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內天罡訣法
“你說什麽?
金剛智根本沒有阻攔?
還對那小子進行了傳授?”
西王母驚訝的看著蒙麵女,蒙麵女點點頭。
“乃是葉法善當年手下敗將,所以金剛智並未出手。”
“怪不得。”西王母笑了笑,“這小子,倒是有個好幫手。
可惜了,我以為那小子就算僥幸過了懷聖人,那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的大成者金剛智一定過不去呢。
沒想到,卻還是被他僥幸過了去。”
蒙麵女不答,西王母自顧自的說道:“看來這三位都沒有阻攔之心啊!
無妨,進入了萬妖塔,就是咱們的地界了。
你安排下去,萬妖塔之內,決不能讓他找到任何的信物,盡量擊殺。”
“諾。”蒙麵女下去。
西王母嘴角帶著嘲諷的笑容:“葉楓啊葉楓,我還真的是小瞧你了。
隻不過你不會總這麽好運的。
那些沉寂千年萬年的魔,也終於算是派上了用場……”
……
葉楓四人穿過佛寺之後,映入眼簾的,乃是一座名為三清觀的宏偉建築。
這就是真正的懸空觀了。
比較前兩座建築的規格,這最後的三清觀的確是更加的宏偉。
它的主要建築坐北朝南,形成三路建築格局。
中路是道觀的主體建築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第一路左側是文昌殿,供有文昌帝君、呂洞賓、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等。
右側是藥王殿,供奉藥王孫思邈,李時珍,華佗,以及龍王。
正門是觀音殿。
三清殿左側是財神殿,武財神關羽、趙公明,文財神比幹,及招財納寶天尊。
最後麵左側是玉皇殿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諸神,右側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娘娘、海神娘娘、三霄娘娘桃花娘娘及六合娘娘。
該觀保守估計,共有神像一百二十多尊,包括有佛、儒、道三教諸神位,風格鮮明,古香古色,塑工精細,造型奇特。
葉楓隻是掃了一眼,便是發現了這道觀的神奇之處。
最後一層大殿,娘娘殿與玉皇殿隻有一牆之隔,娘娘殿底下的金絲雨燕十分的濕潤,反射著太陽的亮光。
而玉皇殿底下的金絲雨燕卻是幹爽,中層殿,財神殿地麵也濕潤。
第一層大殿,文昌殿地麵濕潤。
而且看樣子,應該是經常帶水的。
這的確是暗合道家思想:
古人認為女人屬水,娘娘殿都是女神,所以常年濕潤,按道教的陰陽風水理論來說,以水為財,所以財神殿常年濕潤,水又為智慧的象征,而文昌帝君是管人學習,考試,求職,功名俸祿的神仙,所以文昌殿一樣常年濕潤。
這座懸空觀中的精妙所在,恐怕就是這三清觀了。
“茅山大弟子楊如印,奉老天師霽塵子之命,攜茅山現任天師楓微子,奇門遁甲傳人諸葛明,北方鬼帝張靈修,特來拜見道家薩天師!”
世人皆傳,這懸空觀的天榜第一,乃是一位薩姓天師。
這薩姓天師是不是中原人,都是一個存疑。
但是也有人說,這薩姓天師,就是茅山上清所出。
可實際如何,他未曾露過麵,也未曾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嗬嗬,我可是久等了。”
這位薩天師緩緩自主殿而出,身形飄逸,短短一步,便是跨到了四人的麵前。
他腳穿一雙布鞋,身上一身寬大的道袍,額頭發亮且寬闊,眼睛細密而狹長,一副笑眯眯的模樣。
道家到了天師地步,基本上都是領悟真正無為清修之法的大能,所以在性格上,難免隨和。
“你是……”葉楓瞳孔猛地收縮了一下,“薩守堅?!”
“什麽撒手鐧……”諸葛明疑惑的看向葉楓,“這位天師坐鎮最後一觀,肯定是撒手鐧啊……”
楊如印卻是用力在葉楓的後腦上打了一下,“不得無禮!
薩天師,沒想到是您在此坐鎮,小輩有禮了。”
“哈哈,我許久未曾下過這道觀了,但是見你們身上的力量各異,卻都是道友,我心甚慰。
千百年來,果然登上懸空觀的,還是我道家之人!”
薩守堅說著,看向葉楓,“剛才大喊,你說是茅山之人,但是身體內卻是有著紫霄神雷之威,玉清神雷之威,難不成你是集三雷之大成者?”
葉楓搖搖頭,恭恭敬敬的做了個稽首:“小子無能。
對上清雷法及玉清神雷理解尚可,但是對於紫霄神雷,卻不甚是熟練。
不知薩天師可否賜教一二?”
“談賜教,難免高抬我了。
但是把我所學展示一二,倒是無妨。”
這薩守堅是北宋末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又稱“崇恩真君”。
薩守堅初習醫,因誤用藥物傷致人命,於是棄醫訪道。
於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張繼先,三師當時匿名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
薩守堅後用咒棗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滅邪除妖、祈晴禱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複生。
法裔傳至後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但是現在大多沒落。
薩真人以道法內煉、苦行修戒著稱,看來在這懸空觀上,也是在不停的苦行修戒。
其有詩雲:“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
其修為,是真正的當之無愧的天榜第一。
“葉天師,看好了。”
薩守堅對於葉楓沒有表現出阻攔之意,甚至還準備傾囊相授,這讓葉楓十分的感念,也算是距離解救夏詩涵,又近了一小步。
“守堅庸瑣下士,遭遇明師,得其設施以正,故驅雷役電,禱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癘,煉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驗,如穀應聲。
今茲付受,敢不盡其所傳。
夫人之一身,二氣五行之精而已。
聖賢設為法以衛民,證諸於己。
大抵法本諸道,道源諸心,心能以吾之精神,融合一氣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適量五行之造化,則道法妙矣。
愚當會此理於太極未奠之先,而證此理於三才既判之後,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此道何嚐一日不流通於天地間也,而法或未之聞焉,聖人者作法始肇矣。
如今之禹步,皆可考也,而法或未之祥焉。既有漢天師闡揚此法,複有宗師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備焉。”
薩守堅念著,卻是盤膝坐地,身上紫雷洋溢,劈啪作響。
竟然是運行訣法。
“私以為,你的攻擊有兩大雷法加持,再引入一大雷法,難免顯得紛亂,且雷法對衝,你更難平衡。
紫霄神雷,最為強大之處,不是攻擊,而是調養生息。
故,最高神雷,為生滅紫雷,生滅之意,豈不是正對應吐息之間?
吾修行千載,領悟一套內天罡訣法,且傳授於你,你要用心領悟。”
葉楓看著薩守堅身上的紫雷洋溢,這才幡然領悟:
原來神宵一派,努力錯了方向!
怪不得衝和子最強的招式乃是借由紫霄神雷的七星劍,而不是單純的生滅紫雷。
雖然生滅紫雷也是強大無比,但是上限比較高,作為攻擊之法,有極大的瓶頸,而衝和子的解決方法,便是借由七把七星劍進行拔高。
誰人也未曾想到,這生滅紫雷,不是攻擊所用招式,乃是一套吞吐運息之法。
若是告訴神宵派,恐怕神宵派迎來的將是一場極大的變革,甚至在上一層樓也未可知。
“學者無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
夫五行根於二氣,二氣分而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氣,運五行之氣為五雷,則雷法乃先天之道,雷法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斯答耶!”
薩守堅說著,葉楓也跟他一起坐下,調用紫霄神雷,開始學習起這套運行之法來。
“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
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嗬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
聖人之論有曰:精氣為物,斂之不盈一握,道之體也。
遊魂為變,散而可彌六合,道之用也。
有道則有體,有法則有用也,皆本諸一而已。
若泛舉其煩,則千百言而不足。
善撮其要,則一二語而有餘。
夫苟貪條目愈多,而本真愈失,雖皓首窮經,無所益也。
歎夫世變日下,人心日奸,立論者既無所講,徒爾乎他。
傳法者複無所稽驗明矣,受其誑亦無輕乎!
風非可捕風,影非可搏影矣。
黃石公《素書》一編,張留侯用之時,為帝王師,簡耶繁耶?
愚之所言,今亦倦於喋喋矣。
然得師傳者如是,故不得不詳以告也。”
薩守堅說著,忽然收了功法,睜開了眼睛,帶著笑意看著葉楓身上的紫霄神雷洋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