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投資山爭哥的那一部電影,給星光影視帶來了差不多兩個億的利潤。

他們也因此財大氣粗起來了。

這個時間段,影視製作的成本還沒有後麵那麽高,演員的片子雖然已經被說成是天價了,但很顯然,沒有達到後麵幾年的那個高度。

星光影視公司手上握著兩三個億的現金流,有那個能力同時投資多部作品。

自家公司投資製作的目前隻有一部,就是由趙小穎主演的《花千骨》。

不過另外還有三四部參與投資的影視作品正在啟動。

一部影視作品,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多個投資者,這樣可以分攤投資風險,也能夠多一些保障——比如說,把那些有發行能力的公司拉進來。

他們公司製作的《花千骨》,也一樣的拉進了投資者。

這一部電視劇嚴鑫有著很強的信心,成為爆款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這個團隊,這個演員陣容跟上輩子他記憶中的陣容重合度也有八九成的樣子,他覺得複製那個時空的成功沒什麽問題。

賺錢大概是要賺錢的,而且還會賺到很多的錢。

但錢也不能一個人賺,得把大家都拉過來一起賺。

吃獨食可不是什麽好的習慣。

況且他們現在也不怎麽具備吃獨食的能力。

《花千骨》還沒有開機,曾妍就已經在籌劃著下一個項目了。

下一個項目還是電視劇。

現在電影市場的風險太大了,特別是國產片,賠本的多,賺錢的少。

電視劇市場就相對要穩很多,造星能力也更強一些。

而且他們公司那些簽約的藝人,坦白的說,那樣的水平就不是很適合出演電影。

嚴鑫給她放開了自己的版權庫,讓她隨便去找,看上哪一部了,就去拍哪一部。

這樣的條件,是別的影視公司很難擁有的。

二月初二《花千骨》的開機儀式嚴鑫並沒有參與,因為他們的開機儀式選擇在南方的一座影視城,距離太遠了,懶得過去。

曾妍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倒是過去了。

這一段時間嚴鑫在京城,事情也不少,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為了一個開機儀式,特意的跑那麽遠去。

要是在京城附近,那也就去了。

曾熙悅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拍戲,但也挺忙碌的。

4月就要在一個投資比較大的電視劇裏麵出演女一號,雖然還沒有正式的簽合同,但是,劇本她已經拿到了。

要研讀劇本,不懂的地方還要請教教她學表演的老師,該怎麽處理。

此外,3月下旬,她出演女三號的電視劇就要開播了,是三家衛視聯播。

作為重要的演員,她還是要跟著劇組去做宣傳的。

接受媒體的采訪,上一些綜藝節目。

這對她來說是第一次獲得那麽多的曝光機會,關係到的是她未來的星途,她也不能掉以輕心。

電視劇還沒有開播,吹捧她的新聞稿就上了多個重要的媒體。

這裏麵,星光影視也沒少花錢。

不過這也不是隻有她才有的待遇,公司每一個在影視作品中出演了重要角色的新人,都會有這樣的待遇。

——不花錢買點通稿宣傳,怎麽會紅呢?

在這樣的宣傳之下,電視劇還沒有上映,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她這麽一個女演員的存在,也知道了她要出演的是哪一個角色。

短短幾天時間裏,她在微博上的號,以及在星光短視頻平台的號,都增加了幾十萬的粉絲量。

3月下旬,那部電視劇正式開播了,三家衛視同步播放。

反饋很快就出來了。

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曾熙悅在社交平台的賬號多出了很多的關注者。

接下來的時間裏,還有參與宣傳,但是接受媒體采訪的機會一下子變了很多了——公司沒花錢的那種真正的采訪。

這個時候,她還接到了廣告邀約。

不過這個廣告邀約並沒有讓她多興奮,因為金主就是馮曦,這屬於是自家人捧自家人。

馮曦讓她代言的是金曦工業集團旗下一家棒國公司生產的麵膜。

這一款產品,之前就請了楊蜜代言,在國內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屬於大眾認可的一款知名產品。

現在楊蜜和這個產品的代言合同還在繼續中。

讓曾熙悅來拍這款產品的電視廣告,也算是蹭一下楊蜜的熱度。

曾熙悅的皮膚本來就很好,長得又漂亮,做這樣的廣告很有說服力。

不是讓她代言這個品牌,而是給這個品牌新出的一款麵膜做廣告。

這是給她輸出資源,同時也是在給她增加曝光量,抬高她的咖位。

如果是接到別的公司的廣告邀約,曾熙悅肯定會很興奮。

這說明自己的商業價值得到了認可。

但是接到的是馮曦這邊的邀約,純粹是自家人的照顧,那就沒有什麽成就感了。

而且她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

要接受這樣的好處,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她都不知道應該要怎麽來還這一份人情——這個廣告邀約不是她憑著自己的實力得到的,這一點她很清楚。

雖然心中有著一些疑慮,但她還是跟這一款產品簽下了廣告合同。

這個不是她能夠拒絕的,公司讓她簽,她就必須得簽。

那可是7位數的報酬。

當然,就算公司不強製,她也還是會簽下這一份廣告合同的。

不隻是報酬的問題,她還能通過這麽一個廣告,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

對一個新人來說,曝光機會太重要了。

那部電視劇開播10天之後,曾熙悅終於簽下了新一部電視劇的合同。

這一次她出演女一號,和一個大牌明星合作。

這部電視劇的酬勞比上一部有了很大的提升,這部電視劇一共有四十集左右,她的片酬是一百二十萬,一集三萬的樣子。

這個價格,是公司給她爭取過來的。

因為現在的她已經不是新人了,有了一部正在熱映的作品,而且還是女三號。

她這個角色也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幾個社交平台的粉絲量都突破了百萬。

而且還接到了一個廣告,說明了她的商業價值。

這種情況下,片酬提高,那是當然之理。

就這提高後的片酬,跟男一號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因為人家是大明星,而她現在還是個準新人。都是主演,她這個女一號的片酬隻是男一號的十分之一——這還是提升了片酬之後的情況。

不過,這一部電視劇要是能夠火起來,她再次出演電視劇,片酬就得提升幾倍了。

4月初簽訂合同,然後就進了劇組。

接下來三四個月的時間裏,她都會跟著劇組,基本上不會有時間跟嚴鑫見麵——除非嚴鑫去她劇組探班。

但這個是不可能的。

嚴鑫可不想被外界發現他和曾熙悅的關係。

曾熙悅在進組的前一天,經過長時間的糾結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那一天去了嚴鑫家裏。

然後,還留宿在了嚴鑫家裏。

當晚,馮曦也在。

第二天,從嚴鑫家裏出來的時候,她腳步虛浮,神態恍惚,情緒很複雜:

“我已經墮落了……”

“我不欠她的了……”

“其實,也不過如此……”

4月底,她拍的麵膜廣告就登上了多家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

廣告效果還是可以的,那一款麵膜產品很快就成為了爆款。

看起來是馮曦照顧她,給她廣告資源。

但實際上,就這個廣告效果看起來,兩年兩百萬的價格,絕對的物超所值。

她沒有多厲害的演技,也沒有多大的咖位,但是她年輕漂亮,而且她的皮膚質量特別的好,懟著臉拍,也看不出什麽瑕疵來。

用來代言護膚產品,再合適不過了。

星光影視公司簽下的藝人裏麵,得到內部廣告資源傾斜的,也不隻是她一個。

另外幾個在電視劇裏麵出演過重要角色的新人,也得到了這樣的資源傾斜。

有的代言星光集團的遊戲廣告,有的代言金曦集團旗下的產品廣告,還有代言食語、安業這兩個平台廣告的。

隻要有商業價值,嚴鑫就會給他們機會。

這個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家都得到了好處。

請那些新人做廣告,價格要便宜很多。

哪些新人有更大的發展機會,會獲得更多的演出資源,嚴鑫作為老板,比外界也更加清楚,能夠精準的找出有潛力的那一個。

而且,公司藝人拍廣告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分給公司的。

這樣就更省錢了。

到了4月底,嚴鑫又回到了羊城。

這一次馮曦沒有跟著他過來。

他回到羊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給安業集團和鳳翔集團的合並做收尾工作。

兩家公司他都是第一股東,這樣的合並他當然要在現場。

經過了一兩個月時間的談判,兩家公司終於完成了合並。

新的公司名為鳳安集團,兩家公司各取一字,鳳翔的鳳,安業的安,就成為了這麽一家新的公司。

因為鳳翔集團占的股份更多一些,所以,鳳字排在前頭。

合並之後,嚴鑫依然是第一股東。

而且這個第一股東,是大幅度領先於其餘股東的。

合並後的公司裏,他一個人占了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第二大股東,不是蔡其祥,而是馮晨。

馮晨在安業集團有差不多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再加上以前擁有的鳳翔集團的股份,在合並後的公司裏麵,股份超過了百分之十。

除了他們兩個,就沒有股份超過百分之十的了。

蔡其祥本來是可以成為第二大股東的,但是他的股份拿出一部分轉給了舒怡這個兒媳婦,這是讓舒怡放棄蔡鯤撫養權的代價。

這樣一來,屬於他的股份占比不到百分之十了,隻能屈居於第三大股東。

蔣曼筠、艾莉莉她們的股份也進一步的被攤薄了。

合並後的新公司,資產規模相當龐大了。

這兩家公司合並,也讓他們的估值進一步的提高,得到了1+1>2的效果。

上市的運作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七八月份就可以在港島上市。

到時候,他們的股份還會進一步的被攤薄。

不過,擁有的財富也會大幅度的提升。

這一次合並,其實不隻是兩家公司的合並,還把馮晨他嶽父名下的那一家建築公司也合並了進來。

阮師傅的建築公司已經搞出了一定的規模,但現在的他沒有了太大的雄心壯誌,也感覺到自己的公司差不多就做到頭了,沒有能力更進一步。

萌生了去意,想要退休享福了。

幹脆就把這一家建築公司也拿了出來,作為安業集團的一個添頭,參與進了合並。

合並之後,他也擁有了一部分新公司的股份,不過那股份很少,不到百分之一。

但是靠著那些股份,輕輕鬆鬆的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他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公司合並之後,事情也挺多的。

接下來兩三個月的時間裏,嚴鑫差不多都呆在羊城——除了端午節和馮曦一起回家之外。

蔡其祥隻是公司的第三大股東,已經不適合再做董事長了。

但是,嚴鑫和馮晨都挺尊重他這個老前輩的,在新的董事局裏,還是提議讓他繼續做董事長。

但是蔡其祥也不是那麽不懂進退的人,明白自己沒有資格繼續做董事長了。

在他的堅持之下,最後鳳安集團董事長這個職務,落到了第一大股東嚴鑫的頭上。

用蔡其祥的話來說,讓嚴鑫這個已經展現出很強商業才能的年輕人來做董事長,更能夠讓投資者放心,有助於提高公司的股價。

放在以前,嚴鑫是不想做這個出頭鳥的。

但現在他想要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以及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也就有必要出一下風頭了。

什麽都要靠著別人也不是辦法。

成長到了一個地步,自己就要成為一座高山,成為別人的靠山。

所以,他接受了這樣的提議。

一下子,他就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吸引到了很多媒體的目光。

對於他的采訪也多了起來。

而鳳安集團想要在資本市場有所斬獲,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明星企業家。