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陸。
冬裏在資料上大致了解過,那是一塊比東西南北四片大陸加起來還要遼闊的超級大陸,生活著數百億生靈。
內陸競爭激烈,各個種族為生存和資源戰鬥,凡是弱小的勢力都會被趕出內陸。
隨便一個小型氏族,有一個外陸小國家的戰力。
內陸是無數文明交織的奇妙之地,有精靈文明、魔族文明、獸人文明、吸血鬼文明、人類文明……
人類文明中,還能細分出西方自由文化、東方儒家文化、南方騎士文化……
在超凡力量上,內陸占據絕對優勢,三十六座“大陸之巔”,過半在內陸。
一百位“英雄”,大部分在內陸活躍。
冬裏想想還蠻激動,四方大陸的超凡者,最終都會到內陸闖**,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他們卡倫帝斯家創建的神羅帝國,乃是人族在內陸唯一的“帝國”級勢力,有著莫大影響力。
初次聽到這個消息時,冬裏挺驚訝的,原來自己有恐怖如斯的背景。
仔細想想不太意外,老爹威廉不是普通貴族,具有遠超當地的修養和文化水平。
威廉不喝酒時,風度翩翩儀態萬千,小時候冬裏都在想,是不是有人把他掉包了。
他會歌唱、繪畫、彈琴、劍術、騎術、建築學、管理學、軍事學,幾乎無所不能。
威廉沒有建立小鎮的經驗,硬是靠看不知從哪淘來的雜書把上月鎮給建起來。
這樣的厲害人物,來曆出身自是不凡,卡倫帝斯這個姓氏也遠比其他人尊貴。
知曉實情的冬裏已是上位者,對此並不激動,也沒想攀點關係什麽的。
他在太洋邊,和內陸隔著十萬八千裏遠,八竿子打不著一處,完全沒聯係,頂多過年時送新年禮物。
讓冬裏難以置信的是那塊刻著“Ⅶ”字樣的的鐵令牌,本以為是家族印信之類的玩意兒。
十六歲生日那天的禮物,是龐大帝國的繼承權。
聯想到梵達·吉翁說過“富翁的家產”的故事,冬裏清楚這塊令牌的重量。
“泰爾隊長,你知道祖父的身體狀況嗎?”冬裏試探道。
泰爾搖搖頭,凱撒的身體狀況是絕密信息,就算是他這個級別也不知曉。
那封信上或許有說明,但知道的人隻有冬裏。
“這樣啊。”冬裏神色黯然,從未謀麵的祖父好像情況不太妙,希望這不要是真的。
“能說說神羅帝國嗎?我從沒去過,不太了解。”
“願為您效勞!”
泰爾態度恭敬,為未來皇帝描述他即將繼承的帝國,這件事意義重大。
說起神羅帝國時,他臉上不自覺湧出一些驕傲之色。
“神羅帝國,全稱是神皇天羅帝國,疆域麵積達一千萬平方公裏,全國人口達十億……”
神羅帝國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自由貿易城市。
帝國皇帝具有最高權力,領導的帝國中央軍威震天下。
在奧利哈剛聯盟的“十大帝國會議”中,神羅帝國擁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席位。
神羅帝國曾多次打贏揚眉吐氣的對外戰爭,光是近一百年就有“對龍族戰役”,“對魔族戰役”。
如今的神羅帝國,正處在盛世時期,令每一個帝國公民為之驕傲。
談到神羅帝國,就不能不提到凱撒。
凱撒是神羅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他繼任時帝國千瘡百孔,各地叛軍高舉旗幟。
那時的帝國,儼然走到末路。
凱撒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剿滅叛軍令異族勢力投鼠忌器,改善民生使經濟複蘇。
他把過去數百年間留下的漏洞、陳舊腐朽的舊製度,做了一番修修補補的工作。
這一期間,凱撒建立無上威望。
對人族的功績上,凱撒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僅僅一條“十大帝國會議”席位這一點,就讓全人類受益無窮。
天知道當年為了爭奪這個席位,凱撒和神羅帝國付出多大的犧牲。
盡管凱撒在老年時期作出許多“愚蠢”的決策,依然不能掩蓋他的赫赫功績。
隻要凱撒還活著一天,這個帝國沒人敢動亂。
說一件凱撒的趣事。
凱撒年輕時旅行內陸,實力是大地騎士,在地中海航行時遭到海盜團夥的綁架。
海盜首領是名天空騎士,要求以三萬金作贖金,凱撒笑他們不知道自己捉到什麽人,反過來要求他們拿十萬金。
在等待贖金的三十八天裏,凱撒不得不同粗鄙的海盜們生活在一起。
他對他們開玩笑說,“等我獲釋後,我要把你們全部送上十字架。”
“哈哈哈!”
海盜們大笑不止,等拿到錢就潛入海上,誰也抓不到他們,況且首領是強大的天空騎士。
凱撒獲釋後,第一件事就是回國組織艦隊,用了三個月時間抓獲所有劫持他的海盜。
那個天空騎士被凱撒斬落於空,如果不是中了詭計,他完全可以越階戰鬥。
最後,凱撒得到海盜團夥的財富,價值一百萬金。
也許是那些海盜對其不錯,愷撒為減輕痛苦,在把他們釘上十字架之前,割開他們的喉嚨。
年輕時的凱撒亦是絕世天才,未到三十歲突破王者,有衝擊大陸之巔的潛力。
由於政務過多又沒有一位信得過的宰相,修煉之路便停了下來,年老之際凱撒傷勢發作,實力跌落天空騎士,基本不參與戰鬥。
關於凱撒的事跡太多太多,留下的名言數不勝數。
在征討破壞與神羅帝國條約的本都王國時,獲得勝利的凱撒留下“我來,我看,我征服”的豪言壯語。
他還有文學愛好,著名的《俄狄浦斯》就是他寫的。
冬裏認為老爹威廉夠厲害,祖父凱撒更強,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傳奇。
還有一個和帝國命運息息相關的製度,就是凱撒製訂的“帝侯製度”。
當時許多人反對,被凱撒一力壓下,晚年的他似乎預見到帝國的未來,迫切地尋找合適的繼任者。
帝侯製度很簡單,誰能在凱撒死之前,把自身分封的國家發展得最好,誰就繼承帝國。
有繼承權的人很多,從凱撒的子嗣到旁係的血脈,乃至帝國內的大貴族們,都有競爭的資格。
經過數十年的血腥廝殺,最終留下六位帝侯,無一不是頂級人物。
國土麵積擴無可擴,剩下的競爭是國力之間的競爭,在細致到千條的帝侯條約中有說明。
土地、國力、經濟,均能作為評判標準。
大概誰也想不到,贏得勝利的人不是萬眾矚目的那幾位,而是異軍突起的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