她自己的家。
朱桂死老了一下說道:“隻要把這邊的事處理好了,剩下的就可以交給大同商會自行管理了,目前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剩下的都是小問題了。”
朱桂看向門外,心情突然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小問題,王爺是指那史、林、李三大家族嗎?”徐國公馬上會意。
就算他貴為徐國公,平時也偶有和這三家打交道的時候,這就可以看出這三家在南京城的影響力。
而如今朱桂已經成為了主管商業的朝廷欽點的官,自然而然的也就和他們產生了交集。
朱桂說道:“不錯,隻不過並不止這三家,他們最多也就是有些背景的商人跟而已,現在皇上都已經站在本王這一邊,他們也會看清楚形勢的,本網擔心的是母後的娘家,郭家。”
“郭家?他們怎麽不應該算是自己人嗎?怎麽會和你作對呢?”徐妙清不解的問道。
“正因為他們把本王當做自己人,所以就會認不清他們自己的身份,而在商場上有一句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在利益麵前,很少有人願意吃虧。”
朱桂淡淡的說道。
徐國公一臉驚訝的看向朱桂,很難相信這番晦澀難懂的話竟然是從一位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口中說出來的。
而且半年之前,他還是一位隻知道魯莽行事的小王爺。
他很難想象在雲州的半年時間裏,朱桂到底經曆了什麽。
可不管怎麽說,目前朱桂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氣質和心性,雖然讓他有些擔心,但大體上還是好的。
徐妙清沒有注意到她父親臉上的異狀,而是一直盯著朱桂,眼中神采連連,不住點頭。
“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他們畢竟是惠妃娘娘的娘家人,如果可以,你還是和他們好好商量一下吧。”
徐妙清一臉欣慰的說道。
“這是自然,本王又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對了,徐國公難得來一次王府,本王這次親自下廚準備一桌酒菜吧。”
朱桂突然來了興致,想在徐國公麵前露一手。
徐國公本來還想推辭,但是卻被徐妙清抱住了胳膊。
“爹,你不知道,王爺他做菜非常美味,比之禦廚也不差分毫,他平時可是很難得下廚的,你就不要推辭了。”
徐妙清撒嬌道。
徐國公見自家女兒都這麽說了,隻能勉為其難的留了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徐國公和徐妙清在客廳聊天,談起她和朱桂在雲州的事情。
而朱桂則在廚房忙活起來。
他之所以親自下廚準備這頓飯倒不是心血**。
一方麵朱桂是想研究一下,作為大明經濟中心的南京的生活必需品方麵的情況。
調味品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同府的時候,朱桂也研究過,但卻並沒怎麽在意,畢竟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忙。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商部織造的官職,朱桂完全可以放開手腳,開始研究事關普通百姓民生有關方麵的東西了,這也可以針對性的對大同商會的商品調配做出調整。
明朝此時的普通人廚房雖然有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像花椒、辣椒、等物還是明朝後期才從西域引進的。
朱桂一一把這些都記錄了下來,然後從係統商店兌換了一些,同時也兌換了一本《蘇菜食譜》,然後從其中選擇了幾種南京的特色菜做了出來。
而這番操作還有另外一方麵的用意,那就是讓徐國公現在以及將來都不要過度偏向燕王朱棣。
盡管目前看來,因為朱桂表現得太過沒有威脅,所以他和燕王朱棣還能相處的比較融洽。
但朱桂自己卻知道,不就得將來,靖難之役爆發之後,他很可能會和朱棣之間也爆發激烈的衝突。
朱桂對於朱棣做皇帝是沒什麽意見的,畢竟對方也算是一位明君,開創了永樂盛世。
但是朱棣也是和朱允炆一樣,實行了削藩的政策。
這就會和朱桂這位藩王不可避免的產生衝突。
至於將來要具體怎麽做,朱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想好。
他是要先朱棣一步推翻朱允炆,然後取而代之,還是能找到一條和朱棣和平共處的道路?
不管將來事情會如何發展,朱桂都希望徐國公作為他和朱棣的嶽丈,不要拉偏架。
很快,朱桂便做了一桌子的南京當地特色菜肴。
其中尤以鹽水鴨、鬆鼠魚、鳳尾蝦最為驚豔。
就連徐妙清都不禁說道:“王爺,我以前怎麽沒有見你做過這些菜啊?”
朱桂趕緊解釋道:“這些都是南京特色菜,食材需要現取才能保證鮮味。”
徐國公聽後也點頭說道:“不錯,南京菜就是以食材原本的鮮味為特點,本公來嚐嚐。”
說著,徐國公便率先夾了一塊鹽水鴨放在了嘴中咀嚼起來。
他先是露出疑惑的神色,接著便是驚訝的看向朱桂,連連點頭道:“不錯,這味道比皇上壽宴上的還要鮮美,清兒說的不錯,王爺果然有做菜的天賦。”
“我也來嚐嚐。”徐妙清聽到父親如此說還以為他是客氣的說法,於是也夾了一塊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