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跟片岡聊了幾句,富士夫就談到了主題。

“那三位同學,什麽時候過來?”

片岡監督張了張嘴,最終一句話都沒說出口,隻是吩咐太田部長把人領進來。

“一個一個來,還是一塊兒?”

這個問題,富士夫之前就想過了。

兩個一年級的選手當著球隊副隊長的麵,說話難免拘束。

“先請東選手來好了。”

東清國身材魁梧。

好吧,那身材已經超出了魁梧的標準。他挺著一個大肚腩,看起來頗有幾分中年人的味道。

見到東清國的第一眼,人們或許下意識地會認為,他是一個豪爽的人。

這樣的人,隻要拿話語一勾引,立刻就會滔滔不絕。

但真正采訪的時候,富士夫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這位青道高中棒球隊的副隊長,核心第4棒。別看在球場上肆無忌憚,私底下卻是一個很謹慎的人。

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東清國克製地提出了自己的野心,也談到了自己未來的夢想?

高中畢業以後,他並不打算進入大學繼續深造。而是打算參加選秀,加入職棒。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才刻意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表現出這幅成熟的做派。

身為老油條的富士夫,一眼就看出了東清國的企圖。

但這對他來說,也屬於合則兩利的事情,他沒理由不幫忙。

兩人一拍即合,用最合適的采訪得到最合適的答案。

等到下一期棒球王國雜誌刊登出來,一個球技高超又充滿野心,帶領球隊比賽的學長形象,必然會躍然於紙上。

“很感謝東選手的配合!”

采訪的最後,富士夫說道。

他是真的很感激,雖然采訪的內容並沒有什麽新意,但他的任務完成了。

這樣一來,就算之後兩個新人的采訪,沒有什麽太大的收獲。

富士夫也有辦法回雜誌社交差。

“謝謝您的采訪!”

東清國表現的,也很有禮貌。

“希望在職棒的賽場上,也能看到你的出色發揮。”

富士夫祝福道。

“謝謝!不過暫時我並沒有想那麽遠,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可以跟夥伴們一起打進甲子園。”

東清國的眼睛裏,閃爍著別樣的光芒。

有那麽一瞬間,富士夫都差點沉迷進去。

他不得不承認,這句話還是很有感染力的。而且看得出來,東清國這句話並不是像之前那樣是套話,他是發自內心的。

或許情商不是那麽高,或許私底下的脾氣有些暴躁。

但這個男人,確實在用他的方式,引領著青道高中棒球隊前進。

之後采訪禦幸,過程也差不多。

禦幸一也在中學時代的球隊,雖然不強,但他本人卻是聲名顯赫。

中學畢業那會兒,更是得到了所有東京豪門特招的邀請。

禦幸代表球隊接受采訪也不是第1次。

他表現的很沉穩,說話也客氣的不得了,說自己隻是新人,所有的東西,還在學習過程中。

但這話糊弄糊弄外行也就罷了,想糊弄富士夫這樣的老油條,卻不太可能。

富士夫看情報套不出什麽,直接聊棒球專業。

在這方麵,禦幸可是真正的專家,兩人一拍即合,談了一個多小時。

談完之後,結合禦幸在賽場上的表現,富士夫基本上敢斷言。

這家夥上場比賽的表現沒有絲毫僥幸,全都是靠的實力。

都說青道高中棒球隊這個豪門落寞了,富士夫卻怎麽也看不出來。

從招攬人才的角度上來看,青道高中的表現,明明好的不得了。

之前的克裏斯,現如今的禦幸。

都是同齡中最頂級的天才捕手。

能夠招攬到這樣的新人,號召力怎麽會不強?

尤其是在克裏斯受傷的情況下,禦幸能夠直接頂上來,意義更是非同凡響。

就青道高中棒球隊這個球隊來說,禦幸的出現,簡直就是救世主一樣的角色。

現在直接寫他的評論,還有點兒早。怎麽也要再經過兩三場比賽的考驗。

如果他能夠一直維持這樣的水準,那麽他就是青道高中棒球隊真正的救世主。

關於禦幸的標題,富士夫很快就想好了。

富士夫最後一個采訪的,才是張寒。

這個一年級新人,在比賽中的表現,絲毫不比禦幸一也遜色。

更為重要的,他還是來自大陸的留學生。

特殊的身份,賦予了張寒不一樣的話題。

如果能夠報道一個留學生,在島國學習棒球,並有出色發揮。

那對整個甲子園,整個高中棒球,都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甲子園在島國,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鼎盛的水準。

這些年,甲子園的組織者和相關媒體人,一直在尋求突破。

島國的受眾群體畢竟太小了,他們的目標是全世界。

首先是南韓和寶島,其次是大陸。

經過二次元和媒體的渲染,甲子園在這些地方,多少都有一點影響力。

但這影響力遠遠不夠,尤其是在大陸那邊兒。

如果張寒能夠成名,並打進甲子園。

這很有可能是打開大陸市場的一塊關鍵敲門磚。

島國出生,大陸長大,中學回來,鬆方畢業……

高中進的,還是青道高中棒球隊這樣的豪門。

張寒的履曆,很耀眼。

富士夫沉吟著,該如何幫張寒擴大知名度。

隻要這個選手的知名度打開,他相信那些幕後推手,一定會幫忙在大陸宣傳的。

作為記者,能夠策劃這樣一件事,對富士夫本人也有極大的好處。

就在富士夫沉思的時候,門被推開了。

“您好!”

清澈的聲音,就好像流淌的溫泉水,讓人沉醉其中。

富士夫睜開自己的眼睛,看向張寒。

之前在球場上的時候,因為距離比較遠,再加上大家都穿著統一的製服。

富士夫隻是感覺張寒身材不錯,長的順眼。

現如今,近距離看,他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180公分的身高,修長的身材,白皙的麵龐,粉雕玉琢的五官。

當這些集合在一個人的身上,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那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

富士夫知道自己杞人憂天了,幫這個選手打開知名度,哪有什麽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