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混元派

葉楓思考了一陣,終於想起來了,這好像是混元派的道教建製!

在北宋,江南道教本以正一教為主幹,在元朝時又與全真教合宗。在武當山則多種派係共存,這是湖北武當道教的特性。

武當道教主神是“玄帝”,又稱“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元天上帝、**魔天尊等等。

北宋時期道教神霄雷法興起,神霄雷法天心派傳於湖北,其教主“玄帝”是湖北地區信教眾弟子及信徒所崇奉的主神。

所以這混元派其實就是神霄派和武當派的一個大雜糅,所謂“混”,也就是這個意思。

其修煉武當體術,亦修煉雷法,但是其實混元派的起源,並不是這麽簡單。

混元教派人道傳承的開宗立派者是南宋時期雷默庵。根據《道藏》中《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第五卷中四四六頁記載如下:

“真人姓雷,諱時中,字可權,號默庵。其先本豫章人,後家於今湖廣之武昌金牛鎮,所居溪水回環,東西二橋,故又號雙橋老人。

生於宋嘉定辛巳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時。幼習詞賦,後通詩經,三領鄉薦,精心道學,專務性理。

與九江吉甫親,因巳未庚申之難,揭家依居吉甫。甲子歲殿帥往太平宮酬醮。師從其行,夜宿太平宮之聽雨軒。

恍惚間見上帝親謂語曰:‘卿,陽祿無份,陰官有緣。不須留意功名。’是夕,本宮知宮亦夢采訪真君。告曰:‘來日午刻可精嚴祀事,五百靈官中有一靈官親降於壇炷香。’次日午朝,殿帥謂師曰:‘我困甚,師可代燒香’。

及至壇中,知宮大駭,方知師五百靈官中人也。後知宮白於師,師愈留心道法,絕念功名。複回居金牛鎮,置壇祀事。庚午三月三日,玄武誕辰,可師具表賀,焚香朗頌《度人經》。

忽有一道人標格異常自外至,謂曰:‘貧道有一階道法,特來授汝’。因出袖中書一卷曰:‘可置此文於壇中,齋戒七日後方可開看’。師受之置於香案,回首道人已出,不知所在。

方悟其為異人也。入壇拜謝,持誠齋戒七日,焚香拜禮開看其文,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

看畢,壇中白晝如夜,須臾雷火布滿,雷霆辛天君立於案上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吾教上帝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師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

這一段《道藏》對這一失落教派的記載有兩個重點:

一,這混元派的創始人,是接受了某位神仙點化之後才悟道的,而根據他們信奉的道教神仙來說,應該不是三清,而是玄帝。

二,這混元派所傳秘笈,也是雷法,其中“壇中白晝如夜,須臾雷火布滿”便是雷法的證明。

但是那雷法,好像是被世人誤解為紫霄神雷。

其實道門中人都知道,這混元派的雷法,其實和紫霄神雷沒什麽關係,甚至這混元派因為存在時間太短,幾乎是成為道教曆史門派上一個頗具色彩的傳說。

葉楓不停思考著關於道教的一些基礎知識,對這混元派進行了一次回憶。

曆史記載,混元派的確是到過昆侖山裏麵修建道觀,而且距離現代在時間上十分的近。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

他們便是發現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

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坐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和眼前這座,十分的相似。

然而,在十年動亂中它變為一片廢墟。

1998年後,雖然已經逐漸重建了昆侖道觀,可惜已非全貌,而且混元派這個道派中的精髓人物已經是早已仙逝,甚至是秘笈也完全失落,已經不能算是陰行門派,頂多算是一種道教信仰了。

但是那道觀是修建在青海地方的,與這藏地相距應該是很遠,怎麽這裏也有一處混元派的道觀呢?

葉楓回想了一下,這死人穀,也應該是在青海的。

這裏,好像成了青海那邊昆侖山脈的一個翻版,一切都是那麽的相似。

這會不會與中幹龍脈有什麽關係?

葉楓收起了思緒,先是拿出了信號槍,便是朝天發射了一槍,告訴關邪等人自己的位置,隨後便是走進了這混元派的道觀當中。

漫步在這道觀當中,他發現那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鬥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簷、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

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

第五院正北為兩層的“玉皇閣”。

這個道觀的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葉楓漫步在其中,除了驚歎之外,沒有什麽別的想法。

先不說這座道觀之雄偉和風水上的完美無缺,單是這樣多的磚木結構,就足夠讓葉楓驚歎了。

到底是誰跨過了昆侖山脈,帶著那麽多的磚木躲過了球形閃電到了這個地方修建了這樣一座如此宏偉的道觀。

那強大的意誌力,葉楓真的是自愧弗如。

更何況這樣大的道觀,根本不可能是一個人建起來的,應該是一群人。

難道是混元派弟子嗎?

或者說,這麽多年他們一直隱藏在這昆侖山深處?

的確有這個可能,外麵那些球形閃電說不定就是混元派道法所設也說不定呢?

要不然裏麵怎麽會有罡氣!

亂七八糟的想法在葉楓的腦海中炸開,但是俗話說天下道友是一家,如果真的是混元派弟子在這裏,那行事上也會方便很多了。

“有人嗎?茅山天師楓微子特來求見!”葉楓大喊了三聲,但是除了空****的回聲之外,再無其他。

也是,葉楓都繞遍了這道觀,哪裏看到什麽人了呢?

葉楓拿出了羅盤,開始觀測起周圍的風水以及這道觀是否影響了中幹龍脈的氣運,最後得出了結論:

不知道。

說實話這個結論,讓葉楓也有些懵。

因為周圍的山峰實在是太過奇怪了,如果非要說出來的話,葉楓感覺這山峰之上,好像是發生了重複。

沒錯,就是重複。

原本山脈的起伏,一般都會有規律可循,但是周圍的山脈卻是好像複製粘貼的一樣,是不停的重複狀態,這樣的觀測下,葉楓自然是不知道這道觀是不是影響中幹龍脈的斬龍局了。

他有些氣餒的盤膝坐下,單手托腮看著周圍的昆侖山與這空****的道觀,心中想到:

“三清啊三清,您老人家雕像都在這了,給弟子一點提示行不行啊!”

葉楓無奈的自言自語道,忽然背後傳來了一聲嬌喝:“你誰啊!在這幹嘛呢!”

“我了個草,三清您老人家是真靈啊!弟子回茅山了給您上三柱大香!”

葉楓猛地從地上跳了起來,回頭一看,竟然是一個身穿藏民衣服的女孩,手中拿著一把已經是沒有幾根毛的拂塵,腰間還有一把入鞘的長劍,頭發用一根木簪束起,麵龐十分的清秀,嘴角上方,還有一顆美人痣。

葉楓見過的美女不少,自然也不會被這女孩的美貌驚歎太久。

“你是混元派弟子嗎?”葉楓急急的問道。

“嗯啊,幹嘛?”那女孩眨巴著眼睛,一臉的天真無邪,“這個地方已經幾百年都沒有外人來過了,你是從哪來的?”

“我是茅山天師楓微子,你也可以叫我的本名葉楓……等會!”

葉楓像是反應過來了什麽一樣,定定的看著這個女孩:“你叫什麽?”

“洛桑卓嘎。

你也可以叫我的漢族名,張洛桑。”

“你父母呢?”葉楓依舊問道。

“你查戶口的啊!”張洛桑白了葉楓一眼:“無父無母,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

“那你怎麽知道這裏幾百年都沒有外人進來了,你活了幾百年嗎!”葉楓問出了這個最關鍵的問題。

“對啊,我活了幾百年,你信嗎?”張洛桑笑靨如花的說道,“如果你不信,我還可以編另外一個理由。”

“你是道教人嗎?”葉楓有些無語,“怎麽感覺你說話這麽貧呢!”

“貧道嘛,當然貧了!”張洛桑吐了吐舌頭,“你趕緊走吧,他們就要回來了。

如果被他們發現你,你可就慘了!”

張洛桑表情恐怖的說道。

葉楓皺了皺眉,“他們?他們是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