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注重培養後備人才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誰擁有更多的人才,誰就擁有發展的主動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是當前領導幹部需要解決好的一個重大課題。

習近平同誌在全國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幹部隊伍新老交替與合作是一個永無完結的曆史過程,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必須常抓不懈。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要堅持重在培養,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和弘揚優良作風為核心,進一步加強年輕幹部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政治素質和能力素質。

典型案例

曾國藩如何選人用人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所謂“功業”雖然不足取,但是他在選人用人方麵的一些思想對我們今天還是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比如他在同治元年(1862年)4月12日給他的弟弟曾國荃的信中這樣說:“有何人可以分統?亦須早早提拔。辦大事者以多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他給他的弟弟曾國荃寫過不少的信,其時曾國荃鎮守南京,已是萬軍之將。曾國藩在信中一條是勸他戒躁,處事一定要沉著、冷靜、多思;另一條是勸他要注意及早選拔替手,說“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既定方略。政治路線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培養、選拔和造就一大批用科學發展觀武裝起來的並且在實踐中又能夠切實擔負起領導科學發展重任的年輕幹部是黨的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實抓好。要按照中央關於大規模培訓幹部的要求,加強年輕幹部的理論學習培訓,全麵提高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與國情、黨情教育和中共黨史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和幫助年輕幹部深刻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曆史和優良傳統,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必須加強年輕幹部的黨性修養。要加強年輕幹部的道德修養,引導他們珍重人格、珍愛聲譽、珍惜形象,增強道德責任感,常修為政之德,積小德養大德,努力成為思想純潔、品行端正的示範者,愛崗敬業、敢於負責的力行者,明禮誠信、遵紀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領者。要引導年輕幹部樹立良好作風,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利益,正確對待組織、群眾和自己,克服浮躁情緒,腳踏實地幹事,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服務科學發展中建功立業。各級黨委進一步加強對年輕幹部的黨性教育,特別要加強政治忠誠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優良作風教育、黨的紀律教育和拒腐防變教育,堅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保證年輕幹部健康成長。

在實踐中鍛煉、考驗和提高幹部

,始終是培養年輕幹部的一個基本途徑。黨和國家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在社會基層得到貫徹落實。凡是優秀的年輕幹部,就要具有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社會基層的本領。沒有社會基層實踐經驗的年輕幹部,就很難勝任各個級別的領導工作。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越要放到艱苦環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去,讓他們在實踐鍛煉中增強黨性、改進作風、磨練意誌、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幹。要堅持多崗位培養鍛煉年輕幹部,尤其要注重在基層一線的實踐中培訓鍛煉年輕幹部。一方麵,要鼓勵更多的年輕幹部到基層、到生產一線和艱苦地方去經受考驗、成長成才;另一方麵,要注重選拔基層中善於做群眾工作、能妥善應對複雜局麵、有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優秀年輕幹部充實黨政領導機關,改善優化機關幹部隊伍結構。

當今時代,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力培養選拔年輕幹部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黨中央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落實領導班子選拔配備年輕幹部的規定要求為關鍵,以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為重點,以保證新一代年輕幹部的健康成長為目標,切實加強研究探索,著力解決突出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開創人才輩出的新局麵。

案例精研

毛澤東怎樣識別人才、使用幹部

在黨的曆史上,毛澤東同誌堪稱善於識別幹部、使用幹部、培養幹部和科學評價幹部的典範。特別是在識別幹部方麵,毛澤東同誌有著精辟的論述和許多成功的案例,足供我們學習參考。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指出:“必須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曆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1945年,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中指出,每個解放區的外來幹部要“將識別、培養和提拔本地幹部,當作自己的重要任務”。

毛澤東對林彪和羅榮桓的識別和使用,是一個很好的識別幹部案例。1928年,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時,毛澤東有一次看見一個孩子模樣的青年軍人在給部隊講話:“其實這個土匪,那個軍閥,隻要有槍,就有一塊天下。我們也有槍,也能坐天下!”

這名年輕的軍人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經過詢問,他得知這個人就是指揮部隊在敖山廟、耒陽城打了勝仗的林彪營長。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林彪,便對林彪飽滿的戰鬥精神和革命激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慨道:一般的營長也隻是領兵打仗,沒什麽政治頭腦,而麵前這個娃娃營長卻滿是“紅色割據”的道理,與自己的主張完全一樣,今後堪當大任。

後來,毛澤東始終對林彪鍾愛有加,識才善用,在短短的兩年裏,林彪就先後由營長升任第四軍第28團團長、第一縱隊司令員。1930年,僅僅23歲的林彪擔任了紅軍第四軍軍長。此後,林彪始終是同級別軍事首長中最年輕者,成為縱橫中國的傑出軍事指揮員。

然而,林彪也有明顯的缺點。他性格內向,個性極強,平日裏沉默寡言,

不喜歡與人交流。在一些戰役的決策上,林彪也往往是恃才傲物、以我為上,很難與同誌融洽相處。林彪擔任第28團團長以後,與曆任黨代表都處理不好關係。一次,黨代表何挺穎在戰鬥中受重傷,毛澤東指示林彪要好好照顧他,但是林彪對此卻漠不關心,導致何挺穎在一次行軍中從馬背上掉下來不幸犧牲。林彪擔任第一縱隊司令員後,又因為性格原因和辦事風格不同,擠走了黨代表謝維俊。林彪擔任第四軍軍長後,毛澤東感到要讓林彪安心工作,發揮他在軍事方麵的專長,必須為他找一位與他在性格上能夠互補,在個人魅力和工作能力上十分出眾的人擔任政委,使兩個人能夠合作愉快,把各自的專長都發揮出來。

經過慎重考慮,毛澤東選中了當時擔任第二縱隊政委的羅榮桓。羅榮桓在1927年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在“三灣改編”時,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的羅榮桓被任命為特務連黨代表,從此跟隨毛澤東在部隊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在1929年底的古田會議上,羅榮桓以基層政工幹部的身份當選為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委員。毛澤東當時評價說:“羅榮桓是個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領導者,對這個同誌我們發現晚了。”

毛澤東選中羅榮桓,是因為他知道羅榮桓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和出色的才能,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原則性,以及在處理非原則問題上的靈活性。在處理和林彪的關係時,這種原則性和靈活性將顯得至關重要,毛澤東看到了羅榮桓身上的這種素質。羅榮桓同誌的夫人林月琴回憶,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羅榮桓:“榮桓同誌是個老實人,可又有很強的原則性,能顧全大局,一向對己嚴,待人寬。做政治工作就需要這樣的幹部。當然,老實人免不了受人欺負,這也沒有什麽,曆史總會正確評定人們的功過是非。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老老實實的態度是不行的,我們共產黨人都要做老實人。”

羅榮桓擔任紅四軍政委後,不少同誌都持觀望態度,擔心他成為第二個謝維俊。然而事實證明,毛澤東的選擇是正確的。在工作中,羅榮桓搞政治工作既生動活潑又紮實有效,羅榮桓抓軍事訓練和後勤工作既有條不紊又成效顯著。在這樣的政委麵前,林彪也心服口服,無法挑剔。第四軍的軍長和政委合作默契,大大提高了士氣和部隊的戰鬥力。抗日戰爭初期,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林彪擔任八路軍115師師長,羅榮桓擔任115師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林彪擔任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羅榮桓仍然擔任他的政委。

許多年以後,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羅榮桓,“羅榮桓的品格,用十句話概括:無私利,不專斷,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開,放得下。”1963年,羅榮桓不幸去世,毛澤東專門寫了《七律·吊羅榮桓同誌》,深情地回憶了羅榮桓的一生功績,最後兩句說:“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從毛澤東任用林彪和羅榮桓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毛澤東的這個用人策略是成功的。毛澤東任用林彪、選擇羅榮桓作為他的搭檔,是建立在對兩個人的充分了解和認識基礎之上的。毛澤東並不是憑著一時、一事來評價兩個人,而是在自己充分調查和分析的前提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作出決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